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绿油油的茶树,鲜嫩嫩的茶叶

喝茶多年,你了解茶树吗

乔木型茶树

茶树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茶树的树型有乔木、小乔木和灌木之分。乔木型茶树树势高大,有明显的主干,一般树高达3~5米以上,云南等地原始森林中生长的野生大茶树可高达10米以上,每当采茶季节,往往要用梯子或爬到树上采茶;小乔木型茶树在福建、广东及云南西双版纳一带栽培较多,有较明显的主干,离地20~30厘米处分枝;灌木型茶树树冠较矮小、叶片较小,树高1.5~3米,无明显主干,栽培最多。

逛逛中国的四大茶区

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的区域范围包括米仑山及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包括云南中北部、广西北部、四川、重庆、贵州及西藏东南部。西南茶区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区。

西南茶区的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栽培的茶树也多,乔木型大叶种和小乔木型、灌木型中小叶品种全有,如南江大叶茶、崇庆枇杷茶、早白尖5号、十里香等。

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的区域范围主要包括福建大樟溪、雁石溪,广东梅江、连江,广西浔江、红水河,云南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等地区,包括福建东南部、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云南南部及海南、台湾。

华南茶区的茶树品种资源最为丰富,主要为乔木型大叶类品种,小乔木型和灌木型中小叶类品种也有分布,如海南大叶种、勐库大叶茶、铁观音、凤凰水仙、英红1号等。

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的区域范围位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以及山东沂河以东部分地区,包括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山东东南部和湖北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江北茶区的茶树品种主要是抗寒性较强的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如信阳群体种、紫阳种、祁门种、黄山种、龙井系列品种等。

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的区域范围位于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湖南、江西、浙江、湖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等地。

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

江南茶区的茶树品种主要以灌木型为主,小乔木型茶树也有一定的分布,如鸠坑种、龙井43、浙农12、福云6号、政和大白茶、水仙、肉桂、福鼎大白茶、祁门种、上梅洲种等。

好山好水育好茶

狮峰山•西湖龙井

西湖景区各村都有适合龙井茶生长的山头,有时大家为哪个山头的茶叶品质最好而相互争论,但一提起龙井村狮峰山上的西湖龙井,大家都异口同声——那山头的茶,的确顶呱呱。

西湖西侧的狮峰山(又叫狮子峰)周边一带是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峰东麓就是西湖第一茶乡——龙井村。

历史上龙井茶就有“狮、龙、云、虎、梅”字号之分,其中产于龙井村狮峰山的“狮”字号品质最佳。现如今,品质超群的“御”牌西湖龙井茶就产于狮峰山、大清谷。狮峰山产区也是西湖龙井茶核心保护区之一。

你要是问卖茶的行家,西湖龙井一般哪个产区的价格最贵啊?

那人肯定会回答说,狮峰山上的。

那么,狮峰龙井究竟和其他龙井茶有什么区别呢?

比如说,产于狮峰山上的龙井,多带有嫩豆香,而产于梅家坞的龙井,多带有清香。狮峰龙井干茶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滋味鲜醇。

洞庭山•洞庭碧螺春

苏州市洞庭山位于太湖东南部,由洞庭东山与洞庭西山组成,洞庭东山宛如一叶巨舟伸进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则是一个屹立在湖中的岛屿。

洞庭山位于太湖之滨,太湖的存在,让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具有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这里有2500多亩(约166.7公顷)绿色无污染的碧螺春基地。

成就碧螺春的除了太湖水,还有其他守护者,比如果树。

洞庭山里的茶园最大的特色是茶树与果树间种,几乎每一棵茶树旁边都有一棵果树。碧螺春和桃、李、杏、梅、柿、橘、枇杷、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细品洞庭碧螺春,人们不禁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齐云山•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源于六安市金寨县的齐云山(又叫齐头山),齐云山所产“齐山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特别是蝙蝠洞口的产品为最佳。

