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对于Internet,大多数人都已不再陌生,而intranet则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事物。作为现代的通信和沟通方式,它们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们编辑网络信息,也正是建立在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之上。因此,在进入正式学习阶段之前,应对Internet和intranet建立明确的概念。

一、Internet与intranet

1.Internet

Internet是由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网络组成的一个松散结合的全球网。通过它,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可以互相交换信息。

Internet中文译为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网络。它不仅是一个多媒体的通信媒介,也是一个无限的信息资源。它是由成千上万个不同规模的网络通过自愿原则,采用TCP/IP协议互相连接起来的一个巨型计算机网络。没有任何机构能够完全拥有Internet,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称为Internet公司,Internet包括了现实生活中各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Internet是一个理想的信息交流媒介。利用Internet,人们可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快捷、方便、安全、高效地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可以拨打国际长途电话,传输国际可视电话以及召开在线视频会议等。

第二,Internet是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Internet上有遍布全球的数字图书、杂志期刊和报纸,还有世界各国政府、学校和公司企业等机构的详细信息。

第三,Internet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各种免费的经济信息,进行各种电子交易。无论是股票、证券,还是房地产,在网络上都可以实时交易。通过Internet,企业还可以开展网络销售,召开订货会,举办新产品发布会,进行广告推销等,并且图文并茂、声像俱全。

第四,Internet是一个花样众多的娱乐厅,可供用户享受各种娱乐休闲活动。网上有很多专门的娱乐站点,包括聊天广场、在线影视广播、网上体育世界、网络游戏、旅游观光、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等。

Internet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其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学科,而且是其他学科发展的“助推器”。如果说Internet是“信息高速公路”,那么网络就是收发奔驰在Internet上的“高速信息运输车”的信息站点。

Internet的前身是ARPAnet(阿帕网),它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支持建设的,其核心技术是分组交换技术。1983年1月,TCP/IP协议正式成为ARPAnet的协议标准。此后,大量的网络、主机与用户接入ARPAnet,这就使ARPAnet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性网络的接入,ARPAnet逐步扩展到其他国家与地区。目前,很多现存的网络都已经接入Internet,如空间物理网(SPAN)、高能物理网(HEPNET)、IBM的大型机网及西欧的欧洲学术网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认识到大型互联网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Internet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以年均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Internet最初只用于科学研究和学术领域,其目的是进行研究和教育,而不是谋求利润。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Internet上的商业活动开始缓慢发展。1991年,美国成立了商业网络交换协会,允许在Internet上不加限制地获取商业信息。与此同时,各个公司也逐渐发现Internet在产品推销、信息传播及电子商贸等方面的价值,Internet上的商业应用迅速发展起来。反过来,商业应用的推动,使Internet的发展更加迅猛,其规模不断扩大,用户不断增加,应用不断拓展,技术不断更新。Internet几乎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目前,ANS(IBM、MCI和MERIT于1992年联合组建的高级网络服务公司)建设的ANSnet是Internet主干网,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主干网通过ANSnet接入Internet。普通用户主要通过电话线接入Internet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办公室的计算机通常是通过局域网接入校园网或企业网。校园网、企业网一般是通过专用通信线路与地区网络连接。局域网分布在各个建筑物内,连接着各个院系与研究室的计算机。这些局域网通过校园主干网的互联,就构成了校园网。校园网中的各种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与网络服务器都是Internet用户可以访问的重要资源。这些系统通过校园网接入Internet,供本校或其他大学的Internet用户访问。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Internet是一个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源网,接入Internet的主机可以是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器,也可以是信息服务使用者的客户机。Internet代表着全球范围内无限增长的信息资源,是人类拥有的最大的知识宝库之一。随着Internet规模的扩大,网络与主机数量的增多,它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与服务将更加丰富。正如尼尔·巴雷特在《信息国的状态》一书中所言:“要想预言Internet的发展,简直就像企图用弓箭追赶飞行中的子弹。在你每次用手指按动键盘的同时,Internet就已经变化了。”

传统的Internet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E-mail、WWW、Telnet、FTP与Usenet等。随着规模和用户的不断增长,Internet中的各种应用也进一步得到拓展。Internet不再仅仅是一种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信息查询的手段,而逐渐成为人们了解世界、讨论问题、购物休闲,乃至从事跨国学术研究、商贸活动、接受教育、结识朋友的重要途径。一些国家甚至利用In-ternet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政治领域传播其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Internet的全球性、开放性和平等性,使人们愿意在其上自由发布和获取信息。而浏览器、超文本标志语言、搜索引擎(如雅虎、谷歌等)、Java跨平台编程技术等的产生更使Internet如虎添翼。从此,Internet的使用更加简便,对信息资源的检索也更加快捷。

