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植物毒素

植物是许多动物赖以生存的饲料来源,也是人类粮食、蔬菜、水果的来源,世界上有30多万种植物,可用作人类主要食品的不过数百种,这是由于植物体内的毒素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目前,中国有毒植物约1300种,分属140个科。植物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其所含的有害化学成分,如毒素或致癌的化学物质。它们虽量少,却严重影响了食品的安全性。

一、生物碱类

生物碱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中,食用植物中的生物碱主要为龙葵碱、秋水仙碱及啶烷生物碱,其他常见的有毒的生物碱有烟碱、吗啡碱、罂粟碱、麻黄碱、黄连碱和颠茄碱(阿托品与可卡因)等。生物碱分子中具有含氮的杂环,如吡啶、吲哚、喹啉、嘌呤等。简单的生物碱中含有碳、氢、氮等元素,复杂的生物碱中还含有氧。生物碱大多数为无色味苦的结晶形固体,少数有色或为液体。游离的生物碱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生物碱具有明显的生理作用,在医药中常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如镇痛、镇痉、镇静、镇咳、收缩血管、兴奋中枢、兴奋心肌、散幢和缩幢等作用。有时有毒植物和药用植物之间的界限很难区分,它们只是用量的差别,一般有毒植物多半都是药用植物。

◎ 1. 龙葵碱

(1)特性与中毒症状。龙葵碱,又称为龙葵素或茄碱,最早从龙葵中首先分离出来,是一类胆面烷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马铃薯、西红柿及茄子等茄科植物中。马铃薯中的龙葵碱主要集中在芽眼、皮的绿色部分,其中芽眼部位约占生物碱总量的40%。马铃薯中龙葵碱的安全标准是20mg/100g,但发芽、表皮变青和光照均可使马铃薯中龙葵碱的含量增加数十倍,高达5000mg/kg,大大超过安全标准,食用这种马铃薯是非常危险的。

龙葵碱有较强的毒性,主要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中毒反应,胆碱酯酶是可将乙酰胆碱水解为乙酸盐和胆碱的酶。乙酰胆碱存在于突触的末端囊泡中,是重要的神经传递物质。龙葵碱对胃肠道站膜有较强的剌激作用,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并能引起脑水肿、充血,进入血液后有溶血作用。此外,龙葵碱的结构与人类的面体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相类似,孕妇若长期大量食用含生物碱量较高的马铃薯,蓄积在体内会产生致畸效应。

发芽和变绿色的马铃薯可引起食物中毒,潜伏期多为2~4h。开始为咽喉抓痒感及灼烧感,并伴有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急促,伴随全身虚弱和衰竭,腹泻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血压下降。轻者1~2d自愈,重症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麻痹而致死。3mg/kg的摄入量可引起嗜睡、颈部憧痒、敏感性提高和潮式呼吸等症状,更大剂量可导致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

(2)预防及救治措施。将马铃薯存放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或辐照处理,以防止马铃薯发芽。发芽较多或皮肉变黑绿色者不能食用,发芽少者可剔除芽与芽基部,去皮后浸泡30~60min,烹调时加少许酯煮透,以破坏残余的毒素。目前,对发芽马铃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发现患者后立即采用吐根糖浆催吐,用4%鞣酸溶液、浓茶水或0.02%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停止食用并销毁剩余的有毒食品。对重症患者积极采取输液等对症治疗措施。

◎ 2. 秋水仙碱

(1)特性与中毒症状。秋水仙碱是不含杂环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鲜黄花菜等植物中,为灰黄色针状结晶体,易溶于水,对热稳定,煮沸10~15min可充分破坏,是黄花菜致毒的主要化学物质。

秋水仙碱本身并无毒性,但当它进入人体并在组织间被氧化后,迅速生成毒性较大的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体胃肠道、泌尿系统具有毒性并产生强烈剌激作用,引起中毒。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mg秋水仙碱(相当于50~100g鲜黄花菜)即可引起中毒,一次摄入3~20mg可导致死亡。

采用未经处理的鲜黄花菜煮汤或大锅炒食,虽然其味道鲜美,但食后极易引起中毒。进食鲜黄花菜后,一般在4h内出现中毒症状,轻者口渴、喉干、心慌、胸闷、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重者出现血尿、血便、尿闭与昏迷等。