齐云山属大别山支脉,海拔804米,位于大别山区的西北边缘,全山为花岗岩构成,树木笼葱,溪流飞瀑,烟雾笼罩,土质肥沃,具备出产高级茶的自然条件。山南坡上有一石洞,处于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之上,因大量蝙蝠栖居,故称为蝙蝠洞。由于绝壁处有泉水自上方流下,终年湿润着洞口茶树,又由于洞内自上而下有一狭长石缝,整年有成千上万只蝙蝠栖息出入,撒下许多粪便,而蝙蝠粪便是很好的肥料,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故而洞口茶树高大,制成茶叶味道尤其清香。《六安县志》里记载说:“在齐头山,峭壁数十丈,岩石覆檐,中空数韫,境极幽雅,产仙茶数株,香味异常,口味最美,商人争购之。”

以险峻著称的黄山所产的黄山毛峰向来为游客所喜爱

黄山•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的前身是黄山云雾茶。云海是“黄山四绝”之一,黄山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蒸腾的云雾造就了黄山茶的纯美,也是黄山访茶之旅最不能错过的一景。

黄山山高谷深,溪涧遍布,雨量充沛,云雾多,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高达90%,“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是黄山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而这种湿润的山地特征正好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成就了黄山毛峰优异的内在品质。

黄山毛峰主要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岗村、芳村、扬村、长潭、千金台一带,其中黄山风景区内海拨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慈光阁等地的黄山毛峰品质最好。

品黄山毛峰就如同身临其境到黄山旅游了一趟,让我们的身心都经历一次大自然的洗礼。

大别山•信阳毛尖

茶是大别山呈递给世界的一张名片。大别山沿线是中国传统最北的产茶区,也是最大的产茶区之一。

信阳处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是大别山纬度最高的产茶区,病虫害少,日照充足,空气湿度大,决定了信阳毛尖品质优异,出类拔萃。

大别山在信阳境内长约200公里,占豫南山地的80%。信阳毛尖茶园主要分布在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震雷山等群山的峡谷之间。这些地方海拔多在500米以上,群峦叠翠,森林密布,溪流纵横,云雾弥漫,还有豫南第一泉“黑龙潭”和“白龙潭”,缕缕水雾滋生润育了肥壮柔嫩的茶芽,是典型的出产高品质信阳毛尖的云雾山地。

崂山•崂山绿茶

崂山是海上第一道教圣山,古时的崂山道士,将产自山间自然生长的对节子、石竹子等草本植物作为“茶饮”。当代的崂山绿茶,则是1959年“南茶北植”实验成功后,经几十年栽培选育而成的茶叶名品。

如今,崂山是中国最北的产茶区,崂山绿茶迷人的茶色、醉人的茶香,都来自于崂山这一方神奇的水土。

崂山茶作为崂山本土的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崂山水的滋润及肥沃的土地,也赋予了崂山绿茶与众不同的特点:生产周期长,鲜茶叶面厚实,所含营养成分丰富;其特有的“豌豆鲜、板栗香”品质,更是受到爱茶人的珍视。

君山岛•君山银针

孕育君山银针的核心产地是君山岛,它坐落于八百里洞庭湖的浩渺烟波中,像荡漾着的一颗绿色翡翠,也似一颗随水漂来的青螺。难怪人们常说:“潇湘之美在洞庭,洞庭之美在君山。”

君山岛终年云雾缭绕,全年5/6的时间是雾天,平均相对湿度为84%,岛上茶树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所以茶叶特别嫩。正是因为如此,才能采摘到不带叶片的单个芽头,制成品质极优的君山银针。

武夷山•武夷岩茶

一提到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呈现在脑海中的除了崇山峻岭之间曲折萦回的九曲溪,还有生自绝壁岩谷之中的武夷岩茶。武夷山有99名岩,可谓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武夷岩茶品目繁多,最为著名的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丛,其中最负盛名的为大红袍。大红袍景区位于武夷山风景区的中心部位,著名大峡谷“九龙窠”内。

都说武夷山有“四宝”,分别是东笋、南茶、西鱼和北米。其中的“南茶”就是指武夷岩茶,盛产于武夷山市南路的武夷镇、星村镇,特指武夷山风景区内的天心、慧苑、桂林、马头等村落,具有奇异的兰花香气。

武夷岩茶以正岩品质最著名,其产于海拔高的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和流香涧、悟源涧等地。武夷山的地域、海拔、气候、土壤造就了武夷岩茶独特的“地韵味”,也被称为“岩韵”,这是其他地方取代不了的。所以,正宗的武夷岩茶都能品出“岩骨花香”之韵,岩骨花香,说的是滋味和香气,岩骨就是滋味,花香就是香气。

