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8年1月16日在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我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自治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总体运行平稳健康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分季度看,一、二季度累计分别增长11.4%和12.8%,三、四季度累计增长均为12.5%,季度间波幅较小,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速连续八年超过1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600元,比去年净增1753元(见图1、图2)。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44.4亿元,增长3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亿元,增长30.4%(见图3)。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加大农业投入,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6%;粮食总产量达到316万吨,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见图4)。特色产业逐步向优势核心区域聚集,枸杞、硒砂瓜、马铃薯、葡萄、红枣面积分别达到50万亩、72万亩、335万亩、22万亩和45万亩,分别增长14%、40%、15%、26%和36%。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41.7万亩,新增15万亩。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灌区1.6万户农民住进了“塞上新居”,山区1.3万户危房得到改造。推广户用沼气5万口、太阳灶3.25万台、节能炕灶3.5万台(铺),新建垃圾收集池878座。硬化村庄道路320公里,全区63%的行政村通油路,90%以上的行政村通客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48亿元,增长16%(见图5),工业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达到40亿元,增长58%。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60点,提高9.1个点,创历史最高水平(见图6)。煤炭、电力生产形势良好,预计煤炭产量将达到3730万吨,增长18%;发电量达到450亿千瓦时,增长15.5%。特色产业迅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化工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8.5%和19%,钽铌制品、数控机床、葡萄酒等产品产量增幅均在20%以上。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石嘴山等重点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入园企业1600户,园区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预计全年完成增加值317亿元,增长10%,增幅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增长17%,提高2.9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金融存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元。旅游业实现总收入29.3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6%,提高4.4个百分点。沿黄城市带(群)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日益增强。全区城市化率达到45%,提高2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14∶40.6∶45.4变化为2007年的11.4∶50.4∶38.2,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显著上升(见图7)。非公有企业工业实现增加值136亿元,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2年的390家发展到764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由2002年的42户增加到106户。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发展到24户,过50亿元的企业发展到5户,超过100亿元发展到2户。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川区县市和山区盐池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亿元。青铜峡市跨入西部百强县前50位,灵武市进入西部百强县。

(三)投资保持较快增长,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10亿元,增长19%。增幅较上年同期高3.2个百分点(见图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37亿元,增长18.4%;更新改造投资93亿元,增长21.1%;房地产开发投资91亿元,增长19.1%;包括农村投资在内的其他投资89亿元,增长15.7%。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预计全年可争取到国家投资超过20亿元,涉及300多个项目,其中大庆项目资金3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召开了高层联席会议,确定了下一步合作方向和工作重点,进一步拓宽了开发性金融合作的空间和领域。神华宁煤集团和交通投资公司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6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区36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82亿元,完成年计划投资的97.1%,高于上年同期16.2个百分点,完成情况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有18个项目年计划投资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枣泉煤矿、灵武电厂一期、神宁集团煤制甲醇和煤制二甲醚、中冶美利纸业集团林纸一体化一期、太阳山供水工程等11个项目已建成或部分建成投入使用。引黄灌区节水改造、梅花井煤矿、大坝电厂三期扩建、太中银铁路、盐池至中宁高速公路、“四馆三中心”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宁东大会战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完成投资155亿元,比前三年投资总和还多27亿元。全年新增煤炭产能500万吨,新增电力装机120多万千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10公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固原六盘山、中卫香山机场通过国家批复立项建设,国家发改委已同意宁东至华北直流输电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四)节能减排成效初显,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建立健全节能工作机构,制定了自治区《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推广实施了燃煤电厂脱硫技术、电石炉尾气回收利用等一批节能减排重点技改项目。重点监控的七个主要耗能行业中有五个行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呈下降趋势,部分产品单位能耗已接近或达到国内最低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年共关闭淘汰小炼铁高炉25座、小炼焦企业13户、小煤矿173处、小造纸企业55户,彻底拆除了45家小涉油厂点,提前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预计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循环经济稳步发展。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石嘴山市分别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试点城市。积极开展“三废”利用,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总体下降。预计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消减4.13%和2.2%。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完成造林面积83.9万亩,在全国率先实现“人逼沙退”。黄河宁夏段出境断面在平均流量比上年下降7.5%的情况下,达到Ⅲ类良好水质。全区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8.6个点。

