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动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在全区加快服务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2007年5月22日)

王正伟

这次会议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前夕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新特点,全面部署服务业发展和改革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努力推动我区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会议结束时,建国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全局的突出位置

服务业是指利用设备、工具、场所、信息或技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在广义定义下,就是第三产业。从发展阶段和运用先进技术角度划分,可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以服务对象划分,又可划分为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强调指出:“加快发展商务、旅游等服务业,努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服务业关联度高,内涵丰富,增长空间大,大力发展服务业,能够有效拉动一、二产业增长,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城乡平衡发展,带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能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服务事业繁荣;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生产和消费协调发展,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服务业大多数属于清洁产业,创造的是绿色GDP,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对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目前,在世界GDP总量中,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60%,一些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个别国家接近80%。世界服务贸易占到贸易总额的1/4;服务消费占到所有消费的1/2左右。2006年,广东省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7.4%,税收收入超过1000亿元,占地税总收入的67.6%。从我区来看,2006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8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9.6%,税收占地税总收入的35.2%。尽管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拉动作用,但也说明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同步、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与生态建设不统一等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在服务业发展上实现大的突破、大的跨越。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在发达的服务业基础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长期以来,我们对产业发展的认识有一定偏差,没有处理好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关系,把工业化片面地等同于工业的发展。事实上,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其工业发展、实现全面变革和综合发展的过程,其中服务业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没有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工业化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当今国内外经验表明,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企业提高竞争效益的主导因素。据调查,日本在1970年至1980年的高速发展阶段中,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年均增长率为13.4%,高于对制造业本身的中间需求年均增长率的11.3%。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计算机等行业80%的利润来自服务过程,而制造过程只能获得20%的利润。目前,我区产业结构内部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结构转换失调,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关联度低,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服务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工业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重化工特征十分明显;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繁重,迫切要求进行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据初步测算,相对于每万元增加值,服务业用电量是工业的15%,占用资本是工业的60%,所造成的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到制造业的6%和7%。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和效益,努力推动服务业和工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走出一条联动并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增强城市功能、聚合优质要素的有效手段

城市是由“城”和“市”组成的。所谓“城”,主要是由道路、交通、楼宇、建筑、空气、绿地、水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所组成的。所谓“市”,则是由商业、餐饮、旅游、金融、服务等行业市景所组成。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告诉我们,城市的构成有物理框架、功能支撑、文化内涵三大元素,有生活居住、商贸物流、产业承载、旅游休闲、文化传播、社会组织六大功能。无论从城市构成的三大元素看,还是从城市所具有的六大功能看,都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和支撑。没有服务业的城市只能是一座“空城”,缺少现代服务业的城市不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城市。很多成熟的国际化大都市,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逐步从高度集中的制造业模式向高度集中的服务业模式转变,服务业已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如纽约、伦敦、东京等,都是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的地方,我国的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大城市正在向这方面转型。就我区而言,也存在着从中心城市向四周扩展的态势。2005年银川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总量的54%,其他4市仅占全区的46%;全区四成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集中分布在银川市。世界城市化进程表明,服务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产业基础。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为重要空间和依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更大范围内快速流动和融合,为服务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从另一面讲,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扩张城市规模,提升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城市的发展需要一流的现代服务业的进入,服务业进入了,城市功能才能增强,发展才有支撑。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只有加快发展服务业,才能形成服务业与城市化相互适应、相互支撑、互为推动的良性格局,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做大做强,推动沿黄城市带迅速崛起。

