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儿童的用药

有关儿童用药的问题,尽管各种媒体都作过反复报道,但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却仍然时有发生。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2007年约有100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半数以上死于能够通过使用安全的儿童专用药物进行治疗的疾病。我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聋儿出现,其中60%以上是药物所致。随着医药市场的逐步发达,家长们获取药物的便利性得到极大提升,然而,滥用药、错用药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药物既有治疗疾病的有利作用,又有不良副反应的有害作用。儿童因处于生长发育期,生理、病理情况(肝、肾功能等)与成人不同,有自己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对药物毒副作用耐受差,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儿童对药物的剂量需求因年龄、体重、发育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

此外,儿童比成人更易罹患疾病,又不能及时表达感受,其不良反应较成人复杂,危险性也更大。故在儿童生病时,一般应到医院进行正规的诊断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医生会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和给药方法,并计算给药剂量。家长切忌不遵医嘱,自作主张,贻误病情。当儿童根据医生的建议在家接受药物治疗时,家长适当掌握常用药的药物性能、作用机制、毒副作用、适应症,以及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和用药方法,可对儿童安全用药产生较大的帮助作用。

一、儿童用药的一般常识

小儿时期是人体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小儿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以及各脏器的重量与功能等,都在不停地发育和成熟。小儿的体液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很多药物进入体内以后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都与之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与小儿的肝脏和肾脏功能更为密切。

由于体内各组织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好,生理功能尚未成熟,解毒功能也较差,所以用药时要考虑小儿的生理特点,家长切不可图方便、省钱,而将大人的药给小儿服用,否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家长要知道正确计算用药的剂量,即按照体表面积或体重计算用药剂量,或遵医嘱,不可自作主张给孩子增加或减少药剂量。

服药时间要正确。按照医师指定的时间睡前、饭后、两餐间服用或顿服(平常可以不吃,有必要时才服用的,如退烧药)。

要照处方的指示正确服药。例如药水、糖浆用前要摇匀,药物宜避光并放在阴凉处;夏天时,药水易变质或生蜉蝣物,不宜存放太久等。

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并向医生反映孩子曾有哪些药物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史,以提醒医生用药。在孩子服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若发现有与原疾病无关的表现时,要引起警惕,立即停药,并尽快请医生诊治。

能用一种药尽量不再加另一种药,尤其是新生儿,以防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家长尽量不要擅自给孩子买药吃,一定要由医生诊治后,按医生开的处方用药。

医生的态度在“小孩给药”的问题上应该非常慎重。父母千万不要因此而怀疑医生的判断,也不要坚持让孩子用药,或任意购买成药给孩子服用。而当孩子不得不服用药时,父母必须具有一般用药的常识和喂药的技巧,以充分的爱心和耐心,让孩子的不舒适减至最低程度并早日恢复健康。

二、儿童禁忌的药物

儿童期间是儿童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时期,儿童各脏器功能不成熟,易受损伤,对四大类药品须慎用或禁用。儿童须慎重使用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奎诺酮类四大类药品。

1.氨基糖苷类。卫生部已明确规定6岁以下儿童禁止使用这类药品。比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这些药可导致儿童耳聋,还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

2.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其霉素这些治疗衣原体、军团菌、支原体的特效药,往往对儿童肝脏损伤大,用药剂量大、用药时间长,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死亡。

3.氯霉素类。这类药现在临床使用很少,儿童使用这类药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使儿童肝功能严重衰竭。

4.奎诺酮类药。氟诺沙星、环丙沙星这类成人普及的药物,建议儿童基本不用或慎用,目前已有实验数据表明,这类药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三、慎用的药物

忌服速效感冒胶囊

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够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故婴幼儿感冒时,要忌服速效感冒胶囊。

慎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儿童感冒发热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12岁以下的儿童须慎用,因为容易引发瑞氏综合征。该病前期表现为发热、惊厥、频繁呕吐,后期表现为昏迷、肝功能受损害,且容易被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最常用的是APC,如果婴幼儿发热时使用APC来退热,就等于“火上浇油”,致使其因发汗过多而引起虚脱,因此应慎服。

