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注意:安稳守财的时代过去了

投资者是自己命运的舵手。

——彼得·林奇

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不是他知道什么,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巴菲特

“守财奴”的日子不好过

从前有一位守财奴,他熬了很多年,终于从年迈的兄长手中接下了兴旺的家业。由于雇工众多,每天消耗的口粮让守财奴心痛不已,于是没过多久,他就一意孤行地关闭了所有的铺子,遣散了所有的雇工,把家产全部变卖了,换成了一团既不用吃也无需喝的大金块,埋在一个隐秘之处。这块金子是守财奴的心头肉,令他朝思暮想,忧心不已。几乎每隔一天,他都会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把金子挖出来,审视、把玩一番。就这样过了几年。后来,有人留意到了他的行踪,猜出了内中隐情,趁他不备把金子挖走了。守财奴再去时,发现那个地方已经空空如也,于是拉扯着头发,号啕大哭起来。有一个过路人见到了痛不欲生的守财奴,问明了缘由后,竟笑了一笑,对他说:“朋友,别灰心丧气,其实你并没有拥有原先的那块金子。不如拿块石头,权充金子埋入土中,这么做也能弥补你的损失,因为据我所知,你有金子时,也从没动用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切财物如不使用,就等于没有。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如果你的钱不能为你创造价值,就等于被埋没的“石头”。

一般说来,增加财富只有两个途径:要么是努力工作赚钱,存到银行,增加账面存款;要么就是投资,让钱生钱。我们发现,在现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单纯靠赚钱攒钱的第一种途径,很难实现生活无忧、经济自由的目标。

也许你会说:“投资、理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既麻烦又有风险。其实不懂得投资又怎样,以前我们的父母都这样过来了,难道我不可以如法炮制老一辈的经验吗?”甚至也有人会说:“钱够用就好了,大不了老了之后,我回老家种田去,照样可以活得很快活!”

然而,现实是这样的吗?

虽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大环境的变化,迫使你不得不睁开双眼,面对这样的事实:千真万确的是——安稳守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的你,随时可能遭遇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失业、破产等各种不可预测的状况!无论何时,一旦你手头一无所有,那么,流落街头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从整个大环境来说,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堪忧。自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颠簸之中,次贷危机不仅给欧美大型金融机构带来重创,更为整个信贷和证券市场带来了信心危机。油价上涨惊心动魄,通货膨胀的压力骤然加大,美元贬值更使持有美元的国家和企业财富骤减。2008年秋以后,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全球贸易到2009年三季度仍未摆脱负增长的境地,预计全年贸易量下降11.9%。目前,世界经济在政策刺激等短期因素的作用下开始走出衰退,缓慢复苏,但经济复苏路径和复苏前景仍面临着宽松政策调整、通胀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贸易保护主义、失业率上升、美元贬值预期加深等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放缓,势必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影响,例如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外需下降是未来中国经济的主要下拉动力,它既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也给就业带来更大压力。

而在我国,就业压力增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早在几年前,高校扩招时,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不久后的一天,大学毕业生将面临艰难的就业环境。果然,2007年,大学生就业缺口率创十年来最低。这意味着,在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的背景下,企业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并未增加,就业压力还将继续增大。而2007年,已有一百多万的应届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想想看,在这一百多万人就业之前,不要说有多少社会资源就这么无情地被消耗掉,就是父母的血汗钱,加起来也是个很庞大的数目。

另外,更严峻的事实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从1.2亿增长到1.49亿,占总人口的11.03%,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五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解决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一项负担。一般来说,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岁,以平均寿命统计,这些是退休人员至少还有20年以上的退休生活。虽然社会养老保险一般是城乡老年人在养老保障上的首选,但社会的力量毕竟有限,急剧增长的老龄化压力已使政府的负担越来越重,“养”和“医”的问题也已经越来越迫切,大部分老年人也越来越不愿意选择依靠子女养老。如何才能摆脱单一的依靠社会保险来为老年生活买单的状况呢?这一切都需要你提前准备好满满的荷包。财务专家们发现,最好的方法是,无论你本人是在劳动还是在休息,你的钱都在一刻不停地为你而工作。只有这样,危机来临之时,你才得以从容应对。

靠攒钱成不了富翁

大多数人赚取的人生第一桶金往往是靠打工实现的,所以在投资的时候用钱会非常谨慎。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观念:现在自己的金钱资本太少了,先攒两年吧,等储蓄多了再拿出来投资。等两年过后才发现,物价上涨,这点钱还是不够投资的,于是再攒两年吧。攒来攒去,发现即使一辈子也攒不到投资用的钱,于是就不再攒钱,而是找地方消费去了。

