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一呼一吸都要健健康康——肺系病国医防治良方

流行感冒

大师问诊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李振华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振华卷》

国医验方

流感推拿处方

【推拿方法】

(1)推鼻翼:用双手食指指面推鼻梁两侧,以有热感为度。

(2)按迎香:用拇指、食指指端按两侧迎香穴,以有酸胀感为度。

(3)按风池:用双手拇指指端按两侧风池穴,以有酸胀感为度。

(4)摩胸脘:用双手摩面,以两侧乳头为中心,循顺时针方向摩胸脘,以有热感为度。

【出处】唐由之《简明家庭中医百科全书》

玉屏风酒

【组成】黄芪15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等。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兑入低度白酒500毫升,澄清后,去掉沉渣。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

【功效】补气扶正,抗风寒,防感冒。

【适应证】体弱畏风或气候变化时易感冒者。

【出处】李辅仁《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流感药熨处方

【组成】当归、川芎、白芷、陈皮、苍术、厚朴、半夏、麻黄、枳壳、桔梗各20克,干姜、桂枝、吴茱萸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炒热分装药袋。先趁热熨引后背夹脊穴或患痛处,然后熨神阙、肺俞、大椎等穴。

【适应证】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头痛恶寒、身热咽痛、项背拘急、肚腹胀痛、呕吐恶心、咳嗽气促、肢节酸痛等症。

【随症加减】若自汗出者,去麻黄、苍术;寒热如疟者,去麻黄,加青皮、草果、青木香;身重肢酸楚者,加羌活、独活;若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兼见太阳经证者,可配合内服辛凉解表或清热泄毒之剂。

【出处】裘沛然《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外感发热方

【组成】柴胡20克,葛根20克,羌活15克,防风15克,银花30克,连翘15克,大青叶20克,板蓝根20克,黄芩20克,生石膏40克,知母15克,甘草5克,谷芽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适应证】病毒感染性疾病导致发热。

【随症加减】若服用2剂后高热不退,加服紫雪丹1粒、熊胆0.5~1克或麝香0.2克,共溶化冲服。

【出处】郭子光《郭子光临床经验集》

清解七味饮

【组成】生石膏(先煎)30~6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葛根10克,菊花10克,薄荷(后下)10克,银花或连翘15克。

【用法】清水煎服,武火急煎,勿过煎,每日2剂(昼夜各1剂)。热甚病重者,可日间4时1剂,夜间2剂。

【功效】疏表清里,生津除烦。

【适应证】外感发热、邪在卫气之间。症见:发热或微恶风寒,烦渴,口咽干燥或咽喉肿痛,或咳嗽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浮数。

【出处】张学文《张学文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加味柴达饮

【组成】柴胡20克,黄芩15克,半夏15克,草果仁15克,槟榔15克,川朴10克,枳壳10克,生石膏70克,银花3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利气。

【适应证】外感兼痰。症见:发热日久不退,经系统检查无结果,舌苔厚腻少津,舌边赤绛,脉滑数,胸脘痞满,发热稍有畏寒,休作有时。

【出处】张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辅助疗法

1.白糯米1把,生姜5大片,水2小杯,入沙锅内煮;待烂时,加入带须大葱白5只(洗净泥土);煮至米熟时,再加米醋30~40毫升,调匀,乘热喝之,可治疗鼻伤风。(任继学荐方,此方名为“神仙粥”,源自敦煌石窟药方《任继学经验集》)

2.大葱白30克,生姜2克,胡椒1克。将三味共同捣烂,装进纱布包,填放肚脐上,加饮温白开水小半杯,以帮助其驱寒宣解,促其发汗。本方对于不慎风寒、发热不出汗者有奇效。(唐由之方《简明家庭中医百科全书》)

3.苍术、羌活各30克,枯矾10克,葱白3握。前三药为粗末,炒热,捣葱白汁和药,趁热熨脐;另取涂两手掌,一手掩脐,一手兜阴囊。本方可治风寒表证、头痛无汗者。(裘沛然方《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大师医嘱

很多流感患者吃药止住鼻水、不再头痛或不再发烧时就当已痊愈,继续工作,这样做其实很不智,因为感冒实则还未痊愈,不好好休息,等于削减自身的免疫能力。除此之外,还当注意少吃肥腻食物,避免病中行房,洗澡洗头慎防着凉等。