(五)创新型宁夏建设全面推进,科技兴宁成效明显

全社会科技投入超过20亿元。大力实施自主创新三大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东方钽业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30户。建成了国家种苗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实现了我区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新培育组建两家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两家区级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服务110平台建设,建立县市服务中心19个,乡镇服务站76个。全年专利申请量750件,增长12%。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项目74项、新产品试产项目120项,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02年以来,高技术产值年均增长22.3%(见图9)。

(六)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得到加强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完成了15所企业移交学校危房改造工程,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区共有8个县区成为教育强县。建设了固原回中等学校,完成了宁夏医学院和宁夏师范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全区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64%和21.2%。加强与东部地区合作办学,中职招生突破3.7万人,其中外送1.5万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36个,全面完成了国家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150个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开,农民参合率达到85%。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启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和20~50户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推进“少生快富工程”,扩大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覆盖面,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以内。

(七)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859元,增长18.3%,是199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见图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增长15.2%(见图11)。自治区确定的十项民生计划和为民办的30件实事全部完成,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45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3亿元。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7万人、78.3万人、38.5万人、30.5万人和19.2万人,全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全区城乡共有44万人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廉租房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全年新建经济适用住房面积50万平方米,2821户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进了廉租房。采煤沉陷区1.19万户居民喜迁新居。进一步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建立了粮食、牛羊肉、蔬菜以及煤炭、液化气、医疗、教育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日监测和专项监测制度,加大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安全饮水、扶贫开发、生态移民工作取得新成效。解决了3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搬迁生态移民1.8万人,全区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5万人。

(八)各项改革有序进行,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

研究提出了《2007年全区经济体制改革意见》。完成了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与西轴股份公司、天地科技公司与银川银起集团、中盐总公司与商业集团的重组。35户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和依法破产工作有序进行。财税金融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宁夏银行、宁夏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山区全部市县和川区66%的市县完成了乡镇债务化解工作。投资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项目建设管理得到加强和改进,代建制和重大项目稽查制度进一步完善。电价改革进一步深化,制定了马莲台、灵武等电厂脱硫标杆上网电价标准。实施了差别电价政策,取消了对高耗能企业的优惠电价。积极推进水价和水资源费改革,完善水权转换办法,调整了引黄自流灌区供水价格,提高了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扩大了征收范围。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调整了成品油价格,并同时启动了相关配套方案。

成功举办“两节一会”和宁夏(上海)经贸旅游文化活动周,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60亿元,增长30%。努力扩大外贸出口,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6.1亿美元,增长12%,其中出口10.8亿美元,增长15%。积极做好利用外资工作。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56亿美元。依托宁东(太阳山)基地综合优势,加强与华电、华能、中电投等中央企业和京能、鲁能等区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全面合作,签约了一大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项目。银川空港口岸正式开通。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区域协调发展难度较大。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水平与北部仍有不小差距。二是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去年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攀升。尤其是肉类、粮食、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超过年初预期目标。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三是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去年我区节能减排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项目的建设,我区重化工业将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相当艰巨。四是民生领域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城乡居民增收渠道狭窄,社会保障能力需要加强,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上述问题,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将迎来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自治区党委确定的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部署,200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主题,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

按照上述要求,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判断,综合考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并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2008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目标建议如下:

———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建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主要考虑:我区经济正处于一个加速上升时期,去年经济增长预计达到12.5%,高出计划目标2.5个百分点,比全国预计高出0.6个百分点。要在2020年人均GDP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今后13年,我区GDP年均增速必须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这是实现跨越式发展所必需的。目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发展后劲有所增强,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具有更好更快发展的条件。但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约束较为突出,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增速也不宜过高,12%以上的增速是积极稳妥的,符合我区实际。

———在投资方面,建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以上。主要考虑:我区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从2004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四年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保持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必须有较高的投资增速来保证。但同时要看到,今年国家宏观政策已从“双稳健”调整为“一稳健一从紧”,将对我区投资产生一定影响。从我区实际看,宁东(太阳山)基地一批项目投产达效和自治区50大庆等重点项目的建成投运,今年促进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也较多,实现预期增长目标是有可能的。

