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丹·拉瑟∶

更想做记者的美国前金牌新闻主播,为何一代枭雄萨达姆只愿接受他的采访

当我走在街上时,我希望人们说,那家伙是个真正的记者。

当我的祖国在打仗时,不管“胜利”的定义是什么,我都希望自己国家能赢。在战争这点上我是有偏见的。

一定要小心,做新闻比可卡因更容易让你成瘾,你的生活会因此而失衡。我已经上了瘾。新闻,尤其是每日新闻,比香烟、可卡因甚至海洛因更厉害。

通常的记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会有如下特征:威士忌的味道、尼古丁的烟渍,还有参差的胡茬。

倘若一个记者鞋后跟没有破烂不堪,你可以断定他大部分时间花在办公室里,双脚高高支在办公桌上。

不知道那些不流俗于公众口味、而始终遵循自己的道德抑或“新闻眼”准则的新闻人都在哪里?

飓风对我有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有风的地方,特别是强风劲吹的地方,我总是乐于前往。

一位作者问拉瑟:“什么是你最看中的品质?”拉瑟答:“勇气。”

——丹·拉瑟语录

丹·拉瑟的记者、主播、作家生涯

丹·拉瑟(Dan Rather),美国著名记者、作家,著名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前头号新闻主播。 1931年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顿市, 1951年开始投身于新闻报道工作,当时他是美联社驻德克萨斯州记者,至今已有漫长的 50多年历史。拉瑟一开始便显示出令人不可思议的采访天赋,总能挖出新闻内幕。后来他加入合众国际新闻社,作为一名电台记者被派驻休斯顿。 1959年拉瑟出任 CBS休斯顿分社新闻主管,他的新闻报道事业自此开始蒸蒸日上。

在1961年德克萨斯州飓风中,时任地方台记者的拉瑟冒着时刻被风暴吹走的危险,第一时间在现场报道,表现出色,于翌年被邀请正式加入 CBS新闻社,此后更加表现出良好职业素质,各种荣誉接踵而至。拉瑟从一开始便被公司指派报道一些美国历史重大新闻事件。在对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此报道使拉瑟声名远扬)、“水门事件”中的尼克松、 1968年民主党全国大会、越南战争等重大事件进行报道时,拉瑟表现得沉着冷静,直面挑战。他的采访一向以穷追不舍著称,故总能挖掘到独家新闻。

几十年来,他的触角四处伸展,似乎世界每个热点地区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越南、波斯湾、南斯拉夫、阿富汗、伊拉克等战争场面,以及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 9· 11”恐怖袭击事件……他都以一位新闻专家视角,带领观众进入到新闻背后的深度。作为战地记者,拉瑟参与过上述多次重大战争的现场报道。在报道过程中,他坚持自己立场,观点独特,态度鲜明。拉瑟的新闻报道全面、客观、准确。他信念坚定,从不动摇,赢得了同行及公众一致好评。拉瑟不愿如克朗凯特( Cronkite,美国国嘴)一样,只是被动地在桌旁进行新闻报道,而总是全身心投入到新闻事件中去。

事实上,拉瑟已不止一次地证明他是“广播报道工作中工作最努力的人”;看一看他的日程安排,你就会知道他有多努力了。除了每天3次新闻播报( CBS“晚间新闻”、“ 48小时”、“新闻 60分钟 II”)这些具有拉瑟特色的报道外,他还要做其他大量工作。

拉瑟曾被世人视为批评性报道和公正报道典范。但客观如他者,也并不避讳自己在报道中的偏见或者说主观倾向。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拉瑟表态说:“你看我是美国人。我从不骗别人,说自己是什么国际主义者或其他类似人。当我的祖国在打仗时,不管‘胜利’的定义是什么,我都希望自己国家能赢。现在,我不能也不会争论报道是毫无偏见的。在战争这一点上我是有偏见的。”这里就涉及到爱国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冲突,无论如何,说真话比喊口号实在难得多,也更需要勇气,这就体现他的非比一般人的直率与诚实,因而也尤为可爱。

