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阿尔弗莱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9~20世纪西方最为知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主义(剑桥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他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其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其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教科书,影响颇大。

一、西方经济学教父——马歇尔生平

阿尔弗莱德·马歇尔于1842年7月2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的波蒙得塞区,并在诺斯伍德的默肯特·泰勒学校和剑桥圣约翰学院接受教育。在剑桥时,他在数学方面的才华就已崭露头角,而这对于他以后经济学研究的方向与方法有着重要的影响。1865年,他以第二名的成绩拿到了剑桥数学学士学位。1868年,他成为了一名政治经济学教授,致力于经济学的数理研究,并将其转变为更具科学性的一类学科,而在当时经济学的学位授予是附属于历史和伦理学之下的。后来,当他重返剑桥后,鉴于经济学学科的附属地位使他招不到优秀的学生,他积极争取经济学独立学位授予的资格,直到1903年时这个愿望才得以实现。

1879年,他的《对外贸易纯理论与国内价值纯理论》出版,这是对他的在19世纪70年代关于国际贸易和保护主义问题研究的相关论文的汇编。同一年,他与他的妻子玛丽·帕蕾·马歇尔合著的《工业经济学》也得以出版。

马歇尔的妻子玛丽,原先是他的学生,二人于1877年成婚。这也使马歇尔必须离开剑桥,因为当时剑桥的研教人员必须遵循独身守则。后来他成为布里斯托尔一个研究院的首位院长(该研究院后来成为布里斯托尔大学),继续讲授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同时他将其《工业经济学》修订得更为完善,理论基础更为坚实,并成为了一门经济学课程。而他也因为这部著作名扬英伦三岛, 1882年威廉·杰文斯过世之后,他就成为了英国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了。

1883~1884年,马歇尔在牛津贝列尔学院任教。不久后他就重回剑桥,接替去世的亨利·弗塞特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席位。

1881年,他开始撰写《经济学原理》。他对该书原先的安排是有两卷,第一卷于1890年出版,这部作品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使他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学家。但第二卷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未能完成。

1880年后,他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1908年他从大学退休。健康的每况愈下与“一战”的爆发,使他对相关经济学问题的深入研究与重新梳理工作进展艰难。1919年,他以77岁高龄出版了《工业与贸易》一书,与《经济学通论》相比,该书更偏于实用,因此在理论界反响平平。在他临终前一年,他又出版了《货币、信用和商业》一书,汇集了他之前面世和未面世的经济学思想。1924年,马歇尔于英国剑桥去世。

除了学术生活之外,马歇尔对各种社会政治活动也颇为积极,比如他曾是1890~1894年皇家劳工委员会的成员;1880年,他担任英国协会第六小组的主席,领导了创建英国经济学会的运动。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他一直都是西方经济学界的执牛耳者,甚至在他去世后的半个世纪内,这位经济学教父仍颇具影响。在他家乡的寓所从来都不缺乏名流的光临凭吊。他在剑桥培养的学生很多以后都是闻名于世的大经济学家,其中就包括阿瑟·庇古和约翰·凯恩斯。

二、微观经济学之大成——马歇尔的经济学

说起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持论,通常被认为是各种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折中主义糅合,故而又称“新古典主义”。但要说起马歇尔最大的贡献,那就在于它将经济学真正变为了数字计量准确、有着系统研究方法的严谨学科。这得益于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与热爱,从而得以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微观层面进行计量研究。

虽然有着对数学杠杆使用的情有独钟,马歇尔并不希望经济学的学科本质被数学的阴影遮盖,从而使广大非专业读者与经济学绝缘。在他的经济学著作中,正文部分是面向广大非专业读者的,而将相关数学内容置于脚注与附录中,供专业人士参考。

与过去的古典经济学家将研究重点仅仅放在市场理论上不同,马歇尔还将经济学看做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模式的学科。

马歇尔经济思想的两大重心在于“均衡价格论”和“边际效用说”。他是局部均衡分析的创始者,他研究单个市场的行为,以供给、需求和价格三者函数关系的公式来论证均衡价格的规律性。

边际效用说并非马歇尔首创,但是他利用数学完善了边际增量的分析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价值论上,而且把它推广到分析各种经济问题。

在经济福利理论方面,他创建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学说,统称“马歇尔剩余”。另外还有他的分配理论,这些西方经济学经典学说在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中都有详细的阐释。

三、与《国富论》齐名的经济学名典——《经济学原理》

从1881年开始,马歇尔开始撰述奠定他西方经济学教父地位的巨制《经济学原理》,第一卷于1890年出版,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这个版本。未出版的第二卷主要是论述国际贸易、货币、税务等问题的,但是由于马歇尔对细节的苛刻关注和力求完美全面的雄心壮志,使他对该卷篇幅把握上颇为吃力,就连其他一些重要性次于《经济学原理》的研究著作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

“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理论的核心和基础,也是《经济学原理》重点论述的部分。他认为市场供需两条曲线正如剪刀的两翼一样,在均衡的位置相交。以均衡价格论来分析,只要给予市场充分的自由,供需一定能达到自我平衡。这也是西方经济学界长期坚持的一种理念,那就是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这种理念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破产,但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仍具有学理上的科学性。另外马歇尔的“均衡”是一种“静态均衡”,但这并不是说对其他现实存在的动态的因素视而不见,相反马歇尔认为“事实上它研究的始终是那些引起发展的力量,它的基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里的“静态”实质上是一种学理上的假定,即假定一些即定的因素,以便充分发挥出研究对象的活动规律来,而这也正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一种入门方法。

边际效用理论的完善也是马歇尔对西方经济学的一大贡献,边际效用表现的是市场主体进行市场活动的愿望与需求(主要在心理层面),这是马歇尔经济思想有别于其他古典经济学家之处——研究人们的行为模式。心理需求决定行为模式,毕竟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市场个体的心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马歇尔认为,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此外,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还提出了需求弹性的概念,指出了需求对价格的不同依赖程度。在此书中,马歇尔还提出“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即购买者对某一商品所愿支付的价格和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当市场价格低于购买者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时,这个购买者就不仅在购买中得到了满足,而且还得到了额外的福利。

在分配理论方面,马歇尔仍然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对企业进行管理而言),认为国民收入是这四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因此,国民收入也分为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它们也就是各生产要素的价格。这种分配理论,对于我国当下分配制度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WiWN1Zq+HFF0xmTPcFM311uAOPblNqkvPfY8rYu/QWkrX6+9/tNtT/RD7tKK0DH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