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团队的协作性

1.“我帮你的忙”——不可忽视的内部客户服务

英语中,有一个单词叫服务承诺,即“Service Commitment”,翻译过来就是“我答应你”、“我帮你的忙”,有服务承诺的意思。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内部服务;一个是外部服务。每一个公司都有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内部服务是针对内部客户的,自己公司的部门与部门之间互为内部客户;外部服务是针对公司之外的外部客户的。

以亨达集团为例。亨达集团内部有很多部门是内部客户关系:财务部和采购部,互为供需;采购部与物料部,互为供需;物料部与生产部、生产部与品管部、品管部与包装部、包装部与仓储部、仓储部与物流部、物流部与市场部、市场部与销售部,都互为供需;最后销售部再影响到财务部,这就形成了一个供应链。如果再加上人力资源部和研发部,就会构成一个更大的供应链。所以,我们可以说,亨达集团内部就是一个巨大的供应链,部门与部门之间,环环相扣,彼此需要,彼此服务。其实,每一个公司都是这样的,各个部门互为内部客户。

另外一个就是外部客户。在公司之外,买我们产品的人叫做外部客户。如果我们自己公司内部的客户都没有服务好,那外面的客户会服务得很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我们应该先搞好内部客户服务,再去服务外部客户。

北方航空的子公司天鹅航空的乘务员和机师回家的时候,公司都是派一个小巴士把他们送回去,而且公司的制度规定,必须要看到对方家人出来接他们,巴士才可以离开。乘务员肖小姐被送到了家门口,如果肖妈妈出来接她,送她回家的同事看到肖妈妈就可以说:“肖妈妈,您放心吧,您女儿在空中和地面都非常安全,我们会照顾她的。”“谢谢你,谢谢了。”然后这个同事才可以把车开走。如果肖妈妈没有出来,肖小姐还忘了带钥匙,甚至天还下着大雨,在这种情况下,要是送她回去的同事直接让她下车,接着就把车子开走了,估计肖小姐会在雨里哭起来的。送她回去的同事应该先把她带回航空公司,等雨停了再把她送回来。这样做就是内部客户服务。

天鹅航空的飞机降落在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的时候,他们的会计会左手拎一个装凭证的小盒子,右手拎一个装人民币的小盒子,到机场坐下:“兄弟姐妹们,在空中辛苦了,我们现在开始报销。”估计这一点是好多公司的会计都做不到的。什么叫后勤?后勤不是坐在后面,而是从后面走到前面,这才是真正的后勤。你知道打仗的时候,我们人民解放军的总后是怎么送弹药的吗?他们是送到战壕里去的,他们不会在离前线还有十公里的地方就停下说:“兄弟们,过来领弹药啊,送过去太危险了呀。”人民解放军的总后和天鹅航空的会计的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天鹅航空规定,如果乘务员和机师的孩子在家里生病,并且没有人带他去看病,那么公司会派人到他家里去,带孩子去看病。李乘务员马上就要去出任务了,但是家里的孩子生病了,发高烧,正好又赶上她老公出差,一起住的母亲腿脚也不方便,不能带孩子去看病。那孩子怎么办呢?按照公司的规定,公司就会派人过来,带她的孩子去看病,帮她照顾孩子。这样,她就可以安心地工作了,而不用在工作的时候还惦记着家中的孩子,难过、着急,甚至哭泣了。

与内部服务相对应,天鹅航空的外部服务做得也非常好,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内部服务做得特别好,让所有的员工在公司里都有归属感,整个团队有一股凝聚的力量。所以,要想做好外部客户服务,应该首先做好内部客户服务。还是那句话,如果连自己公司内部的部门之间都不能服务好的话,很难会让人相信他们的对外服务能做得好。

2.怎样构建团队的协作性

员工不但要愿意自主做事、愿意开动脑筋,还要善于与周围的人合作,协作性非常重要。有人曾这样形容过中国人:一个中国人像一条龙,而一群中国人却像一条虫。这样说也许过于尖刻,有失偏颇,但这的确是我们曾经留给别人的印象。所以,我国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充分重视团队的协作性。