1981年,拉瑟接替 CBS 《晚间新闻报道》主持人、元老级的沃尔特·克朗凯特,担任该栏目主播。24年来,他那深沉的声音、稳重的形象、尖锐的语言风格,使他成为 CBS台柱子、又一位元老级人物;并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 NBC)主播汤姆·布罗考、美国广播公司( ABC)主播彼得·杰宁斯并列为美国电视网三大主播,成为各自电视台招牌人物。

有人甚至认为,在美国媒体上最有影响的人物,既不是影视明星,也不是商界大腕,甚至不是政界名流,而是这三位主持晚间新闻的精干老头。在过去20多年里,美国人对所有重大新闻的记忆都与他们分不开。晚上看他们播报新闻,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了美国人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不但成了自己所在公司形象大使;而且,在这个既没有广电部、也没有宣传部的社会中,他们还是美国大众舆论制造者。

在这三位中,拉瑟是政治立场比较偏左,最尖锐也最容易情绪外露的一个。他好激动,激动时常有意外表现,而被人视为怪异。他的致命伤是其伤感的爱国主义和毫不掩饰的党派立场,这两点往往为他引来批判,保守派攻击他为自由化媒体代言人。然而他无拘无束的个人化风格,让他从新闻主播的威严中脱离出来,给观众以邻居“叔叔”般的亲近感。总之,接受他性格的人认为他随和、直爽,不接受他性格的认为他傲慢、偏激。

拉瑟除从事新闻播报工作外,还是一名作家,他的7部著作都赢得了人们赞誉。他的第一部书《宫庭卫士》出版于 1974年。其他的名作还有《美国梦》、《最后期限与日界线》、《我们的时代:美国在二十世纪的黎明中》、《快门从不闪动两次:一个电视记者的冒险经历》、《我记得》、《快门从不闪动》等。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电视上一本正经的拉瑟竟与摇滚乐结下了不解之缘。1980年一天,他正走在纽约曼哈顿街头,忽然被一人击倒在地;那人对他又打又踢,口中还不停重复着:“肯尼思,数一数频率是多少呀?”这一事件激发起著名的 R. E. M.乐队创作了摇滚歌曲《肯尼思,数一数频率是多少呀?》,拉瑟也因此成了摇滚历史一部分。

但那次袭击事件动机究竟是什么,至今还是一个谜。R. E. M.乐队主唱迈克尔·斯蒂普认为,“这仍然是 20世纪美国最离奇的案件之一,至今还未侦破。但这只是个误会,一件普通的怪事罢了。只是由于媒体大肆抄作而导致今天的局面。”拉瑟本人对此次无缘无故受袭未作任何解释。但当 R. E. M.乐队准备在一个演唱会上演唱该歌曲时,他和朋友双双前往捧场。其实拉瑟一直就是个摇滚热爱者。

大记者大主播丹·拉瑟是众多美国女性的偶像

虽然媒体称丹·拉瑟为主持人,但事实上他主要还是一名记者、好记者、大记者。他总是在采访世界上每个值得注意的重要政治人物,或是那些要引起公众关注的人士。作为新闻记者,他赢得了无数荣誉,如艾美奖、皮博迪奖等;同时还有来自评论界、学术界、专业团体、慈善机构的赞誉。

拉瑟还未成为一位电视节目王牌主持人前,便已是一名优秀记者;拉瑟还未成为一位功成名就专业记者前,便已诠释作为优秀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无论条件如何恶劣,他都会凭其钢铁般意志将节目及时发回美国。甚至作为CBS资深主持人,他还坚持亲自出去调查采访。 1981年成为新闻主播后,拉瑟还常常客串记者。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他总是放下主播身段,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成为一线记者,“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拉瑟的身影”。新闻广播事业中一些最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勾勒出了这位来自德克萨斯人的优异情操。