——郭子光引自《郭子光临床经验集》

慢性咳嗽

大师问诊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学将其分为外感及内伤两类,外感咳嗽多为六淫邪气外侵所致,内伤咳嗽则由脏腑虚实寒热所致。

——张琪摘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国医验方

清肺汤

【组成】麦冬15克,天冬15克,川贝15克,知母15克,黄芩15克,桑皮10克,瓜蒌20克,清半夏10克,杏仁15克,五爪红10克,生草10克,枳壳10克,桔梗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肺化痰。

【适应证】因痰热壅肺而致肺热咳嗽。症见:咳嗽声高,痰稠黏或黄,身热面赤,胸满气促,口干苦,舌红苔腻,脉滑数。

【附方】如气喘不得卧,身热,痰稠黏,舌红少津,脉滑数者,用清金降气汤。处方:杷叶15克,葶苈子20克,桑皮15克,杏仁15克,黄芩15克,瓜蒌仁15克,寸冬15克,川贝15克,紫菀20克,玄参15克,生地15克,枳壳15克,鱼腥草30克,桔梗15克,甘草10克。

【出处】张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清肺定咳汤

【组成】金荞麦、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各24克,苍耳子、天浆壳各15克,炙枇杷叶、化橘红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肺泄热,化痰定咳。

【适应证】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支气管炎、肺炎等热型咳嗽。症见:咳嗽痰稠,不易咯出,苔微黄腻,脉滑数。

【随症加减】兼风热者加荆芥、薄荷、连翘;肺热甚者去橘红,加大青叶或生石膏;兼湿热者去甘草,加生苡仁、竹沥半夏;夜咳甚者加当归;咽痒加僵蚕;燥咳加北沙参、麦冬。

【出处】朱良春《医学微言》

泻白散加味

【组成】桑皮15克,地骨皮10克,郁金10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瓜蒌20克,黄芩10克,降香10克,麦冬15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泻肝保肺,清热宁金。

【适应证】因肝火犯肺而致咳嗽。症见:气逆呛咳,干咳少痰带血,胁痛咳引加剧,目干赤,面色青,遇怒则加重、舌边赤苔燥,脉弦或弦数(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或感染等病)。

【随症加减】咳血不止加三七5克,研末与汤药同时服之;气上逆咳血加生赭石30克。

【出处】张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加味真武汤

【组成】附子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五味子15克,人参15克,寸冬10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葶苈子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温阳,活血。

【适应证】由心气不足,心阳衰微而致咳嗽。症见:咳嗽无力声低,痰出不易,或咯出痰中夹有粉红色血液,气喘憋闷不得卧,胸痛,唇紫发绀,尿少浮肿,脉涩或结代(多见于肺心病心衰)。

【随症加减】如并发感染,加鱼腥草、金银花、蒲公英、桑白皮等清热解毒之品。

【出处】张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辅助疗法

1.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等份,炒热熨引前胸、后背募腧穴;另取上药为末,醋调敷天突、膻中、大椎、陶道、肺俞、肝俞等穴。本方可治咳嗽、哮喘、喉中痰鸣等证属痰浊壅盛者。(裘沛然方《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2.白凤仙花根叶适量,浓煎取汁,以纱布蘸取药液擦天突、膻中、大椎、陶道、肺俞、肝俞等穴;再用白芥子60克,白芷、轻粉各4.5克,蜜调作饼,贴背心第三骨节。本方可治虚、实、寒、热诸般咳喘。(裘沛然方《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3.芫花、黄菊花、踯躅草各等份和匀,装入药袋蒸15分钟,热熨胸前(以膻中、天突、缺盆为重点)、气海穴。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本方可治肺热咳喘、寒热交作。(裘沛然方《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慢性支气管炎

大师问诊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如演变至“肺心病”时,则伴见浮肿、心悸等。病机的中心环节是“痰”和“气”。痰滞气道则咳、则喘,痰饮泛滥则肿、则悸。肺主气,肺气壅满、上逆,也可致咳、致喘,肺气虚弱亦能出现虚喘,气虚津化为痰,则痰益甚,两者可互为因果。

——裘沛然摘自《碥石集(第三辑)》

国医验方

蛤鲗散

【组成】蛤蚧1对,乌贼骨150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加白糖500克,混匀。每服4克,1日2次。

【功效】补肺润肾,止咳定喘。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症见:咳喘不已、体质偏虚者。