(2)预防及救治措施:①不吃未经处理的鲜黄花菜。最好食用干制品,用水浸泡发胀后食用,以保证安全。②食用鲜黄花菜时需做烹调前的处理。先去掉长柄,用沸水烫,再用清水浸泡2~3h(中间需换一次水)。制作鲜黄花菜必须加热至熟透再食用。烫泡过鲜黄花菜的水不能做汤,必须弃掉。③烹调时与其他蔬菜或肉食搭配制作,且要控制摄入量,避免食入过多引起中毒。④一旦发生鲜黄花菜中毒,立即用4%韩酸或浓茶水洗胃,口服蛋清、牛奶,并对症治疗。

◎ 3. 其他生物碱

(1)毒蝇碱。主要存在于丝盖伞属和杯伞属草类中,在某些毒伞属(如毒蝇伞、豹斑毒等)伞中也存在,本身为简单的胺,溶于酒精及水,不溶于乙醚。

毒蝇碱的几种异构体中,以L(+)一毒蝇碱活性最大,主要作用于副交感神经,一般在食用后15~30min出现症状,最突出的表现是大量出汗,严重者恶心、呕吐、腹痛,并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睡孔缩小和呼吸急促,有时出现幻觉。重病例和死亡较少。

(2)光盖伞素和脱磷酸光盖伞素。存在于某些光盖伞属、花裙伞属、灰斑褶伞属和裸伞属的草类中,经口摄人4~8mg光盖伞素或约20g鲜蕈或2g干蕈即可引起紧张感、焦虑感或头晕目眩,也可有恶心、腹部不适、呕吐、腹泻等症状,症状可持续数小时。花裙伞属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生于粪堆上,故称为粪菌,因误食后能引起幻觉,又称笑菌或舞菌。

(3)马鞍菌素。存在于某些马鞍菌属蕈类中,易溶于热水和乙醇,低温易挥发,易氧化,对碱不稳定。马鞍菌素中毒潜伏期为8~10h,中毒时会出现脉搏不齐、呼吸困难、惊厥等症状。

二、苷类

某些植物性食品中常含有一些毒苷,主要有氰苷、硫苷和皂苷三大类。

(一)氰苷类

◎ 1. 特性与中毒症状

生氰糖苷是由氰醇衍生物的是羟基和D一葡萄糖缩合形成的糖苷,广泛存在于豆科、蔷薇科、稻科等约1000种植物中。生氧糖苷物质可水解生成高毒性的氢氰酸,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在植物氰苷中与食物中毒有关的化合物主要有苦杏仁苷、亚麻仁苦苷。含有生氰糖苷的食源性植物有苦杏仁、苦桃仁、木薯、批中和豆类等,玉米和高粱的幼苗中所含生氰糖苷的毒性也较大。食物中常见的氰苷见表2-1。

表2-1 常见食用植物中的氰苷

生氰糖苷的毒性很强,对人的致死剂量为18mg/kg。生氰糖苷引起的慢性氰化物中毒现象比较常见,急性中毒症状主要是心智紊乱、肌肉麻痹和呼吸窘迫。氰化物通过与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离子结合,导致细胞的呼吸链中断,机体因而处于窒息状态。氢氰酸的最小致死口服剂量为O.5~3.5mg/kg。

木薯在一些国家是膳食中摄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热带神经性共济失调症在西非一些以木薯为主食的地区多有发现,该病表现为视力萎缩、共济失调和思维紊乱。热带性弱视疾病也流行于以木薯为主食的人群中,该病病症为视神经萎缩并导致失明。长期以致死剂量的氧化物眼饲动物,也可使这些动物的视神经组织受损。木薯中毒原因是生食或食人未熟透的木薯或喝煮木薯的汤,一般食用150~300g生木薯即能引起严重中毒或死亡。早期症状为胃肠炎,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躁动不安、瞳孔散大甚至昏迷,最后可因抽搐、缺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苦杏仁中毒原因是误生食水果核仁,特别是苦杏仁和苦桃仁。儿童吃6粒苦杏仁即可中毒,也有自用苦杏仁治疗小儿咳嗽(祛痰止咳)引起中毒的例子。有报道称有些地区的居民死于苦杏仁苷中毒,原因是食用了高粱糖浆和野生黑樱桃的叶子或其他部位。中毒症状主要是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脉频及四胺乏力等;重症者胸闷、呼吸困难、意识不清、昏迷、四胺冰冷,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 2. 预防及救治措施

