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陆 雍也篇

《雍也》是《论语》的第六篇,一共包括30章。本篇主要记述了孔门众弟子的言行,以及孔子对他们的教导。孔子特别称赞了颜回的好学,也批评了冉求的不努力。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1] 。”

仲弓问子桑伯子 [2] 。子曰:“可也,简 [3]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 [4] ,以临其民 [5] ,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6] ?”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南面:就是脸朝南。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从君主到地方长官都面南而坐。[2]仲弓:冉雍。子桑伯子:人名。[3]简:简单,简约,不烦琐。[4]居:为人,居心。[5]临:面对,面临。有治理的意思。[6]无乃:难道不是。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圣人的智慧

这两章记录的是仲弓和孔子间的对话。孔子赞赏仲弓有当卿大夫治国的才能。同时仲弓也很善于学习:在问老师问题的时候,能在夫子的简短答复上有进一步的阐发,并得到了先生的首肯。关于“简”,仲弓有自己独到的心得:办事可以简要以方便百姓,但为人不能太随便。做人上严肃认真,做事抓住大体要害直截了当,既能不失于轻率,又能实现办事高效。通过仲弓这一席话,我们可以看出夫子对弟子的臧否是何等地精到。

仲弓回答孔子的那番话今天仍对我们深有启发。如何把握事物的度?简单明了当然很好,做事能不能太草率简单呢?在眼下这个越来越精致的社会里,稍微一个细节的疏忽就可能导致全盘性的溃败。细节就具有了决定性的作用。民国时期的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曾经在厕所写了一条“不可随处小便”的便条。后来,便条被一个喜欢他书法的内务兵收藏了起来,他把每个字剪下来,稍加变动,就成了“小处不可随便”。这个条幅成了内务兵的座右铭,于先生知道后对他大为赞赏,一个小兵从此得到了重用。态度决定一切,我们能不慎重嘛!

原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 [1] ,不贰过 [2]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迁怒:迁,转移。指的是自己不如意或受了气,却对别人发火;也指所受了甲的气,却拿乙出气。[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

圣人的智慧

如果说一个人质美文雅,文质彬彬,那么此人可谓人之佼者。虽说质美与天赋有关,但后天影响极其重要;文雅完全出自后天之学。故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虔敬修养主要通过学习来获得。颜回好学,能够达到“不迁怒,不贰过”的境界,其境界之高至今无人能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领导,威风凛凛,因对工作不满意,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会莫名其妙地把怒气发在无辜者的身上,于是手下人对其望而生畏。这种人有两种,一种是才识过人,急别人所不能急,因礼仪修养欠缺,故经常发火;另一种是才识一般,且居上不宽,加之为礼不敬,故对他人求全责备,似乎唯有他才先天下之忧而忧。第一种人是质胜文的表现,第二种是质与文修养均一般所致。“不贰过”则是智的表现。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但如果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要么这个人是智力有问题,要么这个人的修养太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好这两点的人确实凤毛麟角,所以加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

子华使于齐 [1] ,冉子为其母请粟 [2] 。子曰:“与之釜 [3] 。”请益 [4] 。曰:“与之庾 [5] 。”冉子与之粟五秉 [6] 。子曰:“赤之适齐也 [7] ,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8] 。”

原思为之宰 [9] ,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注释】

[1]子华:即公西赤。[2]冉子:即冉求。粟:谷子,小米。[3]釜:古代容量名。一釜相当于六斗四升。[4]益:增添,增加。[5]庾:古代容量名。一庾合当时二斗四升。[6]秉:古代容量名。一秉合十六斛,一斛合十斗。[7]适:去。[8]周:救济,周济。[9]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弟子。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拉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圣人的智慧

助人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雪中送炭,其二是锦上添花。孔子选择前者。孔子认为救济周济别人,应该帮助最困难最需要的,至于那些已经很富有的,就不要再给了。原宪在孔子家做了一段时间的总管,孔子给他九百斗粟做报酬,原宪推辞不接受。孔子开导他,你不需要,可以分给那些需要粮食的邻居乡亲啊。世间的财富本是世间人所共有,孔子对待财富的观念仍然是通达无私的。

原文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 [1] ,虽欲勿用 [2] ,山川其舍诸 [3] ?”