【出处】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卷》

加味小青龙汤

【组成】麻黄10克,细辛5克,干姜5克,半夏10克,五味子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熟地25克,仙灵脾15克,枸杞子15克,苁蓉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寒化饮,补肾摄纳。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对肺炎、肺感染等亦有疗效。

【出处】张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和胃清痰汤

【组成】黄芩10克,麦门冬15克,瓜蒌20克,大黄10克,莱菔子10克,杏仁15克,半夏15克,黄连10克,紫菀15克,芦根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泄热和胃,化痰降气。

【适应证】因胃腑积热,痰浊蕴蓄上扰于肺,肺失清肃所致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继发感染。症见:咳逆上气,痰稠黏不易咳出,胸闷腹满,呕逆纳呆,便秘或大便黏滞不爽,手足蒸热,汗出,舌苔厚腻少津,脉滑有力或右脉独盛。

【出处】张琪《张琪临床经验辑要》

一枝黄花汤

【组成】一枝黄花20克,鱼腥草20克,生大黄8~15克,黄芪10克,桔梗10克,僵蚕10克,生甘草4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痰,止咳,定喘。

【适应证】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证属痰热壅肺者。

【临症加减】痰多气促加金荞麦30克,甜葶苈15克,白前10克;咳剧加杏仁、浙贝、天竹子10克;喘加炙麻黄6克;高热烦渴加生石膏30克。

【出处】朱良春《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千金苇茎汤合小陷胸汤加味

【组成】苇茎30克,薏苡仁30克,桃仁15克,冬瓜仁15克,瓜蒌壳20克,法半夏15克,黄芩20克,桔梗12克,鱼腥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抗感染。

【适应证】急、慢性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尤其是老年人肺下部感染,有的被疑为肺癌而用抗生素疗效不明显者。

【随症加减】初起体温略高兼表证者,酌加柴胡20克,防风15克;胸紧气喘者,酌加麻黄5~10克(有冠心病、高血压者,改用薤白20克代之)。

【出处】郭子光《郭子光临床经验集》

三阴固本丸

【组成】蛤蚧(去眼珠)2对,冬虫夏草20~40克,煅紫石英、紫皮胡桃各60克,上等沉香、川贝母各30克,五味子、山茱萸、枸杞子、白术、巴戟天、熟地黄、杏仁、茯苓、炒白果仁、京半夏、人参各50克,黄芪、桑白皮、山药各100克,炙甘草40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炼蜜为丸,每日3次,每次服含生药8~10克的丸药,20天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注:上药一料为40天量。

【功效】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或控制复发,改善肺功能。

【适应证】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阻塞性肺气肿间歇期。注意:对正在服用激素或西药止喘剂的患者,用本方可帮助撤停,开始时以越慢越少越好,直至完全停用激素或止喘西药,然后逐渐减少本方的用药量,即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和每次用药量,直至完全停药,整个过程需持续半年至1年。

【随症加减】阳虚甚者,加肉桂40克,补骨脂50克,鹿角胶30克。

【出处】郭子光《郭子光临床经验集》

辅助疗法

1.露蜂房拣净,研末,每取1.5~3克,鸡蛋(去壳)1枚,混合,不放油盐,置锅内炒熟,于饭后一次食用,每日1~2次。可止咳化痰,平喘降逆,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并能催眠,增加食欲及止血。少数患者服后有头晕、恶心之感,不需停药。(朱良春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卷》)

2.萝卜粥:鲜萝卜250克,洗净、切碎、捣汁、去渣,与洗净的粳米100克同放入锅中,熬煮熟成粥。本方具有消食利膈,化痰止咳之功,适用于慢性气管炎,咳喘多痰,食积饱胀,糖尿病等。(李辅仁方《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3.先用橘红6克,兑水半杯煎成橘红汤;再将莱菔子20克,牛蒡子15克,二味共同捣碎,兑入橘红汤拌匀,装纱布放脐上,可治急性支气管炎。(唐由之方《简明家庭中医百科全书》)

哮喘

大师问诊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患。发时喉中有水鸡(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不能平卧……据其临床表现,当含现今之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等……历代文献对本病的分类,有以病性为依据者,如冷哮(寒哮)、热哮、实哮、虚哮,有以病因为依据者,如风哮、痰哮、食哮、鱼腥哮、卤哮、糖哮、醋哮等。