———在解决就业方面,建议城镇新增就业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主要考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岗位会逐步增加,但由于我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加上新增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因此,今年确定的目标与上年基本持平。只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在消费方面,建议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控制在去年涨幅之内。主要考虑:近年来,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将促进消费需求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受国内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以及去年价格大幅上升惯性的影响,今年价格上涨趋势还将延续一个时期。但同时由于粮食、肉类、蔬菜等价格上升,将带动今年农副产品供给增加,有利于平抑物价。综合分析,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有望控制在去年涨幅之内。

———在居民收入方面,建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主要考虑:随着经济较快增长、财政收入增加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以及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扶贫工作等各项措施逐步落实,特别是新《劳动法》颁布实施,将有力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由此将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在节能减排方面,建议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7%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4%以上。主要考虑:去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节能减排考核力度,其刚性约束越来越强,我区对节能降耗更加重视,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措施将更加有效,这些指标经过努力是能够完成的。

———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建议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9‰以内。主要考虑:近年来通过实施“少生快富”等政策措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但由于我区长期实行的生育政策并未改变,加之今年又进入新一轮婚育高峰,人口刚性增长的趋势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完成该项指标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三、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迈好跨越式发展第一步,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动宁东(太阳山)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增长极作用

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承载着宁夏经济发展翻番的重任,是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和希望所在,也是我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要从宁夏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宁东建设迫切性,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继续组织开展大会战,努力推动宁东大发展。(1)努力使投资规模跨上新台阶。抓住国家支持宁东开发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成任家庄、马莲台等煤矿,宝丰集团煤焦化一期、庆华集团煤焦化一体化,太阳山风电场一期,宁东至兰州东750千伏输变电等重大项目。加快梅花井煤矿、神华宁煤煤基烯烃等项目建设进度。全年新增煤炭产能480万吨以上,煤化工产品产能355万吨。争取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2)努力使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抓紧落实与华能、华电、国电、中电投、大唐等央企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煤、电、化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争取开工建设山东盛大100万吨/年二甲醚、阳光能源240万吨/年甲醇及深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大力推进宁东至华北直流输电工程前期工作,力争早日打通电力外送通道。煤炭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项目取得新进展。(3)努力使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加大宁东(太阳山)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黎家新庄至羊场湾、古窑子至磁窑堡等公路及大古铁路扩能技改,继续完善基地内供排水、电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公共配套服务能力。(4)努力在争取国家支持上取得新突破。抓住国家一揽子研究解决宁夏问题的机遇,力争有更多的煤、电和化工项目得到国家的批复或核准。(5)努力使生态环境建设呈现新面貌。大力实施宁东“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重点抓好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和矿区采空区恢复等工作。北部完成鸭子荡水库、宁东镇区等绿化1.6万亩;南部太阳山完成开发区和刘家沟库区绿化1.5万亩。抓好宁东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试点工作。

