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创新思路 加快发展 推动我区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陶源厅长在全区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五”时期特别是近三年来财政工作情况,研究探讨“十一五”时期财政发展与改革的主要任务,安排部署2006年的各项工作。

一、近几年来我区财政工作的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里,全区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做大财政“蛋糕”,不断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保障力度,稳步推进财政改革,抓关键、抓重点、抓部署、抓落实,顺利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根据快报统计,2005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87亿元,增长3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7.7亿元,超收7.4亿元,增长27.4%。在地方收入中,区本级完成13.1亿元,超收2.7亿元,增长38.8%;市县级完成34.6亿元,超收4.7亿元,增长23.6%。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58.7亿元,增长29.2%,其中:区本级完成71.9亿元,增长38.4%;市县级完成86.8亿元,增长22.4%。

2005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取得的新成绩,为“十五”财政改革与发展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回顾总结这一时期特别是近三年来的财政工作,对于不断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大业、完成“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3年本届政府成立后,财政厅党组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财税政策和宁夏财政运行状况进行客观分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宁夏财政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确定了新时期我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方针:坚决贯彻执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牢固把握发展与改革两大主题,以壮大宁夏财政实力为首要任务,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奋斗目标,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水平为工作重点,以推进财政改革创新为依托手段,加快结构调整,解决主要矛盾,完善财政职能,规范运行机制,推进我区财政事业上台阶、新突破、大发展。

三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中央财政的关心帮助和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财税财务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我区财政面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一)综合实力明显提高,财政发展整体上实现了战略性转变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规模连年攀越新台阶,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05年,增收额达到10.2亿元,支出增加额达到近35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收入过亿元的市县由4个增加到8个,财政自给率由23%提高到30%,区本级财政在2004年全部消化了累积赤字。2005年我区可用财力达到98.3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44.5亿元,年均增长22.3%,已经具备了保证全区27万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正常发放的能力,宁夏财政整体上实现了战略性转变,由“保吃饭型”财政过渡到了“促发展型”财政的崭新阶段。

(二)初步构建了机制健全、来源多样、覆盖广、增长快的全口径财政资金体系

2005年中央对宁夏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达到22.71亿元,是2002年的3.9倍,专项补助56亿元,是历史上最高的年份;政府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共落实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及赠款4.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3.2亿元,涉及城建、环保、医疗、交通等15个项目,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40亿元政府信用贷款,开辟了财政融资的新渠道;2005年政府基金收入达到17.5亿元,比2002年增加10.7亿元,年均增长37.2%,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来看,我区财政资金来源渠道已经形成地方收入、中央补助和政府融资三驾马车”的新格局,夯实了财政运行的基础和平台。

(三)调整结构、突出重点,财政谋全局、办大事的能力显著增强

自治区财政始终把落实重点项目资金任务作为关键环节来抓紧抓好,先后保障了干部、职工和农民群众增加收入、国企改革、县乡财政解困“、两免一补”和高中建设、民运会等一批过亿元大项目的资金需求,促进了自治区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千方百计筹集资金8.7亿元,发挥了自治区五十大庆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的主渠道作用。此外,自治区财政还承担自治区政府大楼、迎宾馆、宁夏大厦、人大议事厅等基本建设项目65个,安排资金13.6亿元。

(四)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对市县财政的支持力度

2002年到2005年,自治区对市县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从13亿元增加到22.8亿元,年均增长20.6%,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年均增长率达到43.7%。市县财政的资金来源和可用财力分别占到全区的58%和65%,我区已初步形成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以保发工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农村税费改革等项转移支付为补充,广泛覆盖、责权明晰、制度完善、稳定增长的转移支付体系,有力促进了市县经济社会发展。

总体看,我区财政发展从规模到结构、从速度到效益、从数量到质量,均已进入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最好的时期,财政将能够在更广的领域、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面,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同志们,“十五”期间特别是近三年来财政发展与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各项目标任务均提前或超额完成,为我区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成绩归功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人大、政协的关心支持,归功于各市县(区)党委、政府和自治区各部门单位的理解配合,归功于全区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广大财会人员和税务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这里我代表财政厅党组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虽然我区财政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我们同时清醒地看到,在财政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各级财政特别是县乡财政,“缺钱办事”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债务压力越来越沉重,已严重影响到一些市县的平衡能力;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建立财政绩效考评机制,加大监督制约力度。这些问题都是下一步财政攻坚的重点,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总结“十五”期间特别是近三年来财政发展与改革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财政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围绕中心。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在“财”,落脚点在“政”,因此绝不能就“财”论“财”,而应该就“政”论“财”。财政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围绕事业发展和人民需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只有这样,财政工作才能蕴涵生机、充满活力;财政事业才能乘势向前、胜利推进。

———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以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财政发展,以财政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个统筹”,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财政发展观。

———突出重点。对我区来讲,财政收支矛盾是一个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因此财政部门必须要把有限的财力集中用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上,用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实现财政职能作用发挥的最大化、最优化。