没有一个富翁是靠攒钱发家的。建立理财观念的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挣钱和攒钱的区别。在物价上涨或货币贬值的时候,攒钱往往会使人变得越来越穷,富人则往往会在该省钱的时候省,该花钱的时候花,绝不含糊。

当然,同样多的钱该如何花,方式不同最终产生的结果会很不一样。会花钱,钱能给你带来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收入;不会花钱,钱花了以后不但没有任何收益,甚至还会赔钱。如何花钱,往往成为富人的工作——他要将钱花得有价值。

犹太巨富比尔·萨尔诺夫小时候生活在贫民窟里。他家里有6个子女,全家只依靠做小职员的父亲一个人的收入维持生计,生活极为困难。父亲挣的每1分钱都让全家人省了又省,没有一项多余的开支,全家人就这样勉强度日。在比尔15岁的时候,父亲告诉他:“小比尔,你已经长大了,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了。”

比尔听了父亲的话,外出打工,然后用挣到的钱经商。这也是犹太人的一条优良传统。3年后,比尔改变了全家人的贫穷状况;5年之后,他们全家搬离了贫民窟;7年后,他们在寸土寸金的纽约市中心买下一套房子。

日本的趋势专家大前研一在其新书《M型社会》中提出惊人的观察结论——攒钱可能会让你越来越穷,必须要学会让钱生钱,才是赚钱之道。他表示,“新经济”浪潮改变了经济社会结构,代表富裕与安定的中产阶级,目前正在快速消失,其中大部分向下沦为中、下阶级,导致各国人口的生活方式,从倒U形转变为M形社会。

回想过去在倒U型社会中,理财等于存钱,人们习惯手头一有闲钱,就往邮局或银行定存账户里头放,有时候连利率是多少都不太关心。但在M形社会,储蓄虽然是累积资本的第一步骤,不过只会存钱的“守财奴”,很快就会被打入中、下阶级,因为通货膨胀侵蚀获利的速度比利率上涨的速度快得多,把钱存进银行,只会越来愈少!

M型社会的理财,应该是透过资产配置的风险控管效果,将资金分配在不同的工具中,以求最具效益的获利率,达成各阶段生涯规划。简单地说,随着可利用的金融工具愈来愈多,例如基金、股票、债券,可选择的市场越来越广,例如欧、美、日新兴市场与中国股市。我们为何总是墨守利率高不过CPI的定期存款,而不去追求相对更多更稳定的报酬率呢?

必须跑在CPI前面

在理财投资的过程中,考虑物价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小王、小李、小赵分别花40万元买了一套房子,之后又先后卖掉。

小王卖房子时,当时有25%的贬值率——商品和服务平均降低25%,所以小王卖了30.8万元,比买价降低23%。

小李卖房子时,物价上涨了25%,结果房子卖了49.2万元,比买价高23%。

小赵卖房子时,物价没有变,他卖了32万元,比买价低20%。

在这个过程中,三个人谁做得最好呢?

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是小李做得最好,而小王表现最差。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小李卖的价格最高,而小王卖的价格最低。但是事实上是小王表现最好,因为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他所得的钱购买力增加了20%,他是唯一再买这样的房子不需要贴钱的人。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时期,因为物价的不同,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物价因素,考虑到当时的购买力,不能停留在3年前或者5年前的物价水平去思考。

物价是我们进行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我们要看清楚物价的走势,找到准确的投资方向,抓住理财的最好时机。就像炒股票时,要购买有升值空间的股票一样,要求你有灵活的思维,从市场的定向去判断投资理财的方向。比如你定期储蓄5年,到期后,所得利率收益加保值利息,再除去通货膨胀部分将所剩无几,这就是你没有跑在物价的前面,或者说你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物价对投资理财的影响。

抵御物价上涨,维持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的工具有很多,房产、股票、基金、人民币理财产品、黄金……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却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情。面对一路高涨的物价,到底该做何选择?

“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你必须跑赢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是近年来在网上最为流行的话语之一。一时间,似乎什么商品都在涨价,大到房产,小到猪肉、鸡蛋,虽然我们的名义工资收入没有变化,但实际的购买力却在下降。跟上物价上涨的步伐,合理进行理财投资,已经成为很多人亟待解决的问题。

物价上涨,让人们对理财投资产生了更大的需求,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让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的方法。其实,方法很多,各有各的特点,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和理财态度,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切不可盲目地进行投资,否则只能是哑巴吃黄连。

你知道二八定律吗

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占20%,其余的约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得到了广泛的认证,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20%的项目;20%的人掌握了世界上80%的财富;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在投资领域,这个定律也有其价值。在股市中就有这样的有趣现象——

股市中,有80%的投资者只想着怎么赚钱,仅有20%的投资者考虑到赔钱时的应变策略。但结果是,只有那20%的投资者能长期盈利,而80%的投资者却常常赔钱。

20%赚钱的人掌握了市场中80%正确的有价值信息,而80%赔钱的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用心收集资讯,只是通过股评或电视掌握20%的信息。