生长在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高岩峭壁上的6棵大红袍母树

庐山•庐山云雾

巍峨峻奇的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庐山蕴云蓄雾,给其平添了许多神奇的景色,且以云雾给茶叶命名。

风味独特的云雾茶,由于受庐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照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浸泡出的茶汤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和其他浸出物,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养心,而且可以帮助消化,杀菌解毒。

庐山现有茶园5000余亩(约333.3公顷),分布在整个庐山的汉阳峰、五老峰、小天池、大天池、含蕃口、花径、天桥、修静庵、中安、八仙庵、捉马岭、海会寺、化城山、青山通远、高垄、戚家、连花龙门沟、塞阳、碧云庵等地。尤其是五老峰与汉阳峰之间,终日云雾不散,所产之茶品质最佳。

太平湖•太平猴魁

太平湖是一处人工湖,有“黄山情侣”之称,其位于黄山区北部,南依黄山,北邻九华,不仅是黄山之行必去的一处风景胜地,而且还盛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的原产地猴坑村位于黄山区新明乡,是一个典型的深山区、库区、茶区。

猴坑一带的几个村是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地,在历史条件下构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第一是地形,猴坑位于海拔700米以上的高山上,坐落在太平湖畔,坑谷幽深,山水相映。第二是环境,树木多,四周植被覆盖率超过90%,平时雾大雨多,“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雾气与广阔的太平湖相连,保证了茶园的湿度,正好适合茶树的生长。第三是日照,日照百分率最低只有34%,最高为45%,茶树喜湿喜阴,太阳照射在太平湖湖面上,湖面又将阳光通过雾折射到茶树上,而不是直接照射,茶园的漫射光丰富,有利于茶树含氮化合物、氨基酸及芳香物质的合成。这就是正宗太平猴魁滋味醇厚而不苦涩,且带丝丝甜意,其香气清高而不短浊的缘故。

细数那些名茶之乡

浙江省磐安县

磐安地处浙江中部,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1%,水质、大气环境质量常年保持一级标准,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县。

茶区概况

磐安茶园平均海拔500多米,茶园周边群山环绕,土层深厚,酸碱适宜,污染源少,生产的茶叶品质优异。

主要产品

磐安云峰茶。

浙江省临安市

临安“有机资源开发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有机茶、自然食品类开发的专业研究机构,建有专门的有机茶园基地供研究开发,中国第一例出口到西欧的有机茶就是在此地产生。

茶区概况

天目山属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上终年云雾笼罩,雾日多,年平均有250天以上。茶树多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600米以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山坞中。

主要产品

中国有机第一茶——天目青顶。

浙江省嵊州市

嵊州山水秀美,是著名的“中国茶叶之乡、茶文化之乡”,为“中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中国出口茶生产基地”、“中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2013年,嵊州市拥有茶园55万亩(约3.7万公顷),茶叶产量占浙江省的1/3,产值占全国的1/10。

茶区概况

茶园多分布于有天然氧吧之称的丘陵山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嵊州茶叶香高、味醇、耐泡的特有品质。

主要产品

越乡龙井、辉白茶、珠茶。

浙江省缙云县

缙云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全县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条件优越,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孕育名茶的优越生态条件。

茶区概况

建成壶镇伽塘、溶江黄西弄、三溪厚仁等茶叶基地。

主要产品

仙都笋峰、缙云黄茶。

四川省蒲江县

蒲江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已被评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建设示范区”。2013年,蒲江县茶园种植面积已达20万亩(约1.3万公顷),无公害、绿色、有机、GAP认证面积12万亩(约0.8万公顷),良种优质率达99%。

茶区概况

蒲江首个有机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由嘉竹公司在成佳镇同心村建成,该基地出产的有机茶早已成为市场的宠儿。

主要产品

蒲江雀舌。

四川省名山区

名山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素有“仙茶故乡”、“天然氧吧”之称。早在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就开始在名山区境内的蒙顶山栽种茶树。唐宋时期是蒙顶山茶的极盛时期,唐玄宗时期蒙顶山茶被列为贡茶。

茶区概况

蒙顶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高山云雾出佳茗,这里有着优越的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是有史记载世界人工植茶最早的地方,现属于国家蒙山茶原产地域保护区,国家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茶园主要分布在中山地带。