生氧糖苷有较好的水溶性,水浸可去除产生氢氰酸食物的大部分毒性,因此杏仁的核仁食物及豆类在食用前大多需要较长时间的浸泡和晾晒。将木薯切片,用流水研磨可除去大部分的生氧糖苷和氢氰酸。理论上讲,加热可灭活糖苷酶,使之不能将生氧糖苷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但事实上,经高温处理过的木薯粉对人和动物仍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而且生氰糖苷在人的唾液和胃液中很稳定。另外,食用煮熟的利马豆和木薯仍可造成急性氰化物中毒,说明人的胃肠道中存在某种微生物可分解生氰糖苷并产生氢氰酸。

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避免慢性氰化物产毒。如膳食中有足够的腆,由氰化物引起的甲状腺肿大就不会出现;食物中的含硫化合物可将氰化物转化为硫氰化物,若膳食中缺乏硫可导致动物对氰化物去毒能力的下降。

(1)预防及救治果仁中毒的具体措施:不要让儿童生食各种核仁,尤其是苦杏仁与苦桃仁。用杏仁加工食品时,应反复用水浸泡,炒熟或煮透,充分加热,并敞开锅盖充分挥发而除去毒性。切勿食用干炒的苦杏仁,其会引起中毒。杏仁茶是将杏仁磨成浆煮熟而制成的,因加热可使食物中的氢氰酸充分蒸发掉,故杏仁茶不会引起中毒。一旦出现食物中毒,应采取以下措施。①急救治疗:发现病例应进行抢救,可用5%硫代硫酸铀、0.05%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的同时,立即使用4二甲氨基酚(4DMAP)或对氨基苯丙酣(PAPP)等高铁血红蛋白生成剂,应用此类药品者严禁再使用亚硝酸类药物,防止高铁血红蛋白过度形成出现紫结症。②给中毒患者立即吸人亚硝酸异戊酯,可用数次,然后用3%亚硝酸铀液静脉缓慢注射,再静脉注射新配制的50%硫代硫酸铀。两种药用完后,如中毒症状仍未减轻,可在30~60min后再按上述减量重复给药一次。③对症及支持治疗:吸氧,当呼吸极度困难或完全停止时,必须不断地进行人工呼吸,直至呼吸恢复为止。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络贝林,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重症患者可用细胞色素、三磷腺苷、辅酶A等。

(2)预防及控制木薯中毒的具体措施。①选用产量高而含亚麻苦苷低的木薯品种,并改良种植方法。木薯必须加工去毒后方可食用。在加工木薯时应去皮(亚麻苦苷90%存在于皮内)。②水浸木薯肉,可溶解亚麻苦苷。如将其浸泡6d可去除70%以上的亚麻苦苷,再经加热煮熟时,将锅盖打开,使氢氰酸逸出,方可食用。③木薯加工方法有切片水浸晒干法(鲜薯去皮、切片,水浸3~6d,沥干、晒干)、熟薯水浸法(去皮、切片,水浸48h,沥干、蒸熟)以及干片水浸法(木薯片水浸3d,沥干、蒸熟),去毒效果较好。④除严禁生食木薯外,应注意勿喝煮木薯的汤,不空腹食木薯,一次也不宜多食,否则均有中毒的危险。

(二)硫普类

硫代葡萄糖苷(硫苷)是具有抗甲状腺作用的含硫葡萄糖苷,存在于十字花科的植物中,食品中最重要的代表是芥属。含有此类糖苷的食品的典型例子是卷心菜、花茎甘蓝、萝卜、芙菁甘蓝和芥菜;含硫葡萄糖苷除了具有抗甲状腺功能之外,它在水解后使这些植物具有刺激性气味。

各种天然含硫糖苷中已被鉴定的大约有70种,它们都与一种酶或多种酶同时存在,这种酶能将其水解成糖苷配基、葡萄糖和亚硫酸盐。然而,这种酶在完整的组织中是没有活性的,只有将组织破坏,例如将湿的、未经加热的组织压碎等,它才能激活。又如烧熟或煮沸过的卷心菜含有完整的芥子苷。

对于长期低剂量食用硫代葡萄糖苷及其分解产物所造成的后果,目前知道得还较少。

最近的体内试验表明,一种黑芥子苷(芥菜中的硫代葡萄糖苷)的水解产物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大鼠有致癌作用。异氰酸酯及异硫氰酸酯是烷化剂,环硫化物也是烷化剂,它们的作用与环氧化物相似,特别在弱酸条件下更是如此。脂类分解产物也有毒。硫氰酸酯抑制腆吸收,因此,具有抗甲状腺作用,如油菜子中的α-羟基丁烯-2-葡萄糖芥苷经水解生成α-羟基丁烯-2-异硫氰酸,再经环构化成5-乙烯基-1,3-氧氮戊环硫酮,这是一种致甲状腺肿素。