(四)加快发展服务业,是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现实选择

服务业具有门类广、领域宽、劳动密集度高、就业弹性大的特点,还具有门槛低、回报快、风险小、转岗适应快的优势,在增加就业、推动创业、致富百姓上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上多数国家服务业吸纳就业劳动力人数已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总和。2002年,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劳动力占总体劳动力比重已接近70%,最高的英国已经达到79.9%。近10年来,我区58.2万新增从业人员中,服务业占到了64.3%。2005年从事服务业的从业人数达到87.8万人,占全社会的29.3%,提高了8.4个百分点,是就业人数比重提高最快的产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最重要途径。目前,我区每年城镇需要就业11万人,其中需要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约2万人,“十一五”末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近100万人。我们遇到的就业问题既有“三农”问题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出路问题,又有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所造成的结构性劳动力转移问题。这种双重转变造成的就业难题,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只有依靠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双管齐下,才能有效地缓解就业矛盾。据统计,单位服务业产值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是工业的5倍,每增加100万元服务业投资,就可新增1000个就业岗位。在工业吸纳劳动力有限,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造就千万个小老板,激活服务业大市场”,有效解决关乎民生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传统消费需求不断提档升级,新兴消费层出不穷,花钱买知识、花钱买健康、花钱买休闲、花钱买方便,已成为城乡居民新的消费需求,服务业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变化,细化提速,加快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未来5年,是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敏锐地发现机遇,紧紧地抓住机遇,努力地用好机遇,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纵向来看,我区服务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横向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明显存在着总量偏小、结构失衡、投资失衡、企业规模小、农村发展滞后、市场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在总量上,2005年我区的服务业增加值仅占全国的0.3%,排在第29位;在内部结构上,传统服务业高达50%以上,现代服务业份额不足25%;在投资上,“十五”期间,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中,交通运输邮电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分别占25.5%、27.6%、16.5%,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业累计仅占7.1%;在企业规模上,90%以上的单位数集中在个体经济领域,法人单位不到10%,户均创造的增加值仅为11万元,其中个体经济户户均只有1.8万元;在区域分布上,5个城市的市辖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的70%以上,而农村县域不到30%。我们既要承认存在的差距,又要看到发展的空间,更要把握发展的机遇。当前,服务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形势。从国际看,全球产业结构正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总趋势,世界经济以服务商品的生产为主,步入了“服务经济”时代。国际间、地区间服务业转移步伐加快,成为知名跨国公司的投资新热点。从国内看,中央积极鼓励支持发展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开辟增长新空间、创造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人民生活水平开始从温饱型向富裕型迈进,基本生活以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大幅提升;工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区看,已具备了服务业快速成长的基本条件。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1000~3000美元阶段,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服务业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上。2005年我区人均GDP已突破1200美元,进入了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十五”以来我区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以及“十一五”预期加速增长将使服务需求弹性上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客观上要求服务业有一个大的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使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保健以及改善居住、交通等服务含量较高的消费需求成为新的热点。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从未来的政策支撑和竞争环境看,推进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都是巨大的。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适应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内在要求,超前洞察发展趋向,主动抢抓发展机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开辟新空间、提供新动力、创造新优势。

二、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努力推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核心,以“两化一新”建设为载体,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信息化为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普惠公平,构建充满活力、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推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上述要求,加快全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围绕“一个目标”,实施“四大工程”,做好“五篇文章”。

(一)围绕“一个目标”

即做大做强做活服务业。“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到2010年达到410亿元以上,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低于40%,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3%,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8%;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从业人员比重达到45%以上,使服务业结构显著优化,就业容量显著增加,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对全区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升,总体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二)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传统服务业改造工程。针对传统服务业小而散的状况,要着眼于做优做强,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加以改造提升,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提高发展质量,构建大发展的格局。一要构建大交通格局。加快推进“四线、三场”(“四线”即太中银铁路、包兰复线改造、东乌铁路宁夏段、宁东基地铁路专线,“三场”即河东机场扩建、中卫、固原支线机场)建设,新开通国内航线3条,同时创造条件,争取开通香港、中东、韩国、日本等境外航线。加快“三纵六横”干线公路网等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装备水平,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和集疏运的衔接配套,建立健全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二要构建大商贸格局。科学规划,合理定位,优化布局,积极发展物流中心、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方式,积极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建设。新建改造中宁枸杞、吴忠涝河桥、灵武羊绒、南部山区土豆集散等一批农副产品专业市场;扶持壮大一批辐射全区、影响周边、融入全国的高档次的大型专业交易市场;抓好中心城市商业街、特色街、物流基地和物流带建设,加快形成商贸中心区、社区服务中心、便民店等广覆盖、多层次的商贸流通体系。三要构建大旅游格局。立足优势特色,挖掘整合资源,丰富文化内涵,优化经营管理,打造精品景点、精品线路、精品服务,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办好各类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围绕“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峡”(沙坡头、沙湖、青铜峡十里长峡),“两遗一陵”(水洞沟遗址、贺兰山岩画遗址、西夏王陵),“两堡一城”(镇北堡、将台堡、古长城),“两文一景”(回族文化、西夏文化、塞上江南景观),叫响“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旅游品牌,要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作综合旅游宣传,进一步提升宁夏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四要构建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新格局。根据五个地级市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引进外地投资者,加快建设写字楼、商场、酒店等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激活房地产市场,扶优扶强当地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加强监测、调控引导、优化结构、规范秩序,积极发展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住宅,适当控制高档房地产项目,建立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行为,积极发展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规范物业管理,推进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进一步强化房地产服务业的支撑、引领作用。