多年前拉瑟曾将肯尼迪遇刺消息第一时间发回CBS,比竞争对手快了 17分钟。他还在 1990年采访过当今世界一代枭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当时他是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后第一位采访萨达姆的新闻记者。在报道美国民权运动、越南战争、水门事件、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时,拉瑟总是处于新闻报道最前沿。他在公众中如此有名气,还因为每次热带风暴袭击美国本土,他都会处在中心区报道风暴破坏情况。曾经当过骑兵的他,那站在飓风或龙卷风中心的形象是永恒的。

拉瑟不仅仅由于对工作的独到见解和作为新闻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精神而为人们所尊敬和喜爱,也因为他务实而熟悉的播音语调令人感到无比亲切与真实。当灾难来临时,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拉瑟都会表示同情。2001年“ 911”恐怖事件发生后,拉瑟坐在地上悲痛欲绝,他含泪朗诵了《美丽的美国》,这足已使那些最不愿表露感情的人也泪流满面。但拉瑟又经常给人犀利无比之感,有时几近尖刻,这种风格与个性也为他增添了几分魅力。

在广播新闻行业,像拉瑟这样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堪称寥寥无几:开始他是一名顶尖调查记者,后来成长为一位优秀主持人;而在此过程中,人们对他的可信度或是新闻报道的完整性丝毫没有冲淡。

如果在过去20多年间,你每晚都出现在公众面前播报新闻,而且还要每天在两个最顶级新闻栏目“ 48小时”及“新闻 60分”上露面,那么每个人都会熟知你的名字和面容。拉瑟每天便是如此度过的。

拉瑟之前,美国人最喜爱的主持人是克朗凯特。但自他退休后,拉瑟让电视观众呼吸到一股清新空气。从他的德克萨斯谚语到他尖刻的语调,美国观众认为拉瑟是个严肃认真的人,因为他将人性的一面融入到新闻报道中。曾与他有过一面之交的杨澜说:“当握住拉瑟的手时,你才会感到看似有些冷酷的他原来如此亲切。”

拉瑟尤其讨女性观众喜欢。他说话带着些德克萨斯腔鼻音,屏幕形象也属一流,那股气质简直让女观众无法抵挡。有人开玩笑说,只要拉瑟愿意,他可以与世上每个女人交朋友。当然这只是个笑话,拉瑟早就属于已婚男人了。

拉瑟不是标准的酷男人,和汤姆·克鲁斯完全是两个类型,倒是与拉里·金有些相似,尽管有时他可能还要更严肃些。作为一流新闻主持人,你得向他竖起大拇指;他可能不像彼特·詹宁斯那样性感,但如果他不是新闻报道行业中工作最刻苦的人,他一定会显得更加性感。

拉瑟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播讲台前,他身着西服,打着领带,一丝不苟。可一下班他就成了个德克萨斯牛仔。在其农场,这个德克萨斯人便成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电影中的人物。

人们喜欢提起拉瑟刚做主持的80年代,因为他现在老了——拉瑟是美国连续担任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最久的一位。

丹·拉瑟两度与一代枭雄萨达姆面对面

2003年,在美军狂轰滥炸之下,一代枭雄萨达姆的生死存亡曾有过不同版本的猜想,显得越发扑朔迷离。即使当他偶尔出现在巴格达街头,人们仍有对其真实性的怀疑。

北京时间2月 26日上午 10时, CBS电视新闻节目“六十分钟”播出其金牌主播丹·拉瑟对萨达姆独家采访实录。此时人们不会忘记, 13年前海湾上空战云密布之际,萨达姆同样选择了他。人们不禁要问,拉瑟究竟是何方神灵?全世界想采访萨达姆的记者主持人成千上万,为何萨达姆单单看上他?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全世界为之震惊。美国一些大牌记者相继密访巴格达,通过中间人给萨达姆递话:“我们是世界级电视台,有着广泛影响力,接受我的采访是您的最佳选择。”萨达姆一直默不作声。直到 8月一个晚上,拉瑟在其下榻宾馆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端的话不容任何犹豫:“立即作好采访准备!”他凭直觉知道,愿意接受他采访的一定是萨达姆!当时拉瑟正躺在床上看电视新闻,他的衬衫已皱皱巴巴,头发也长时间未理。但他已顾不了这么多。几分钟后两名伊拉克士兵来到宾馆,一直把他护送到萨达姆面前。对方不让他携带任何采访器材——伊拉克方面已把采访所需一切都准备妥当。那次拉瑟成功地采访到了萨达姆,成为最幸运的记者。他的采访录震惊了世界!