甘蓝属植物如油菜、卷心菜、菜花、西兰花和芥菜等是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食用的蔬菜,一般不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但在其种子中致甲状腺肿素的含量较高,是茎、叶部的20倍以上。这些蔬菜种子被用作动物饲料时,会对动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综合利用油菜籽饼(粕)开发油菜籽蛋白资源,或以油菜籽饼(粕)作饲料时,必须除去致甲状腺肿素,除去的方法如下:

(1)强蒸气流高温湿热处理。这种方法由于处理时间长,设备利用率低,能耗大,氨基酸受损,抗营养因子降解甚微,适口性改善不大等,因而缺陷较大。

(2)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去除有毒物质。这是目前研究较多且比较提倡的方法,寻找和培育能降解硫苷的菌株,通过发酵破坏菜籽饼中的硫苷而不破坏其他营养成分。目前已经用于饲料生产的菌株有根霉属的华根霉菌、毛霉属的总状毛霉等。

(3)选育不含或仅含微量硫苷的油菜品种。目前已选育出不含或仅含微量硫苷的油菜品种,此品种的菜籽饼不仅可以直接作为畜禽的赭饲料,而且还可以作为人类食品的添加剂。

(三)皂苷类

皂苷类物质可溶于水,生成胶体溶液,搅动时会产生泡沫,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皂苷在试管中有破坏红细胞的溶血作用,对冷血动物有极大的毒性。但食品中的皂苷对人畜在经口服时多数没有毒性(如大豆皂苷等),仅少数含有剧毒(如茄苷)。

大豆中的皂苷已知有5种,其苷配基称为大豆皂苷配基醇,有A、B、C、D、E5种同系物。大豆皂苷的成苷糖类有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及葡萄糖醛酸等,大多数经口摄入后不呈现毒性。

三、毒蛋白类和有毒氨基酸类

◎ 1. 外源凝集素

外源凝集素是豆类和某些植物种子(如篦麻)中含有的一种有毒蛋白质。因其在体外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故名外源凝集素,又称植物性红细胞凝集素。凝集素普遍存在于各种豆类中,如大豆、菜豆、蚕豆、豌豆、刀豆等和篦麻子中。其毒性不同,有的仅能影响肠道对营养物的吸收,有的摄入大量可以致死(如篦麻子中的毒蛋白)。但是它们在加热后都可以解除毒性,因为它们都是蛋白质,加热会使其凝固而失去毒性。含有凝集素的食品在生食或烹调不充分时,不仅消化吸收率低,而且还可以使人恶心、呕吐,造成中毒,严重时可致人死亡。通过蒸气加热处理可以使凝集素的活性钝化而达到去毒目的。

常见的凝集素有大豆凝集素、菜豆属豆类凝集素和篦麻毒蛋白等。大豆凝集素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0的糖蛋白,对大白鼠有毒性,但毒性较小;菜豆属豆类凝集素毒性较大,在大白鼠饲料内添加0.5%的菜豆属凝集素时,可明显抑制其生长,剂量高时可致死亡;篦麻毒蛋白毒性极大,比其他豆类凝集素大1000倍,篦麻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毒性蛋白质,能被高温破坏,经煮沸2h以上就可消除毒性。篦麻毒素难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亦不溶于篦麻油中。篦麻毒素中毒的潜伏期较长,一般为1~3d,多在食后18~24h发病。患者首先感到喉咙强烈剌激及灼热感,严重者可出现便血、昏迷、血压下降的现象,最后因肝、肾、心力衰竭而死亡。篦麻毒素致死量为7~30m毕,成人误食10余粒直麻子就可致死。

外源凝集素不耐热,受热很快失活,因此豆类在食用前一定要彻底加热。例如,扁豆或菜豆加工时要注意翻炒均匀、煮熟焖透,使扁豆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和豆腥味;吃凉拌豆角时要先切成丝,放在开水中浸泡10min,然后再食用;豆浆应煮沸后继续加热数分钟才可食用;用直麻做动物饲料时,必须严格加热,以去除饲料中的篦麻凝集素。

中毒症状轻者不需治疗,症状可自行消失;重者应对症治疗。吐、泻严重者,可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和维生素C,以纠正水和电介质紊乱,并促进毒物的排泄。有凝血现象时,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町、肝素等。