2.intranet

intranet又称为企业内部网,是采用Internet的协议标准,应用Internet的现有技术建设的企业内部网络。对于分散的企业而言,无须使用昂贵的专用线路,只需利用共用的In-ternet,通过对防火墙的设置,就可以很容易搭建一个虚拟的专用网。intranet以新的概念和模式建设或改造企业的信息系统,使之更有效地运转,让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intranet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信息管理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与交流的程度,促进了不同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降低了信息处理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3.Internet与intranet的联系和区别

Internet与intranet既有联系又有区别,Internet被称为国际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把全世界的计算机信息通过网络连起来的一个跨越全球的“网络的网络”;而intranet是公司内部的信息网,它是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进行连接和安全性分隔的。

防火墙是只用软件和硬件的方式将两个计算机网络分隔开来的一种“障碍”,只有合法用户才可以跨越防火墙进行访问,而非法用户则会被它拒之门外。这就是intranet用防火墙与Internet分隔开来的实际意义。

Internet与intranet的联系主要表现在intranet继承和发展了Internet的许多先进技术,且intranet与Internet进行连接后可以交换信息。这样,用户就可通过intranet充分享用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了。

Internet与intranet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Internet是公众网,任何人都可以访问整个网络信息;而intranet是内部网,未授权的用户无法访问其中的信息。

(2)Internet十分庞大,管理复杂,运行效率难以保障;而相对来说,intranet规模小,管理严格,运行性能高。

(3)Internet的信息主要是公众性的,如广告、新闻、免费软件等,它是一种交流公众信息的手段;而intranet的信息是公司内部的,如公司人事、技术、财务信息等,一般不对外公布。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建立Internet主要是为了提升外部形象和加深公众对公司的认识;而促进内部数据和信息的流动则是intranet站点的主要任务。Internet和Web的确是尽人皆知,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成了一个有用和无用信息的大杂烩,Web站点数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急需有组织的索引和搜索引擎。intranet则是Internet和Web在受控的安全环境下的扩展。

需要注意的是,intranet还太新,而且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它配合或为它开发的软件和组件还不太多。但是随着市场的迅速增长,应用软件的开发者们一定会开发出利用Web跨平台优越性的软件。

随着Internet与intranet的广泛应用,未来世界将带给人们更可观的前景。图1-2所示为Internet与intranet的示意图。

图1-2 Internet与intranet示意图

资料链接1-1

CNNIC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网民规模突破4.5亿大关,上网设备呈多元化发展

《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5亿关口,达到了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693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依然构成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

我国网民上网设备多样化发展,笔记本电脑上网使用率增速最大。《报告》显示,2010年,网民使用台式电脑、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占比分别为78.4%、66.2%和45.7%,与2009年相比,笔记本电脑上网使用率上升最快,增加了15个百分点,手机和台式电脑上网使用率分别增加5.4%和5%。

2.商务应用持续“领跑”网络,网络娱乐渐入平稳期

当前,娱乐类应用在我国网民网络应用中呈现下滑趋势,电子商务类互联网应用则成为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最快、最迅速的主力军。

《报告》显示,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而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也以45.8%和48.2%的年增长率,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我国更多的经济活动正在加速步入互联网时代。

基于电子商务类应用规模和模式的快速增长,网络娱乐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期。《报告》显示,2010年大部分娱乐类应用渗透率均已下滑,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视频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下降4.2%、2.4%和0.4%,用户规模增幅相对较小。

3.中小企业试水“网络营销”,基础网络安全不容忽视

当前,中小企业纷纷试水“网络营销”。《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达92.7%,规模较大的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更是接近100%。43%的中国企业拥有独立网站或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店;57.2%的企业利用互联网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应用水平为42.1%,其中电子邮件以21.3%的比例成为“最普遍的互联网营销方式”。

随着政府对网络安全问题集中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络安全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形势依旧严峻,问题仍不容忽视。《报告》显示,2010年,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比例为45.8%;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占21.8%。

《报告》认为,随着国家域名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现和处置能力大大增强。但是,防范和杜绝网络安全问题,消除网络失信行为,更需要权威第三方机构的介入,从网站身份核验、数据传输加密等层面,形成“打防并举、注重防范”的格局,帮助网民和网站建立起各类综合防范机制。

二、WWW简述

WWW是环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的简称,又称Web网或万维网。它是一个基于超文本(hypertext)方式的信息查询工具,是由欧洲核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研制的。WWW将位于全世界Internet上不同网址的相关数据信息有机地编制在一起,通过浏览器提供一种友好的信息查询界面。即使是一个对计算机知之甚少的人也可以通过移动或点击鼠标,在Internet上获取各种多媒体信息,甚至可以在Internet上看电影和电视、玩游戏、聊天、购物、学习和求职等。WWW使Internet不再是少数计算机专业人员和高科技人员的“专利”,而真正成为大众的“乐园”。

