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这是我的第三本书。

三,是一个特别的数字。《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三”,是万物的“源头”,也是一个好兆头。早年间我亦曾想过,有朝一日会将自己的姓名印在纸张上、散诸众人,立言于有生之年亦是一番快事,但那时不过是年少轻狂,今已逾而立,一介布衣汲汲于稻粱,纵未折腰,也花去了不少心思,幸运的是,方寸间总还剩了一丝清明。所以当初有了机缘,得以出版第一本书的时候,着实有些欣慰。

我的第一本书走的是传统的套路,写我对财报的看法。虽有一个完整的框架,但囿于琐事终是失于深切。第二本书则是为了了却一些私事,想要在文字间留下些念想,奈何最终出版的故事,篇幅被减去了三分之一,内容较之初心,更是未能始终。意兴阑珊,本已不愿再做这“二道贩子”,财报也好,故事也好,都未曾离开赖以谋生的职业,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许多事情实非文字所能形容。

然而前缘已定,我对吴晓波先生的部分作品颇为激赏,其中内容亦对青年时期的我有着不小的影响;时光变迁之间,年月沉淀之后,我对财报的看法也有了新的思路,纵然不敢说是革命的鼎新,也如星星之火般坚韧。阳明先生《传习录》有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既然有“知”,当然就要有所“成”,因此才有了我和蓝狮子的这次合作,这也是一份机缘。

我们的教育,最缺的不是难度,也不是技术,缺的是逻辑和新意,所以我们在学生时期能拿到奥林匹克竞赛的世界冠军,却只能在进入社会后一板一眼、生搬硬抄。于是,拿到一份财报,很多人就要把它拆成三张报表,照着那几个公式,算来算去。可惜的是,每一家企业都是有血有肉的组织,不是冷冰冰的指标。真正了解一家企业,要做很多功课,这份功课是一套逻辑之下的抽丝剥茧、层层梳理,公式不过是最后一种简略的概括罢了。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意义。

在这本书里,我不再给出一个完整的框架,也不再去区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或者现金流量表,更不会再去解释每一个公式到底是如何计算,这些都是浮云。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分析系统和逻辑,去发现企业深处的秘密,这也正是“三生万物”的意义。

没有完美的企业,也没有完美的书稿,书中或许会有很多错漏,我只能对此表示歉意。当我写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窗外的阳光很好,“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切都很美好。

徐友斌
2014年5月5日 JJ4The/ZlJZuEWOH94TSORzCNJydYTBdVmmIIVM9JFOdR2LSot2FoDN6lwB+J10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