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本出版业与大地震

2011年,日本发生了牵动全世界神经的“3.11”大地震,客观上使得这一年度的日本出版有了特殊的“看点”。

出版界成立出版对策本部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两万人。与此同时,因为大地震引起的大海啸,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地震及核电站事故发生不久,根据日本书籍出版协会、日本杂志协会、日本出版交易协会、日本书店商业组合联合会四个团体的联合提议,第一时间成立了“大震灾出版对策本部”。为了便于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还成立了相关的联络协议会。“大震灾出版对策本部”实际由日本书籍协会、日本杂志协会和日本出版俱乐部三个团体构成。“大震灾出版对策本部”的工作目标是:第一,通过出版活动恢复读书环境;第二,通过出版活动恢复图书销售发行环境;第三,通过恢复读书环境和图书发行销售环境,恢复人们对生活的信心。

在大震灾出版对策本部的号召与主持下,日本各地出版社纷纷向受灾地区的避难所和中小学校寄赠图书。截至2011年6月末,寄赠图书的出版社达到120家,寄赠图书的品种达到2015种,寄赠图书的册数达到184000册。截至2011年7月中旬,以上120家出版社还向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这三个受灾地区教育委员会管辖的500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寄赠了13.5万张每张价值1000日分的图书卡。

2011年4月,据日本出版交易协会的统计,受灾的书店达到787家,损失金额约为50亿日元。其中,完全毁坏和毁坏一半的书店为104家;浸水、漏水的书店为53家;图书遭到污损的书店为630家。可以说,处在受灾地区的书店几乎无一幸免。

2011年6月,日本出版俱乐部设立了大震灾出版复兴基金。这是因为广大出版界人士认识到,对于受灾地区的援助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十分有必要采取适当的财政举措。大震灾出版复兴基金主要用在从大地震发生后的两年时间内。

2011年11月,以日本出版俱乐部为中心,在陆前高田市开设了“虹之图书馆”——坐落在灾民临时居住区里的“板房图书馆”,深受当地灾民的欢迎。

相关图书相继出版

在3月11日至12月31日的不足10个月的时间里,有关图书相继出版。比如,与震灾有关的图书出版约700种,其中关于反应堆、核电站、核爆炸、核事故、核泄漏的图书出版了约200种,有关专家指出,这在日本出版史上也是创了纪录。这些图书无论是形态还是种类,都非常丰富,包括写真集、重版书、增补版书、非虚构类书、启发类书、研究类书和漫画书等。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杂志特刊出版。在不少书店,还设立了震灾相关图书销售专柜。在2011年度东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也特别设立了震灾相关图书展台。

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以后,一些在危机时刻反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很强的报社相继推出了记录灾害现场惨状的写真集。其中,宫城县当地的河北新报社出版的写真集《巨大海啸袭来的3.11大震灾》,在岩手、宫城两县销售行情火爆,紧接着销往日本全国各地,争相购买者如云。文春文库出版社早在1970年出版、由吉村昭创作的记录小说《三陆海岸大海啸》,受“3.11”大地震的刺激,大批量重印。这部小说是吉村昭采访那些曾3次体验过袭向三陆海岸海啸的人们的原始记录。在2011年3月11日至5月11日的两个月里,这部小说重印约15万册。重印部分的版税全部寄给受灾地区,其中也有用来作为“义援金”支持灾民从事出版的。以高桥克彦为首的家住岩手县的12位作家创作的自选短篇集《12个赠送的礼物》,由仙台市本地的荒暇夷出版社出版。

与核电站相关的图书,以前的重版书、增补版书引人关注。由堀江邦夫创作、现代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描写核电站工人亲身体验的《核电站吉普赛人:被曝光的工人记录》,以增补改订版形式出版。这让日本读者时时把书中的“工人”与福岛核电站的“50勇士”相对照。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现场报道的深度加工、有关放射性污染、能源问题、对东京电力公司的批判、特别是呼吁取消核电站发电主题的图书抓人眼球。

在福岛出生的年轻社会学者关沼博撰写的《“辐射”论》,由青山社出版,荣获2011年度每日出版文化奖。由河北新报社编辑、文艺春秋社出版的《河北新报最长的一天》,荣获2011年度新闻协会奖。