忌滥服维生素A

维生素A与骨骼的生长有关,它可以使软骨成熟。维生素A将减慢骨骺软骨细胞的成熟过程。但维生素A服用多了会影响骨骼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骨骼只长粗而不长长,使孩子成为一个长不高的人。

忌滥服补药

家长滥给小孩服用中药滋补剂的现象,可说是司空见惯。如服用人参、人参蜂王浆、冬虫夏草、冬虫草精、北芪精等。不少中药补品中含有激素或激素作用的物质,儿童服用后会出现性早熟,不利于儿童身体发育。

忌滥用抗生素

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觉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另外,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是造成细菌的耐药性,长此以往将无药可用,甚至危及生命。

四、几种儿童常见药物使用的食物禁忌

某些药和某些食物的成分、作用具有对抗性,如果这些药物和食物同吃,药物的效果就会抵消,起不到治疗作用。例如服消导药或补脾益胃、消食理气的健脾丸、启脾丸就忌食油腻厚味;服补血药忌茶,因为补血制剂均含有铁,而茶叶中有丰富的鞣酸,与药物中铁形成不易被肠道吸收的复合物,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有的药品的产品说明上就印刷了禁服和忌服的食品名称。

小儿服用维生素C时忌吃猪肝等含丰富的铜元素的食物——铜元素能促进维生素C的氧化,使其降低或失去作用。

小儿补钙期间忌食菠菜及菜汤——因菠菜等青菜中的草酸易与钙形成草酸钙而沉淀,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

铁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糖浆等)忌空腹服用——否则刺激胃肠道,也忌与牛奶、豆浆、苏打饼干、菠菜汁、茶水等同服。这些食物均有碍铁的吸收。

乳酶生:乳酶生不能与黄连素、痢特灵等抗菌药物同服,因为这些肠道抗菌药物可抑制乳酶生的活性,使其失去药效。

氨茶碱:幼儿对氨茶碱的解毒和排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而且氨茶碱的剂量与中毒剂量又比较接近。非用不可时,应严格按医生指导掌握用量。

痢特灵:服用痢特灵时,应加服2片酵母片或复合维生素B,以此有效降低痢特灵的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糖浆:儿童不宜在饭前、睡前服用各种药物糖浆制剂,因为糖会抑制消化液的分泌,饭前服用则使儿童产生饱胀感而影响食欲。

抗生素:服用抗生素前后2小时内不要饮用牛奶或果汁。因为牛奶会降低抗生素活性,使药效无法充分发挥;而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则加速抗生素溶解,不仅降低药效,还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增加毒副作用。

抗过敏药: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因为组氨酸在人体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抗过敏药抑制组织胺分解,因此造成人体内组织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止泻药:服用止泻药物,不能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药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还容易加重腹泻症状。

苦味健胃药:苦味健胃药依靠苦味刺激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促食欲、助消化。甜味成分一方面掩盖苦味、降低药效,另一方面还与健胃药中的很多成分发生络合反应,降低其有效成分含量。

滋补类中药:滋补类中药通过补气,进而滋补全身气血阴阳,而萝卜有破气作用,会大大减弱滋补功效,因此服用滋补类中药期间忌食萝卜。

多酶片:酶是多酶片等助消化类药物的有效成分,酶这种活性蛋白质遇热水后即凝固变性,失去应有的助消化作用,因此服用多酶片时最好用低温水送服。

五、儿童用药的常见误区

药是治病的,但也能导致疾病,特别是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错误的用药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

发烧动辄就用解热止痛药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发了热一吃退热药病就好了。因此,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实际上,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需要强调的是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

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敷头等。

滥用抗生素

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保健意识也增强了。可自作聪明,滥用抗生素是大人普遍存在的现象。自己乱用抗生素不注意还给小孩用,殊不知小孩的一些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乱用抗生素危害大。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此外,长期使用还会使机体产生抗药性,降低药效。

多药同用

孩子得病,一些家长以自己过去病症与孩子对比,然后“对症下药”,多种药物齐头并进。殊不知,药物过杂,互相之间作用可抵消,而毒性反应却相加,不仅疗效不好,而且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将磺胺与维生素C联用,可加重肾脏中毒;青霉素与阿司匹林同用,可降低青霉素的抗菌功效。至于青霉素、氯霉素、磺胺药一齐上,或青霉素、头孢菌素与庆大霉素为伍,同样有上述危险。