(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做好“三农”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扩大国内消费的迫切要求,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以稳定粮食总产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发展为支撑,走出一条宁夏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1)抓好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抓紧研究制定与中央政策相衔接的配套政策。继续做好对农民直补政策的具体落实,及时发放各类补贴资金。进一步加强化肥、农膜、种子等价格管理和检查,努力保持农资价格的基本稳定。(2)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实施“三个百万亩”节水高效农业工程,力争今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万亩。规划建设大柳树南北干渠,建成河西总排干、沙坡头北干渠续建改造工程,形成宁夏东、中、西线水资源配置骨干体系。继续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启动实施东山坡二期和固西引水工程,有效解决中南部饮水安全。(3)构建特色农业发展新优势。不断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培育引扬黄灌区现代农业基地、中部干旱带节水农业基地和南部山区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培育发展“十大”重点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种养殖规模(见图12)。(4)积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新增3~5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扶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购销大户,与大型超市和企业集团合作,将我区的优势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主要城市。(5)加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科技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良种繁育、动物防疫、农业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力度,重点推广品种更新、标准化生产和高效节水补灌、测土配方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积极引导各类企业、资本、技术参与农业开发建设。(6)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开展创建“绿色家园”行动。切实搞好塞上农民新居、山区危房危窑改造等工程。加快农村公路改造步伐,抓好山区农村人饮安全工程,解决全区3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户用沼气池4.9万户,太阳灶10万台。完成川区高速公路两侧120个村庄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着力实施兴工强区战略。按照将优势产业调强,传统产业调高,特色产业调大,高耗能产业调优的原则,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1)大力培育“五优一新”产业集群(见图14),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其在工业中的比重。(2)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抓住国家全面启动新一轮企业技术装备改造工程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和资金,实施好50多个重点技改项目,力争全年技术改造投资突破100亿元。加快通润铝材15万吨铝板带、隆基硅业单晶硅二期、电投钢铁及恒力股份棒材冶轧系统等重点技改项目按期投产达效。积极推进小巨人机床公司三期扩建1000台数控机床、共享集团铸钢件改扩建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建设。(3)加快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能支撑工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展重点攻关和创新,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鼓励企业、高校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争取建立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工程实验室,有一户企业进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6户企业进入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开发和推广火电机组节煤、循环流化床洁净煤发电、煤化工多联产等先进生产技术。(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工作。继续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抓好宁东(太阳山)能源化工基地和16个国家及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入园项目的配套服务。围绕资源综合利用、污染排放物集中治理、产业协作配套、共性技术推广应用等领域,积极开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利用。(5)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认真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分析,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及早提出对策建议。搞好煤、电、油、运的供需衔接。优化运输结构,努力缓解铁路运输不足的压力。努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加强引进大企业与区内企业的协作与配合。

(四)狠抓项目建设与管理,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今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715亿元,增长17%以上。初步确定重点建设项目44个,计划投资超过226亿元;重点预备开工项目19项,计划投资47亿元。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实现全年投资增长目标。(1)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成或基本建成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大坝电厂三期扩建、西夏热电厂一期、银川河东机场改扩建、固原六盘山和中卫香山支线机场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太中银铁路、中宁至孟家湾高速公路和盐池至中宁高速公路等建设进度。(2)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进大柳树水利枢纽、宁东至华北直流输电、包兰铁路宁夏段复线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继续充实完善“十一五”重点项目库,增加储备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做到常年筛选,动态跟踪,滚动储备,并把工作向“十二五”延伸。(3)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建设项目后评价办法》等法规。加强沟通协作,继续加大项目稽查力度,逐步实现对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高效使用。(4)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紧紧抓住国家一揽子解决宁夏问题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今年力争中央补助投资25亿元。选择部分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企业,争取国家批准发行企业债券。帮助青铜峡铝业集团等有条件的大企业尽快上市。继续深入推进自治区与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大对优良企业的贷款规模。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在我区开设分支机构。加快推进宁夏黄河农村合作银行组建营运,培育和壮大以从事小额贷款为主的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村融资难的问题。积极吸引区外企业参与宁夏经济建设。

(五)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城市化建设不仅对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生产要素聚集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推动服务业发展,促进人口转移。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1)大力推进沿黄城市带(群)发展战略。按照“六个一体化”(见图15)的要求,尽快编制完成《宁夏沿黄城市带(群)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规划空间布

局,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加速沿黄城市带(群)发展,提升城市带竞争力。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做美银川市,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四个城市发展。(2)加速县城及中心集镇建设。大力支持县城及中心集镇发展,统筹规划和建设给水、排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城乡道路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提高城镇功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3)加快服务业发展。尽快编制服务业发展规划,出台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用好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城市发展为依托,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创新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民生服务业、努力延伸农村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继续实施旅游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努力打造“塞上江南·神奇宁夏”品牌,促进特色旅游业更快发展。(4)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加快铁路、公路、航运和管道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使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00公里。完善惠农无水港功能,尽快启动实施银川国际空港物流中心项目。努力构筑立体综合交通网络。(5)加快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资料收集工作,研究制定我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确定指标体系、划分标准,科学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编制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着手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