当80%的人看好后市时,股市已接近短期头部,当80%的人看空后市时,股市已接近短期底部。只有20%的人可以做到铲底逃顶,80%的人是在股价处于半山腰时买卖的。

券商80%的佣金是来自于20%短线客的交易,股民80%的收益却来自于20%的交易次数。因此,除非有娴熟的短线投资技巧,否则不要去贸然参与短线交易。

只占市场20%的大盘指标股对指数的升降起到80%的作用,在研判大盘走向时,要密切关注这些指标股的表现。

一轮行情只有20%的个股能成为黑马,80%的个股会随大盘起伏。80%的投资者都会和黑马失之交臂,但仅20%的投资者与黑马有一面之缘,能够真正骑稳黑马的更是少之又少。

有80%投资利润来自于20%的投资个股,其余20%投资利润来自于80%的投资个股。投资收益有80%来自于交易数的20%,其余交易数的80%只能带来20%的利润。所以,投资者需要用80%的资金和精力关注于其中最关键的20%的投资个股和20%的交易。

股市中20%的机构和大户占有80%的主流资金,80%的散户占有20%资金,所以,投资者只有把握住主流资金的动向,才能稳定获利。

成功的投资者用80%的时间学习研究,用20%的时间实际操作。失败的投资者用80%的时间实盘操作,用20%的时间后悔。

股价在80%的时间内是处于量变状态的,仅在20%的时间内处于质变状态。成功的投资者用20%的时间参与股价质变的过程,用80%的时间休息,失败的投资者用80%的时间参与股价量变的过程,用20%的时间休息。

……

由此看出,能够真正掌握投资理财技巧,让自己在利润与风险并存的理财投资中成功收益的人是少数的,你是愿做成功的“二”,还是愿做占大多数的“八”呢?

想要成为“二”中的一分子,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善于发现自身的优势,敢于去拼搏,善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发现机遇,一旦发现了机遇就要抓住它,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就放弃了可以给自己带来财富的机会。其实,能够让人富起来的方式很多,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效仿他人。

钱只有动起来才有收益

受到了几年前轰动一时的“别针换房子”故事的启发,澳大利亚3名大学生为了募集善款,从2008年11月展开了一个名为“一蛋一世界”的大胆计划,他们打算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用一个鸡蛋最终换得100万澳元(相当于622万元人民币)。

很快,莱特等3名大学生就达成了第一笔交易——这只鸡蛋换成了一张电影《松果头的故事》原声大碟,接着,原声大碟被换成了一副串字游戏,而串字游戏又被换成了一本旅游书,然后旅游书被换成了一部旧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又换成了一个闹钟……

几番周折后,他们用那只闹钟竟然换到一辆1988年款的旧汽车。随即,他们将车卖掉,得到约100澳元。经过几轮交换,9个月之后,当初的那只鸡蛋已经换成了一个有已故著名板球明星唐·布拉德曼亲笔签名的板球。接着,他们又将这个板球以2200澳元卖给了一名网友,再用得到的钱买到一张肯尼亚14天两人游套票。

就这样,经过15个月不停交换之后,当初那个不名一文的鸡蛋如今已经换成了一份价值2200澳元的肯尼亚14天两人游套票,并有望在接下来的交换过程中以几何倍数继续“增值”。

在物品交换的过程中,每一个中间物品都起到了金钱的作用。当金钱流动起来,才能够创造出比原来更多的财富,这是对理财概念的一个很好的诠释。

乔·史派勒有一本书叫《动手来种钱》,书中提到一个只剩下1美分的人,这个人正准备一次用掉这1美分时,他突然改变了想法。他把钱换成铜币,他心里告诉自己每次花掉钱时,就要让钱再以10倍或更多倍的数量再回到手上。这种方法很有效。最终,他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钱是一种能源,只有在恰当的人手里,用在恰当的地方,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幻想安稳守财,富最多不过三代。

理财专家说:“大多时候,我们不是缺少钱而是缺少观念。财富是习惯,是思维方式。在资本运作占主导的社会,一个人必须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做好完美的理财计划,学会让钱动起来,将每1分钱都通过周密的运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很多人理财的目的不是为了发财,所以往往选择把钱存入银行,将钱闲置起来,认为这样做既没有太大的风险,每年回收的利息也会带来一定的回报。不过到年底兴冲冲地去查询存款额度的时候,发现存款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这是因为,通货膨胀的速度往往会抵消甚至使银行的存款利率成为负值。比如说,银行存款1年期的利率为2.25%,扣除20%的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只有1.80%如果以CPI为3%计算,老百姓的1年期存款实际利率是负值。这就意味着1万元存进银行,1年后就只有9790元,有210元白白“蒸发”了!