———坚持创新。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把推进改革创新作为财政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善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财政运行机制,改进财政管理、监督、服务的方式方法,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财政环境。

———主动服务。作为综合经济部门和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政府服务部门,财政工作不应该也不能够只是被动地应付支出需求,满足于“出纳”的角色,而要更加主动的发挥自身优势、完善自身职能,从宏观层面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主动参与、主动服务。

二、“十一五”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围绕中央、自治区对财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财政厅党组初步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不断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结合宁夏“十一五”规划,我们认为,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财政调控能力:

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大项目战略带动能力。做大做强我区战略性主导产业和骨干支柱企业集团,千方百计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太中银铁路等重点建设项目和宁夏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彩电中心、会展中心等五十周年大庆重点工程筹集资金,积极构建引资平台,增强项目融资能力。

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发展两大战略性任务的财政政策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必须要把握的两大战略性任务。我区财政部门要更加注重创造稳定、规范、公平、和谐的财税环境,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支持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强化财政对国民经济增长三大要素的拉动。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针对投资问题,我区财政一方面要尽可能集中财力保障重点,但更重要的是研究制定有利于吸引国外优惠贷款、吸引发达地区转移资本、吸引银行信贷、吸引民间投资的财政政策;针对出口问题,财政一方面要遵照和执行世贸规则,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对出口企业、口岸建设、国际航线等方面的支持和补贴力度;针对消费问题,各级财政要不断完善扩大内需的财税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增强社会保障覆盖面,实行富民政策,开拓农村市场,加快消费升级,鼓励第三产业发展,创造有利于消费的财税空间。

优化外部环境,加强对市场体系的培育。我区的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够完善和充分,因此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工商、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食品药品监管和安全生产部门依法行使市场监管职能;以建设政府信用平台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中介行业自律等为手段,打造“诚信宁夏”品牌;统筹做好政府性债务的管理工作,健全债务资金的“借、用、还”体系,有效规避财政风险;支持政法部门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同时依法保护所有者权益,增强宁夏社会的整体安全度。

(二)建立财政收入增长新机制,不断增强我区财政实力

没有强大的财政实力,就无法保障财政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因此“十一五”时期,我区各级财政要紧紧围绕转变财政收入增长方式、提高财政收入增长质量、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这三个方面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国家税制改革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坚决维护财税体制的严肃性和统一性,支持建立和推广税收征管网络、电子税控设备和财税库联网,增加税收收入;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征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充分发掘土地、产权、特许经营权、探矿权和采矿权、地理命名权等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潜在价值,实现从资源到资产、从资产到资本的转化,维护和增加国有权益;继续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和各种专项资金,加快财政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步伐,整合和利用多种内外部资源,建立相互补充的、稳定可靠的、数量和质量相统一的财政资金来源体系;在做好加法”的同时善于做“减法”,完善透明规范、监控灵便、节约高效的财政支出管理机制,牢记“两个务必”,厉行节约,反对一切形式的铺张浪费。

(三)完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思想,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

加快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整体投入,确保法定增长;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文明进步程度,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卫生保健制度;改进财政管理方式,整合支农资金项目,2007年以前政府对农民的所有直补资金全部纳入“一卡通”管理,同时完成全区188个乡镇卫生院和2536个村卫生室的设备配置与建设任务,到“十一五”末期基本解决南部山区脱贫问题。

大力支持我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内容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支持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建设;基本建立起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镇和农村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完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实行“五险合一”,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做到应保尽保。

积极促进公共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覆盖城乡的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形成全区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2008年以前全区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完善救灾救济制度和“五保”供养制度,2007年以前对全区所有敬老院、福利院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设备配置,争取在2007年全部完成南部山区危窖危房改造任务,2009年以前全部完成“塞上农民新居”工程。

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实施“科教兴宁”和“人才强区”战略,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制度,支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投入力度,到2007全面完成“普九”攻坚任务;完善“大文化”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文化体制改革,2010年以前完成全区所有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对村级文化室配备相应器材设备。

(四)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

按照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进财税体制和制度创新,为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完善自治区分税制财政体制,建立更加科学的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县乡财政解困奖补政策和市县发展县域经济的激励机制,在2010年以前使全区县乡财力水平有比较大的提高,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2006年全区全面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改革,乡镇经费纳入县级部门预算,自治区财政启动对各市县的预、决算审查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定员定额管理体系、项目库管理办法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到2008年全区所有市县的所有部门均编制部门预算;争取在2008年全面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现财税库联网,财政专项资金直接支付;不断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对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纳入采购范围;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努力实现收支彻底脱钩;完成“金财工程”一期建设任务,搭建财政现代管理新平台;建立科学民主的财政决策机制,实行听证、评估、公示制度,完成财政“五五”普法工作;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财政运行机制,形成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并举的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格局;建立政府债务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各级财政必须在2006年全部设立政府偿债准备金,力争“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率先完成乡镇债务清理工作;继续加强财政系统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建立“惩防并举”的长效工作机制,到2007年完成全系统干部的轮训任务。