这次美国又要对伊拉克动武。早在几个月前,前往巴格达碰运气的记者便排起长龙。可他们连萨达姆面都没亲眼见过。但2月 24日下午情况突然发生重大变化,萨达姆已决定接受外国记者采访。他相中的竟然还是拉瑟!而且这还是他接受新闻记者专访最久的一次。原本拉瑟安排与萨达姆进行 1个小时访谈,结果他们交谈了 3个小时!交谈时间之长,在其他记者看来几乎不可想象。

每次萨达姆在回答完一个问题时说:“对不起,我这个回答稍长了些。”拉瑟马上回应:“总统先生,我有一整晚时间呢。”更令人惊讶的是,3个小时电视访谈之后,拉瑟及其制作人吉姆·默非又与萨达姆及两位文化官员轻松地交谈了 1个小时。在这个环节中,萨达姆问及拉瑟美国民众对本国向伊开战态度,拉瑟巧妙回应道:“总统先生,我并非一个政客,亦非学者、外交家或战士……”萨达姆笑着说:“不错。但你是一个公民,还是位颇有经验的记者。”

根据CBS发出的消息,全部访谈过程的录制是由伊拉克方面三部摄像机完成的。拉瑟解释,这是为了防止对萨达姆暗杀的图谋。

拉瑟作为一名老牌主持人兼记者,他知道此次采访的重要意义。所以在前往伊拉克总统府前,他将自己精心打扮一番:换了身崭新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乱。伊拉克方面同样替他做好了采访前准备工作。

落座后,拉瑟开门见山:“总统先生,你是否认为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萨达姆的回答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是高手较量:“拉瑟先生,我记得13年前你问过我同样问题?”这不仅表明萨达姆记忆力惊人,而且他话里有话: 13年前我没被美国人消灭,现在同样不会。两人唇枪舌剑,话里有话,你来我往,采访高潮迭起。

节目播出后,被人津津乐道的一轮问答便是萨达姆希望与布什总统进行电视辩论。萨达姆说,“如果美国人民希望了解事实真相,我准备与布什总统在电视上直接对话。我将对美国政府的政策直言不讳,他也有机会评论伊拉克的政策。我愿意这个对话由一位先生来主持……”拉瑟问道:“谁来主持这一辩论呢?”萨达姆未做思索,答道:“你来主持。”拉瑟犹豫了一下,道:“总统先生,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萨达姆笑了。

拉瑟在接受《今日美国报》采访时表示,他通过这次采访对萨达姆又有了新认识。拉瑟说:“毫无疑问,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他(萨达姆)都想活下去。”

丹·拉瑟采访萨达姆之后

想与萨达姆真正面对面坐下来进行访谈,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丹·拉瑟对萨达姆成功的独家专访令其竞争对手们难堪不已,种种非议也纷至沓来。

毫无疑问,美国晚间新闻节目另二位名牌主持——国家广播公司的布罗考与美国广播公司的杰宁斯也都想获得这样一个“风光一把”的机会,但他们最终只能眼睁睁坐在电视机前欣赏拉瑟的精彩表演。前者的评价是“他(拉瑟)捞到了一条大鱼”,后者则酸溜溜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此时拉瑟的伶牙俐齿又发挥了威力;他对那些同行们说:“在美国,有三件事被百分之百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比别人更好,一是评判美国小姐选美,二是为本地橄榄球队做教练,三是采访萨达姆。”

人们想知道的是,萨达姆为何单单相中拉瑟?《纽约》杂志媒体评论家迈克·沃尔夫表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当萨达姆决定接受采访时,他肯定要对候选记者进行权衡:是接受无线电视台还有线电视台采访?接受谁采访?但我猜不透的是,他已接受过拉瑟采访,为何第二次还选他?”

