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开放,西方的文化涌入了中国,随之掀起了一场至今不衰的文化热。当时在北京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的周末沙龙上,讨论比较热点的一个话题就是:“现代自然科学为什么没有产生在中国”。

中国古代有足以令国人自豪的“四大发明”,而现代自然科学又为什么没有产生在中国呢?针对这一话题,当时我想到了东西方古代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一千七百年前的中国有个“曹冲称象”的故事。当时没有那么大的度量衡称大象,曹冲想了个办法,把大象牵到船上去,把船没到水中的痕迹划下来,然后把大象牵下来,向船里装石头,当船再没到同样的深度时,分别称船上的石头,将石头的重量加在一起,这样便得到了大象的重量。由此看来,曹冲可谓绝顶的聪明了。

然而,早在曹冲生前四百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个阿基米德,他揭示了一个浮力定律,其大意是说“一个固体在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等于这个固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不难想象,曹冲和阿基米德所说的是同一回事,然而又该怎样衡量这两个人物呢?

柏拉图曾将人类的认知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感性、悟性和理性。大家想想看,“曹冲称象”体现的是人类认知过程的哪一阶段呢?———对,悟性。

东方人的“悟性”好。“悟性”好,亦即“聪明”,现实生活需要这种“聪明”,它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的思维就此止步,那么,这种“悟性”只能作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归于己有,却无法作为知识广为传播。而“阿基米德”揭示的是“浮力的原理”,这是人类“理性”的体现,是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现代自然科学无疑是建立在“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思维基础上的人类知识体系。

我们在此探讨的是“科学练声”,开场推出这样两个不相干的古代人物企图说明什么问题呢?

现实生活中,一谈到“练声”,人们往往不自觉地就要想到“方法”,说“一个老师一种方法”。积累了一大堆“方法”,如何衡量、判断一种具体“练声方法”的“正确性”呢?———其唯一的原则就是把握“原理”,只有符合人类嗓音“发声原理”的“练声方法”才是“科学正确的方法”,也只有符合人类嗓音“发声原理”的“练声方法”才可能产生实际的训练效果。

记得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叫作“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我觉得这句话很能概括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练声方法”的客观效用,那就是:“正确的方法家家相似,错误的方法各有不同”。

“正确的方法家家相似”是因为人类嗓音的“发声原理”只有一个,所有正确的方法殊途而同归,虽然所采用的具体的手段形式不同,然而体现着同样的“发声原理”。反过来说,只要通晓了人类嗓音的“发声原理”,一切顺应“发声原理”的手段都可成为有效的“练声方法”。

本书的核心宗旨正在于揭示人类嗓音表达内在的“发声原理”并系统地加以阐述。

只要深刻领悟了嗓音发声表达的原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己就能总结出最适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来。 4ksrkltGAlq5rvfPKlTUR1H3DjJXxYJhVQqNyKgLqSDY1feR4F2qE4wtvFmNLB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