另外,WWW可提供传统的Internet服务,如Telnet、FTP、Gopher、News、E-mail等。

在Internet上浏览的读者既是信息的享用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Internet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进行全球通信的方式。

1.网页

网页也称为Web页,是指读者通过浏览器所看到的每一个页面,包含了各种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也可以说,WWW服务主要是通过一个个多媒体网页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的。

网页可以存放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一台计算机中,但这台计算机必须与Internet相连。网页经由网址来识别与存取,当在浏览器上输入网址后,经过一段复杂而又快速的程序运行,网页文件会被传送到相应的计算机,然后通过浏览器解释网页的内容,最后展示到浏览者的眼前。

文字与图片是构成一个网页的两个最基本的元素。除此之外,网页的元素还包括动画、音乐、程序等。

在网页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菜单中的“查看源文件”,就能够通过记事本看到网页的实际内容。可以看出,网页实际上只是一个纯文本文件,它通过各式各样的标记对页面上的文字、图片、表格、声音等元素进行描述,而浏览器则对这些标记进行解释并生成页面。然而,在源文件中一般看不到任何图片,这是因为网页文件中存放的只是图片的链接位置,而图片文件与网页文件是互相独立存放的,甚至可以不在同一台计算机上。

2.网站

网站也称站点,是指在Internet上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文档和各种网页元素组成的集合。一个网站是由若干个网页构成的,每一个网页中包含了要传播的各种信息,如普通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以及其他网页的超级链接,等等。

一个简单网站的建立流程为:设计者首先制作一些网页;然后使用有效的组织规划,让这些网页彼此相连;最后通过发布,使在Internet上浏览的客户能看到这些网页的信息。通常,一个网站对应磁盘上的一个文件夹,网站的所有信息都会被放在该文件夹下或其子文件夹下。

网站是企业向用户和读者提供信息(包括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离开网站(或者只是利用第三方网站)去谈电子商务是不可能的。企业的网址被称为“网络商标”,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的组成部分,而网站是Internet上宣传和反映企业形象与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企业网站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

3.主页

一般来说,主页是一个网站中最重要的网页,也是被用户访问最频繁的网页。它是一个网站的标志,体现了整个网站的制作风格和性质。主页上通常会有整个网站的导航目录,用以帮助读者了解网站概貌并引导其调阅重点内容,因此主页也可以称为一个网站的入口点或者主目录。网站的更新内容一般都会在主页上突出显示。

主页是采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的文本,通常被保存在WWW服务器中,浏览者可以通过网站的主页URL地址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访问到该主页。例如,要访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主页(见图1-3),只需在客户机的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http://www.edu.cn”,并按回车键即可。

图1-3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主页

4.超链接

网页中除了包含各类信息外,还包含与其他网页相连的连接点,即超链接。

超链接在本质上属于一个网页的一部分,它是一种允许浏览者同其他网页或站点之间进行连接的元素。各个网页链接在一起后,才能真正构成一个网站。所谓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一张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一个应用程序。当浏览者单击已经链接的文字或图片后,链接目标将显示在浏览器上,并根据目标的类型来打开或运行。

网页中的超链接一般是带有下画线的彩色(多为蓝色)文字或图像,将鼠标指针移到超链接上时,一般会变成小手的形状(见图1-4),单击即可打开超链接的页面;访问过的超链接一般呈现带有下画线的暗红色文字。

图1-4 超链接

超链接是Web信息与传统媒体信息的一个重要区别,它能使浏览者的信息呈现出非线性链接。

5.超文本

1965年,特德·纳尔逊(TedNelson)创造了术语超文本。1981年,特德在他的著作中使用超文本描述了以下想法:创建一个全球化的大文档,文档的各个部分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中。通过激活称为链接的超文本项目,如研究论文里的参考书目,就可以跳转到引用的论文。

超文本技术是一种按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该技术将自然语言文本和计算机交互式地转移或动态显示线性文本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其本质和基本特征就是在文档内部和文档之间建立关系,正是这种关系给了文本非线性的组织。概括地说,超文本就是收集、存储、磨合、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关联的技术。

HTML文档之所以称为超文本,是因为它不仅包含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内容,还包括实现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超链接。

人们日常浏览的网页上的超链接都属于超文本,它已成为WWW的核心技术。 H+VHiJerxsspInZ3coho1uuoKPAaFMYT/a2DZ/9YK8uz2tNQzW818NPUtrujr+Z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