——周仲瑛摘自《碥石集(第二集)》

国医验方

哮喘推拿处方

【推拿方法】

(1)先推一侧乔空穴,自上而下20~30次,再推另一侧乔空穴,自额至下颌用分推法推向左右两侧,往返2~3遍。然后在一侧头部足少阳胆经循行区域用扫散法,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10余次,再在另一侧治疗。

(2)从头顶部至枕部用五指拿法,自枕部到项部转为三指拿法,重复3~4遍;沿锁骨下缘开始到十二肋,横擦2~3遍,重点为中府、膻中穴;从肩背部开始到腰骶部,横擦2~3遍,重点为肺俞、膏肓俞、身柱穴;交换方向后横擦前胸,然后横擦肩、背、腰部,从大椎擦到腰骶部,重点为大椎、陶道、身柱、至阳、命门;再直擦上肢,内外两侧均擦:再自肩部拿至腕部,理手指,最后搓、抖上肢;重复头面部操作后结束治疗。

【出处】裘沛然《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哮喘艾灸处方

【选穴】第一组:膻中、定喘;第二组:肺俞、丰隆(双侧)。

【手法】两组穴位交替灸,先蘸少许凡士林涂于穴位皮肤上,将麦粒大小艾炷粘置于穴位上,点燃,灸完1壮,再续灸1壮,一般可灸7壮。灸后,穴位处先起泡、破溃,接着出现化脓反应,应勤换纱布,保持灸疮洁净,30天左右灸疮结痂,自行脱落。

【适应证】哮喘。

【出处】裘沛然《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定喘散

【组成】红人参15克,蛤蚧l对,北沙参、五味子各15克,麦冬、化橘红各9克,紫河车20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服1.5克,一日2~3次。

【功效】制止喘逆,减少痰量。

【适应证】虚性咳喘,包括心脏性喘息、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支气管扩张的咳喘。

【随症加减】如服后效不显者,可酌增其量;如合并感染发热,宜先服汤药以挫之,待热退后始可服用;在不发作时,可每日或间日服一次,以增强体质,控制复发。

【出处】朱良春《医学微言》

周氏姜茶散

【组成】僵蚕5条。

【用法】僵蚕浸姜汁,晒干,瓦上焙脆,和入细茶适量,共研末,开水送服。

【功效】祛风化痰。

【适应证】风痰哮喘。

【出处】周仲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周仲瑛卷》

皂芥散

【组成】皂角15克,白芥子30克。

【用法】皂角煎水,浸白芥子,12小时后焙干,每服1~1.5克,每日3次。

【功效】祛痰利肺。

【适应证】痰浊壅盛,哮喘气逆。

【出处】周仲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周仲瑛卷》

蜂房治哮方

【组成】露蜂房30克,醋90克。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功效】祛风解痉,通络散结。

【适应证】风哮。

【出处】周仲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周仲瑛卷》

参蛤散

【组成】蛤蚧1对,红参20克,北沙参20克,紫河车24克,麦冬12克,化橘红12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2~3克,日服2~3次。症状改善后,每日服1次。

【适应证】支气管哮喘、心脏性哮喘久而不愈者,或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气促、面浮脂肿,呈现肾不纳气者,有感染者除外。

【出处】朱良春《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玉蜒丹

【组成】蜒蚰100条。

【用法】冷开水洗去泥垢,加象贝母粉,同捣如泥,捻丸如绿豆大。每服1.5克,早晚各1次。

【功效】喘促减缓,咯痰爽利,症状改善,连续服用,辅以培本之品,可以逐步治愈。

【附方】取蛞蝓10条,洗净后加白糖2匙拌和,约1小时即化为液状,临睡时顿服,连服7~10天后,可适当减量至喘息停止为度。

【适应证】哮喘之偏热、偏实者。

【出处】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卷》

龙螵散

【组成】地龙150克,海螵蛸100克,天竺黄100克,紫河车100克,川贝母60克。

【用法】共研极细末,装胶囊,每服3克,1日2次。连服6个月为1疗程。

【功效】舒张支气管,宽胸,化痰,平喘。

【适应证】哮喘。对慢性支气管哮喘不能平卧者,能增强其机体功能,促使康复。对发育期前的儿童哮喘,收效甚佳。

【出处】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卷》

顿挫喘咳汤

【组成】全蝎(水洗、同煎)10克,僵蚕15克,地龙15克,麻黄10克,杏仁10克,炒白果15克,防风15克,蝉蜕15克,瓜蒌壳15克,法半夏15克,薤白2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搜剔淤滞,除痰缓咳。

