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 重考北大

戴秉衡弃工学史,当时在他人看来不合时宜。但是他无怨无悔,认为这是命运对自己的眷顾与关爱。这个重大的抉择,改变了秉衡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从此走上了一条寂寞而清贫的历史学科道路。回顾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从学路,正是由于自己执著地爱好文史,才作出这个重大抉择。从小顽劣的他,在长衫租书人的书箱里寻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并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小学毕业后未考上初中,后避难逃到上海,失学一年却激发了他对读书的渴望。重新考上初中后,又遇到优秀同桌的帮助,从而脱胎换骨,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高中时代又幸得杨毅庵老师的引导,学业日进,毕业时还拥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小书库。高中毕业时虽然狠狠心报考了上海交大,但所学终归与自己的爱好相违……

在拥挤的北上轮船上,三教九流,嘈杂不已,唯独有位青年坐在船舷边,静默沉思。戴秉衡的眼前像放影像一样,过往的记忆潮起潮落,似乎为自己冲刷出一条前行的道路。这条路曲折而漫长,却越来越清晰,让秉衡有一种任重而道远的感念。

戴秉衡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北大,心仪的红楼就在眼前,简直有一种做梦的感觉。1946年10月10日,北大召开开学典礼。这天上午,秉衡和两千多名学生聚集在礼堂。讲台上,坐有胡适校长、法学院长周炳琳、文学院长汤用彤、秘书长郑天挺,还有诸多博古通今的教授们。胡适校长穿着蓝长衫和黑马褂,戴着金丝边眼镜,他对着扩音机开始讲话。戴秉衡聆听着校长语重心长的讲话,聆听着北大的历史,当听到校长希望大家把学堂当做学堂,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学术研究机关,贡献个人最大的贡献,他心里默念着,牢记心间。

北方的气候干燥,学校食堂的饮食以面食居多,刚开始秉衡在生活上很不习惯。但是,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活泼的自由风气深深地吸引着他。经历过上海交大两年的学习,其严谨踏实的校风给戴秉衡留下深刻印象,也影响了他以后治学的道路。同时,北大洋溢着民主、自由的学术气息,同样深深影响着他,这两种精神相辅相成,为他今后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郑天挺

在这所学术殿堂里,学生可以选修很多课程,大多是跨系科听课,完全打通学科界限。课堂上老师从不点名,老师全身心投入讲学,学生自觉自愿,在看似宽松的学习气氛下,突显出良好的自律习性。北大跟交大有一个共同的传统,就是让名教授给低年级学生开基础课。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说的是大学真正的价值在于拥有一批具有创造力和学术魅力的大师,对刚刚步入大学殿堂的青年学子来说,大师的言传身教和现身说法,使学生在知识、学问和品德等方面都受到深刻的教育。

戴秉衡是史学系的学生,系主任是郑天挺先生,他开设的明清史课程非常精彩。郑先生学校事务繁忙,差不多相当于副校长,管理着偌大的北大,但他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他日理万机,与方方面面打交道并处理公务。每天早晨,郑先生坐三轮车从家里到学校,一下车便拎着公事包快步走向孑民堂办公。当傍晚的铃声响起,学生们三三两两走向食堂,他又拎着公事包离开学校。当时解放战争正在激烈展开,很多实际困难都需要他出面解决。此前他为北大复校奔波,如今又要照管全校几千人的学习、吃饭还有人身安全,工作十分繁重。在校园里,如果与郑先生不期相遇,可以看到他脸上的笑意,无论对谁都和蔼可亲。他诚恳、亲切的样子,早已深深刻在师生们的脑海中。

孑民堂

作为史学系的主任,郑先生很关心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在开学选课时,他主动找学生谈话,指导大家在选课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郑先生开设的《明清史》,每次上课都座无虚席。他上课从不用讲稿,把历史讲得那么的清晰,又那么的有意思,让秉衡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的道路。郑先生非常愿意跟学生聊天,听他说话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可以拓展无穷视野。没多久,郑先生便注意到了戴秉衡,他为这位好学且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开出课外阅读书单。有一天,他把秉衡叫到孑民堂,递上一本《明元清系通纪》,嘱咐他好好读读。秉衡如获至宝,挑灯夜读,并作了详细的读书笔记,课余跟老师交流。在郑先生的鼓励下,秉衡在课余时间还啃下了半部《明史》,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读厚重的历史书籍。在阅读中,秉衡记下不少心得和问题,经常去请教老师。每次,郑先生总是放下手头事务,兴致勃勃地跟秉衡谈史论古。就这样,秉衡慢慢地领悟到做好学问的方法和道理。同时,也慢慢领悟了胡适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一番讲话。为了把北大做到最高学府,胡适校长当时针对性地提出两点希望,一是提倡学术研究,希望先生携学生多做研究,做独立的创见;二是对于学生,希望培养成能够充分利用工具,能够独立研究、独立思想的人才,这一方面是研究学问,另一面是做人。在跟郑天挺先生的接触中,秉衡深深体会到这两点要义。