滥用补药

时下给孩子服补药的现象比比皆是。父母此举的初衷不外乎是增强孩子的体质,促进其发育,但因缺乏医学知识,结果事与愿违,补出了毛病。据称一位医生报告,9名婴幼儿服用人参后都出现了神经系统症状,另一名儿童服用大剂量人参后发生抽风、昏迷,最后丧命。长期给孩子吃补药或滋补饮料,这样极易使孩子出现肥胖或性早熟等不良反应,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健康孩子最好不服补品,5岁以上的体弱儿可酌服,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作主张,以防意外。

滥用丙种球蛋白

有不少家长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小孩抵抗力稍差一些就要到医院打丙种球蛋白,认为这样可增强抵抗力,少得感冒。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浓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有关,但注射“丙球”后并不能降低感冒的发病率。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种类多且经常变化,而“丙球”所含的抗体不仅有限,而且缺乏特异性;二是健康儿童及大多数体弱儿的血中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

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用途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

减少儿童罹患感冒的关键之举应从增强体质出发,绝不能仅仅依靠“丙球”。

中药无毒

不少家长排斥西药,认为西药副作用太大,认为中药才是无害的。如孩子一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就喜欢给孩子服用六神丸。理由很简单,认为以前遇到这种毛病的时候吃六神丸,效果好,价格便宜,还是中药,给小孩子吃肯定也不错。此外,牛黄镇惊丸、包龙丸、回春丹等儿科中成药轮番上阵,有病中药治,没病中药补。

一般而言,中草药的安全性比西药大一些。但只是相对而言,中药既然是药,必然也有副作用。如果随便服用同样可导致婴幼儿健康的损害。如六神丸的成分包括牛黄、冰片、蟾蜍、珍珠、雄黄等。其中蟾蜍含有与强心甙结构相似的蟾蜍毒素,应用不当易致心律失常;雄黄主要含有硫化盐成分。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心、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若长期服用六神丸,很容易造成这些器官的功能损害。对待中药要像对待西药一样慎重,以免宝宝受害。

迷信新药、贵药

孩子患病,家长恨不得药到病除。父母带儿子看病,常常要求医生开最贵的药,因此常常用新药、贵药。比如感冒发烧,动辄就上抗生素,而且嫌青霉素过时而动用先锋霉素。再如腹泻,不问青红皂白,吡哌酸、氟哌酸一拥而上。其实,感冒发烧多由病毒引起,有其自然病程,抗生素无效,先锋霉素不但不能改变这种状况,还会造成耐药性,一旦以后真患上了严重感染反而用之不灵。其实,治疗效果与价格不一定总成正比。便宜而对症才是好药。新药等于好药的看法是误区。从安全有效的角度看,老药是经过了长期验证确有疗效的,对于不良反应,人们也知道得更多些。

小儿用成人药

相当数量的家长不谙小儿用药之道,误认为对成人安全的药,小孩也可用,只要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却不知小儿的生理与成人有诸多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儿童未必安全,有的甚至潜藏危险。

父母必须清楚,小儿与成人不仅是体重不一样,更有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尤其是小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未建立。药物代谢产生不反应,重者可致残甚至丧命。宝宝是否该用药,用什么,用多少,一定要由儿科医生根据病情和年龄来确定,父母千万别自作主张,以免出错。

糖水服药

中药其味苦涩,小儿不愿服,父母便用糖水矫正口味。殊不知,糖中有较多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起化学反应,并在胃液中凝固变性,继而混浊沉淀,致使疗效大打折扣。有些药物恰恰是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而发挥疗效的,若在药中加糖,效果不佳。

此外,糖还可干扰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烧药的作用,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总之,糖水服药不利于治病,最好用白开水送服。

盲目服用驱虫药

在儿童中,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等),几乎有95%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感染。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未经检查便认为有虫,盲目服驱虫药后不见虫体排出,又再服,以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驱虫药有很多种,有的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仅对一种寄生虫有效。常用的驱虫药有哌嗪(驱蛔灵)、噻嘧啶(抗虫灵)、左旋咪唑、甲苯咪唑、苦楝皮、乌梅、使君子等,这些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如驱蛔灵虽然毒性低,但常服或过量都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苦楝皮苦寒败胃,过量还可引起中毒死亡。因此,任何一种驱虫药,都不宜经常服。