二是实施现代服务业创新工程。现代服务业是主要依托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与传统服务业相比较,现代服务业是新经济的体现者,更突出“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和强辐射等产业特征和“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的发展态势。如为生产制造企业服务,就是整合不同的货运公司、仓储公司、各种物流资源,将制造企业非核心的上游、下游环节所涉及的产品研发、设计、原料采购、成品发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功能外包过来。就我区而言,现代服务业仍是服务业的一条“短腿”,必须进一步拓宽领域,增强功能,创新服务,建设与“两化一新”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一要壮大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服务不是简单地把货物从甲地运到乙地的旧有业态,而是集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技术手段信息化、服务方式标准化为一体的新型物流模式。加快航空口岸、陆路口岸、电子口岸建设,实现联检联运,形成覆盖全区、辐射周边、联结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以银川为中心,1800公里以内,可以覆盖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3000公里以内可以覆盖东南亚、中亚各国以及日本、朝鲜、印度、巴基斯坦、蒙古等国家。因此,要充分开发利用空域资源优势,力争使我区成为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经贸交往的低成本物流通道。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一体化运输,推广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快递服务,发展货运代理、客货营销等运输中介服务。如苏州借机登梯,与上海联合,把苏州工业园纳入浦东国际机场物流体系内,建立虚拟化空港保税物流中心。二要培育现代信息服务体系。坚持“高起点、广覆盖、强功能”的原则,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着力打造“数字宁夏”。杭州市仅一个动漫产业基地年产值达1130亿元,年出口创汇达30亿美元。浙江义乌市小商品贸易发展到了第五代,所有国际商贸城的商铺统一配备了电子商务设施,绝大多数商品在网上推广、交易,买全国货,卖全国货;买世界货,卖世界货。我们要积极推进“三网融通”(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新一代互联网),重点抓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医疗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等建设。加快建设“宁夏软件园”。三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进一步集聚金融机构,吸引金融企业来宁布点展业。加快组建宁夏黄河农村合作银行、宁夏银行。优化农村金融体系,发挥“三农一邮”(农行、农发行、农信社、邮政储蓄)的主力军作用,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组织。每个市县要成立一个小额贷款担保公司,自治区金融办要加快操作步伐。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改制上市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责任保险。组建大型担保集团,完善担保体系。推进“信用宁夏”建设,运用项目推介会、银团贷款、银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全力搭建金融协作平台。四要拓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等服务业。新建6~8个国家级和30~40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围绕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攻关,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积极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科技服务,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五要健全现代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决策咨询、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资产评估、会展策划、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整合商务节会活动,积极申办“大西北投资贸易洽谈会”,培育会展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延长会展产业链,提升会展业发展水平。

三是实施民生服务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积极适应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以及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大力培育供给短缺的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要重点推进“五项服务”。一要培育社区服务。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健全服务网点,重点发展社区商业、卫生、家政、养老托幼、就业救助和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开办社区服务,形成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二要提升教育服务。在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实施“技能致富”计划,加强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县域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满足各类人员就业、创业和工作转换的需求。凡是初中上不了高中的,高中升不了大学的,都要进职业技术院校进行正规的技能培训,靠技能就业致富。三要改善卫生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药招“三统一”工作,规范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加强各级城乡卫生医疗体系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便捷、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四要强化公用事业服务。优先发展城市公交,重点加强污水垃圾处理、供水、供热、供气等市政设施建设,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五要提升文化体育服务。加快群众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博物馆服务功能,创建行业专题博物馆。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发展休闲、保健运动,举办全国性钓鱼大赛等活动,积极争取建设沙漠体育等国家级体育运动基地。整合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体育产业集团,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经营实体,促进广播影视、音像出版、报业期刊、演艺、动漫、娱乐、大众健身等各类群众性文体服务市场的繁荣发展,把宁夏的群体文化体育活动推向全国。

四是实施农村服务业延伸工程。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充实改善面向农业生产的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不断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体要做到“三个加快”。一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农村的延伸。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种子统供、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生产性服务。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副产品流通中介组织,扶持一批以存储保鲜、营销、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抓好列入国家“双百市场工程”的2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3家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切实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农技推广、农产品检测与认证、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农业服务信息化,实施信息入户工程,争取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农业数据库和信息网络互联中心,为农民提供气象、科技、供销、加工、灌溉等信息服务。二要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要整合资金,集成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实现山区“六通”、川区“七通”,通路、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班车,川区通自来水。加快中部干旱带人畜饮水、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和山区危房危窑改造,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三要加快农村生活服务业的全面发展。鼓励大型农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企业进农村,服务农民生活。今年要启动村一级的连锁小超市建设,要拿出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送。发展农村基层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群众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搞好农民和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三)做好“五篇文章”