“百万册畅销书”涌现,跨年度畅销书扎堆

2011年度的畅销书排行榜,许多部门都有发布,这里以图书交易批发公司发布的数据为准。据发行码洋已经超过东贩、坐上日本图书交易批发公司头把交椅的日贩统计,位列畅销书排行榜第1位的是小学馆出版、东川笃哉创作的《推理要在晚餐后》,销售260万册。《推理要在晚餐后》还因为荣获2011年度的“本屋大奖”,先后被改编成广播剧,拍成电视连续剧。

位列第2位的是由大和书房出版社出版、塔尼塔公司编撰的《体内脂肪计算·塔尼塔员工食堂》(正编和续编),两种书合计销售430万册,平均每种书销售215万册。《体内脂肪计算·塔尼塔员工食堂》讲的是料理烹饪,应算是食谱书,但由于该书以人体健康为背景,作为全书布局谋篇的结构,在料理书多如牛毛的出版物市场,居然成为排名第2的“百万册畅销书”。塔尼塔公司因为《体内脂肪计算·塔尼塔员工食堂》销售行情火爆,据称正在筹划开办对外营业的“塔尼塔食堂”。

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领季军位置的是由幻冬舍出版社出版、女足球明星长谷部诚创作的《调整心态》。由于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夺取了2011年世界杯女子足球赛冠军,引起了全体日本人对本国女子足球运动的空前关注。而日本女子足球队夺冠,更是对饱受“3.11大地震”重创的日本民众的心理慰藉,所以,《调整心态》被看做是“心灵鸡汤”。在畅销书排行榜排位第17位的也是足球队员写的书,不过作者是一位男足队员。由白杨社出版、长友佑都创作的《日本男儿》,讲述的是全队如何配合、如何激发队员们的精神,但在许多读者看来,从《日本男儿》中似乎可以读到生存之方和处世之术。

在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列第4的是由钻石社出版、岩崎夏海创作的《如果高中女子棒球队经理阅读德鲁克的〈管理学〉……》(德鲁克:现代管理之父,生于奥地利——编译者注)。排第5位的是白杨社出版、斋藤智裕子和水鸟广共同创作的KAGEROU。排第6位的是飞鸟新社出版、柴田丰创作的《不沮丧》,这是一位在2011年迎来100周岁生日的老人的诗集。作为《不沮丧》续集的《百岁》,在2011年底出版,据称销售行情也是一路上涨,极有可能进入2012年畅销书排行榜。排第7位的是KK畅销书出版社出版、曾野绫子创作的《老年的机智》。以上书目均为百万册畅销书。不仅如此,这些书在2010年度畅销书排行榜上就名列前茅,属于名副其实的跨年度畅销书。

跨年度畅销书多,说明新的畅销书少。因为新的畅销书少,反过来促使出版社、图书交易批发公司和书店集中全力销售现有的图书,在广告宣传、市场营销方面下了大力气。

史蒂夫·乔布斯逝世,相关图书在日本热卖

2011年3月,美国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推出iPad 2;6月,乔布斯推出iOS 5,在今天看来,这实际上是他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8月,乔布斯以病为由,宣布辞去苹果公司的CEO;10月,乔布斯病逝。乔布斯在世时推出的各种电子产品、乔布斯对公众的影响力、乔布斯的至理名言以及乔布斯聚集全世界关注目光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成为日本出版业热捧的选题。

由讲谈社出版、伏达·艾萨克索与井口耕二共同创作的《史蒂夫·乔布斯Ⅰ》和《史蒂夫·乔布斯Ⅱ》,在乔布斯逝世前印刷出版。在两种书正式发行当日,赶上乔布斯逝世,讲谈社马上决定加印,这在日本出版界成为一大热门话题:普遍认为讲谈社抓选题很有预见性、超前性。纸质版的《史蒂夫·乔布斯Ⅰ》和《史蒂夫·乔布斯Ⅱ》在面世后的一周时间里,发行合计突破100万册,平均每本书发行50万册。与此同时,以讲谈社的“原创公司”网络平台为主,其他相关网络平台积极配合,使《史蒂夫·乔布斯Ⅰ》和《史蒂夫·乔布斯Ⅱ》的电子书销售也创了纪录。

