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瑞典多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算上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已经有8人了。但是,像特朗斯特罗姆这样创作“低产”、正式职业为心理医生、“歪打正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还是第一个。
2011年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的80岁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特朗斯特罗姆是瑞典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虽然创作的诗歌只有100多首,但都是精品。作为当代欧洲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他在瑞典家喻户晓,作品被译成60多种文字,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自1993年以来每年都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瑞典文学院称特朗斯特罗姆获奖是因为他“通过简练而朦胧的描述,向读者展示了鲜活的生活现实”。他继承和发扬了20世纪诗坛的现代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技巧,通过精炼、清新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绘,把日常生活和大自然的一切展现出来,由此也揭示了人类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落日像狐狸悄悄走过这片土地”,“风在夏日攥住橡树的船帆,把地球扔向前去”……他脍炙人口的诗句在瑞典广为流传。
特朗斯特罗姆1931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一名记者,母亲是老师。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喜欢文学艺术,13岁就开始写作。1954年,23岁的特朗斯特罗姆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成为20世纪50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件大事。此后,他陆续发表了代表作《路上的秘密》、《半死的天堂》和《狂野的市场》等。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作走向国际舞台并引起广泛关注,他曾对媒体说:“我一年就写两三首诗。”他的作品不断获得国际文学大奖,如国际诗坛著名的格里芬诗歌奖、布里德伯特奖等。特朗斯特罗姆来过中国多次,他的诗歌在中国诗坛也很有影响。
1990年,特朗斯特罗姆因脑出血导致右半身瘫痪,很难开口讲话,但仍坚持写作。文学奖公布前,文学院常务秘书恩格隆德打电话向特朗斯特罗姆道贺。当妻子把这一消息告诉轮椅上的特朗斯特罗姆时,他表示“很激动”。其实,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正式职业是心理医生。1956年,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心理学获得学士学位后,他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实验研究所工作。1960年至1966年,他在瑞典一所少年犯监狱做心理医生。1980年后,他长期在韦斯特罗斯市的劳工市场研究所从事心理辅导工作。作为心理医生,他深受少年犯、瘾君子们的尊重。同时,他的职业也给其诗歌语言增添了直指人心的深刻魅力。
有采访者专门为特朗斯特罗姆获奖一事采访了瑞典文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他表示,瑞典是个小国,此前已经有7个瑞典人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数量上看确实不少。上一次瑞典作家获奖是在38年前。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作家艾温德·约翰森和哈里·马廷松。由于两人都是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文学院院士,此次授奖在国内外引起极大争议。在巨大压力下,敏感的诗人哈里·马廷松最终选择自杀。此后,瑞典文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瑞典作家就格外慎重了。
马悦然教授说,在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中,如果按写作使用的语言分类统计,排名最多的是英语作家,其次是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作家排名第五。在文学奖刚创立的前20多年里,国际文化交流面较窄,瑞典文学院把多数文学奖授予了瑞典、丹麦、挪威等国作家。此后,瑞典文学院逐渐把眼光转向欧洲大陆、美国,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来自南美、亚洲、非洲的作家逐渐引起文学院关注。
(郝新仁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