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公元前19世纪 ~ 前12世纪
“亚欧陆桥”上的赫梯人从来都不“安分守己”,他们驾着轻巧灵活的马拉战车四处征战,又精明地与远国近邻缔结和约,一度成为雄视西亚的一方霸主。充满活力的赫梯人还是爱琴海世界和两河世界的牵线人,他们传递文明,共促发展。
在大约公元前19世纪,从“新月沃地”北上行进至小亚细亚半岛的西端,这里有一个古老的王国。此地居民相貌独特:头型宽扁,长着鹰钩鼻,他们就是印欧语系的赫梯人。也许是受到生存环境的严峻考验,他们从粗糙干旱的欧亚大平原迁到安纳托利亚,这是一块夹在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多山的陆地,往西是爱琴海,它的西北方有几个著名的海峡与欧洲隔开,比如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因此,被称为“亚欧陆桥”。这里没有广阔的平原,农业只适宜在山脊两侧的山谷平原上生长。不过,山脉中都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铜、锡等矿产,这样,赫梯人成为首先发明冶铁技术的民族也就不足为奇了。
◆苏美尔时期的青铜雄山羊塑像
赫梯人不断地施展他们的尚武习性,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统一赫梯各部,又攻占了喜克索斯人的据点,洗劫了巴比伦城。公元前15世纪末至13世纪初,赫梯臻于鼎盛,他摧毁了胡里特人建立的米坦尼王国;趁巴比伦衰弱之际,再度攻灭巴比伦第一王朝;又南下侵占叙利亚,与埃及发生冲突,双方大战于卡迭石,结果战争胜负难分,此后继续绵延16年之久。与埃及的争霸使赫梯元气大伤,最终不得不与埃及订立和约。赫梯的强大从征战而来。他们拥有当时最先进、最有效的武器装备——铁兵器,因此他们的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使敌人闻风丧胆。这是一个马匹和战车上的王国,他们驾着轻便灵活的马拉战车冲锋陷阵,使敌军落荒而逃。赫梯人还编有一本特殊的军事手册,上面详细地罗列出如何照看、训练马匹的时间表,包括给马梳毛、擦油、盖毯子的时间,驯服马匹的方法等。他们的战车装有六轴轮的木制车轮,转动起来既快又稳。小型战车上一般载有两名士兵,一个驾车,一个是弓箭手,在离敌较远的地方射箭;而在近距离作战的大型战车上载有驾车者、持矛者和持盾者3名武士。这样配合作战,战斗力十分强大。
公元前1200年,赫梯遭遇了一场持久的干旱天灾,严重地削弱了国力。祸不单行,此时,亚述人不断向西扩张,西方的力量也逐渐东扩至此,严峻的内忧外患把赫梯帝国逼上灭亡的绝境。公元前1150年,曾经辉煌一时的赫梯王国销声匿迹了。
赫梯人虽然在历史的舞台上转瞬即逝,但却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成就——用法律治国。王国早期,赫梯在对外扩张中连连取胜,但国内却常因王位继承发生流血纷争,政权在著名的铁列平改革之后才稳定下来。铁列平登上王位后,确定了王位继承的原则:王子中的长子担任国王,若没有长子,则让次子做王;如果没有王子,王位由大女婿来继承。他还宣布禁止王族仇杀,规定一人犯罪一人担,不得牵连他人。
在公元前15世纪,帝国编制了《赫梯法典》来维护社会秩序,这是赫梯文明的闪光点。该法律的基本原则是赔偿,罪犯通过支付银钱、奴隶、房子等,便可获得自由。它允许妇女从事与男子一样的职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与巴比伦的法律相比,赫梯人的法律更为人道,它没有像剥皮之类的酷刑,判处死刑的罪过不多,只有那些违抗国王权威和命令的人,才会被石头击毙。
赫梯人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对文化的吸收与传播,作为兴起较晚的民族,它充分吸取了新月沃地的文明成果,最关键的是楔形文字。赫梯人很早就学会读写楔形文字,多用于商业交往中。他们还得到埃及象形文字的启发,发明了新的文字系统,由图画来表达字义,不过,赫梯象形文字还没有被释读。值得永远纪念的是赫梯人最先把铁传播到地中海世界,尽管赫梯国王禁止外传铁技术,但在亡国之际,终被广传。在文明初曦时代,铁器的使用所带来的转变,甚至超过了蒸汽机对近代文明的意义,它是文明飞跃的标志。总之,赫梯人是两河流域与西亚北非地区、爱琴海地区文化交流的使者,是文明之桥的建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