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写作基础知识

作为一名网络编辑,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应掌握好写作基础知识,为日常工作中网络新闻和网络评论的编写打下坚实基础。

一、记叙文

(一)记叙文知识

1.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的文体。

记叙文运用极广,种类众多,常见的有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游记、参观记、访问记、人物传记、回忆录等。记叙文要求内容真实感人,材料具体生动,语言鲜明形象,结构清晰完整。

2.记叙文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文不可缺少的六要素。至于这六要素在具体文章中怎样安排和处理,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来确定。

(二)记叙文写作

一般来说,记叙文的写作要求有以下四点:

(1)一定要交代清楚记叙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是文章完整性的一个基本保证,其中任何一项没交代清楚都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2)记叙时,一定要思路清晰。为做到这一点,在结构上,应该有一条明确的线索(如某一种事物、某一句话或某一种感情)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组织安排材料上,应有一定的顺序(如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两者的结合),根据表达效果的需要,还可考虑运用恰当的倒叙或插叙手法。

(3)记叙一定要具体、生动、详略得当。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都要通过具体的事或人在事中的具体表现来体现主题。所以在写事时,要对中心事件的发展过程作具体、生动的叙述,特别是对最能体现主题的内容和情节要详写;对只起辅助作用的内容和情节要略写,几笔带过。在写人时,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具体、生动的描绘,让人物站起来、活起来、动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三有”,即有情境、有形象、有特征。

(4)在表达方式上,应以记叙、描写为主,适当地夹有议论和抒情,以深化文章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忌脱离中心内容作空泛的议论。

二、议论文

(一)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的概念

议论文是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议论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了解、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并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形式进行的。这种方式主要用于辩明事理、评论是非,表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

2.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同时应具备概括性。

3.议论文的类别

按照议论文论证论题的基本方式,可以将其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立论文是指对论述的问题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并通过论述或论证,阐明观点的正确性。驳论文是指批驳别人的观点或主张,从而证明自己见解的正确性,通常可以直接驳斥谬论的论点,也可以通过驳其论据和论证从而驳倒谬论。

根据议论文论说的内容,可以将其分为评论、杂文、学术论文。评论是指以议论为手段、对某问题或某事件发表意见的文章,它又分为政论、思想评论、文学评论、学术评论等。杂文是指反映社会事件和社会倾向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论文,属于文学体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尖锐的战斗性、形象的艺术性和幽默的讽刺性等特点。杂感、杂谈、随笔、短评、札记等都可归于杂文类。学术论文是指比较系统、全面或深入地阐述学术问题的专题性论文。

(二)议论文写作

不管是写作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不管是写作评论还是读后感,大致应遵循以下步骤:

1.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即引论。引论或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或者起笔先就中心提出设问以引起读者注意,然后提出论点;或者开头先说明写作缘由,再提出论点;或者用事实引出议论,再提出论点;或者通过比喻,生动形象地引出论点。到底采用哪种方法,作者可根据内容需要来定。总之,这部分的主要任务就是提出整篇文章要论述的中心议题(论题)或中心论点,目的在于使读者明确论述的中心。另外,这部分的文字一定要简明,最好控制在100字以内。

2.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即本论。本论是文章的中心,文章写得是否有说服力,关键就在于它。

写作时应针对议题,联系实际,逐层阐述。首先,要考虑好采用哪种结构方式,以保证文路清晰,避免杂乱无章。常用的结构方式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到底采用哪种,要根据论题和中心的需要来定。举例说明,像《“闭关锁国”与“对外开放”》这样的题目,因两者属取舍关系,就适合采用对照式;像《让捐赠款物成为一笔明白账、廉洁账、放心账》这样的题目,因三者之间为递进关系,就适合采用层进式。其次,要选择好采用哪种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因果法、引申法(也称为归谬法,一般用于驳论)。如果采用例证法,所举事例要新颖、有典型意义、最能说明中心论点,且举例不在多,而强调有说服力,忌陈芝麻烂谷子地大量罗列;如果采用引证法,要避免不作具体分析地单纯引用。具体采用哪种论证方法,也是要根据论题和中心的需要来定,一般文章中也可采用多种论证方法。如果论述的问题比较复杂,为阐述得更全面,还可以围绕中心论点提出若干分论点,逐层进行论述。总之,这部分的主要任务是用确凿的事实和不可辩驳的道理,以及严密的逻辑分析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从而让人信服。

3.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即结论。结论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作用为照应开头、强调中心、收束全文。结尾文字一定要自然、简洁、富有启发性。总之,这部分的目的,是根据本论的分析得到完整的论断,以加深读者的印象;但这个论断并非开头所提论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它的进一步深化。

三、说明文

(一)说明文知识

1.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成因、功用、功能等的一种文体。它具有科学性、客观性、条理性、准确性的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按内容(说明对象)划分,可把说明文分为实体事物说明文和抽象事物说明文两大类。其中,实体事物说明文,是指说明对象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如“新式‘南瓜’每个400斤”;抽象事理说明文,是指说明对象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如“公元3000年的幸福生活”。

按形式(说明笔法)划分,可把说明文分为通俗科技说明文和科学小品两大类。其中,通俗科技说明文语言平实、结构单纯,如“科学解读——衣、食、住、行”;科学小品是科学和文学的完美结合,如“‘冻石’撷趣”。

(二)说明文写作

一般来说,说明文的写作要求有以下四点:

(1)一定要抓住所要说明事物的外部和本质特征来写,如大小、轻重、状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使内容具有科学性。

(2)在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找出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考虑好说明的顺序,一般可以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使行文具有条理性。

(3)说明事物时,必须准确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凭主观任意编造、无中生有,要使说明具有客观性。

(4)说明文的语言力求准确科学、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为使文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事理和“死”的事物写具体、写“活”,可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引诗文、画图表等,给人以具体、深刻的印象。 zTZxBPjh1ExvMLbZ8PKuX6HxAW8AlDXifUPNGMt9kelc+ExOq1r1n9szHwZNA8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