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绿茶是长子,诞生于唐代

唐代之前无茶类之分

中国茶从唐代才开始分类,唐代以前无茶类之分。唐代樊卓《蛮书》中讲:“茶出银生城界诸山(现云南普洱)散收,无采制。”由于“散收,无采制”,茶树鲜叶或干叶煮饮苦涩,青草气味重,只能当作药用,很难作为饮料。

唐代国家兴盛,制茶技术有了很大突破。把茶树上的鲜叶采下,先经过“蒸青”(绿茶叫杀青),这样就把鲜叶中的酶活性制止了,叶绿素被固定,在后面的加工中,不论是鲜叶捣碎还是烘焙过程都不会因氧化发酵而变红。加工出的茶叶翠绿,特别是散茶,叶色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故叫凉性之绿茶类。唐宋时代主要是以紧压成形的饼(团)茶面世。

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晴天将茶采摘下来,然后放到甑釜中蒸,再将蒸过的茶叶用杵臼捣碎,而后拍制成团饼,最后将一个个茶饼穿起来,焙干,封存。

其中的“拍制”有一个规承:规为铁制,或方或圆;承又称台或砧,常以石为之,即为制团茶或饼茶之法。经过这样加工,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变得鲜美甘醇。

陆羽按色泽与外形,把这种个体外形多种多样的蒸青团、饼茶分成八种,并分别说明了其优劣。当然,唐代以团饼茶为主,但少数地方,也有蒸而不捣或捣而不拍的散茶和末茶。个别地方已有炒青茶。

绿茶之绿

绿茶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在加工中首先经过高温杀青,制止了酶促氧化,保持了鲜叶的绿色,为不发酵茶。清汤绿叶,具清香或熟栗香、花香,滋味鲜爽。

绿茶诞生最早,子孙最多

绿茶是最早诞生的,称茶之长子,他生于唐,长于宋,成熟于明,大约有1000多岁,子孙满堂。绿茶在整个茶叶家族中占了70%以上的产量,它不仅可直接饮用,还可以做成花茶、普洱茶、速溶茶等其他茶叶产品面世。

全国十大名茶中绿茶就占了6个,分别是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碧螺春、信阳毛尖、都匀毛尖。

宋代开始了炒青绿茶

到了宋末蒸青散茶已经开始向炒青散茶转变,因为这时候人们注重茶叶香气,而蒸青绿茶香气不够理想,所以开始用锅炒茶以提高香气。1191年,日本禅师荣西和尚到中国留学,回国时就把中国的锅炒茶传到日本,叫釜炒茶,在日本一直保留到今天。

明代炒青绿茶大发展

明朝炒青绿茶已是很普遍了,日本松下智在他的《全国铭茶总览》中记载:“公元1406年(明永乐四年,即日本应永十三年),荣林周瑞禅师自中国归国,带回茶种并引入制茶技术。明朝是中国锅炒茶的全盛时期,由此,锅炒茶传播到九州各地。”

明代的不少书籍都记载了炒青绿茶。如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中说:“生晒不炒不揉为佳。”这说明当时茶大多是用锅炒的,他主张生晒不炒为好。张源《茶录》中载:“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叶一斤半焙之,候锅极热始下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撤入筛中,轻团挪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火,焙干为度。”明代这些著作详细地记载了炒青绿茶的制法。特别是《茶笺》中写的松萝茶制法,非常详细,并特别注意色香味的炒制。不少做法对今天的绿茶加工仍有指导意义。

炒青技术让绿茶名品辈出

炒青技术的普及,让绿茶形状各异,名茶辈出。不但有扁形的龙井、片形瓜片的大方、圆形的珠茶,而且茶叶开始了精制,出现了“茶厂”,开始出口贸易。

今天的绿茶种类繁多,根据杀青和干燥的方法不同分为蒸青绿茶,如湖北的恩施玉露、日本煎茶等;炒青绿茶,如屯绿、龙井、大方等;烘青绿茶,如黄山毛峰、天目青顶等;晒青绿茶,如云南滇青。还有介于烘炒之间的“半烘半炒”的绿茶,如太湖翠竹、开化龙顶等。

炒青绿茶又根据形状不同分为长炒青(眉茶),如信阳毛尖、南京雨花茶等;圆炒青,如珠茶、泉岗辉白等;扁炒青,如龙井、大方、旗枪等。 oJ3EELnoxQ42PsEq6JuJ4m9qdicNI8pEsBt8SP8Tyq73VwnLlbYqtvYIor84B1o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