三、2006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顺利完成今年的财政预算和各项任务,对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承前启后、不断前进的良好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2006年我区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增收节支,壮大地方财政实力;优化结构,千方百计保障重点项目;深化改革,创新财政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教育等各项公共事业发展,着力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公共财政框架的建设上取得显著突破,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6年财政收支预算初步安排情况:自治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亿元,可比增长12.6%;一般预算支出49.9亿元,增长52.8%(部分指标如工资改革预留资金等,暂编列在区本级预算,执行中转为市县级支出)。代编的市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6.5亿元,可比增长率为11.9%;一般预算支出66.7亿元,增长21%。汇总后,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亿元,可比增长12.1%,一般预算支出116.6亿元,增长32.8%。

总体来看,今年财政经济形势中存在着很多减收增支的因素,所以这个预算盘子还是比较紧的。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重点,切不可因为近两年来税收和财源形势较好而麻痹大意,要从年初开始就牢牢增强责任感,抓住主动权,不断加大增收节支工作力度,确保完成今年的预算任务。

2006年的财政工作,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落实:

(一)努力支持自治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县域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自治区财政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达到1.8亿元,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元,同时科技三项费也由2500万元提高到4000万元,这些资金将重点用于优势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自主科技创新,加强园区基础建设,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完善支持工业发展的奖励办法,支持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做好第三批21所企业中小学的移交工作。同时,自治区财政还继续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已经落实的用于今年“五十大庆”重点工程建设的财政资金达到10亿元,此外还安排了固原师专、人大会议中心等9个项目的建设资金1.7亿元、城市化专项资金5000万元和重点公路建设资金5000万元,以及统筹基本建设资金2亿元。

(二)继续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工作力度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自治区财政将在今年继续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自治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开发式扶贫攻坚力度,确保整村推进战略的实施,积极支持中部干旱带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此外,自治区财政还将重点扶持一批改善农村社会面貌和提高公共福利的项目,包括: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安排“塞上农民新居”和南部山区危窑危房改造工程资金4000万元;提升农村社会救抚水平,安排乡镇敬老院改造工程资金1080万元;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加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建设,安排专项资金5672万元;努力解决农民就医难看病贵问题,2006年将使全区11个市县、240万农民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地方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10元提高到20元,安排专项资金2725万元;加快农村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继续安排“少生快富”工程资金3000万元和“三无一无”奖励资金780万元。通过落实这些项目和资金,将大大提高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职能

以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我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享受公共福利的水平,安排资金1亿元做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提标工作,同时预留资金2亿元用于解决破产企业和下岗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今年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为此自治区财政已安排了专项资金8000万元。希望各市县财政也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这项“民心工程”落实好。此外,自治区财政还安排了6000万元资金加快育才中学建设,安排2000万元资金促进我区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大力支持就业、再就业和劳务输出、农民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应急机制建设;认真落实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度改革,自治区财政已在预算中做了统筹考虑,各市县也要有所准备;推进科学科技事业发展,提高对文化、广播电视、公检法司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服务水平,大力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

(四)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强化约束机制,构建起补助与激励相结合、自治区与市县两级财政上下联动、制度完善、责任明确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新机制。加大对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2006年自治区财政对市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2亿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至少增加5000万元,教师工资转移支付进入市县补助基数,继续兑现贫困市县税收增长奖励政策,在此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加大对市县的专项投入力度,其中安排基层政权建设资金5000万元,用于78个乡镇办公用房建设,提前一年完成全区188个乡镇的政权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市县财政不但要管好用好自治区下拨的财力和专项资金,自身也要在解困上采取硬措施,要夯实县域经济基础,增强县级财政实力;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对乡镇的财力转移力度,探索化解乡镇债务的新举措、新机制。

(五)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

2006年财政改革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加以推进。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建立区本级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初步框架;自治区一级预算单位要全面推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所有市县也都要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行改革的预算单位要达到50%以上,同时要稳妥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转轨的工作;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准备工作,这项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大家一定要未雨绸缪、提早动手;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注重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功能,全区政府采购规模要突破13亿元;加强“收支两条线”改革,改进和完善交警系统的收费预算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大行政性收费、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专项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的征管力度;区级部门单位全面实施新的差旅费标准,深入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2006年要出台区直机关“非转经”资产的管理及处置办法;认真研究国家税制改革政策,做好我区的物业税改革试点工作。

(六)努力加强队伍和作风建设,强化各项基础工作

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不断加强队伍和作风建设,打造一支工作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财政干部队伍;继续加强全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财政部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意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实现阶段性工作目标,落实财政部门“源头治腐”工作任务;不断强化财政法规建设,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和水平;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改进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效率;深化会计改革和会计领军人才建设,加快金财工程的应用化进程,加强财政工作对外的宣传报道,提高财政科研工作质量。

同志们,成绩属于过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财政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殷切期望。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财务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看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同心同德,再接再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风貌、更加出色的工作成绩,尽全力造福宁夏人民,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OCFwMVUKuCTxy6SQLojaS7EouwlooUEX2u7j2JzKcIyfLCiTgBQJtqskECwZN3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