拉瑟自己将其归功于传统新闻操作技巧:“我是一个足够幸运的记者。要努力工作,尽力挖掘自己的资源,加强联系与沟通,永不气馁,一往无前。”事实上,为得到第二次采访萨达姆的机会,他几个月前就往返科威特与美国多次,几经周折,直到顺利获得伊拉克签证;接着被萨达姆再次相中,接受了其独家专访。

倘若仔细研究一下拉瑟的记者生涯,你就不难得出结论,采访萨达姆这样难得的机会还真非他莫属。自1951年进入新闻业、 1962年主持 CBS新闻节目后,他已进行过多次具有历史意义独家采访,或主持过多次重大事件播出,如肯尼迪总统遇刺。拉瑟采访过自艾森豪威尔起的所有美国总统,并无惧向他们发难。他主持的节目还包括历届总统大选、戴安娜王妃葬礼、特里萨修女葬礼,甚至到波斯尼亚等地前线进行采访。比尔·科斯比在其儿子遭人谋杀后立即接受了媒体采访,记者恰恰又是拉瑟。拉瑟曾自豪地说他就是一个“名人猎手”。

拉瑟的职业观是不是萨达姆相中他的原因外人不得而知;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萨达姆政权能还能维持下去,几年以后,他想再找拉瑟这样的记者就不是件容易事了。老一代名牌主持人主播的晚间新闻节目正在走下坡路,很多年轻观众更喜欢CNN的快餐式报道和福克斯新闻网等有线新闻台。

有人担心,拉瑟亲自跑到巴格达采访萨达姆,会不会被他利用,使美国媒体成为人家宣传工具?拉瑟表示:“对这个问题我已回答不下2000遍了。”沃尔夫认为:“作为一名记者,你想考虑的是如何到那里,到那个历史连接点。你只到那里,然后说‘我在这里,我看到了’就可以了。至于是否会被他人用作某种工具,则是第二位。”

丹·拉瑟离开金牌主播位置,更想做记者

2005年 3月 9日晚, 74岁的著名主播丹·拉瑟在 CBS最后一次主持《晚间新闻》。 2005年印度尼西亚海啸之后,拉瑟前往现场采访报道,这是他作为 CBS主播最后一次在国外报道新闻。舆论普遍认为,随着他离去,曾鼎盛一时的美国无线电视超级主播时代也即将结束。 2004年底, NBC的布罗考也已从主播岗位上退下;三大主播如今只剩 ABC的杰宁斯一人,但据说他及“采访皇后”芭芭拉·沃尔特也即将退休。在美国,如今已没有谁一下班回到家就会说“亲爱的,给我端一杯马提尼,我要看拉瑟播报新闻”了。

本来,作为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拉瑟无疑是成功的,也几乎是完美的。但俗话说,百密总有一疏。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他就遭遇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一次“滑铁卢”。正当 9月份布什和克里角逐激烈时,由他主持的 CBS“ 60分钟时事杂志”曾根据一份来历不明的文件,报道布什年轻时在得克萨斯国民卫队服兵役期间享受特权,甚至逃避越战,是并不完整的服役期,从而引起观众对布什从军经历的怀疑。他们原以为是独家“披露”,后来该文件被博客发现是伪造文件,一时整个美国舆论哗然,使得 CBS和拉瑟大为被动,声名受损。拉瑟与 CBS新闻总监海沃德不得不公开道歉,承认“因引用未核实材料而作出错误报道”。

这件事被拉瑟批评者当作小辫子抓住不放,也因此引发他提前退休的念头。早在2004年此事过后,拉瑟就已公开宣布,他将于 2005年 3月 9日(他主持人生涯 24周年纪念日那天)告别新闻主持人岗位,不再任晚间新闻总编辑。因此,拉瑟这次退位,尽管他本人和 CBS都出面否认与布什报道有任何联系,但仍有很多传闻认为有直接关系。