【注释】

[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牛代替,而是红毛正角,单独饲养的。骍:音(xīn),红色。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2]用:用于祭祀。[3]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译文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圣人的智慧

仲弓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虽出身寒微,但孔子认为他有“可使南面”之大才。这段话所展示的是仲弓因家境贫寒而自卑,孔子教育开导他时发生的故事。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总结这样几条:一是孔子不是一个主张等级不可逾越之人。仲弓有才,但自己有等级观念,故自卑,孔子则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故鼓励仲弓要充满信心。二是孔子不是一个歧视普通劳动者的人。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开创私学,广收弟子,且“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三是孔子是一个非常注意教育艺术的人。

原文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1] ,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2] 。”

【注释】

[1]三月:泛指较长的一段时间,并不一定指三个月。[2]日月:指较短的一段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圣人的智慧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在孔门中是其他弟子学习的楷模。要进行“虔”之修养,必须有颜回那样的恒心,方能得到圣人之真传并有所发挥。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志长。”一个人抱定一个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定能有所成就,怕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有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现实中的浮躁之风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有些人急功近利,甚至唯利是图,故假冒伪劣屡禁不止。不是说这些人就没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业,而是这些人的意志恒心出了问题,不愿踏踏实实走向成功。还有一种人,事业上一鸣惊人,但不思进取,最后落得穷图四壁,这也是意志恒心不坚定的结果。

原文

季康子问 [1] :“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2]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 [3] 。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4] 。”

【注释】

[1]季康子:季桓子之子,当时鲁国的执政卿,孔子的弟子冉求曾帮助他推行新政。[2]何有:何难。[3]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于世,德行和颜渊并称。费:季氏的一个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4]汶:齐鲁之间的大汶河。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圣人的智慧

这两章是讲孔子弟子从政的事。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其弟子从政的能力,孔子不遗余力地做了推荐。他分别称赞了仲由、子贡、冉求三人有果断勇敢、通达事理、多才多艺的优点。后来,三人都在鲁国为官。季氏也想让闵子骞出来做官,但是闵子骞不愿为季氏而背弃鲁国国君,果断地拒绝了。

任用贤才是任何一个团队想要发展的关键。孔子生逢末世,自己的政治才能很难施展,但他却乐于培养贤才,使自己的学生能够尽力为国家服务。可惜鲁国执政者不愿重用孔门弟子,否则鲁国的衰亡也许不会像后来那么快。在孔子当世的春秋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人才流动和争夺现象,楚才晋用就是其中的典型。子路和子羔都曾在卫国为官,这也是当时人才使用的一个特点。事实上,孔子的这三位弟子均在鲁国从政过,并表现出不凡的从政才能。人的性向各异,能力不同,但只要针对自身实际强化自己的专长修养,定会有所作为的。作为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也要注意,通才固然好,但毕竟是少数,专才固然偏,虽没有统揽全局之能力,但只要才尽其用,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特别在信息社会和专业化特别发达的今天,一个人的力量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管理中显得微不足道,只有通力协作,才能完成一项既定事业。所以我们对待人才应量才使用,切不可求全责备。

原文

伯牛有疾 [1] ,子问之,自牖执其手 [2] ,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有德行。当时患不治之症。[2]牖:窗户。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圣人的智慧

这章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和要求。伯牛得了不治之症,孔子去和他道别,十分伤心地说:“这样好的人也会得这种病啊!”相传伯牛不让老师入室探望,是怕老师被传染;孔子仍坚持到了窗外,握手和伯牛诀别。孔子爱徒如子,弟子也视师如父。孔子和伯牛的一幕是多么感人啊!

