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社会教育的基本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

广义的社会教育和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教育在涵义上几乎无异。事实上,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职能就是通过社会教育来实现的。在原始社会,家庭尚未形成之前,年轻一代的教育是在全氏族成员的共同劳动中,在日常社会中,由氏族公社的成员通过互相的言传身教,或由有经验的年长者向年轻一代传授一些简单的生产和生活的经验的方式进行的。以后随着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出现,直至学校教育的产生,广义的社会教育开始逐步地分化为三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

本书对社会教育秉持的理念就是广义上的社会教育理念。

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都要受到三个方面的教育和影响:一是家庭,二是学校,三是社会。家庭、学校、社会这三者,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像是一座综合加工厂,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发育发挥着影响,促使人们身心发育成长。缺少哪一道“工序”的“加工”,都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来。其中,家庭教育及其影响,在人们一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家庭教育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 什么是家庭教育

提到家庭教育,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它几乎和所有人都有直接关系。教育是家庭的一个重要职能,家庭教育是一般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在每个家庭里,人们或者是教育者,或者是受教育者,凡是家庭成员,都要参与这种教育活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也不管人们是否自觉参与,客观事实都是这样。

若是有人问到什么是家庭教育,人们往往会脱口而出:家庭教育就是管教孩子呗!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但是,不全面,也不大科学。

所谓家庭教育,顾名思义,它指的是在家庭生活当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家庭里其他的年幼者所实施的一种教育。实施这种教育的环境是家庭,教育者是家庭里的长者,受教育者是其子女或其他年幼者。

2. 家庭教育的性质

(1)家庭教育是私人教育

教育分为两大类:一是公共教育,二是私人教育。像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属于公共教育。家庭教育是由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或家庭里的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和途径、培养目标(即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等,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意志,而不是像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那样,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意志,因此,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教育。

我们说家庭教育是私人教育,并不是说家庭教育是和社会生活相隔绝的,是可以孤立于社会之外,脱离社会生活的。恰恰相反,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一种社会性相当强的私人教育。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生活通过多种途径与家庭沟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都要反映到家庭生活中去,从而也影响和制约着家庭教育的进行。比如,当今中国的父母都普遍重视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差不多所有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上大学,等等,这都和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有直接关系。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教育,有较大的独立性、自主性,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经历不同,家庭教育不见得都能正确地反映社会的需要,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为使家庭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必须加强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引导。

(2)家庭教育是非正规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正规的教育形式,它有专门的场所、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有政府规定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大纲、教育教学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材作为依据,是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的。而家庭教育,虽说也是一种教育形式,但它是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的,没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计划,没有固定的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专门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工作者。这种教育主要是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实施的,在许多情况下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子女接受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因此,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必须指出的是,非正规教育并不见得比正规教育的作用小,从某种意义上看,它甚至比正规教育还重要。因为家庭教育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它和家庭生活密切结合,是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是在实践中进行教育和训练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灵活,更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更易于为儿童所接受,其教育作用往往更大,教育效果更显著。尤其是对于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训练上,有着正规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3.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关系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直接影响着人的个体,直接作用于人的个体。影响人个体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生活条件两方面的因素。从教育学的角度讲,人们又把后天的生活条件分为环境和教育两个因素。这样,影响人个体发展的因素一般来说是遗传、环境和教育三个因素。家庭教育,广泛地讲,应当包括家庭生活、家庭环境熏陶和家长对子女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活动。因此,家庭生活、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都对儿童发展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①父母遗传的作用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担负着一个其他社会组织形式所不能担负的特殊任务,那就是人的生产。我们每一个人都出生于家庭,家庭给儿女提供了成长发展的物质基础——遗传素质。

遗传是生物界共有的一种普遍现象。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像爹妈”。这是人们对生物遗传现象的通俗概括。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人们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特征,如肌体、外貌、感官、神经系统等。它对人的身体发育、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遗传素质是人个体发展的基础条件,给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父母给予儿童的遗传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

②家庭环境的作用

孩子从母体降临人世,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首先进入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最长久的生活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然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作用是无意识中发生的,但时间长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刚生下来的孩子,他们像一张白纸,极容易被涂上各种颜色。他们的可塑性相当强,极容易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的言谈举止、性格、气质、兴趣以至于生活习惯等,都会给儿童带来极为深刻的影响。比如,孩子站立的姿势、走路的步态、说话时的表情、习惯性的手势,一颦一笑、一喜一怒,都酷似他们的父母。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是说家庭生活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③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虽然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正规,但它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第一,家庭教育开始得早。儿童从一生下来就开始接受父母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儿童最早接受的教育。儿童时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极容易教育的时期,家庭对儿童的各种教育、训练,效果极佳。儿童时期,接受能力、记忆能力、模仿能力都非常强,对家长的教育接受得快、记忆得牢,对家长的言行举止模仿得极为准确。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如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训练,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在一生成长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早期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起着奠基的作用。

第二,家庭教育时间最长。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要接受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但连续接受教育时间最长久的还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伴随人的—生,在人的一生成长中都发挥作用。

第三,家长和子女关系最亲密。家长和子女有血缘关系,根本利益一致。子女的身心发育状况如何、能不能成才,和家长的关系很密切,决定着家庭的未来,因此很多家长把自己的期望全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因此,家长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是特别用心的,具有相当高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紧迫感,不会掉以轻心,不会怠慢。家庭和子女的关系亲密,子女从感情上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子女生活的依靠者,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威信也高,孩子很容易听信、服从家长的教导。家长有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子女有接受家长教育的积极性,两个积极性合在一起,教育效果肯定是相当好的,作用也是相当大的。

(2)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家庭教育是在各家各户由儿童的父母单独进行的,表面上看,这种教育和社会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

儿童虽然各自出生于特定的家庭,并且各属于特定的家庭,但是,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人们总要走出家庭,进入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参加社会实践。家庭教育对于人们的思想品德、智力和体质的发展都起着奠基的作用,甚至对人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家庭里接受教育的情况和效果如何,决定了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态度和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系到我们劳动后备力量的素质如何。家庭教育效果好,培养出来的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会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相反,如果家庭教育不好,培养出来的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就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消极作用。

家长必须明白,我们在工作单位里,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在为社会尽义务。同样,我们通过家庭教育,精心培养、造就合格的公民,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劳动后备力量,也是在为社会尽义务。家长必须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子女培养成才,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为此应有自豪感;如果自己没有把子女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自己失职,为此应感到内疚。

教育子女并不是一家一户的私事,而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素质的一件国家大事,父母应努力做好。本书重点讲述了社会教育中的家庭教育阶段,目的是希望祖国的未来从一起步就有个良好的培养氛围。本书由刘丽英主持编写,并承担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创作;郭翠霞编写了第三、第四部分;汪翠琴编写了第五部分;杨爱东和肖勋承担了第六部分的创作。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m7ex7bWtP+5da7lUUAM9hgmexzxWqCaSBRJPewFFTUoWz/L1dzjQzYZzQlSDWo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