其他关于乔布斯的畅销作品如下:由麦克国民公司编辑、(日本)美国信息交换·汽车竞赛公司出版的Steve Jobs Keynote History和杂志书《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 Mac People 2011年12月号增刊》;由桑原晃弥撰写、软件银行独创公司出版的《1分钟的史蒂夫·乔布斯》;由高木利弘创作、三五馆出版社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传说》;朝日新闻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100个人的证言 AERA MOOK》;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改变世界的语言》和《史蒂夫·乔布斯们激励自己的语言》;由乔治·比姆撰写、三笠书房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关于梦想和命运的通信》;由桑原晃弥编辑、PHP研究所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的发言总汇》;由吉姆屈恩撰写、甲书房出版社出版的《学习史蒂夫·乔布斯临场控制技术的书》;由卡迈克尔·卡洛创作、日经BP社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惊人的创新能力》;W.L.西蒙创作、软件银行独创公司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之路》等。

著名的《ぴあ》杂志停刊,其他一些老字号杂志也相继停刊

2011年,对日本杂志业来说,依然是不愉快的年份。尽管没有大型杂志停刊,但不少有个性的杂志、老字号的杂志相继停刊。其中像《ぴあ》杂志的停刊,甚至成为热门话题。主流报纸《朝日新闻》指出,《ぴあ》杂志停刊,“意味着‘ぴあ’时代的终结”。

1972年,当时还是日本中央大学在校大学生的矢内广,在东京创办了一份地域性信息杂志,取名为《ぴあ》。《ぴあ》以刊登电影、戏剧、音乐、展览会等娱乐信息为主,受到年轻读者的青睐。据矢内广介绍,杂志名称“ぴあ”,意味着“理想之国”,来源于“乌托邦”一词。《ぴあ》创办之初为月刊;从1979年开始改为双月刊。《ぴあ》起初只有“首都圈版”,之后诞生了“关西版”和“中部版”。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ぴあ》的“首都圈版”发行超过了50万册,这个时期为《ぴあ》的黄金时期。到了2011年即将停刊的时候,发行册数下降到6万册。不过,《ぴあ》的“最终号”意外增印,发行达到20万册。因为读者特别是那些老读者怀念“ぴあ时代”,纷纷抢购《ぴあ》的“最终号”作为纪念。《ぴあ》杂志的停刊,实实在在地表现了在互联网时代纸质信息杂志所处的困境。

日本相扑比赛弄虚作假的问题,也对相关杂志产生了负面影响。属于双月刊的《NHK大相扑中继》杂志,在2011年被迫停刊。

按年级划分的学习类杂志,也因为“少子化”,刊物内容不合时代需求而纷纷停办。2010年至2011年,小学馆的《小学五年生》、《小学六年生》停刊;学习研究社的《学习》、《科学》停刊。进入2012年,停刊势头丝毫没有减弱。3月份,小学馆的《小学三年生》、《小学四年生》以“3月号”为“最终号”,宣布停刊。

《旅》杂志是新潮社于1924年创办的,被日本杂志界誉为“最古老的旅游杂志”。进入2012年,也是以“3月号”为“最终号”,宣布停刊。著名作者松本清张的文章《点与线》在《旅》杂志上连载57年,《旅》杂志虽然停刊,但松本清张的文章却不是句号,而是逗号。专家们指出,《旅》杂志之所以停刊,主要是因为旅游需求的下降。

此外,平凡社的公共关系杂志《月刊百科》、属于报纸但又是出版相关团体梓会的信息报纸的《出版摘要》、图书交易批发公司栗田出版销售的信息杂志《栗田周报》等,都是因为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而不得不停刊。

宗教类图书大量出版

由于2011年3月11日大地震,“日本人的意识结构”发生变化,日本人遭受的心理创伤——“心理灾害”难以抚平,迫切希望找到宣泄的方式。2011年,也是日本两位著名宗教人士的重大纪念日——“亲鸾圣人750回忌”、“法然上人800回忌”。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日本出版行业推出了许多宗教类图书。

亲鸾圣人的人气一直很旺,有关亲鸾圣人的图书每年都会出版数十种。与法然上人以及道元、空海、良宽等宗教名人相比,围绕亲鸾圣人的图书占压倒性的多数。2011年,以ちくま新书出版社出版、阿满利麿撰写的《亲鸾》为代表,共出版发行45种,其中包括由本愿寺出版社出版、上田纪行外撰写的《我与亲鸾》,由新潮社出版、梅原猛与释徹宗合著的《亲鸾之“谜”》,由NHK出版社出版、高史明撰写的《〈叹异抄〉与现代》等。