主要产品

蒙顶山茶形成了蒙顶山黄芽、甘露、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毛峰、雀舌等名茶体系,其中蒙顶黄芽、蒙顶甘露、蒙顶石花被列入国家礼品茶。

四川省旺苍县

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气候温暖湿润,土壤富含硒、锌,当地种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如今,旺苍已被国家认定为四川省首个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

茶区概况

境内共有35个乡镇盛产绿茶,2013年茶园面积达25万亩(约1.7万公顷)以上,是川东北优质富硒富锌茶的核心区域。

主要产品

米仓山茶。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

芭蕉侗族乡位于恩施市西南部,地处清江流域中上游,清江干流沿该乡北侧通过,被誉为“湖北省无性系良种茶第一乡”、“中国西部茶叶第一乡”。恩施市“以硒为贵”的茶叶中,尤以芭蕉侗族乡出产的富硒茶最为出名。

茶区概况

2013年,芭蕉侗族乡已建成高产茶园基地8.5万亩(约0.6万公顷),形成高拱桥、灯笼坝等12个茶叶生产专业村。

主要产品

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

湖北省利川市毛坝乡

毛坝乡地处有“华中第一天然植物园”之称的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带,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小区域气候,给星斗山河谷带来80.42%的多种系原生态植被覆盖率,而多样原生态植被为河谷表面沉淀了丰富的有机质,微酸性富硒黄土壤成为高品质茶树生长的温床,润养毛坝百年核心茶区。

茶区概况

据2012年统计,毛坝乡拥有无公害茶园、绿色食品茶园、有机茶园、名优茶生产园达10.2万亩(约0.7万公顷)。

主要产品

宜红工夫、富硒红茶。

湖北省鹤峰县

鹤峰县地处鄂西南边陲、恩施自治州东南部,境内山清水秀,植被覆盖率高,独特的自然条件很适宜茶树生长。所产茶叶自然品质极佳,具有香高味醇、耐冲泡、无污染、天然含硒的品质特征。

茶区概况

建成以中营、邬阳等乡镇为核心的名优茶生产基地和以走马等乡镇为核心的出口茶生产基地。走马镇木耳山有湖北最大的连片茶园,是无公害有机茶叶基地。

主要产品

珍稀白茶、富硒茶,如绿林翠峰、鹤峰翠泉。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

蕉城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山势雄伟、溪涧纵横、坡谷延绵,属微域小气候,极利于茶树涵养营养成分,茶叶品质因“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大特色而久负盛名。

茶区概况

2013年,蕉城区茶园面积达13.1万亩(约0.9万公顷),有坑头、白马山、韩丹、赤溪等茶叶基地。

主要产品

天山绿茶、天山红、天山金观音。

福建省寿宁县

寿宁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山区、闽浙两省交界处,境内峰峦叠嶂,常年云雾缭绕,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独特的高山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茶叶生长。

茶区概况

茶园多分布在海拔400~1000米的山地上,多建高山生态茶基地。

主要产品

寿宁高山乌龙茶、高山红茶、高山绿茶。

陕西省西乡县

西乡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夏无酷暑,秋季多阴雨,降温早,冬季无严寒,少雨雪,植被茂盛、覆盖面广,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茶区概况

截至2012年,西乡茶园面积达到27万亩(约1.8万公顷),有桃沟、午子山、枣园万亩生态观光茶园。

主要产品

汉中仙毫。

广西苍梧县

苍梧县具有丰富而品性优异的青苗茶、紫芽茶、大白叶茶、米碎茶等地方良种,生长于绿水青山、终日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的特定自然环境中,使茶叶品质优良。

茶区概况

截至201 1年,茶园种植面积已达5.23万亩(约0.3万公顷),有黑石顶茶园等。

主要产品

六堡茶。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的高寒山区,属云贵高原余脉边缘的中、低山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岭南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有着“高山出好茶”的有利自然生态环境。

茶区概况

侗族自治县生态茶园地处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麓上,层峦叠嶂,常年云雾缭绕。

主要产品

三江春。

广西乐业县

乐业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县城海拔970米,是广西海拔最高的县城。该县地势高峻,峰峦起伏,常年云雾缭绕,土壤呈酸性,有机质含量高,适宜茶树生长。