【适应证】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

【随症加减】浊痰郁久化热,形成痰热壅滞者,酌加黄芩、石膏、鱼腥草之类;素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者,去麻黄。

【出处】郭子光《郭子光临床经验集》

定喘汤加减

【组成】麻黄5克,杏仁(去皮尖)9克,苏子9克,桑皮15克,款冬9克,半夏9克,黄芩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二汁,分上下午温服。

【功效】宣肺清热,化痰降逆。

【适应证】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辨证属热哮者。症见:发热有汗,头痛,呼吸急促,喉间带哮鸣音,胸高气粗,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嗽阵作,痰黏色黄,不易咯出,面赤烦闷,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随症加减】喘剧加大地龙9克,葶苈子9克;咳甚加象贝9克,前胡9克;痰多加鱼腥草30克,冬瓜子30克;痰热壅盛阻塞气道,喘息急促者,另用猴枣散,1日2次,每次0.3克,温开水送服。

【出处】张镜人《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张镜人卷》

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黄芪9克,防风9克,半夏9克,陈皮9克,杏仁9克,百部9克,桂枝6克,芍药9克,神曲9克,谷芽12克。

【用法】水煎二汁,分上下午温服。

【功效】养肺固卫,健脾运中。

【适应证】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辨证属肺脾两虚者。症见面色白,恶风自汗,咳嗽气短,痰涎清稀,食少,便溏,浮肿,易感外邪,引发哮喘,舌质淡,苔白,边有齿痕,脉象濡弱。

【随症加减】浮肿者,加茯苓皮15克;便溏者,加建莲肉9克。

【出处】张镜人《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张镜人卷》

金匮肾气丸加减

【组成】白术9克,淮山药9克,香扁豆9克,杏仁9克,五味子5克,胡桃肉9克,附子9克,肉桂5克,补骨脂9克,萸肉9克,杞子9克,熟地黄9克。

【用法】水煎二汁,分上下午温服。

【功效】益气敛肺,补肾摄纳。

【适应证】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辨证属肺肾俱亏者。症见:头晕耳鸣,形寒气怯,咳嗽痰多,动则喘息,腰酸膝软,舌质淡,苔薄,脉象沉细。

【随症加减】气逆加旋覆花(包煎)9克,海浮石15克;体虚气怯,喘咳不已,另用生晒人参、蛤蚧(去头足)等份,研成粉末,1日2次,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

【出处】张镜人《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张镜人卷》

辅助疗法

1.取巴豆霜、姜汁适量,拌调为丸如枣核大,用皮纸或药棉裹塞鼻内,片刻后鼻内有热灼感,喘逆便会逐渐平复,然后可将药取去。此法可治疗寒哮。(朱良春方《医学微言》)

2.猪肺、党参、核桃肉或蛤蚧、核桃肉、黑豆煲汤,可温养肾气,调和气血,对老年性哮喘有防治作用。(班秀文方《班秀文临床经验辑要》)

3.川贝母粉3克,梨1个,百合10克,冰糖15克,共同蒸熟后食用,与汁一同服用,适用于痰热型哮喘。(李辅仁方《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4.茯苓薏米粥:薏米20克,茯苓10克,白米15克,先将薏米煮烂,后入白米、茯苓煮粥,适用于痰饮阻逆型哮喘。(李辅仁方《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5.芡实黑米粥:先将芡实15克煮烂,后入黑米30克煮粥,适用于肾不纳气型哮喘。(民间良方)

6.虚喘病人,每天可食用核桃仁,每日2次,每次1个核桃。(李辅仁方《李辅仁治疗老年病经验》)

大师医嘱

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忌食过咸食物,以及带鱼、黄鱼、蛏子、鲥鱼、虾、蟹、芥菜等发物;适量选食一些能滋补肺脾的食品,如莲子、栗子、黑豆、枇杷、梨、麦芽糖、狗肉、猪肺等;戒烟酒,多喝茶;缓解期患者应该积极参加适当体育锻炼,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进入尘埃密布或烟雾弥漫的场所,伤风咳嗽要及早治疗,以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周仲瑛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周仲瑛卷》