2011年,有关法然上人的图书出版了10种。比如,由ちくま新书出版社出版、阿满利麿撰写的《法然入门》,新潮社出版、梅原猛与町田宗凤合著的《法然的“宽恕”》,平凡社出版的纪念册《法然》等。在有关法然上人的10种图书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由NHK出版社出版、松冈正刚撰写的《法然的编辑力》,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对法然上人的宗教名人身份轻描淡写,而对法然上人作为读书家、编辑家、理工学者的身份却浓墨重彩,使得法然上人从“神”到“人”,跃然纸上,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富有人性的魅力。

2011年10月20日至12月4日,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名为“法然与亲鸾 因缘之名宝”的特别展,这对东京国立博物馆而言,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图书交易批发公司东贩与这个特别展合作,实施了相关宗教类图书促销计划,对参与图书展销的书店,发放了降价打折券(读者购买图书,书店向读者赠送这种降价打折券。读者在下次购买图书时,凭借此券,可以买到打折的图书——编译者注)。

2011年,其他宗教解说类图书的销售也很繁荣。比如,由讲谈社出版、收入《讲谈社新书》、桥爪大三郎与大泽真幸合著的《奇怪的基督教》;由文艺春秋出版社出版、收入《文春新书》、池上彰撰写的《假如弄懂池上彰的宗教,就能观察世界》;由NHK出版社出版、收入《NHK新书》、佐藤优撰写的《最初的宗教论·左卷》;由文艺春秋出版社出版、佐藤优与中村兔合著的《话说圣经》;以及由筑摩书房出版、吴智英撰写的《循序渐进的佛教入门》等。

在以上宗教类图书中,《话说圣经》因为把“宗教可以拯救震灾后的日本吗?”作为副标题而热销;《奇怪的基督教》因为采用两位社会学者一问一答的形式结构全书而热卖,截至2011年12月,销售17万册,打破宗教类图书销售的纪录。

教养类丛书不断出版

2009年以来,日本似乎出现了“教养类图书复兴”的趋势。作为教养类图书的丛书或系列书,2009年,河出书房新社出版了《河出丛书》。2010年,筑摩书房出版了《筑摩选书》。2011年,中央公论新社出版了《中公选书》;技术评论社出版了《生存技术丛书》;星海社以“作为武器的教养”为宗旨,推出了《星海社新书》等。

中央公论新社的《中公选书》,大力倡导“只有掌握知识,才能自由自在;有了知识,要在时代中磨炼,要凭借知识走遍天涯海角”。相对于《中公丛书》的执笔者以学者为中心,《中公选书》则重用评论家和新闻记者,涉及的都是当代最现实的问题。《中公选书》于2011年11月出版了第一套书,共5种:茂木健一郎与竹内薰合著的《3.11 以后》、野村喜和夫撰写的《萩原朔太郎》、筒井清忠撰写的《帝都复兴的时代——关东大震灾以后》、小林恭子撰写的《英国媒体史》、大川润与佐伯英隆合著的《Casino folie文化志》(Casino folie特指1929年日本的石田守卫和夏本健一等创建的剧团,该剧团主要上演大众剧目及低级喜剧之类——编译者注)。

《生存技术丛书》的出版商是技术评论社,其丛书紧扣“技术”的主题,自称为“教养2.0版文库”,宣扬“拥有技术才能延续生命,在危机时代传播生存的技术”。该丛书2011年6月推出了第一套书,共3种:内田树撰写的《最终讲义——围绕生命延续之六讲》、释徹宗撰写的《理直气壮地活着!佛教生活》、小川仁志撰写的《再生日本!最贴近的公共哲学》。

2011年,みすず书房建社65周年,该社以“现代古典”为目的进行纪念图书的选题策划,推出了新的系列《开始的书》,受到市场关注。

2011年9月,星海社面向10岁至30岁年轻人推出《星海社新书》,这套丛书的出版序言就极富刺激性和挑战性:“对于选择战斗的下一代朋友,本书给予你们作为武器的教养。”《星海社新书》的第一本书,是泷本哲史撰写的《作为武器的决断思考》,问世后在两个月内发行突破18万册,成为当年教养类图书中最畅销的书。

(岳 月 古隆中 编译) IB3oJ/VT0ypVAfAtiTlMBl0nq338qujQT0B5uSXCrrio34tu3UxGSr9a+cHa6eB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