要在改革创新上做好文章。改革创新是服务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所在。重点深化四项改革:一是深化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公开、企事公开、营利性与公益性分开的原则,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步伐,将营利性或企业化管理的服务型事业单位改制为产权多元化的企业,非营利性机构也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面向市场提供服务。二是深化服务市场化改革,打破行政区划、所有制和行业的限制,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在全社会范围内统筹配置资源,凡是能交给市场去办的事情,政府决不包揽;凡是能用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决不用行政手段;凡是能够花钱直接办的事情,决不拿钱养人去办。三是大力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改革,将政府机关办的宾馆、培训中心及各类企业和中介机构,全面推向市场,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后勤服务由自我服务向社会服务转变,将适宜社会提供的服务逐步剥离,当前,尤其要巩固企业分离办社会工作成果,实行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四是推进服务收费管理改革,依照《价格法》,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落实和扩大企业自主定价权,逐步建立和完善在政府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规范价格行为,维护正常的服务业市场秩序。

要在扩大开放上做好文章。实践表明,服务业开放程度越高,功能就越强,发展就越快。要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举。在对外开放上,要紧紧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步伐加快的机遇,花大力气,下大工夫,抓好服务业的招商引资。招商不要囿于项目及金额的大小,而要注重其功能的稀缺性,越是我们缺失的服务功能,越是要引进;要注重功能的大小,越是服务功能大的项目,越是要引进;要注重功能的集聚性,越是能带来其他服务集聚的项目,越是要引进。要加强与境外服务企业的合资合作,大力引进外资投向基础设施、金融保险、现代流通、旅游设施、公共交通、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服务领域。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各类中介咨询机构,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国内外大型服务企业在我区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分销中心和配送中心,促进服务业的外向发展。在对内开放上,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原则,放宽对民营企业从事服务业的限制,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要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要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投资建设、经营城市公用服务设施及其他基础服务设施。要鼓励民营资金参与国有(集体)服务企业改制改革,促进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服务领域有序退出。

要在结构调整上做好文章。发展不仅要有量的增长,还要有结构的优化,最终才能实现整体的演进和质量的提高。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必须把服务业的结构优化放在全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中去定位、去把握,切实优化三大结构:一要优化行业结构。我区服务业内部行业构成层次低,突出表现在传统服务业占比过高,现代服务业发展尚不成熟,新兴服务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必须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按照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围绕“两大基地”(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立足于产业聚集的拉动作用,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科技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二要优化投资结构。近几年来我区服务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房地产业、公共设施等行业,而对服务业发展后劲有较大影响的科教文卫等行业投入明显不足。今后,要改进财政对服务业的直接投资管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压缩过剩行业投资,集中资金,重点投向供给短缺的社会服务业,投向事关发展后劲的现代服务业领域,投向就业容量高、创业成本低的服务业领域。要优化财政支持服务业的方式方法,运用贷款贴息、财政补贴、信用担保等间接手段,吸引、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信贷资金、民间资金投入服务领域,尤其是重点行业和有市场、有效益的服务业项目和企业。要多渠道增加对服务业的投入,鼓励扶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三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我区服务业单位小而散,既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成为宁夏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制约因素之一。要以培育服务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为突破口,鼓励引导服务业通过市场化的收购、兼并、联合、连锁经营等方式,整合资产、业务、人力、文化等资源,培育壮大一批服务性龙头企业。到“十一五”末,培育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服务业企业和企业集团10家,过20亿元的3~5家,带动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要在彰显特色上做好文章。宁夏素有“塞上江南、回族之乡”的美誉,首府银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夏古都。我区有着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能源化工、水能、农牧业等资源优势明显,位置不东不西,气候不冷不热,海拔不高不低,区域文化不封闭不排外。发展服务业,要立足这些优势,突出五个特色。一要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利用我区独特的西夏历史、贺兰山岩画、水洞沟遗址、沙漠治理等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在传媒、文化、旅游、会展等方面做足文章。二要突出民族特色。大力发展回乡风情旅游、清真饮食、穆斯林用品,积极开展面向中东、东南亚穆斯林国家的经贸交往。深入研究、挖掘弘扬回族文化艺术,举办以回族饮食、茶艺、服饰、生活用品展销等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回族文化节,促进回族文化交流和发展,提升中华回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要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大漠风光、湖泊湿地、塞上江南等景观,在深度开发资源、丰富旅游项目、拉长产业链条上做足文章。四要突出优势产业特色。围绕枸杞、羊绒、马铃薯、红枣、葡萄、硒砂瓜、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优势特色产业,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上做足文章。五要突出城市功能定位特色。银川市要着眼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高起点建设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现代服务中心和旅游目的地城市,当好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排头兵。石嘴山市要重点发展与工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吴忠市重点发展民族商贸流通业。中卫市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固原市要大力发展“大六盘”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发展与周边省区的商贸物流,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做大做强劳务产业。