六、儿童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不能随意用药,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用,即便使用也必须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现今,滥用解热止痛药和某些抗生素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滥用链霉素、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之后,出现了耳聋,甚至因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退烧药不可过量,用药时间不可过长;三个月以内的婴儿慎用,因为退烧药可以使小婴儿出现虚脱;八岁以内的小孩,特别是小婴儿服用四环素容易引起黄斑牙(四环素牙),个别的还可引起颅压增高(表现为囟门鼓起,头疼);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机能,个别的孩子会因应用氯霉素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白血球降低。所以不能孩子一发烧就用抗生素,尤其是一些伤风、感冒病,绝大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一些中药,或是多饮水,好好休息就能痊愈。

第二,药物剂量要准确。药物的治疗量或常用量是经过严格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而确定的。我们给小儿用药时,一定要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这样才能保证疗效和安全。许多药如抗生素、退烧药等都是根据小儿体重计算出来的,有的家长不按医嘱服药,觉得烧高了就多吃一点退烧药;病没有好,就认为是药量不足,任意加大使用剂量;或是自己认为病好了,不经医生检查就随意停药,或减少剂量;这都是不对的。

第三,用药时间和方法要听从医生安排。不同的病用药时间的长短也不同。尤其是一些慢性病和一些免疫病必须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能随意减量、停药和换药。

宜饭前服用的药。

(1)健胃滋补药:苦味药如龙胆、大黄等制剂,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

(2)抗酸药:碳酸氢钠、胃舒平、次碳(硝)酸铋等,可中和胃酸,在胃中形成保护膜以避免刺激,利于溃疡面的愈合。

(3)止泻、驱虫药:活性炭、驱蛔灵等,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保持较高浓度。

宜饭后服用的药。

(1)刺激性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硫酸亚铁、金属卤化物等,被食物稀释后可缓和其对胃粘膜的刺激。

(2)助消化药:稀盐酸、胃蛋白酶、淀粉酶等,因可与食物拌和,发挥最大疗效。

第四,及时向医生说明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应向医生反映以下情况:

来诊前是否已自行用药。如已用,则须告之药名、剂量、服用次数及服药后的情况等。

药物过敏史。凡有药物过敏既往史者,再次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就很高。

变态反应性疾病史。如果小儿有哮喘、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药物不良反应往往较常见。

肝肾疾病史。提供这类病史可让医生避免或慎重使用对肝肾有影响的药物。

遗传因素。

用药期间,要按医生的嘱咐做必要的检查,如化验血和尿,检查肝肾功能。一旦发现问题,应请医生及时处理。当用药后若发生异常反应,要及时咨询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若确定情况严重时,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七、家庭药品管理

随着保健意识逐步深入人心,家中贮备一些常用OTC药品(非处方药)已经成为一种家居需求。儿童平时难免会发生感冒、发热、咳嗽、腹泻、外伤、出血等情况,如果家中备有一些常用的宝宝退热药、感冒冲剂、小儿止咳糖浆、消食片等内服药,以及外用的酒精、止血纱布、创可贴等药品,就可以在家中先做一些应急处理,然后再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一方面家庭药品的正确使用很重要,另一方面药品的管理也很重要。

首先,不要将成人药品与儿童药品混放在一起。家庭药箱一定要把成人药与小儿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并明显标记出药名、用途、用法、用量及有效日期,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

其次,药品最好按功效不同分类放置,如退热药、止咳祛痰药、止泻药、抗过敏药等,以便紧急需要时能够快速找寻。宝宝的一般药品应该存放在洁净、干燥、阴凉、避光处。及时消除发霉、变色、变味、混浊、沉淀等变质及过期药品。

最后,一定要将药箱放置儿童不易触到的地方,以免由于儿童的好奇而发生意外事情。 oV2PPHwiHDBkmfumWp5tvSmx3PXSEqvXnrFgrWW8E2XzYhis0ejYhchzKtB+/t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