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松散的群体不叫团队

说到团队,我们要与一个词语——“群体”区分开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虽然“群体”可以向“团队”过渡,但实际上,“团队”和“群体”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在英文中,团队叫做“Team”,群体叫做“Group”;在中文中,团队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而群体,简单地讲,则是一组可能有着共同目的,但却缺乏协作性、没有凝聚力的人群。所以,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这两个概念都相差甚远。

即使不从抽象的角度讲,我们也可以分辨出两者的差异(见表1-1)。我们说到哪队人是一个团队时,一定是从内心认可它是有着高度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战斗力的;而说到某某只是一个群体时,一定是没有把它想象成一个有核心、有凝聚力、有完全的协作精神的组织。

表1-1 团队角色与群体角色的差异

群体角色 团队角色
角色描述 职位说明书 互相认知
产生方式 任命、聘任 自觉、自愿、自然
强制性 组织强制 自觉约束和规范
做得好时 表扬、奖励、晋级、加薪 绩效提高,奖励个人
做得不好时 惩戒 绩效下降,惩戒个人
管理方式 履行职位职责 充当合适的角色
地位 存在明显的地位差异 平等

所以,虽然这里没有解释“团队精神”,但是,我们不妨简单地说,团队是具有团队精神的一群人,而群体是没有团队精神的一群男人与女人。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公司中会碰到的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工作中,主管总是习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员工则总是习惯低眉顺眼、唯唯诺诺。那么,这个是团队还是群体?

第二种情况:一个主管在外面开会或参加培训,中途总是忍不住出去打手机,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公司的人打他手机,因为有事要找他拿主意,让他拍板、下决定;第二,他自己对公司的事或部门的人不放心,不知道他不在的时候手下的人能不能把事情做好、把任务执行好,所以要问问情况、做好安排他心里才踏实。

第三种情况:一个公司设有意见箱或建有网络论坛,上面的领导层提出战略和决策,下面的干部和员工有70%的人踊跃提出想法和意见,最终公司上层充分考虑了这些想法和意见。

第四种情况:在公司的垃圾桶旁边故意丢一个香蕉皮,或者在公司的洗手间故意扔一张纸,结果一个上午过去了都没有人去捡。大家都认为,这关我什么事啊,我又不是清洁工。

这上面的四种情况,相信大家都能分辨得出来,哪一个是群体,哪一个是团队。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见图1-1)。

图1-1 三种领导方式(■代表领导,□代表员工)

第一种情况:监督型领导。这种领导方式绝对是群体。为什么?很明显,在这个组织中,领导是监督型的、命令式的,完全是一人当家的作风;而下面的员工则是顺从型的、听话式的,整个一副没有自我、缺乏主动的模样。这样的组织,成员之间没有沟通,没有真正的向心力,不会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协作性,最终不可能表现出团队精神。

第二种情况,参与型领导。在这种领导方式下,领导不在,公司就缺了主心骨;外面开会的开得不放心,里面做事的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样的组织依然只能是群体,因为它的成员没办法自动自发,工作上缺乏自主性。

第三种情况,团队型领导。公司做出一个决策,大家基本上都参与了,而且大家的想法、意见和建议都得到了尊重,甚至是采纳,这就说明,这个组织是有团队意识、团队作风的。这样的组织里大家群策群力,充分展示个人的存在和作用,发挥了思考性的特点。

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

——安德鲁·卡耐基

第四种情况,大家也可以在各自的公司做这样的实验,能证明什么呢?如果跟上面提到的情况一样,那么你的组织就是一个群体,反之就是一个团队。为什么?这是一个观念的问题,看看你的公司中有没有一种协作的精神——大家相互补位、相互支援。没有这种意识,成员之间就会认为,那是他的事,不是我的事。那么,这样的组织怎么能算得上是团队呢?

除了上面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一反三,把身边相近的例子拿出来比较。比如,自己的公司像不像一个团队?是不是员工有事情的时候都打电话找你处理?公司70%的意见是不是从底下上来的?底下的人有没有自己的思考?像上面的第四种情况,我们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验证。

一次,我在法国巴黎乘坐地铁,手里抱着的书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我还没准备去捡的时候,旁边的一位法国人就帮我捡了起来。当时,其实我旁边站着的还有我们自己的同胞,可是,帮我捡书的不是中国人,却是人家老外。在国外是这样,在国内就更是这样了。我在上海坐公交,也是掉了书,而且是一摞书,可没有一个人帮忙去捡,全都是我自己弯腰捡起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虽然小,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我们在团队精神方面的建设还是不够的,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协作。

放到公司里来说,尽管大家都强调团队,但实际上真正符合团队要求的却为数不多。很多公司都存在第一、第二种情况,能做到第三种的比较少。大部分公司提意见时,能有30%的员工和干部参与就不错了,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便高于30%的人参与但没有达到70%,那也只能说明这个公司拥有的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团队。

打造一个真正的团队并不那么容易,只有当这个组织上下齐心协力、自动自发地去工作,并在过程中发挥思考性和协作性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团队。 P467dROxIuCxrdqAMNM74zBYb/Iw5yvqha9PYJPx7Art4zXyeiMQlgpBpZgJ27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