做事情别只顾自己

如果一个公司的人都只管自己,不管别人,那么这个公司就很难变成一个团队。大家可以试试看,如果有一天你们想要出去郊游,比如把人全都拉到泰山那里去,然后在泰山山脚下野餐,这时候要烤肉,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总有几个人挥着汗,在太阳底下烤肉,也总有几个人坐到树底下,大呼小叫地说:“哎呀,烤好了没有?快点!饿死了!”做老总的,就要走过去跟他们说:“老高、老刘你们几个人,出来帮忙烤一下。”

我们公司郊游时,如果有人坐到树底下玩,有人在外面烤肉,我就会叫树底下的那些人让出来烤肉。我最见不得这种人,大家都在忙的时候,只有他在树底下乘凉,还叫人家快一点,只顾自己。

去泰山郊游的人,要回公司了,你注意看,总有一些人先冲到车上,找个最好的地方,坐下,帽子一拽,衣领一拉,手一交叉,就等着开车了。但是,也总有些人站在车门前面,在清点人数:“看到小玉了没有?还有小兰?小玉、小兰到哪里去了?”这种人特别有团队精神,因为他们顾及每一个同事的安危。

如果你们的公司真有这种事情,我给大家提个建议,让那些先上车的人就坐在那里,其他人悄悄地全部上另外一辆车,把车子开走,让他坐到半夜。这种人一天到晚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只顾自己,先找个座位坐好了,觉得别人的死活跟他没有关系。

其实不一定是要郊游,公司里只要举办活动、有什么项目,你注意看,马上就看得出来哪些人是只顾自己的,你也能很快就会发现我的话是对的。只顾自己的人,就是缺少团队精神的人。

任正非先生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军人出身,具有集体战斗意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电话程控交换机,业绩很不错,给对手贝尔阿尔卡特公司带来了很大的威胁。这主要在于华为的企业文化,那就是一个“狼”字,狼的文化,狼的嗅觉。

任正非先生说狼有三个特性:第一,狼嗜血,什么地方有血腥味它很快就能闻到。作为一家企业,华为要随时保持对商机的敏感,任何地方有商机、有利益,华为就要像狼闻到血腥味一样,能够马上敏锐地感觉到。第二,狼不避风雨,不怕寒冷,环境再恶劣也能生存下去,这一点华为也应该好好学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狼一般是成群出动的。我们常说虎狼成群,这句话就是说狼一出动就是一群,打的是团体战,从来不单兵出击。

改进从最难啃的骨头下手

每个公司总有些很难沟通、很难协调的事情,我们应该要好好地解决。我想大家都坐过飞机,坐飞机的时候,公务舱和头等舱的旅客的行李要优先绑,或者是贴个“头等舱”的标记在上面,意思是到了目的地之后,这个行李要优先出来。但是很奇怪,我在全国各地到处飞,坐了这么多次飞机,一年差不多160次,我的行李从公务舱优先出来的次数,却非常的少,除了在上海比较有机会早出来以外,别的很多地方都做不到。

有一次,我在上海办登机,乘务员小姐要帮我绑这个牌子,我就跟她说,其实这个牌子绑了也没用。她很惊讶,我解释说,我的行李到了目的地从来不优先出来。你看,很多人,包括办登机牌的那个小姐,她都不知道,她一天到晚绑牌子,其实都没有用。所以,我建议他们以后不要绑,或者绑的时候,在上面写“不一定送出去”、“不一定优先”。

我以前也在航空公司干过,知道为什么存在这种情况。行李优先出来一般需要几个环节,其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的话就优先不了。为行李绑牌子,是第一道手续;对行李进行分类,是第二道手续;将行李装上小拖车,是第三道手续;把行李放进飞机的货舱,是第四道手续;到了目的地将行李拿下来,是第五道手续;小货车再送行李到候机楼,是第六道手续;行李经过候机楼的转盘,是第七道手续。每一道手续都环环相扣,行李就会优先出来了。所以,行李在我国香港地区机场优先出来没问题,在新加坡机场优先出来也没问题,可是在我国内地的一些机场,行李要优先出来就不是很顺畅了,这其实是协调和沟通工作没做好。

最后,我提个建议,你可以在你们公司里面找两三个最难沟通、最不容易协调并且大家都很容易疏忽的事情,盯紧员工,把它们做成项目,不断地给员工要求,一直到他们习惯为止,这样,以后他们做别的事情,也就会慢慢习惯了。人与人之间就是要不断地沟通、协调,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好的想法,他做一件事情做习惯了,连改进的想法都没有,那么就没有办法去做,所以有句话叫做“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在生活中培养团队精神

