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活中,人们都会有许多小毛病或者坏习惯。这些小毛病和坏习惯很不容易被人们重视改正,因此常常能够不经意被带到职场工作中,稍微不注意就可能令自己在工作中不能执行到位。只有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够将这些不良之处一一改正,保证最终执行到位。

1 “差不多”其实是“差多了”

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经历:当父母问自己作业写得怎么样或者考试怎么样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用“差不多”这样的词作“挡箭牌”;长大参加工作后,每天按时上班,出现在办公室,准时下班离去,但是对于自己的工作却做不到精益求精,只要“差不多”就行,脑子中根本就没有“执行到位”的概念。

著名作家胡适曾创作传记题材寓言《差不多先生传》,文中的“差不多先生”就代指了当时社会上那些不认真对待工作的人。

差不多先生是处处闻名,人们天天都将其名字挂在口头,因为他是民国“最有名的”。“差不多先生”常说的话就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何必太精明呢?”

小时候,有一次母亲让他去买红糖,结果他买了白糖回来。母亲骂他,他却摇头说:“红糖和白糖差不多嘛。”在学校的时候,老师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陕西。”老师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却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后来他长大了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常常将“十”写成“千”,将“千”写成“十”。这让掌柜的很生气,常常骂他,但是每次他都赔着笑脸道:“‘千’比‘十’只多了一个撇,不是也差不多吗?”

后来为办一件要紧的事情他需要坐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从家走到火车站,迟到了2分钟。他只能瞪着双眼远远地看着火车越走越远,叹气道:“只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和明天走,也差不多啊。火车也太残忍了吧,八点三十开和八点三十二开,不也差不多吗?”他想不通,为什么火车就不能多等两分钟呢?

一天,他突然得了急病,家人急忙跑去找东街的汪医生,但是去请医生的人一时之间却找不到汪医生,把西街兽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看到王医生,知道找错了人,但是病在身上痛苦难耐,心里焦急等不下去了,于是道:“王大夫与汪医生也差不多,就让他试试吧。”于是牛医王大夫便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看病开药。结果不到一刻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快要死的时候还在说:“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凡事只要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太认真呢。”

还有一个很老的动画片《差不多》,讲的是林郎学习射箭的故事。他刚射了几箭,就觉得差不多可以了,想要像爷爷一样到林中去打猎。爷爷将他带到靶场,让他认真练习。林郎在一次射乌鸦的时候偶然射中了靶心,便认为自己的射技已经很好了,匆匆地跑去打猎。当他跑进深山时,刚好碰到一只狼。林郎抬手便射,一连三箭都没中。狼见他的箭术很差,就反身朝他扑了过来。幸亏爷爷及时赶到,他才没有被狼吃掉。林郎回到家中,痛定思痛,开始认真地学习射箭技术了。

在工作当中,一些老板会要求员工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到位,可是大多数人只想着“差不多就行了”。这种心理状态所反映出来的,是执行者并没有意识到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意义。

“差不多”的心理是人人都应该摒弃的!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应该多问自己几次“到位了吗?”努力将工作做到位是每一个执行者必须具备的态度。现代社会,并不缺少技术、设备、流程和理念这些东西,缺少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将工作做到位的执著精神。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追求细节的精准,再加上高度的责任心,才会将工作真正地执行到位,“差不多”也将会离我们而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流传着一个故事。

当时,西欧一个国家生产的降落伞安全性能不够好,虽经厂商努力,合格率提升到了99.9%,但还是有0.1%没有合格。军方对厂商郑重声明,降落伞的安全性能必须达到100%合格。厂商却不以为然:“99.9%差不多就是100%了,每一种产品都不可能达到100%的合格率,除非有奇迹发生。”99.9%的合格就表示每1000个跳伞的人中就必然有一个人因为降落伞质量不合格丧命。军方想出了一个避免这种现象的方法:从厂商交付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负责人背着亲自从飞机上跳下去。军方“安慰”他说:“你不是说99.9%和100%差不多吗?不用怕,你不会运气那么差正好选中那不合格的0.1%。”之后,降落伞的合格率一下子就达到了100%。

0.1%看似微不足道,却会使一个无辜的生命顷刻间消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这个意思。要想做到“毫厘不差”,就要让“差不多就是差多了”的思想深植执行者的脑海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执行最终到位。 Y41d1dNYIEt6Ja9+hL8lTyYdgYQxKW9ROrOAv+MCEg+POsxR0diQgDny9FhEvJ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