财富闲置就等于零,并且还要付一定的“折旧费”。最好的方法就是必须让钱动起来。高财商的人往往不会把钱存进银行,他们会把钱投资到不同的地方,以求获得最有效的收益。

钱能“生”钱,让钱为你工作

洛克菲勒曾经请两兄弟为他盖仓库。兄弟俩盖好仓库后去领工资,洛克菲勒对他们说:“你们要学会让钱为你们工作。如果你们手中有了钱,一定很快就会花光,不如把它换成我们公司的股票作为投资,你们觉得怎么样?”

哥哥听从了洛克菲勒的建议,当场答应了。但是,弟弟则坚持要现金。

洛克菲勒把钱给了弟弟,没过多久,他就把钱花光了;而哥哥因为公司的股票上涨,赚了不少钱,赚到的钱又作为本金买入公司股票。结果,复利的效用得以发挥,洛克菲勒的公司源源不断地赚钱,哥哥的财富也随之得到了增长。

一谈到挣钱,大多数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努力工作。事实上,真正获取财富的唯一途径就是让你的金钱为你工作。与此相反,现在人对经济有着长久的担忧,为了金钱不得不劳累地工作,牺牲掉自己的健康和自由。大多数人都成为金钱的奴隶,而不是金钱的主人。

如果想获得财务上的自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热爱金钱,并且会利用金钱。要学会把金钱当作是一种工具,千万不要为金钱而活着。钱只是一种工具,一种交换方式。所以,让钱赚钱总比永远为金钱苦苦挣扎奋斗要快乐。

王新在一家国有企业的工会工作。前几年看到不少同事下海经商,事业有成,她好生羡慕。但毕竟单位的各种保障和福利还不错,她又不想轻易丢掉这份工作而去涉足商场的风险。后来,她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就是在工作之余学会科学理财。有了第一笔积蓄后,王新没有把钱存银行,而把积蓄买成了国债。5年下来,算上利息和当时的保值贴息,她的积蓄正好翻了一番。然后赶上股市当时行情不错,王新又果断地把这笔积蓄投入到了股市中。几年下来,股票总值也收益颇丰。

王新并未被胜利冲晕头脑,而是见好就收,把股票及时抛掉,又买成较稳定的国债。2004年年初,她又将到期的国债本息一分为二,分别买了两年期信托和开放式基金,信托产品的年收益为6%,基金的申购价格为1.07元。不久前,信托产品到期兑付,那只基金的累计净值在经历涨涨跌跌之后也达到了1.27元,这样算起来,两年时间她共实现理财收益6.9万元,平均每年收益3.45万元,已经远超过她的年工资收入了。

理财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会理、敢理、巧理”,简言之:让钱“生”钱。有句经典的说法:投资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再赔,它也只是输掉你手头的,但一旦赢起来,它却能不受限制的翻番。虽然这句话听起来有失偏颇,但至少,给人一种启示:学会理财,可以让钱“生”钱。

美国美林公司公布的第10个年度世界财富报告显示,迄今为止,全世界拥有百万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数已经超过了871万人,资产增加了8.51%,而10年前百万美元富翁的人数仅仅是450万人。10年后的今天,即使具有超过3000万美元资产身家的超级富豪的人数,也增加了10.21%,达到了85500万人。富豪的增长率在世界上分布并不平均,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最高,其中亚太地区居世界首位,而韩国又位居第一(增长21.3%),中国和印度不甘落后,正在赶超日本,中国内地的增幅为6.8%,欧洲地区增幅较小,仅为4.5%,而北美洲地区依旧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百万富豪。

这些富豪的产生往往靠的是理财致富之道。他们懂得赚来的钱再次投入到新的项目上,以钱赚钱;而穷忙的人却总是依靠自己出苦力赚钱,他们喜欢把赚到的钱存储起来,结果存来存去并没存住,最终还是花了出去。

据说,犹太富人对于财富有一个说法:“只有舍得花钱才能挣到大钱,对该花的钱,绝不能计较。”所以,犹太富人往往是花1元钱就要起到1元钱的作用,花100万元就要起到100万元的作用,他们很少花冤枉钱。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驾驭金钱,金钱只愿意为懂得运用它的人工作。聪明的人会把金钱放在稳当的生利投资上,让钱滚钱,利滚利,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对有些人来说,他们挣钱方式轻松,但自己仍无法摆脱为金钱所奴役。如果刻意尝试,又担心一旦投资失误,就会损失惨重。

所以一定要学一学富人的投资智慧,让手中的钱动起来,以钱赚钱,为自己“生”出更多的财富。 be6Yg+l8svhGCFzOvazcGmdv0cRFhBmJ0jQIMG9UBguOQrdTvmtbWD6qLKKg6jg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