咳血、咯血

大师问诊

咳血由肺而来,常因肺阴素虚,热伤肺络,血随咳出。然而,引起血热的原因,既有阴虚内热,也有痰壅气阻郁而化热,两者相兼,使得热势更剧,因而肺阴更伤,于是痰血随咳而出(不咳而咳出者谓之咯血)。

——何任摘自《何任临床经验辑要》

国医验方

针灸止血方

【选穴】人迎穴(位于颈大动脉应手处,夹结喉两旁1.5寸)。

【手法】以人迎穴为中心,用梅花针叩击周围直径0.5~1寸,从中心开始扩大圆周,左右各叩击1~3分钟,每天l~3次。

【功效】清泄火热,调和气机,通畅经络,平降逆乱。

【适应证】吐血,咯血。

【出处】邓铁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邓铁涛卷》

止血散

【组成】血余炭、煅花蕊石、白及末、炒三七末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为极细粉末,用5岁以下健康男孩的中段尿送服,每次1~3克。

【功效】收涩止血,止血而不留淤。

【适应证】内外出血均可用,尤善治疗肺病大咯血及胃病大吐血。

【出处】邓铁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邓铁涛卷》

郭氏咯血方

【组成】仙鹤草30克,生地、白及、血余炭(布包)、黄芩各15克,藕节18克,阿胶珠1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三七粉(冲服)6克。

【用法】每日l剂,浓煎,趁温冲服三七粉。

【功效】止血。

【适应证】咯血。

【附方】服用本方时,可配合服用云南白药或十灰丸,以及针灸等外治法,但血止后应及时转入清肃肺气、安络宁血等治法,从本而治。

【出处】郭子光《郭子光临床经验集》

玄参麦门汤

【组成】玄参12克,麦门冬15克,旋覆花(包)12克,代赭石12克,仙鹤草30克,炙百部12克,浮海石12克,蛤粉炒阿胶12克,茜根炭12克。

【用法】水煎服。注意:服药期间,尽量避免辛辣炙煿及生痰动火的食物。

【功效】降逆镇咳。

【适应证】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导致的属于肺阴不足、内热偏盛型咳血、咯血。症见:干咳少痰,胸闷,咳血多由咳甚引发,或纯血鲜红,或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舌质红少苔或苔薄黄,脉细数或滑数。

【随症加减】咳血较多可加藕节、白茅根;肺阴虚明显者,可加西洋参、生地黄、鲜石斛;病程日久,肺胃阴虚可加七味都气丸;胸闷痰多者,加浙贝母、瓜蒌皮、杏仁、桑白皮;内热较盛者,加黄芩、知母、丹皮;痰中脓血相兼者,加鱼腥草、薏米;鼻咽癌、肺癌患者,可加七叶一枝花、蒲公英;肺结核低热、盗汗者,加野百合、糯稻根。

【出处】何任《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何任卷》

辅助疗法

1.以白术100克,米汤疾火煎服一大碗,可治大咯血气脱,药后2小时可见血止神清,肢和脉起。(颜德馨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颜德馨卷》)

2.每晨晚各以米汁调服白术粉1匙,可治肺结核大咯血,居经不行。(颜德馨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颜德馨卷》)

3.取白芷、黑栀子等份煎取汁,用纱布蘸取擦熨胸口,以清肺胃之热:若血不止,可用生大黄末醋调热罨脐中,以釜底抽薪。(裘沛然方《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4.大黄、秋石等份,微炒研末,枣肉为丸,空腹时用薄荷汤送服,每次6克。本方有止血消淤,降火宁络之功,适用于虚劳吐血,淤结不化。(颜德馨荐方,源自清代张璐《张氏医通》《颜德馨临床经验辑要》)

肺结核、肺癌

大师问诊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性慢性传染病,病人多有长期低热、乏力、消瘦、贫血、盗汗、食欲不振、心悸、咳嗽、咳痰、咯血,或月经失调、性功能亢进或阳痿等症状。

——郭子光摘自《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子光卷》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亦称支气管癌,或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肺癌可经X线片、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肺放射性核素扫描及活体组织检查确诊。

——李济仁 摘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李济仁张舜华卷》

国医验方

润肺平喘汤

【组成】北沙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4.5克,薤白9克,全瓜蒌(杵)9克,姜半夏9克,陈蒲壳12克,冬瓜皮12克,川贝母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润肺平喘。