◎ 2. 酶抑制剂

蛋白质性质的酶抑制剂常存在于豆类、谷类、马铃薯等食品中,比较重要的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淀粉酶抑制剂两类。前者在豆类和马铃薯块茎中较多,后者见于小麦、菜豆、芋头和生香蕉、芒果等食物中。其他食物如茄子、洋葱等也含有此类物质。这类物质实质上是植物为繁衍后代、防止动物啃食的防御性物质。

目前,已从多种豆类(大豆、菜豆和花生等)及蔬菜种子中纯化出各种胰蛋白酶及膜凝乳蛋白酶的抑制剂。多数豆类种子的蛋白酶抑制剂占其蛋白总量的8%~10%,占可溶性蛋白量的15%~25%。胰蛋白酶抑制剂根据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为KunitZ及Bowman-Birk抑制剂(KTI与BBTI)两类。其中,BBTI同时也是胰凝乳蛋白酶的抑制剂。大豆和菜豆的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抑制剂活性分别为0.15~4.6U/mg和0.4~0.8U/mg。

胰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分布很广的蛋白酶抑制剂,它可以与胰蛋白酶或胰凝乳蛋白酶结合,因而抑制了酶水解蛋白质的活性,使胃肠消化蛋白质的能力下降;而且,它又可以促使胰脏大量地制造胰蛋白酶,造成胰脏肿大,严重影响健康。用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生大豆脱脂粉眼饲实验动物可导致其明显的生长停滞。给小鼠及其他动物眼饲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植物蛋白可明显抑制其生长,并导致胰腺肥大、增生及胰腺瘤的发生。

淀粉酶抑制剂可以使淀粉酶的活性钝化,影响人体对糖类的消化作用,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蛋白质性质的酶抑制剂是一种有毒蛋白质,所以可通过加热处理去毒。但是BBTI蛋白酶抑制剂热稳定性较高,在800加热温度下仍残存80%以上的活性,延长保温时间,并不能降低其活性。但是采用100℃处理20min或120℃处理3min的方法,可使胰蛋白酶抑制剂丧失90%的活性。例如,大豆食品加工中可利用加热和保温处理,达到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失活的目的。

◎ 3. 其他毒蛋白

巴豆中的有毒成分主要是巴豆素,它是一种毒性球蛋白,对胃肠黏膜具有强烈的剌激、腐蚀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与腹痛。巴豆毒素耐热性差,遇热后即失去毒性。服巴豆油1/4滴即有强烈的腹泻,内服20滴即可致死。

相思豆的叶、根和种子均含有毒素,以种子最毒。种子含相思子毒蛋白(红豆毒素),这种毒蛋白在非常低的浓度(1:1000000)时即可使细胞发生凝聚反应。中毒后的症状为恶心、呕吐、肠绞痛,严重者昏迷、呼吸与循环衰竭及急性肾衰竭而致死。

◎ 4. 毒肽

毒肽多存在于鹅膏菌毒素和鬼笔菌毒素等蕈类毒素当中,易误食而中毒。

鹅膏菌毒素是环辛肽,有6种同系物;鬼笔菌毒素是环庚肽,有5种同系物。它们的毒性机制基本相同,前者作用于肝细胞核,后者作用于肝细胞微粒体。从毒性作用的大小上来讲,前者的毒性大于后者。在鹅膏菌中,两种毒肤的含量大致相等,每100g鲜草中两种毒肤的含量为10~23mg,质量约50g的毒素所含的毒素足可杀死1个成年人。

◎ 5. 有毒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有毒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主要有自一氨基丙氨酸、刀豆氨酸和(L)3,4-二羟基苯丙氨酸等,它们存在于刀豆和青蚕豆等中。

(1)刀豆氨酸。这种物质能阻抗体内的赭氨酸代谢。加热14~45min可破坏大部分刀豆氨酸。

(2)(L)3,4-二羟基苯丙氨酸。这种物质存在于蚕豆等植物中,能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症。食后5~24h发病,急性发作期可长达24~48h,人们过多地摄食青蚕豆(无论煮熟或是去皮与否)都可能导致中毒。

(3)β-氨基丙氨酸存在于蚕豆中,是一种神经毒素。

四、酚类

◎ 1. 棉酚

毒酚以棉籽中的棉酚为代表。棉酚是棉籽中的一种芳香酚,存在于棉花的叶、茎、根和种子中,其中棉籽含游离棉酚0.15%~2.80%。

棉籽油的毒性取决于游离棉酚的含量,在棉籽饼与粗制棉籽油中棉酚的含量均较高。游离棉酚的大白鼠经口LD 50 为2510mgkg。当棉籽油中含有0.02%游离棉酚时的动物的健康是无害的,0.05%时对动物有害,而高于0.15%时则可引起动物严重中毒。生棉籽榨油时棉酚大部分转移到棉籽油中,毛棉油含棉酚量可达1.0%~1.3%,因此,毛棉油不可食用。