眼下师生之间的关系成了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不少研究生一进校就给导师做项目,一年中也难得见老师两面。学生们背后都称导师为“老板”。师生间过去教学相长的关系已经渐渐变味。好的老师应该兼具慈父和严师双重品格。孔子对伯牛有慈父护犊般的深情;然而当他看到冉求的偷懒和狡辩,孔子又以严师的面目出现,语重心长,谆谆教诲。人们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一个人一生中也许有许多幸运的事,能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位好老师则是莫大的幸事。青年毛泽东之于徐特立,周恩来之与高亦吾,今天都传为佳话。在文化界,胡适和顾颉刚更是以爱惜人才、善于培养学生闻名。胡适门下有顾颉刚、傅斯年、罗尔纲一大批人才;顾颉刚门下有童书业、杨向奎等得意门生。正是有了这些德高望重的好老师,才出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术的繁荣。

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1]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释】

[1]箪(dān):古时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食(sì):饭。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圣人的智慧

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学生,不幸的是他只活了二十九岁。颜回去世后,孔子发出了“天丧予!天丧予!”的悲痛欲绝的呼声。本文大致都是颜回死后,孔子对颜回的回忆和评价。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多才多艺如冉有,机智善辩有子贡,孔子只肯定颜回好学,这真是个无上的荣誉!孔子认为颜回有极高的修养:从不迁怒于别人,同样的错误绝不再犯。这是其他弟子不可企及的地方。颜回对“仁”的理解和体悟很深,他能够长期恪守“仁”的准则,而其他的弟子只能短期内做到罢了。颜回对生活的要求很低,吃得很简单,住得很简陋。别人都无法忍受,他却开开心心,自得其乐。真是难得的贤人啊!

先秦以后,颜回就是儒家内部经常讨论的问题。宋明理学里就有著名的命题“孔颜乐处”,到底孔子颜回他们开心快乐在什么地方呢?颜回身上那种好学不倦、安贫乐道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海德格尔说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的精神特征就是“烦”。于间说生活就是“网”,我们被笼罩在这个大网里活得并不轻松。难免有不顺不快,于是就想发泄一下。情绪总有起伏的时候,但是颜回告诉我们不要迁怒,不要对不该发火的人发火。男人在外边受了气,也不应该向老婆孩子发火,这样只表现了你的软弱和无能,同时又伤害了最关心和爱护你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愤怒是很高的修养,让我们认真学学孔门的典范颜回吧。

原文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1]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2] 。”

【注释】

[1]说:通“悦”,喜欢,爱慕。[2]画:划地为界。这里指冉求划地自限,不求长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圣人的智慧

毛泽东年轻时曾写过一副对联:“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这副对联正是孔子这段话的有力诠释。好高骛远易半途而废,因为力量不足,能力不足;望而生畏易停滞不前,因为信心不足。冉求不是力量不够,而是消极的自我暗示阻碍了他的前进,这是他对自己低估的结果。

在人生道路上,事业的成功与人的才能的比对值是多少,这很难用数学方式来计算,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当半途而废时会沮丧委靡,而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就会失去信心望而却步,后一种情况就是孔子所讲的“今女画”的结果。所以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自知之明是前提,尽力而为是基础。必须有这样一种理念: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黔驴技穷的无奈,当力量还没有竭尽之时,绝不放弃。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圣人的智慧

朱熹《论语集注》对儒解释为学者之称。何谓君子儒?很难准确地下判断,因为在孔子思想中君子和仁者互相交叉,何者为上,何者次之,难以分辨,如: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国演义》中孔明在舌战群儒时有一段关于君子儒与小人儒的阔论,或许可以诠释一下二者的区别: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南程德枢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由此可见,君子之儒在于学以致用,小人之儒在于工于笔墨。从内涵看,文胜则柔弱,质强则直绞,所以应学以致用,文质彬彬,相得益彰。

【宽恕是福】

法国著名小说家雨果的文学巨著《悲惨世界》中有一段关于宽恕的故事:主人公冉阿让穷困潦倒,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乞讨已经不能给他带来温暖与食物了,渐渐地他失望了,对整个社会失望了。正在这时,一个很有权势的主教收留了冉阿让,给他饭吃,留他住宿。而此时的冉阿让已经让穷困磨灭了人性,恩将仇报,半夜里偷了主教家的银器逃走。很不幸,他的逃跑并没有持续太久,第二天他就被警察送回了主教家里。面对这样的冉阿让,主教完全有理由让其付出代价。此时的主教只需简单地说上一句话,冉阿让就必须在监狱中度过漫长的岁月,然而他却微笑着告诉冉阿让:“你为什么不告诉警察这些银器是我送给你的呢?”就是这样一句话,让一个善于偷窃的穷小子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从此开始勤奋努力,并且尽可能地帮助别人,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市长。

