原文: 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译文: 人间幸福不可勉强追求,只要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基础;人间灾祸实在难以避免,只要能消除怨恨的念头,就是远离灾祸的法宝。
人活着是一种心情!这个世界本来很简单,是我们自己把它弄复杂了。接着来的就是痛苦,人之所以痛苦,是由于你没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多数人在按照别人的要求生活,刻意改变,违背内心,所以痛苦。
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我们可以随时调换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到快乐频道。
洪应明认为“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
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做一些事情。比如为什么读书、为什么上学、为什么上班。但是我们一直这样生活,这是世袭的一种习惯。就像关在旋转笼子里的小白鼠,每天拼命地跑,不管多么努力,笼子多大,始终改变不了这种老鼠笼子的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打柴的老头走累了,在大树下乘凉,微风吹过,他感觉很舒服。这时有个好心的过路人问他,你为什么还不赶紧打柴去呢?老头说:“打柴干什么呀?”过路人说:“打柴卖钱呀。”老头说:“卖钱干什么呢?”过路人说:“卖了钱,好买好吃的、好穿的,让你过上舒服的日子呀!”老头就问过路人:“那我现在干什么呢?我现在就很舒服呀!”过路人无语。
现在的人都有一种时代病,就是累!解决累的根本方法就是要领悟活的是一种心情!
有一个原本优雅的女性向心理医生做咨询。她说,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事闹得自己很不开心,曾经优雅、从容淡定的女人仿佛一夜间换了个人似的,忧心忡忡,眉头紧锁,那一段时间她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一个有修养的女性近乎失去理智。医生告诉她: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
于是,医生告诉她保持心理平衡的五大法则:
(1)真正重视“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权、名是一时的,财产是后人的,健康才是自己的。
(2)经常实践“两点”: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3)充分认识“三个忘记”:忘记过去、忘记年龄、忘记恩恩怨怨;
(4)注意“三个不”:不要不服老,不急躁,不生气。
(5)努力做到“四乐”:进取有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
(6)处世求得“五然”: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惕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
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得或失,荣或辱,贫或富,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心情好,一切都好。因为有了心情,感觉每天的阳光都是灿烂的。因为有了心情,人们的心灵是相知的因为有了心情,不再去埋怨一切的不公。因为有了心情,可以和朋友分享快乐,也愿意为他人分担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