当时,史学系开设历史研究法系列讲座,不少学者都来讲课。胡适校长给学生上了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由于来听课的学生太多,只好移到大教室里。这个讲座深受学生的欢迎,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研究的兴趣。辅仁大学校长、史学名家陈垣先生被请来讲“史源学”,他鹤发银须,超然物外地端坐在讲台前与学生讲今论古,令秉衡记忆犹新。

沈从文

刚入校门的秉衡有幸认识了许多文化名人,在课堂上聆听教诲,并为大师们的魅力所折服。当年教大一基础课的老师都是国内一流的教授,如国文老师沈从文,他用小说构造的“湘西世界”早已打动世人,他那带着湘西口音的低沉语音,更有着梦幻般的魔力,引领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进入美的境界。哲学老师贺麟,学贯中西,著作等身,被尊为现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时任北大训导长,但对学生没有一点架子,讲课激情四溢,富有浓郁的哲理性,秉衡和同学常常去他家玩,在书房里无拘束地聊天。许德珩是社会学的老师,早年曾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他在北大讲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听者踊跃。朱光潜的美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这位美学大师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中西方美学,同时以哲理的思考以及丰富的语言来感染学生。

每一天每一堂课,秉衡课前课后都作着笔记,沉浸于广博的知识海洋里。史学系的任课老师都是大名鼎鼎的教授,他们把历史讲解得细致入微且见解非凡,成为秉衡前行的导航灯。教授宋史的邓广铭,治学严谨,功底深厚。面对浩瀚的宋史资料,邓先生知难而上,日积月累地做着资料卡片,使得他的研究和讲课更加充实而生动。有一次,秉衡听他讲辽史的“四时捺钵”,有些问题弄不清楚,课后便写了一封长信请教。没过几天,邓先生在课堂上用了半个多小时讲解秉衡信中提出的问题,给了秉衡无穷的勉励。讲授元史的邵循正是从清华大学请来的教授,在蒙古史研究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元史是一门艰深的课程,经他一讲解,却魅力无穷。西洋史老师杨人楩,学识精深,每讲一课,先将课文内容娓娓道来,随后抑扬顿挫地念出一段精辟的总结,讲课带着手势,富有个性而有幽默感。他对古希腊特有感情,所讲的“希腊精神”具有真知灼见。赵万里先生是从北京图书馆请来讲目录学的,他精于版本、目录、校勘、辑佚之学,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同乡兼门生。他的博大精深令秉衡深深佩服。

1947年,北京大学留影(自左至右:王雨若、裘祖逖、戴逸、周大昕)

这些名师专业不同,讲课风格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注重启发、教育学生,从不照本宣科。他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课堂内外师生们可以自由交流,各抒己见。他们不辞辛劳,用心血浇灌着学术园地中的禾苗,更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秉衡在名师的影响下,更加刻苦学习,一有时间便去北大图书馆。这间宏大的藏书楼让秉衡想起家乡的铁琴铜剑楼,幼年时随父亲去那里借书看书的情景历历在目。每次借书、还书,父亲都会展开一块蓝色的棉布,仔细地把书对角包裹好,父亲这种专注而神圣的神情给秉衡印象至深。在古里村的藏书楼里,秉衡看过很多书,与长衫叔叔的书箱一起,带给他美好的童年记忆。在中学时代,用零花钱积聚的近两百册线装书、平装书,成了秉衡的至爱。当他第一次走进沙滩图书馆的大阅览室,只见馆藏满架,可以自由取阅,看到许多从前听说过但从未见过的书籍,摆放在高高的书架上,心中欢喜无比,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除了听课,秉衡从图书馆借阅大量的书籍,在这样的氛围中,他对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甚至充满了探究的兴趣。

秉衡在中学时代即经常给故乡的《常熟日报》投稿,处女作《春》的发表更是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少年才子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到北大后,秉衡一边用功读书,一边仍坚持写文章,奇思妙想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主要在天津《大公报》上发表了《西南联大复员见闻》《故宫巡礼》《巫师娘》等散文和小说,时间均在1946年10月之后。后来,秉衡因忙于学生运动,才搁笔不写了。 Umb8K0vCVMu5Ib1SEtopL4tvZeAPCn9bZFrltwWd7aHoV9gDp12XX1UOmFWVQb8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