原文

子游为武城宰 [1] 。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 [2] ,行不由径 [3]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4] 。”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城邑。[2]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后来成为孔子的弟子。[3]径:小路,这里指邪路。[4]偃:即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圣人的智慧

关于澹台灭明“行不由径”的具体表现,无史料可查,但此人的才能不可低估。最初孔子对其小节上的表现有点不满而看不起他,故开始没有收他为徒。虽然澹合灭明行不由径,但“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说明他对礼仪制度还是心知肚明的。此章说明加强修养,可不拘小节,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放纵自己。由此得到这样的启发,现实生活中的怪癖之人,未必就是修养差的表现,这可能与其个性有关,或者与其生活习性有关,但只要他在工作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就不要干涉和指责他。同时我们也应有这样的观点,正是有了千姿百态的不同个性,人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

原文

子曰:“孟之反不伐 [1] 。奔而殿 [2] ,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 [3] ,而有宋朝之美 [4] ,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1]孟之反:姓孟,名侧,字之反。鲁国的大夫。伐:夸耀功劳。[2]奔:败走。殿:殿后。[3]祝鮀:姓祝,名鮀,字子鱼。卫国的大夫。其人能言善辩,又会阿谀奉承,颇得卫灵公的重用。[4]宋朝:宋国的公子朝,以貌美闻名。《左传》记载他与宋襄公夫人私通并参与发动政乱,后逃到卫国。又与卫灵公夫人南子私通,而得到宠信。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只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圣人的智慧

春秋末年正当乱世,君子小人鱼龙混杂,针对当时的人物做出适当的臧否,以正视听,这也是孔子的使命。孟之反敢于为退军殿后,回朝后却能不自表其功,孔子称赞他有“不自夸”的美德。宋朝和祝鮀是当时两个典型的佞人,靠着外表和花言巧语博取当权者的欢心。孔子对他们个人并没有太多的指责,而是揭露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在这样一个乱世中,太正直的人是很难生存的。祝鮀、宋朝他们个人是个悲剧,更是一个社会悲剧。因为孔子认为不正直的人能够生存,不过是遇到乱世侥幸而已。

谦虚与忍让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成为了个人修养水平的一种表现。但是时至今日,谦虚在大众的眼中变成了软弱可欺,忍让变成了大众眼中的懦弱无能,唯慧眼者能一目了然。常言道:日久见人心,一个人如果能一如既往地做到谦虚和礼让,应该说这是此人修养极深的结果。

同样,作为普通人来说,这是脚踏实地做人的表现,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听赞赏和夸奖也是人们共有的心理。人性中似乎有些难以避免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美丽在今天也成了一种稀缺的资源,甚至有人说美丽也是一种生产力。漂亮的姑娘在大街上总会有很高的回头率,常常引来无数艳羡的眼光。辛弃疾有词曰:“事无美恶,过则成灾。”古希腊,为了争夺美女海伦,结果爆发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战争。无数的生命和财富就这样变成了土灰。在越来越重视形象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关注一下心灵的美丽呢?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圣人的智慧

孔子的这句话耐人寻味,借事喻义的手法也令人叹为观止。孔子通过这句话是要教育人们,人不能出不由户,人也不能行不由道。第一个反问答案可能有分歧,一般来说人要由户而出,但也有例外,如贼,可能由窗而入,由窗而出,也可能上房揭瓦而遁。故孔子紧接着提出第二个反问,为何不沿着这条道走呢?因为不沿着正常之路走的人不是正人君子。通过这样两个反问,很生动地告诉人们,要做正人君子,就要坚守正道。

原文

子曰:“质 [1] 胜文 [2] 则野 [3] ,文胜质则史 [4] 。文质彬彬 [5] ,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采。[4]史:言辞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圣人的智慧