9号晚,他在结束最后一次新闻播报前对观众说:“在过去 24年里,我们每晚都在这里见面,分享了许多东西;今晚在我说‘晚安’前,我想向你们说声‘谢谢’,谢谢 CBS晚间新闻过去和现在数以千计工作人员,能够和你们共事我很荣幸;同时我也要对所有观众说声感谢,感谢你们每晚选择与我们共度。”他还表示,他离开这个职位“无憾无悔”。

最近全球策略集团与一家调研公司对美国一些高等院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CBS新闻主持人播报政治新闻的信任度还不及喜剧演员兼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高。我们前文也说过,当今网络盛行,年轻观众欣赏胃口已大为改变。莫非这也是拉瑟辞去主播一职的重要考虑?它说明拉瑟毕竟是位非常聪明的杰出人士,具有认清时务、急流勇退的过人智慧。

不作主播的拉瑟将继续与“60分钟时事杂志”合作,重新当一名全职记者,回到他的老本行上。其实拉瑟内心里是更想做新闻记者。虽说主播他做了漫长的 24年,而记者他做了更长久的 54年。他在自己声明中说,“我从心底里一直是个硬新闻的调查记者。我现在期待着全身心投入那种报道。我就是爱这一行。”在 CBS专门为他做的纪念节目《丹·拉瑟:一个记者的回忆》中,他又真情地希望:“当我走在街上时,我希望人们说,那家伙是个真正的记者。”

此后拉瑟度过了职业生涯中最沮丧的阶段,他对这份工作明显很不满意:一年中他只被起用8次,在过去 6个星期中没一点事情做。对观众来说,他在 15个月内做了 8个片子,包括对朝鲜、中国、黎巴嫩的报道,足以代表一年来的良好成绩。但对拉瑟本人来说这不算什么,节目组中其他人的工作量是其两倍。拉瑟很清楚:“所有认识我的人都知道,这不是我喜欢的工作方式。”

2006年 6月拉瑟向 CBS递交辞呈,完全离开了这家他已工作长达 47年的世界著名媒体。此年他已高龄 75岁。

本来拉瑟与CBS的合同要到 11月份止,但他希望能立即离开。他在 6月 20日发表的声明中表示:“我离开主要是为重新进行正常的、丰富多彩的报道活动。我经过拖延很久的挣扎终于决定离开。他们没有尽到职责,没有允许我继续做独立工作。”

CBS并未做出过多挽留。主席莱斯利·莫维斯评价说:“ 40多年来,作为广播电视记者,拉瑟以非凡的热情、一贯的奉献精神和不变的激情为美国公众报道新闻。他在事业上留下的独特印记是无法磨灭的。”

那些从小看着拉瑟报道长大的人,似乎都会问同一问题:“当大幕落下时,拉瑟为之付出那么多的CBS怎么可以这么无情地对待他?”有人认为是莫维斯对拉瑟有偏见;有人认为是 CBS新闻总监施加了压力,将其离去作为新任主播凯蒂·库里克到来的献礼。

拉瑟与布罗考、杰宁斯既是竞争对手,也是惺惺相惜的同路人。布罗考非常怀念当年同拉瑟争抢白宫新闻的岁月,他称赞拉瑟是一位“强悍但公平的对手”,跟他一起工作就像参加锦标赛一样令人兴奋。当年三人风光无限,什么是新闻,“他们播报的就是新闻”。

今天,在纽约某条街道上,晚饭时分,一个头戴帽子的古稀老者,把帽檐压得低低的,走进一家小售货亭,要了杯牛奶,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就转过身走了。这一系列动作是如此安静,安静得让人难以相信他就是曾红极一时的天下名嘴拉瑟…… jbbce6NREbPNAHr7bLa16faPhK2ZOKn6yxsEPFRbZskI9jzw90Y8b8/KixR8JZe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