【适应证】肺气肿、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所致的喘证,属于阴虚气逆者。

【出处】何任《名老中医经验集(第一卷)》

保肺丸

【组成】地鳖虫120克,制首乌、白及各400克,蒸百部、紫河车各150克,生地榆、葎草、黄精各200克。

【用法】上药前五味共研极细末,用后三味煎取浓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服9克,1日2次。坚持服用,3~6个月可见效。

【功效】抗结核,清热滋阴。

【适应证】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久不闭合,浸润型肺结核久不吸收者。

【出处】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卷》

十全育珍汤加减

【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知母15克,玄参15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丹参9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养阴,活血化淤。

【适应证】肺结核。

【出处】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肺痨膏方

【组成】柴胡60克,天冬、麦冬各90克,玉竹120克,八月札90克,五味子90克,南沙参120克,噜子90克,紫丹参150克,生苡仁300克,绿萼梅45克,当归90克,湘莲肉90克,川郁金90克,杭白芍90克,山药150克,茯苓90克,冬虫夏草(另煎冲)60克,野山参(另煎汁入收膏)30克,紫河车30克,功劳叶90克,小青皮45克,炒枳壳90克,佛手60克,炒女贞90克,天生术120克,百合90克,柏子仁90克,炙远志90克,淮小麦150克,生地、熟地各150克,酸枣仁150克,炙草45克,黄芪300克,合欢皮150克,红枣90克,川芎90克。

【用法】上味共煎三次,去渣,文火熬糊,入龟板胶90克、阿胶90克、白蜜500克,烊化收膏。每服1匙。

【功效】疏肝利气,养心悦脾。

【适应证】肺结核辨证属心脾两虚,肝失疏泄者。注:本膏方是颜老为一名王姓患者所开,该患者幼年曾患结核,肺气小损,后长年经商,劳心劳力,气阴交耗,营卫不和。常见不寐,咽梗不适,善叹息,面色不华,肢末欠和。除药饵外,颜老还嘱其怡情养性,劳逸结合。

【出处】颜德馨《颜德馨膏方精华》

金荞麦根饮

【组成】金荞麦根干药250克。

【用法】加水(脓痰难排者用黄酒)1250毫升,放入瓦罐中,罐口密封,隔水文火煮3小时,得净汁约1000毫升,过滤后加入防腐剂备用,每服30~40毫升,每日3次。

【功效】祛痰排脓。

【适应证】肺痈脓成溃破阶段。

【随症加减】如痰浊脓毒壅盛,胸部满胀,喘不能卧,咯吐臭浊脓痰,大便秘结,脉数实者,轻则于处方中加入葶苈子泻肺泄浊,重则另加用桔梗白散(桔梗、贝母各3份,巴豆霜1份)峻下排脓,每日服0.6克,药后可见吐下,如下不止,饮冷水一杯,体弱者禁用。

【出处】周仲瑛《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

抗癌散结汤

【组成】守宫、蜈蚣、地鳖虫、干蟾皮各2克(研细末,分2次吞服),北沙参、天麦冬、夏枯草、蒸百部、炙僵蚕各12克,七叶一枝花、金荞麦、生苡仁、川百合、山海螺、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肺解毒,抗癌散结,缓解症情,延长存活期。

【适应证】肺癌晚期。

【随症加减】体虚者加人参、黄芪之类以扶正。

【出处】朱良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朱良春卷》

国医荐方

脱毒固金汤

【组成】黄芪50~100克,生地黄、大枣、牡丹皮、当归、川芎、山茱萸各20克,白术15克,茯苓、山药、麦冬各30克。

【用法】水煎服,可据证加减化裁,1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培土生金,止血固脱,修补空洞。

【适应证】空洞型肺结核。

【方源】《中医学与辩证法》(当代·江秀成)

【荐方人】邓铁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邓铁涛卷》

辅助疗法

1.取单方陈芥菜卤(腌芥菜的陈年卤汁),每用半茶杯,一日二三次,炖热服,或用沸豆浆冲服,可祛除肺痈腥臭脓浊痰。(周仲瑛方《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

2.取鲜薏苡根适量,捣汁,炖热服,一日3次,可祛除肺痈腥臭脓浊痰。(周仲瑛方《周仲瑛临床经验辑要》) BhtAgmE7vdACjP+lIhBK0idfrdQdU20QiTDWWr7pg/bbzXfoHtblSyv3Sq3sRVV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