孔子所谓的“质”指的是未经过文明熏陶的人的先天本质。古人没有礼乐文化,因而其行为是人的本性的表露,故称之为“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年轻人,对待学习心浮气躁,鄙视传统礼仪文化,个性张狂,我行我素,真如“野人”一般,故“质胜文则野”。孔子所指的“史”,即古代史官,咬文嚼字,书生气太重,有时太酸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类似之人,受礼仪约束太重,书呆子气太浓,性格拘谨,做事呆板,有时也太迂腐,故“文胜质则史”。文和质也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孔子很重视的“礼乐”属于“文”的范畴。其实整个周代的礼乐文明都是偏重于“文”的方面。孔子也看到了“礼乐”的某些弊端。他强调文与质一定要相匹配,不能偏废。就像真正的君子不仅要精通各种礼仪,而且还应该重视内在的道德修养一样。要做到不背离君子之道,必须勤于学习古代的典籍制度,同时还要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文明社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好呢?这就是孔子讲的“文质彬彬”,即内在的文采与质朴相互影响,相得益彰,既个性鲜明,又文采飞扬,这才是君子之貌。

【文质彬彬】

叶圣陶,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多能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他沉默寡言,而不喜欢论辩、极为和易而从无怒色,虽然年纪尚轻,但“朴实的服饰和沉默的风度”让人折服。叶圣陶用沉默寡言来掩饰智慧,提笔从容而文稿极清楚。这些,都是他“出于天性”的表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那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那是古代文人推崇的品德,羡慕的状态。道家的老子庄子极力推崇这种自然的生命状态,儒家孔孟亦是如此。正是因为恬淡,使得他“长生久视”,成为永远的叶圣陶。叶圣陶的作品中也存有“淡”的气息,更显示出他为人称物以德、心平气顺。叶圣陶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已不是单纯的温文尔雅,而称得上“文质彬彬”。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 。”

【注释】

[1]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应该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圣人的智慧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人应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既不能施于人,人也不能施于己。这样的生活,心底坦然,无忧无惧,笑口常开。虚伪,狡诈,占了便宜沾沾自喜,工于心计自鸣得意,玩弄手段自觉高明,事后则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生活,自我封闭,不是抑郁寡欢,就是担惊受怕。所以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正直豁达之人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圣人的智慧

孔子所提出的加强自我修养,重点在于不断学习,但是关于自身修养的学习又有层次的不同。孔子对待学习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知道学习,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占的比重很大。因为不学习无以立身,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出人头地的需要,为了自我前程的需要……总之不得不学。第二种是爱好学习,此类人把学习作为一种兴趣,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探索。第三种是以学习为乐者。这种人不仅仅是出于爱好而学,更重要的是视学习为生命的一部分,学则乐,不学则忧。同样,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青少年,壮年,老年,与这三个年龄段相统一,大多数人经历着知之、好之、乐之三个学习层次。在青少年时期,无论是来自外部的压力,还是出于自身的需要,多数人是为“迫”而学,故知之,是一种他觉阶段;在壮年时期,由于“而立”和“不惑”之年的丰富阅历及工作上的需要,加之心理上的成熟,多数人可以说处于了好学阶段,曰好之;到了老年,多数人的景况处于稳定状态,儿女成人,老人安康,回顾自己的前半生,总觉得空荡荡的不充实,“知天命”的内部动机促使老年人开始学习,且处于一种乐学的状态,曰乐之。

壮年的好学,是因为工作需要让其产生了兴趣,故为了精益求精而好学,即实用让人产生了兴趣;老年的乐学,是因为没有压力,精力又充沛,学而充实故快乐。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圣人的智慧

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中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实事求是作为一种思想境界,说起来容易,做得到或者做得好就很难了。作者引用孔子的这句话,意在说明加强“虔”之修养应符合实际。孔子的这句话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启发意义也很大,其一,教学难易度的调整,这是做老师应具备的素质;其二,因材施教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孔子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和水平的弟子开设不同水平的课程,初级班学初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高级班学高级“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并且针对弟子的不同性向,成才的培养方向也有所不同。

原文

樊迟问知 [1] ,子曰:“务民之义 [2]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通“智”。[2]务:从事、致力于。义:致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对有收获的事情,做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圣人的智慧