第一,问好礼仪。一般的员工进出企业,都应该要跟自己的主管打个招呼,但我们很多企业里没有养成这个打招呼的习惯。具体来说,在下班的时候,员工应该跟谁打招呼?员工应该跟他的科长或主任打个招呼;主任、科长在回家以前,应该跟经理、副经理打个招呼;经理、副经理走的时候,应该跟总经理、副总经理打个招呼。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级别比你高的直属主管坐在那里,你都应该跟他打一个招呼。

我在日本的时候,发现他们很遵守这个习惯,这叫做企业伦理。而自古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自己是礼仪之邦,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不如别人。

一次,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李总找我给他们公司的员工上课。

上课的前一天,他请我到上海的威斯汀大饭店吃饭,特别要求我在上课的时候提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让我跟员工们说,他们开会时彼此之间应该先打个招呼,不要干等着开会。

第二件事,让我告诉员工们,以后他们彼此之间不要经常使用上海方言交流。

在我看来,李总的这两点要求其实就是批评。因为大家互不打招呼,经常讲方言,就是沟通不到位,也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这说明整个公司非常缺乏团队精神

第二,用餐礼仪。

我在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吃过一次饭,发现他们那儿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员工的袖子上画着红杠,一条红杠代表工作了五年,两条红杠代表工作了十年,三条红杠代表工作了十五年。这些红杠的意义不止于此,他们还代表着一种地位,甚至代表着公司对其所作贡献的肯定。

在和他们厂长一起吃饭的时候,旁边有一个六人桌,刚开始来了五个人,还有一个人没有来。我发现他们都不吃饭,只坐在那里小声地讲话。过了一会儿,最后那个人来了,他的衣袖上画着四条杠。他一到,坐着的那五个人马上站起来说:“前辈,辛苦!”他说:“吃饭吧!”其他几个人才同他一起坐下准备吃饭。他拿起筷子,另外五个人才拿筷子;他夹了肉,其他五个人才开始夹肉。

这个场景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它体现的是一种规矩、一种尊重。只要有资深的前辈在座,我们就应该尊重他,他衣袖上的红杠,并不代表着职务的高低,说不定三条杠的是主任,四条杠的是副主任,但是有四条杠的人走过来,另外五个会一起起立,说前辈辛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折射出了团队精神的力量。

第三,坐车礼仪。坐车也和伦理、规矩有关。而伦理和规矩,又和团队意识有关。一个有团队精神的公司,一定会有规矩;一个有规矩的地方,一定会强调伦理。

在乘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旁边那个位置是小位,也就是说,那个位置是给权力、职位比较低的人坐的。后面一排则是给职位比较高的人坐的,通常右边的是给一号坐的,左边的是给二号坐的,中间的是三号。所以,如果我们跟老总一起乘坐出租车,你把前门打开跟他说,老总您请坐,他会很生气的。

为什么一般在中间的是三号人物,而不是二号人物呢?因为没有人喜欢被夹在中间,尤其是坐在汽车里,中间是车子主轴经过的地方,坐起来最不舒服。所以如果有尊贵的客人,千万不要让他坐在中间。这么说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首长常常坐中间呢?其实没有一个首长喜欢坐在中间,他坐中间实在是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

也许有人会说,左边的位置也安全啊,像上海的出租车,左车门都是封死的,不能随便打开,据说这么做就是为了保证安全。但和老总一起乘车时,你可不能为了老总的安全,就把车门打开对他说:“老总,请进。”大家想想,从车门进到左边的位置,人得猫着腰爬进去,很不方便,谁会让更重要的人这么做呢?所以,坐出租车,你应该先自己爬进去,留出右边的靠近车门的位置给领导。不过,出租车以外的小轿车都有两个门,没必要你先进去,这时,你应该把右边的这个门打开,请领导坐好,然后自己再绕到左边坐下。

不过,开车的如果是车主,情况就不一样了。司机是车主,他旁边的位置就是大位,你如果坐到后面,就是把他当做司机。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们公司的员工缺少这方面的意识,你要教育他。自己的员工,不要到外面去被人家教育,我们要自己在公司内教育好。所以如果我是唐厂长,我会对出纳说:“这不是你坐的位置。”尽管这是一件小事,可是什么事情才是大事呢?对你来讲,生活、工作里的事情,不都是小事吗?

