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1

这是一本很有新意的财报分析指南。

市面上的财报分析书籍,大抵遵循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由点及面”的分析思路,即先分析每一个报表项目、每一张报表,再来分析报表之间的关系。这种分析方法,很是精确,却失之呆板;并且容易只是停留在财务数字的分析之上,而忘了深入挖掘至业务层面。

我们常常用“庖丁解牛”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得心应手、了然于胸,分析财报似乎也是如此。报表中的每个项目都代表企业这头“牛”的某个细节,通过对这些细节进行分析,就能了解到企业在某个方面的表现。但是,一个个器官的叠加并不能产生一头活生生的牛,报表项目分析的简单汇总自然也无法反映出企业的全部。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而不是可以随意分割的会计科目。因此,这本书并没有像常见的财报分析书籍那样,对逐个报表项目进行罗列,而是从整体入手,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企业的“整体面貌”。这是这本书的第一个特色。

财报不过是业务的“镜像”,既可以映射出企业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像“照妖镜”一样,让企业显露出它的“真身”,业绩的好坏、数字是否粉饰都在这一层分析中显现。但是,面对同一份报表,有人只能看到满眼的数字——财务人员也好,研究财报的人也好,自然不能只懂财务数字,其视野不应局限于此——有人却能看出数字背后的业务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护城河”)。数字不过是企业的“相”,破除诸“相”,才能见证“如来”——也就是企业的真实情况。如何破“相”?财务和业务分析的结合自是正道,这是这本书的第二个特色。

市场上的企业万千,它们的财报看起来却大同小异。但形似神离,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精气神,任何一本书都不可能穷尽这些“具体情况”,我们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分析的逻辑比传授几个公式更为重要。正如书中所言,经济学界的牛人凯恩斯和哈耶克之间的争执,不仅仅是经济理论的分歧,更是背后哲学思想的不同,掌握了这种分析的逻辑,我们才能透过数字,摸到企业的“雪泥鸿爪”。这是这本书的第三个特色。

三个特色成就了这本书的新意,读来令人有一种新的感受。

此外,学习财务或者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多半养成了“谨小慎微”的职业习惯,传统的财务书籍也往往显得“一本正经”、言语拘谨,作者的行文却颇为活泼,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此书的趣味。

清华大学会计系主任 肖星
2014年6月17日于清华园 UVjexFu6R34GWN+bgewfDqbi1f+NDQ/0TF3OvWGDF+mAdv92I+dPxAvYr2kiEMu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