孔子教人,其语总是生动、具体、形象,以事寓理,很现实化,一般不讲大道理。孔子虽然也信命,但不刻意追求,在孔子看来,鬼神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故远之,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还必须依靠民众,而要动员使用民众,必须让其以道义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使天下太平,国强民富。所以执政者的活动必须把以道义行动引导民众为上策,否则,一切祈求于鬼神,则非明智之举。孔子的“先难而后获”则外延更加广泛,内涵更为深刻。天道酬勤,不管什么样的人,不论做什么样的事,不付出艰辛的努力,就不会有理想的成果。善于投机者也可能名利双收,但蒙混一时,不可能蒙混一世,虽然“罔之生也幸而免”,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可以这样认为,在孔子眼里,“先难而后获”是仁者的做事原则。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应以此为行动指南。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 [1] ,仁者乐山 [2]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水流动而不板滞,与智者相似。[2]仁者乐山:山岿然屹立,仁者守志不移,故两者相似。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圣人的智慧

怎样有效地学习呢?孔子认为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就学习某种东西而言,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以它为乐才能参悟上乘。传授和交流学问的对象也要有所选择,中等智商以上的人才可以跟他谈论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商以下的人是不能跟他谈论的。孔子把自己欣赏的上层士大夫分为智者和仁者。智者的聪明就像流水一样,不滞于形,川流不息。仁者的坚毅如同那巍峨的高山一样,挺拔屹立。智者头脑活跃喜欢运动,仁者心境沉着喜欢安静。智者看透世相笑口常开,仁者与世无争健康长寿。老子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既然水有如此高的品格,那么智者当然会喜好水,并把自己的智慧才能运用得似水一样,所到之处无不利万物而不争,成果显著。故智者善动,并以利万物,成绩斐然而快乐。《周易·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仁者涵养深厚,其品德似山高,如地厚,心胸宽广,宠辱不惊,故仁者乐山,处事沉稳。由于其品德威望重如高山,给人以生命永存的美好印象,故仁者寿。智者之乐与仁者之寿,与前文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是同一个道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佳的才能区,关键是你能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李白是个天才的诗人,然而却缺乏最基本的从政能力,终日想着做卿相平天下的他结果只能四处碰壁。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里,适当的取舍就显得很重要。只有先成为专才,才有成为全才的希望。

原文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1] 。”

子曰:“觚不觚 [2] ,觚哉?觚哉?”

【注释】

[1]变:进行政治改革,推行礼乐教化。鲁:孔子以为周礼尽在鲁,鲁国更接近王道。[2]觚(gū):古代木制酒具,容量为古制二升。原本觚是上圆下方,腹部足部有四条棱角。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圣人的智慧

孔子感慨王道久已不行,很多东西有名无实,而且被改得面目全非。就连装酒用的觚也不像过去的样子了,这怎么还能叫做“觚”呢?如果用礼乐仁义治天下的话,齐国一改革就能达到鲁国的水平,鲁国一改革就能臻于王道了。

今天名不副实的东西太多了。走在商场里,各种名目繁多让人咂舌的打折商品也会叫你怦然心动吧?凑近一问,卖主马上会附加若干条件。细细算来,其实真比打折前也没便宜多少。这种名实不符的事情似乎已经有了欺诈的嫌疑。很多人打着虚假的名号骗取钱财更是屡见不鲜。比如报纸上经常有某某人冒充上级领导到基层去吃拿卡要,又有某某人冒充央视以曝光要挟地方企业出钱出物,至于江湖庸医和骗子误人害人的劣迹更是遍布天下。善良的人啊,该警惕了!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 [1] ,不可陷也 [2] ;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2]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圣人的智慧

孔子认为仁者做事情,先努力克服困难,最后取得成果才有意义。宰我问孔子的这个问题有些刁难的意味,孔子明白宰我的意图,告诉他君子是有头脑的,是不可以草率行事更不会被愚弄的。人的确有太多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我们渴望外在的某种力量来助己一臂之力,可是最终发现解决所有问题的还是我们自己。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外在的事物上,不如增强自己的力量,真正自己把握命运。孔子把仁者君子面对此种情况时应具备的品质告诉了他,即君子好学,对于神秘的东西可以先观察一下,如果没有探索的必要,他是不会钻牛角尖陷进去的;君子善良,但应该直且智,虽然一时被骗,但他不会被欺骗者牵着鼻子走,他会凭着自己的智慧做出合理的判断,是不会受别人迷惑的。

原文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 !”

