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事渐平,教育宜急

每当蔡元培的改革理想陷于激越的政坛纷争而无法力保高洁时,他都会选择辞职,退出江湖,游学欧洲。这几乎成为蔡元培人生的周期性行为。

1913年9月1日南京失陷,二次革命宣告失败。陷入低谷的国民党人纷纷流亡国外。辞职出走的第一任民国教育部部长蔡元培出现在法国巴黎的街头。出行前他和商务印书馆约定,每天以半日撰译书稿,该馆将致以每月 200元作为稿费。

三年后,新任民国教育部长范源濂的一份急电,惊破了蔡元培在法国的宁静时光。

此时,北京城又在一场乱局中更迭了政权。在一片唾骂声中,做了83天皇帝梦的袁世凯病逝,黎元洪继任大总统。

范源濂盛情邀请蔡元培归国出任北大校长,电文用词极其殷切:“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师表群伦。海内人士,咸探景仰。用特专电敦请我公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一席。务祈鉴允。早日回国,以慰瞻望。启行在即,先祈电告。 ”

1916年10月2日,蔡元培同吴玉章一道由马赛乘船回国。实际上这时北京还传来另一个好消息,虽然黎元洪的北京政府基石未深,但在吵吵闹闹的较量中,国会的民主势力却占了上风,明令恢复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蔡元培的战友孙中山、黄兴等也正在归国途中。

对于是否接受北大校长的任命,蔡元培内心曾有过犹豫。他与吴稚晖商量此事时,吴说了一句:“中国事,云不可办,则几无一事可办;云可办,则其实亦无不可办。”他又想到,要使中国转危为安,只有从教育入手。他在给汪精卫的一封信里讲到,当年普鲁士受拿破仑蹂躏,哲学家、教育家费希特改良大学教育,对于挽救普鲁士贡献很大。普鲁士之所以战胜法国,人们都归功于小学教师,之所以有那一代小学教师,得力于高等教育。在国外从事文化教育活动,不如在国内切实。他自己就说得很清楚:我的兴趣就在大学。他认为大学能够培养出国家的精英人才,中国如果有一批杰出的尖端、高端人才,中国就有希望,中国才能走向富强。

他虽然早有此心,但还是有朋友劝他不要回去,认为当时的北大以腐败闻名,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他自己的声名有碍,还有的认为那是在为北洋政府服务。但他本身却抱着救国的理念和改革旧教育体制的愿望,下决心要走一条救国之路。

事实上,他以后出任北大校长,走的正是这条教育救国的道路。而他教育救国的信念,也与他之前的经历有关。

1898年维新变法被强行中止,悲愤交加的蔡元培出走翰林院,回乡办教育。在范源濂请他就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之前,蔡元培历经乱世,屡经失败,却不曾丧失教育救国的信念。

对于戊戌变法,蔡元培认为,改变中国,光靠皇帝和几个政治家是不行的,需要新的国民,而新的国民要通过办教育来培养。蔡元培后来在《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中也说:“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 ”

1898年蔡元培回乡任绍郡中西学堂总理。在绍兴,这是唯一的一所新式学堂。蔡元培提倡新学,增加日语、法语,还开设化学、物理、生物等科。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教育改革。

后接任北大校长、领导北大17年的蒋梦麟,就是学堂当时的小学生。据蒋梦麟回忆:“这是我了解科学的开端。”他第一次在学堂里知道了地圆说,知道了大地不是平的;他也第一次知道闪电是阴电和阳电撞击的结果,而非电神镜子里发出的闪光;他更是第一次知道了雨不是巨龙在云端张口喷水形成的。

蔡元培引进新派知识分子,守旧派到校董徐树兰处告状。徐树兰让蔡元培抄录皇帝要求遵守旧礼教等上谕,挂于办公室。蔡元培说,我来这里办教育,如果还是你这一套,我来干什么,我还是待在翰林院好了。于是辞职而去。这是蔡元培人生中第一次为了坚持原则而辞职。

在绍兴遇阻,蔡元培到了上海,1901年秋,担任南洋公学总教习。此时的他不再是一位满清翰林,而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他兴办爱国学社、爱国女学,断发习兵操,亲自试制炸药,发起拒法、拒俄运动,参与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蔡元培是光复会会长,也是同盟会上海掌门人。武装反清和发展教育耗费了他全部精力,当时蔡元培在绍兴老家的儿子阿根病重,同时上海学校若筹不到款就要倒闭,最终他还是走上去青岛的筹款路,亲生儿子则因病重而夭折。

1903年蔡元培去青岛学德语,有种说法是他要去德国学军事,因为他感觉革命活动总没效果。

1903年夏,“苏报案”发生后,蔡元培又因言论激进被清政府通缉。这期间他放弃了去日本公费留学的机会,直到 1907年,四十不惑的蔡元培方才 “半佣半丐”游学德国。

1912年元月,蔡元培以开国元勋的身份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当时民国刚成立,什么都没有,甚至没有办公室,蔡元培便带了几个手下,在南京满街找地方办公。就在如此简陋的办公环境下,蔡元培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主持制定《大学令》、《中学令》,并奠定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研究院的中国现代教育体制。同年 7月,因不满袁世凯专权,蔡元培提出辞职。

就在这么短时间,他让民国教育有了好的开端,整个规划蓝图非常前沿。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五育”中,实利主义教育很重要,目的是培养实际发挥作用的人才。军国民教育是让羸弱的国家,在武力上强大起来。而比较关键的是世界观教育。康德哲学著作《判断力批判》指出,人只有认识到看不到的本体世界,才能超越现象世界,到达美的世界。蔡元培希望通过世界观教育,让国人对生活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E5zOM8nn/8+TjZfvtKwbrqhg89xHl27m5DYxQ15snb0EtdCbQ5D+b79Hz4+LVM9u

新文库。(图 /邓康延提供)

民国时期的小学生课本。(图 /邓康延提供)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