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THE EVERYTHING
CAREER TESTS BOOK

译者序
给想了解自己的你

近10年来,在全世界各地,你再难以找到一个国家,有着类似中国这样迅速而疯狂的一次次职业浪潮的转变——改革、下海、股票、互联网、房地产……各种经济因素前所未有地冲击着中国工作者的职业现状。在这种动荡环境中生活的人们似乎养成了一种心智模式:“赶上那趟车,千万别掉队”。这种追赶从幼儿园开始,到课外辅导班、初高中名校、名牌大学,再到追赶名企、高薪、有房有车、名利……每个人都在忧心忡忡地赶路,害怕落后,却不知道会去往何方。即使那些完全无心无力争取社会名利的人,也有另外一张时间表在等着他们:22岁大学毕业,24岁结婚,30岁之前生子,35岁前跻身中产阶层……

这些就是为什么我决定做一名职业生涯规划师,并把创办的新精英生涯公司的使命定义为“帮助更多人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新精英人”相信,搞明白“我要去哪里”、“我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远远比“我该如何(在别人选择的生活里)成功”、“我该怎么应对某事”更重要和迫切,我们相信世界上并没有适合每个人的人生时间表,也不存在每个人都应该追随的热门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速度和方向,只要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技术,每个人都能成长为自己最满意的样子。这个理念放在职场中,就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研究人如何能在职场中获得更多满意和幸福的学问。从1909年至今,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出的流派主要有4种:匹配论、适应论、发展论和建构论。匹配论认为人要主动选择与自己特质匹配的职业环境,才能获得成功与幸福;适应论认为人应该了解和适应各种职业环境,不断地学习新的技能;发展论认为人应该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完成阶段内的任务,包括职业和各个生涯角色,以获得人生的圆满与平衡;而建构论则更加后现代一些,认为每个人都有心中的最佳职业与工作哲学,我们需要明晰自己的模式以找到自己最好的生活方式。

本书是“匹配论”的经典入门读物。书中通过10个经典的测评和相应的解读,让你有机会细细梳理自己职业特质的10个方面:你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什么?你有什么能力?你的兴趣有哪些?你适合在哪里工作?你适合创业还是做管理?你的职场情商怎么样?

区别于一般的心理或者职业类的自测书,本书有两大特色。

1. 一个复合的测评体系。单个测评的结果看起来也许无法说明什么,但是当所有答案都被填到本书最后一章的表格中时,一个关于自我的职业形象跃然纸上,自己想要得到的目标职位、工作方式等也慢慢浮现出来。这有点儿像印象派的“点画法”,当一个点画出来的时候,实在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点越来越多,慢慢地就会连成线条,由线条构成形象。以往自测书最大的弊病要么是“一评定终身”,要么是“答案适天下”。复合系统的职业测评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两种情况,让自我测评精确有效。为了更好地自测,我们也提供了本书在线的测评版本,你可以登录www.zhiyeguihua.com完成测评并获得你的职业测评报告。

2. 如果仅此而已,这本书只是达到了测评手册的效果,远远没有必要由我翻译——真正让我觉得值得传递的是本书的第二个特色:作者为每一个测评精心撰写了知识背景以及使用技巧。以大家很熟悉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为例,书里面除了给出一个适合自测的新的评测表,以及最新的职业对应表之外,还在测评结束后提供了详细的“测评结果的运用”方法:“找到你的模式”、“头脑风暴”、“跳出兴趣类型看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别被职业名称迷惑”,等等。我相信任何一个希望做好职业规划的普通人和专业的职业规划师,都能从中受益。

为了让本书内容本土化,书里作了如下调整:

1. 语言本土化。调整了相关的语序、谚语、成语等。

2. 信息本土化。一些职业名称、地名根据中国的对应地区作了更换。比如第七章地域选择中的“美国中部”、“美国西部”等,被换成了中国读者熟悉的“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

3. 资源本土化。对一些美国资源网站作了调整,比如美国劳动统计局换成了中国人保部的中国就业网。“美国最宜居城市排名”也被替换成“中国最宜居城市排名”。

同时,书里保留了职业规划、人力资源和心理学的专用术语,这让本书的读者在看完本书后,可以进一步阅读专业书籍或者与任何一个专业人士沟通专业知识。

由于时间和精力问题,总觉得还能做得更好,希望有机会再作进一步修订。期待职业规划在中国的职业人士中更有影响力,也期待更多人通过本书理解自我,放下陈腐不变的人生–职业计划表,意识到我们除了人生游戏中的胜者和败者,还能成为选择者。

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古典
职业生涯规划师
新精英教育总裁 YhJgI0hxB3B8eO89WLItxTYVxUbbuVCWV8ETjoqBgivWklp0qZD5NmTEHQ7cp1D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