要在提升层次上做好文章。目前,我区服务业总体上还处于低层次、粗放式的发展阶段。作为省级回族自治区,到目前还没有一家五星级宾馆,三星、四星级宾馆也为数有限,其他的高端服务业设施更是难觅踪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我区的对外吸引力,影响了我们的投资环境,影响了各种要素的汇聚。要加强规划引导,制定现代物流等重点新兴行业的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要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在现代物流、信息、商贸、旅游、餐饮、商务等领域积极推行服务标准化,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行业制度。要鼓励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以电子商务为龙头,推进服务业信息化。要加强服务业职业培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规范对服务业的管理,支持组建和发展服务行业协会、学会和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协调沟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领导,营造环境,切实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有竞争力的环境才能孕育出有竞争力的产业。服务业对发展环境的要求很高,必须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改善发展环境,不断推动服务业跃上新台阶。

第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制约服务业发展虽然有不少历史原因和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思想认识和发展理念上存在的差距。加速发展服务业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思路。一直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对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思想上比较重视,认识上比较到位,而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却不够熟悉,说到底是认识不足、学习不够、研究不透。要像过去学习研究农业和工业发展那样,系统地学习研究服务业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把握产业方向和趋势,克服知识上的瓶颈,解决本领上的恐慌,提高对服务业发展的认知和领导能力。要像重视农业和工业一样,更加重视发展服务业,积极引导全社会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重农轻商”“重工轻商”“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走出“服务业不创造价值”的误区,以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推进服务业实现大发展。

第二,降低门槛,放宽限制,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服务业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策的支持。经过会议讨论之后,自治区将下发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在税费、财政、土地支持等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各地各部门要把这些政策用足、用好。要重新评估服务业的市场准入、行业审批等环节,该放宽的,要坚决放宽,非禁即入,一放到位;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要鼓励干、大胆地干,不能以审批之名,行权力寻租之实,改变目前服务业发展市场准入要求过严、限制过多、管得太死的状况。要严格收费管理,坚决杜绝重复收费、高标准、超标准收费,杜绝乱检查、乱评比、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

第三,抓住项目,培育人才,营造有力的支撑环境。项目是发展的最终载体,人才是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快服务业发展离不开项目和人才的支撑。要在自治区重点工程中安排一批服务业项目,优先解决沿黄城市带的快速通道建设和无障碍通行、“三网”融合和服务“城域化”的问题。项目资金要重点投向现代物流基地、技术创新平台、产品交易市场等一批功能性强的重大项目,扶持壮大一批前景好、影响大、带动力强的服务业行业和项目,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服务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人才缺乏是我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障碍。要通过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政策激励机制,引进培养一批服务业领军人物,聚拢集合一批服务业创新人才,打造形成一批服务业创业团队,为我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四,创新管理,改进服务,营造宽松的政务环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转变作风,改进服务,创新管理。要集中精力做好规划指导、优化环境、维护秩序的工作,对应该由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事情要交给社会来办,对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市场来解决,真正做到该放的放开放活,该管的管住管好。自治区和各市县都要成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要明确工商、城建、国土、规划、公安、交通、技术监督等部门在促进服务业发展中的责任,从制度上、机制上改变现在一些地方遇事相互推诿、相互扯皮、插手的多、负责的少等问题。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发展服务业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参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舆论氛围。自治区和各市县(区)要将服务业的发展指标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把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抓出实绩,抓出成效。

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实进取,扎实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创我区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 CVcaXN+yxeQHSpVLikxPltVa8ZOFI2YOD8l4IIHxmkIXqUKWUMnOLgiVx3cyqf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