在工作中培养团队精神

要在工作中养成团队精神,第一步就是不推诿。

不推诿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被老板批评或者指责的时候,不要常常提起自己手下的名字,因为大家分工合作,如果领导批评你,你再回去批评手下,那么公司要你这个主管是做什么的呢?第二个方面,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先要承认是自己的错误,然后再去调查真正犯错的人,因为大家都参与了这件事,如果出现问题,每个人都有责任,作为部门的主管,你也可能犯错,所以你要先检讨自己的部门有没有错,再去调查和分析另外哪个部门有错。一般人遇到追究问题的时候,总是先指责别人的错误,很少先检讨自己这个单位或部门有没有错,这就是推诿,这种做法我们不赞成。

第二,不扯后腿。我国每年有很多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到美国去留学,按理说,到了国外,大家就是一个战壕里的,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树立团队意识,发挥出团队精神。可是,我却听说过这么一件事。

中国的一个大学生在美国哈佛大学拿到了奖学金,结果另一个同是中国人的大学生去哈佛大学告状,说那个得奖的学生在国内曾是他的同学,他对那个同学很了解,他的同学曾经在考试中有过作弊行为,还曾在家跟大人吵架,甚至动手打人。经过这么一个插曲,哈佛大学就把那位中国留学生的奖学金给收回去了,给了一个印度的留学生,而告状的那位中国留学生自己也没有得到奖学金。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很难受,因为我们自己人在外国得了奖学金,这本来应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啊,至于谁该得、谁不该得,那是另外一件事情,至少这个奖学金是我们中国人拿的,自己人有什么必要去扯自己人的后腿,最后弄得两个人都没有得到呢?如果我们没有本事去帮助别人,那么至少也不要去扯人家的后腿。

在公司里面也是一样,公司领导应该对扯后腿的行为予以制止。谁扯别人的后腿,做总经理和厂长的,就要特别提醒他。经过提醒,员工就能很快意识到自己是在扯别人的后腿,并有意识地约束和修正自己的做法。这样,团队精神就会慢慢地树立起来,不会被破坏了,公司里也就会因此减少了内耗。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有许多公司的大部分精力都被内耗掉了,公司里的人扯来扯去,都在扯自己的后腿。所以,公司的管理层尤其要注意。

坚决制止扯自己人后腿的行为,以减少公司内耗。

第三,远离英雄主义。有很多公司很喜欢把劳模的照片挂在墙上,以表彰先进、树立模范,激励其他人向他们学习。其实,我觉得这样做不太妥当。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把劳模的照片挂在墙上,别人就会向他学习吗?其二,即使是很公正地选出来的劳模,选举标准也没有问题,但把他的照片挂到墙上,就不会对别人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吗?

我有一个学生,毕业后在高雄的一家百货公司当副组长。

她的能力很强,表现非常出色,公司为了表彰她,就给她颁发了一枚闪闪发光的金星奖章,让她每天上班时佩戴在胸前。

刚开始,她觉得挺高兴、挺自豪的,毕竟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是对她能力和价值的肯定。可是没过多久,她就发现情况有点儿不对劲了。因为,自从她戴了那枚奖章后,中午就没有人愿意跟她一块儿吃饭,去洗手间时也没有人愿意和她同往,下班回家也没有人愿意跟她做伴。总之,自从戴了那枚奖章,她干什么都是一个人了。

她不想变成这样,于是就跑去找经理,问可不可以不戴那枚奖章。经理疑惑不解,说这是荣誉啊,为什么不戴。她就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系列变化告诉了经理。但经理表示,佩戴奖章是公司的规定,不能随意取消。

迫于无奈,她只得跟经理说,如果这是公司的规定,并且不能改变,那她只能下个月辞职了。这样,她才把那枚奖章取了下来。

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在我们这个社会,很多人不愿意向别人虚心学习,但却很喜欢在一边放冷枪、在后面扯后腿或挖墙脚。所以,故事中的那些背后的人,看到人家戴奖章,不是去向人家学习,而是心里充满了嫉妒和排斥。

所以,这也就意味着在墙上挂劳模的照片不一定是一种好办法。如果它确实是个好办法,为什么别的国家的企业都没有采用呢?我待过好多国家,大多数公司并没有这样做,原因之一就是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团队离心离德。在日本,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公司成功是大家的荣誉,公司失败是大家的羞耻。要发奖金就大家统统都有,要不发奖金就大家统统没有;奖章要挂就统统都挂,要不挂就统统都不挂。