【注释】

[1]畔:通“叛”,背离,背叛。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圣人的智慧

孔子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就要不断学习和坚守道义。不言而喻,一个人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做事又不违规,还能够“义之与比”,不仅不会做出离经叛道之事,而且还会大有作为的。

原文

子见南子 [1] ,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 [2] :“予所否者 [3] ,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宋国的美女,卫灵公的夫人。卫灵公年老昏庸,南子实际上掌握了卫国的政权。为人淫乱,名声极坏。[2]矢:通“誓”,此处讲发誓。[3]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圣人的智慧

很多人针对本段内容妄猜孔子与南子有苟且之事,这不太好。如果孔子真做了见不得人的事,那么他的“圣人”之誉恐怕后人不会为之加冕了。虽然孔子主张“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但孔子从礼仪角度出发,南子要会见他,他不得不从,但从孔子的毒誓和他平时的为人修养来看,孔子绝对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是知书达理之人,是正人君子,这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可见,知书,还必须达理,这样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修养。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1] ,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是不偏不倚,既非太过也不是不及。庸:是平常,普通,遵循常理而不变。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圣人的智慧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不走极端。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孔子最推崇的美德,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礼记》中有《中庸》篇,后来被宋代大儒朱熹单独挑出,成为《四书》的组成部分。中庸,就是要求做事为人不偏不倚,圆者中规,方者合矩,与道相合。要达到这种境界是十分困难的,它一方面取决于人对“道”的认识程度,只有深刻地领会“道”的内涵,才能做到不逾规矩,也就是前人所说的“极高明”;另一方面是在行动上,做事要恰到好处,要拿捏得很准,即是所谓“道中庸”。此外,孔子认为“仁者”必有济世之心,自己想立身,也应该帮助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处处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想,这也就是求仁的方法了。

在今天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谁再敢提“中庸”之类的玩意,好像就是西元前的土老帽了。可谁又敢拍着胸脯说“中庸”一定过时了呢?古老的智慧如同千年的陈酿,只有真正懂酒的人才能品得出滋味。人与人交往不是件简单的事,实际上并非每个人都欣赏你飞扬的激情,横溢的才华。有人说,不遭人忌是庸才。即便事实真是如此,我们也想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做事更稳一点,个性更收敛一点,或许不是什么坏事。精光内敛,不是因为胆小怯懦,而是成熟的一个标志。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1]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2] ,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2]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圣人的智慧

子贡善于经商,且腰缠万贯,用现代话说,他是一位富商,很有钱财。但子贡不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也不是一个守财奴,由于长期受孔子教育熏陶,也想做一个仁人,于是就结合自身实际向教师请教一个问题,虽未直言自己要如何做,但其实就是向老师请教自己这样富有,如果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不是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仁人?孔子很清楚弟子的心思,同时也很赞赏子贡的这种想法,于是从三个层次进一步教育弟子:一是你做得很对,如果这样做,恐怕尧舜这样的圣人都做不到;二是做一位仁人,其方式就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富有还要让别人也富有,即“富而好礼”,才是仁者之范;三是仁者做事不是高喊口号,也不是只有做轰轰烈烈之大事才算仁者,只要为人以忠,都是实践仁德的重要方式,从另一个方面说,做一个仁者并不难,平凡之中也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伟大,关键是做好事能持之以恒。从孔子的言谈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是非常实际的,其教育内容绝不会给别人以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受。作者运用此段话作为本篇文章的结尾,其用意在于告诉人们,加强“虔”之修养,达到仁德境界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只要脚踏实地从自身做起,从平凡的小事做起,都会有所成就的。 F14n8eCYJSHkPw4FVfrq0Ze+gQva736m1UarNo9zDZjP8sflZm21DRlPskxMz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