茶区概况

茶树多生长在800~1800米的群山峻岭上,因地势高,雾大露重,茶树长年饱受雾露的滋润,因而茶树芽叶肥壮、叶质嫩软、白毫显露。

主要产品

白毫茶、高山有机茶、乐叶红红茶。

贵州省石阡县

石阡县高海拔、低纬度和寡日照,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57%,土壤微酸且含微量元素钾、锌、硒、锶、锰,特别是石阡茶的钾含量,在全国饮食类植物中最好、最合理。

茶区概况

茶园分布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中。石阡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内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良好,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特别是佛顶山景区自然环境和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完好。

主要产品

石阡苔茶。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武陵黔东北,境内山峦叠嶂,飞瀑流泉,气候温和,土地资源丰富(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茶区概况

建成普觉镇万亩生态茶园示范基地、正大乡万亩茶园等示范茶区。

主要产品

松桃翠芽、松桃春毫、苗家佛光茶、净山翠芽。

河南省光山县凉亭乡

凉亭乡是典型的浅山区乡,森林覆盖率达62.5%,山地和丘陵土壤肥沃,宜茶面积大,且无任何污染排放,已达到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环境要求。

茶区概况

目前,凉亭乡茶园面积达3.1万多亩(约0.2万公顷),境内“三山”(赛山、梁山、马山岭)、“一寺”(香龙寺)形成四条茶叶经济带。

主要产品

赛山玉莲、赛山翠芽、赛山毛峰、信阳毛尖。

江苏省仪征市

仪征半山半圩,南部一马平川,北部丘陵纵横,是江苏苏中、苏北地区最大的茶叶产区。因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丰润,土壤条件特殊、区位环境优异,适宜茶叶生长的面积就有44万亩(约2.9万公顷)。

茶区概况

茶区大多分布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地带。目前,仪征拥有优质茶叶生产基地4万多亩(约0.27万公顷),如月塘茶场等。

主要产品

绿扬春、旗枪、翠芽、银钩。

安徽省休宁县

休宁县地处皖南边陲,这里群山叠翠,林木茂盛,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中国有机茶之乡”。

茶区概况

休宁县流口地区地处新安江源头,境内群山环抱,植被茂盛,水质清纯,土壤肥沃,具有独特的天然生态环境,目前有机茶园颁证面积达3.1万亩(约0.2万公顷)。

主要产品

休宁松萝、齐云道家茶、新安源银毫。

广东省大埔县

大埔地处粤东之边陲,历史上就有“山中山”之称誉。群山环抱,峰峦迭嶂,溪河遍布,山青水绿,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茶区概况

茶区分布在山地中、大埔西岩山脉,空气清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十分适宜茶叶的生长,已建成西岩山茶场。

主要产品

苦丁茶、西岩单丛、西岩乌龙茶、黄枝香。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

永德地处滇西南边陲,临沧市西北部,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叶文化灿烂。

茶区概况

永德有古茶园(集中分布在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和棠梨山生态保护区内,海拔1900~2600米)、有高优生态茶园,还有标准茶园和有机茶园。

主要产品 滇红、普洱茶、永德春茶。主要产品

重庆市南川区

南川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等特点,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茶区概况

优质茶叶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大观、木凉、兴隆、乾丰、石溪和南城6个镇。

主要产品

红碎茶、大树茶、金佛玉翠。

江西省遂川县

遂川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与井冈山毗邻,境内峰峦叠嶂,河流纵横,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75.8%,自然气候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茶区概况

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支系群山之中,山中林木苍翠,溪流潺潺,终年云雾缭绕,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是著名的狗牯脑茶产地。

主要产品 狗牯脑茶。

采茶女说,采摘是技术活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采茶,它可是提高茶叶种植效益的一项关键技术。采茶最讲究的是时间和季节。我们常常听说明前茶、雨前茶价格怎么昂贵,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早春时茶叶嫩芽的珍贵程度。因此每年的三四月间,是采茶女最忙碌的时候。

长久以来隐藏在茶园里的有一种清新安逸的美,青山绿水,到处是一派湖光山色的好风景。若说这山山水水是一幅画,采茶女便是这画中的主角了。她们背着竹篓,穿着色彩斑斓的衣服,三三两两地点缀在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茶园里。