棉酚有毒,可使生殖系统受损而影响生育能力。使男性睾丸受损,多数患者赭液中无赭子或赭子减少;女性闭经,子宫萎缩,并导致不育症。食用含棉酚较多的毛棉油后会引起中毒,患者皮肤潮红,有难以忍受的灼烧感,并伴有心慌、气喘、头晕、无力等症状,但是棉酚具体毒素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急性中毒潜伏期,短者1~4h,一般2~4d,长者6~7d。慢性中毒初期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干燥,日光照射后更明显。女性和青壮年发病率高,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死亡。

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应是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预防工作,因治疗棉酚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在产棉区要宣传生棉籽油的毒性,勿食毛棉油;榨油前,必须将棉籽粉碎,经蒸炒加热脱毒后再榨油;榨出的毛油再加碱赭炼,则可使棉酚逐渐分解破坏;生产厂家的质检部门应对棉籽油中的游离棉酚进行严格检验,产品符合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规定方可出厂。GB2716规定棉籽油中游离棉酚含量不得超过0.02%,棉酚超标的棉籽油严禁出售和食用。

◎ 2. 大麻酚

大麻酚是从大麻叶中提取的一种酚类衍生物,分子式为C21H26O2。大麻叶中含有多种大麻酚类衍生物,目前已能分离出15种以上,较重要的有大麻酚、大麻二酚、四氢大麻酚、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四氢大麻酚酸。

大麻酚及其衍生物都属麻醉药品,并且毒性较强。吸食大麻使人的脑功能失调、记忆力消退、健忘、注意力很难集中。吸食大麻还可破坏男女的生育能力,而且由于大麻中焦油含量高,其致癌率也较高。

五、其他

◎ 1. 血管活性胺

一些植物如香蕉和鲜梨,本身含有天然的生物活性胺,如多巴胺和酰胺,这些外源多胺对动物血管系统有明显的影响,故称血管活性胺。表2-2中列出了一些植物中的生物活性胺的含量。

表2-2 一些植物中的生物活性胺含量

多巴胺是重要的肾上腺素型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该物质可直接收缩动脉血管,明显提高血压,故又称增压胺。酪胺是哺乳动物的异常代谢产物,它可通过调节神经细胞的多巴胺水平间接提高血压。酪胺可将多巴胺从贮存颗粒中解离出来,使之重新参与血压的升高调节。

一般而言,外源血管活性胺对人的血压无影响,因为它可被人体内的单胺氧化酶和其他酶迅速代谢。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动物体内的酶,它对作用于血管的活性胺水平起严格的调节作用。当单胺氧化酶被抑制时,外源血管活性胺可使人出现严重的高血压反应,包括高血压发作和偏头痛,严重者可导致颅内出血和死亡。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性药物的赭神压抑患者身上。此外,啤酒中也含有较多的酪胺,糖尿病、高血压、胃溃痛和肾病患者往往因为饮用啤酒而导致高血压的急性发作。其他含有酪胺的植物性食品也可引起相似的反应。

◎ 2. 甘草酸和甘草次酸

甘草是常见的药食两用食品。甘草提取物作为天然的甜味剂广泛用于糖果和罐头食品。甘草的甜味来自于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前者是一类由麦芽糖和类固醇以3位糖苷键结合的三萜皂苷,占甘草根干重的4%~5%,甜度为煎糖的50倍。甘草酸水解脱去糖酸链就形成了甘草次酸,甜度为煎糖的250倍。甘草次酸具有细胞毒性,长时间大量食用甘草糖(100g/d)可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肥大,临床症状表现为铀离子赭留和饵离子的排出,严重者可导致极度虚弱和心室纤颤。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均有一定的防癌和抗癌作用。甘草次酸可抑制原癌细胞的信息传递和基因表达。甘草酸对多种致病物诱导的试验动物恶性肿瘤均有抑制作用。甘草次酸还具有抗病毒感染的作用,对致癌性的病毒如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的感染均有抑制作用。 U+7zeCQSQWC800CUkDOworMlVXvZMk+cs4g0drffAj4+4RYxf7FvYymqc4FaBHd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