也许我们很多时候是过分地强调了英雄主义。他是劳模,他就该挂照片,就该获得突出地表扬,这样的做法就等同于把一个人英雄化了、个人化了,最终,不管公司是出于积极的考虑还是别的什么,实际的效果都很可能是团队整体遭到破坏、个人主义得到张扬。

不要眼中只有超级巨星,要淡化他们的贡献,从而获得团队的凝聚力。

试想一下,把劳模的照片挂在墙上,如果大家学习的激情没有被刺激起来,冷漠的、讽刺的、挖苦的、排斥的情绪倒统统都出来了,这不是适得其反吗?所以,我们公司就规定不要把劳模的照片挂在墙上,树立榜样和模范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方式。

第四,不强调个人奖金。再拿发奖金这件事来说,很多公司都喜欢把奖金发给业务人员,我个人觉得,这样做并不好。一个公司的成功不可能只靠销售,而是要靠很多环节的顺利链接和密切合作,从供应物料、生产、品管,到包装、仓储、物流,最后再到销售,这些环节中的工作人员谁没有作出贡献呢?但是,发奖金的时候,只发给销售人员个人,或者搞销售的队伍,那么其他人会怎么想?恐怕以后除了销售人员,公司里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努力了。

我们公司的薪酬体制一共有五部分,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是基本薪水,其次是个人奖金(这部分与个人绩效挂钩),然后是团队奖金(这部分与团队表现挂钩),再然后是后勤奖金(包括会计、财务、研发、统计、品管、人力资源、仓储等),最后是特别奖金(专门针对特别事件的奖金)。

关于特别奖金,我举例说明一下。我们第三厂有天晚上发生了火灾,几个值班人员立即奋不顾身地去扑火,最后把火扑灭了,使损失降到了最低。于是,厂里给他们每个人都发了一笔奖金。这种奖金就叫做特别奖金。

公司如果这样设计薪酬,就会照顾到所有的人。个人奖金是很重要,但不能过多强调。团队奖金、后勤奖金就是为了弥补个人奖金的不足、突出团队的作用而设置的。当然,这些奖金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但是不能没有。

第五,不隐藏信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最后一步,是不隐藏信息。

一般来说,一个机构或组织最接近客户的地方就是第一线。比如银行的第一线是柜台,便利店的第一线是结账口,医院的第一线是挂号处,邮局的第一线是邮差,甚至于很多大公司的第一线很可能是门口的警卫。第一线因为最接近客户,因此也就集中了第一手信息。那么,第一线如何反馈和通报信息,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如果在第一线这个信息最发达、最集中的地方,所有的信息统统都被隐藏了起来,没有反映到上面去,那么上面的主管和作决策的人,也许就永远听不到正确的和最新的信息了。这样的话,团队精神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我建议公司应该在第一线建立填卡片的制度,今天来了什么客人,客人说了什么,都要在卡片上填写出来,然后反映到公司上层去。这个卡片的作用,就是通过制度让信息流通起来。如果没有一种反映信息的工具,第一线的信息很可能就此隐藏起来了。

上海某饭店,几位顾客吃完饭结账后,有个女士走过来看了一下餐桌,然后问道:“先生,这道菜是不是不好吃呀?”确实,那道菜太油腻了,顾客只吃了一两口。得到顾客的肯定答复后,那位女士又说:“先生,下次您再来点这道菜的时候,可以事先跟我讲一下,我会让厨师按照您的口味来做。”原来,这位女士是饭店的经理。只要她看到顾客吃饭时哪道菜没动或者只吃了一两口,就会上前去询问顾客,掌握第一线的资料,然后反馈给厨师,对菜品作出相应地改进。这就证明,要想真正了解顾客的需求,就该深入到大厅这个第一线,做好信息收集的工作。

如果大家所掌握的信息都互不相通,我们就会不了解客户在想什么。小到饭店的经营,大到公司的决策,都会出现信息上的漏洞。有了漏洞,公司的整体运营就会有所欠缺,别人也会钻这个空子。在这一点上,一个公司和一个国家是一样的,信息如果全都隐藏在第一线,决策层就永远没有办法作出正确的决策。 CJG1/NcBeHBfWhAu6sTTKPOkDJCQ04ir/EdUUiyCQBhovQJHqbjxZN19hFNHGP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