(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确保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下降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强化节能减排责任制。严格落实“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将节能减排完成情况作为考核评价各级领导和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激励机制,确保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中的19户企业和年能耗在5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完成自治区政府下达的节能任务。(2)抓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加强电力、造纸、化工、冶金、医药等行业的节能减排监督和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所有燃煤电厂全部建成脱硫设施,所有骨干造纸企业建成碱回收装置。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降耗新技术,力争使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等九个主要耗能产品单耗达到全国先进水平。(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工作进度,坚决关闭淘汰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小造纸、小火电等企业。(4)严把新上项目审核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按照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降低“三废”排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新上项目的准入管理。对新开工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安全、能耗等标准,坚决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认真实施循环经济规划,突出抓好石嘴山市、宁东基地等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强“三废”综合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水电、沼气等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建设。继续实施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提高中水利用率。(6)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抓紧完善“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建设工程规划(见专栏)。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和荒漠化土地治理。力争全年完成造林137万亩,退牧还草4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2000平方公里。加强湖泊湿地和动植物资源保护,强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继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建设国民教育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水平。(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完成企业移交学校危房改造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改造工程,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和标准化高中建设,完成育才学校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建设自治区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支持五个地级市建设一个综合性实验实训基地,每个县建成一所职教中心。积极推进宁夏大学进入“211”工程和宁夏医学院“申博创大”工作。(2)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果,全面完成列入国家规划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实施青铜峡市第一人民医院、彭阳县人民医院等9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固原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有效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3)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确保“四馆三中心”等一批五十大庆重大文化体育项目建成使用,开工建设贺兰山体育场、宁夏大剧院。继续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继续实施抢救性文物保护工程,推进行业专题博物馆建设。积极开展文化精品建设年活动。(4)努力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和基础工作,重点抓好中南部农村以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好“少生快富”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切实降低山区人口增长速度,稳定川区低生育水平。大力提倡优生优育,着力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八)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切实改善人民生活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要高度重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认真组织实施好十项民生计划,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些实际困难。(1)努力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密切关注粮食、蔬菜、肉类、食用植物油等副食品价格的变化及其影响,努力增加重要农产品的供应。严格控制出台政府提价项目。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依法坚决打击各种价格违法行为。力争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内。(2)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养创业主体。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各类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建立和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力争全年输出劳务75万人。认真贯彻执行新劳动法,完善和落实对农民工的政策,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探索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做好城镇居民医保试点工作,使年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70%以上。继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工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开展优扶安置工作。(4)做好生态移民和扶贫开发工作。按照“近水、临路、靠城”的原则,组织实施好生态移民搬迁。建成吴忠市孙家滩、海原县打麦水、红寺堡灌区等移民安置工程。启动实施海原、同心、盐池等县及原州区和中卫城区山区等中部干旱带县区14个项目区县内移民。力争全年完成生态移民搬迁7.8万人,实现脱贫2万人。坚持开发式扶贫,尽快完成第二批270个贫困村整村扶贫的收尾工作,启动第三批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5)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有关房地产调控的各项政策,密切关注全区房地产业发展动态,促进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九)继续深化各项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逐步健全体制改革协同推进机制,不断消除制约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1)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促进国有资产向优势行业、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2)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推进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乡镇机构改革和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健全农民负担监测、监督检查、案件查处等监督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3)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决策的责任约束,研究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探索建立非公益性政府投资有偿使用制度,逐渐将政府投资转为资金入股或有偿投资,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不断完善和健全“代建制”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范围。(4)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改革。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机制。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坚决制止各种形式的变相收费行为。巩固完善药品“三统一”改革成果,开展医疗机构主要医用耗材统一采购工作。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5)积极稳妥地推动资源配置和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尽快启动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提高能源资源向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配置比重,逐步理顺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继续调整用电分类,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输配电价格政策,做好煤电价格联动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动城市供水价格改革,适时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开征垃圾处理费。(6)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推进管理的公开化、公平化、程序化、规范化。进一步培育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力度,探索创建民间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和创办村镇银行。加强诚信建设,建立适应非公企业特点的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和失信惩戒机制。(7)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农副产品出口规模,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增加能源、原材料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设备进口。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来我区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办好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和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

今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一年,也是自治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年。实现自治区确定的发展目标,工作繁重,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自治区成立五十大庆献礼! up9QSc57w0dayOBqHaUd4uOTyromP/RBBXxiPkYTbXD4hmUXw4kx1+gQjHXC4/F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