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相似性和好感的关系
相似度的“质”比“量”更重要

希望对方喜欢自己,就算相似点很少,但在100%强调相似性、共通性和一致性时,也会有不可预期的结果。

好感与相似性

谈话投机、兴趣爱好相似等与自己的思想及行为接近常成为两人相恋的理由。那么是不是一致点越多,好感就会随之增加呢?又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似就会产生好感呢?有一致点但也有差距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呢?

相似度比相似数更重要

心理学家根据以下实验对好感与相似性做了调查:在开学初期让同学填写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教育、福利和文学等多方面的个人爱好与意见。日后再召集同学们并告知这是一项“对人知觉的实验——根据一定的信息,检测当事人对事物判断的准确性”。然后分发学期开始时同学们填写的调查表,每个人拿到的都是别人的问卷,根据上面的答案推测填表人的性格。当然拿到的答案可能跟自己的想法很接近。有些可能整体都非常相似,另外也可能出现7成相异的答案。专家把相似度分为100%、67%、50%、33%四种选项;把相似项目数分为4、8、16三种选项。然后询问评测人对填表人的好感度。

这个相似性与好感的关系的实验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好感随着相似性的提高而不断增加,不过与好感相关的是相似度而非相似数。实验中,就算16全都相似,但相似度只有50%的时候,好感度并没有升高。另一方面,相似项目仅为4项,但每项相似度均为100%时,好感度却相当高。意料之中的是,有相异点时好感度随之减少。

相似度和好感度的对比

好感度和相似度

相似度越高,对对方的好感度也越高

相似项目数量即使不多,但相似度维持较高水平的话,好感度仍然会增加。

恋爱功略 好感的提升与相似度有关,并非取决于相似数。 uXZUogMCX/4Y3pbuBERDg1lzt7DuuxCozuNI9DVXCxePrBMk7HrWKDRP74Ccsoe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