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三
迫近卓越企业的基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家公司从平凡走向卓越?

这一直是管理学界最迷人的问题,吸引着众多管理学家投入巨大的精力去探寻和研究。但是就像数学中对于极限的不断迫近一样,管理学界对于成就卓越企业的原因的揭示与发现,也同样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程。

1982年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德曼合著的《追求卓越》,在出版后3年里,就销售了500多万册。两位作者花费数年时间,综合了数百个大小公司的第一手材料,最后筛选出43家优良“样本”。在书中,“卓越”的标准是指企业除了表现在财务方面的长期的优异业绩外,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尽管每个优秀企业个性不同,但拥有许多共同的品质。这些品质基本上可以总结为八大基本属性,即: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助产,价值驱动,不离本行,精兵简政,宽严并济。但在随后的几年里,书中提到的43家优秀企业有32家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彼得·德鲁克也曾批评书中概括的8条原则太过简单,企业界人士也认为这些观点简直是隔靴搔痒。

1994年,年轻的吉姆·柯林斯接过了这个话题。在他的成名作《基业长青》中,他和他的团队花了6年时间通过对38家美国一流企业的系统研究,回答了是什么使那些高瞻远瞩的公司基业长青的问题。在这本书里,柯林斯不但提出了一些观点,还顺带破除了所谓成就卓越企业的一些神话和迷思,例如这些公司的卓越不是因为有了伟大的构想,也不是因为有了一位富有魅力的领导人,它们的最佳行动不是来自高明复杂的策略规划,更不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首要目的。高瞻远瞩的公司有自己指导实际运营的核心价值观,它们的成就绝不只是创造了长期的经济报酬而已,它们已经融入社会的机构里。

随后在他2001年出版的《从优秀到卓越》以及2009年出版的《再造卓越》(其实这本书的英文名字——How the Mighty Fall ——更能体现它的精髓)中,他继续从成功和失败的角度去探寻公司成就卓越的原因。

我一直认为,在彼得·德鲁克之后,吉姆·柯林斯是最值得期待的管理学家。他不是一个多产的学者,但是每一本书的观点都值得企业界“竖起耳朵听一听”。

这本最新出版的《选择卓越》,也没有令人失望。

在书中,柯林斯回答了很多学生和读者向他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这项研究与先前对卓越公司的研究有什么不同,尤其是与《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相比,其区别在哪里?

他的回答是:“我们的研究方法是类似的(历史比较分析法),而关于卓越的问题也是恒久不变的。但不同于先前的研究,在我们的这项研究中,我们所选案例的标准并不仅仅是它们的业绩或声誉,而且还包括极端的环境。我们之所以选择业绩和环境,原因有二。第一,我们认为未来仍将是不可预测的,而在我们的余生中,这个世界仍将处于不稳定状态。我们想要知道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哪些因素让卓越的公司——也就是那些在极端困难面前所向披靡的公司——脱颖而出。第二,通过考察极端环境中的最佳公司及其领导者,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洞见,而这些洞见,若只是研究更稳定环境中的领导者,则可能不会得到。想象一下,你参加一次休闲式的远足,走在草地上,沐浴着暖洋洋的日光,而你的同伴,是一位伟大的登山运动员,他曾经作为领队征服过世界上最险峻的高峰。你或许注意到他与其他人有一些不同,比如说,他更注意小道周边的情况或打包时更仔细。但从总体上来讲,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出行的安全性是可以预见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位领队的卓越才能很难真正展现出来。现在再让我们对比一下,假设你在珠穆朗玛峰山腰,与你同行的也是这位领队,在登山过程中,你们遭遇了致命的风暴。在这种环境下,你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的不同,你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的卓越之处。”

而在我看来,阅读这本书,将有两个最大的收获:

第一,它颠覆了很多对于成就卓越企业的错误判断,尤其是重新反思了流行的创新和变革对于企业的意义。

这本书的研究方法建立在一个对比组之上。关键性的问题并不是“这些卓越的公司都有哪些共同点”,而是“卓越公司的哪些共同点将它们与其他平庸的公司区分开来”。

这种提问式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很多比对的结果与我们的直觉感知都是相反的,以至于柯林斯自己在书中承认:“任何一个重大发现都会让我们研究团队中的至少一个人感到惊讶。”这里可以列举几个被书中研究发现所粉碎的神话。

根深蒂固的神话:在一个动荡的世界里,成功的领导者都是大无畏的、追求风险的、有远见的人士。

相反的发现:在我们的研究中,最优秀的领导者并不具备预测未来的远见能力。他们会观察有效的方法,并确定为什么这种方法有效,然后在这种已验证的基础上开展工作。他们并不比对比组公司的领导者更追求风险、更大胆、更有远见或更有创造性。他们更注意纪律、更注重实证主义、更为多疑。

根深蒂固的神话: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不确定的、混乱的世界中,创新使得10倍速公司脱颖而出。

相反的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答案超出了我们的意料。是的,10倍速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但我们的证据并不支持这样一个假定,即在创新方面,10倍速公司必然超过它们不太成功的对比组公司;而且,在部分案例中,让人感到惊讶的是,10倍速公司的创新反而更少。创新本身并未像我们期望的那样成为王牌;更为重要的是协调创新的能力,即将创造力融入纪律之中。

根深蒂固的神话:在一个危险的世界里,速度就是生命;你要么跑得快,要么就死掉。

相反的发现: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需要“快速决策”和“快速行动”,所以我们必须拥抱所有与“快速”相关的风气,但实际上,这是走向死亡的一个好方法。10倍速公司领导者知道在什么时候加快速度,也知道在什么时候不加快速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英特尔公司著名的摩尔定律,不仅仅是对行业发展的判断,更是对公司自身发展节奏的把握。

根深蒂固的神话:外部的根本改变需要内部的根本改变。

相反的发现:10倍速公司对变化的世界的反应程度并不及对比组公司。仅仅是你周边的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并不意味着你自己也要作出这种急剧变化。瞎折腾的公司往往死得更快。

第二,这本书第一次认真地研究了“运气”这个因素对于成就卓越企业的作用。

这个收获其实也源自一个根深蒂固的神话:卓越的10倍速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们有更多的好运气。

吉姆·柯林斯也觉得这是个很有趣的观点,所以单独成就了一章来探讨。他发现,整体而言,10倍速公司的运气并不比它们的对比组公司好。无论是10倍速公司还是对比组公司,它们都有过很多运气——包括好的运气和坏的运气,而且在运气的数量上也是相差无几的。关键的问题并不在于你有没有运气,而在于你如何对待这种运气。

实际上,在这本书里,柯林斯研究的不是企业如何管理,而是在一个混乱的、不确定的环境中带领企业取得卓越成果的领导人的行为特征。

首先,卓越领导者拥抱的是一种控制与非控制相统一的理念。一方面,他们知道长期面临自己所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知道自己无法准确预测周围世界的重大事件。另一方面,他们认为不能控制的力量或随机事件并不会决定结果;在他们看来,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其次,卓越领导者通过一个核心行为三联体——严明的纪律、基于实证主义的创造性和具建设性的焦虑——将这一理念引入到生活中。这些行为特征与他们在混乱的、不确定的环境中取得卓越的结果是息息相关的——严明的纪律确保公司在正常轨道上运转,基于实证主义的创造性确保它们充满生机和活力,具建设性的焦虑确保它们继续生存下去,而第五级雄心则提供了启迪性的动力。

刘湘明
《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 3SGU4kSfy9hBw6kOAo2fsk3mZD5trM5EexHR477K6l5I/22IZh2nc0Ip6/c4Lr+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