采茶是一门技术活,而技术娴熟的采茶女却能够将简简单单的劳作发展成一门生活的艺术。

采摘春茶第一要早、要勤,茶芽有5%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始采摘,芽子一散,价格就低了。“早采三天是宝、迟采三天是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要标准一致,严格按照标准采摘,如采摘单芽,一芽一叶等。

第三要手法轻盈,要用指尖把芽头掰下来,不能用指甲掐,要轻采轻放,采时不能伤到叶芽,采后不能老攥在手里,否则加工出来的茶叶汤色就不好。

第四要妥善贮放,采下的鲜叶只能用干净透气的竹篮、茶篓装,而且不能装得太多太厚,采摘一会儿就要及时将鲜叶摊晾开,防止上烧。

第五要迅速交售,采摘的鲜叶要迅速交售给茶叶加工企业,让好鲜叶卖出好价钱。

采茶女都有一双灵巧而细嫩的手。看着纤纤十指在茶林里上下翻飞,挑选新鲜的嫩叶,再放入随身的背篓里,所有的动作可谓是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谁知杯中香,片片皆辛苦

谁知杯中香,片片皆辛苦。也许,只有亲历茶叶的采制过程,才能体验到茶农们劳作的艰辛,也才会真切感悟到茶叶中的独特韵味。

绿茶的基本制作工序

杀青:堆放约2小时后,用普通铁锅或电锅进行手工炒制。

揉捻:通过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

干燥: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乌龙茶的基本制作工序

晒青:日光萎凋的一种方式,即在阳光下散发鲜叶中的水分,使叶内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从而破坏叶绿素,除去青草气,并为摇青做好准备。

晾青:室内自然萎凋的一种方式。将晒青后的茶叶放置于室内透风阴凉处散失热量,让其水分得到重新分布,便于摇青。

摇青:又称做青,在滚筒式摇青机中进行,使茶叶相互摩擦、碰撞,促进茶多酚氧化,形成绿叶红镶边的特色,同时提高茶香。

杀青:相当于绿茶杀青,目的是利用高温钝化或停止酶的活性,终止发酵,防止叶子继续变红,并进一步挥发出茶香和便于揉捻。

揉捻和烘焙:一般分两次进行,工序为初揉、初烘、复揉(包揉)、复烘。这两个步骤是用来做形的,以便于茶叶达到弯曲成螺旋的外形,并揉出茶汁,使溢出的茶汁浓缩而凝固在叶子表面,方便冲泡。

红茶的基本制作工序

萎凋:是鲜叶适度失水和内含物得到转化的过程,目的是为揉捻和发酵做好准备。萎凋方法有室内自然萎凋、日光萎凋、萎凋机萎凋等。

揉捻:目的是破坏叶组织细胞,增加茶汤浓度;同时塑造茶叶的外形。

发酵: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供氧条件下,多酚类等成分发生酶性氧化变化,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红汤的品质特征。

干燥:散失水分,散发青草气,从而提高和发展香气,增厚滋味,同时烘至较低的含水量(控制在4%~5%)。

过红锅:在锅中进行,当锅温升高到200℃以上时,投发酵叶1.0~1.5公斤,迅速翻炒2~3分钟,最多不超过5分钟,叶软即起锅。其作用在于停止发酵,使茶汤浓厚,并挥发掉青草味,增加小种红茶的香气。

熏焙:将复揉叶放于烘青间的吊架上,地面放置未干的松木以明火燃烧,松烟上升被茶叶吸收后,使干茶带有独特的松香味。

黑茶的基本制作工序

杀青:在炒锅中利用高温快炒成暗绿色。

揉捻:鲜叶经过杀青之后,再揉捻、晒干,就可以作为黑茶的原料(即生散茶,或叫晒青毛茶)了。

渥堆:将晒青毛茶堆积起来,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洒水),用湿布盖好,然后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不同的温度、湿度及酸碱值,会产生不同的菌种,也因此对黑茶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干燥:如果制成紧压茶,将毛茶高温蒸软,放入固定模具定型,再晒干后成为紧压茶品。 QBTRrRg/IOYnfYOayH8yIcEKpd6Ag9iuXmTPzdoshKb0O5JJfheqBZRddhD1KW2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