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吴韵汉风翰墨香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江苏一向以文化昌盛闻名遐迩,几千年来历史上名人辈出、名胜古迹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是很多地区羡慕不已却望尘莫及的。

很多人都喜欢用“吴韵汉风”这四个字来概括江苏的文化,虽然形象直观,却并不能囊括江苏文化的所有特征。从地域环境上讲,江苏文化区域呈现南北差异显著的特征。江南是以苏州为代表的吴文化圈,江北是以徐州为代表的徐淮文化(或称“楚汉文化”)圈,这两大文化圈的风情、韵味各异,甚至语言和人文环境也完全不同。

吴文化只能代表“吴韵”,徐淮文化只能代表“汉风”。此外还有以南京、镇江为中心地带的金陵文化(或称“宁镇文化”),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的维扬文化,以南通、盐城、连云港海岸区域为中心的苏东海洋文化。在江苏境内,不但吴文化、徐淮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苏东海洋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补充,而且各个区域文化还与越文化、齐鲁文化、徽州文化不断交流,不断磨合,从而又孕育出新的文化因素和文化 特征。江苏传统文化除体现多元文化特征外,还具有“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水文化,士、农、工、商同道,义利相互兼顾的儒商文化,眼界开阔、思维敏捷的海洋文化,善于通变、富有“日新其业”创造精神的创新文化等诸多特征。也正因江苏各区域文化的多种多样、各具特色,才使得江苏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魅力更加持久。

>>吴文化与苏州

吴侬软语、苏州评弹、昆曲是吴文化最典型的文化表现形式,而这一切都和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苏州从古至今都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这里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江南园林代表,“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年古刹,有用苏州方言演唱,融说、噱、弹、唱于一体的吴文化结晶—苏州评弹,以及有着独特深厚的美学传统与独具神韵的东方风格的“百戏之祖”—昆曲……这一切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吴文化在苏州得到充分彰显,得以传承发展。

>>金陵文化与南京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之称的南京,一直以来都是历朝历代文人骚客吟咏古今、凭吊感怀之所。“传奇与典故,写下南京的沧桑;江河与湖泊,铸就南京的魂魄”,作为金陵文化的发源地,南京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孕育产生了金陵文化,并让其生根发芽,以“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气魄繁荣发展。

>>徐淮文化与徐州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每每提及江苏文化中的“汉风”,汉高祖刘邦的这首《大风歌》都会被提起,这已成为楚汉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作为“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作为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东方雅典”——徐州最有资格代表徐淮文化(即楚汉文化)。“楚汉旧歌流俚耳,韩彭遗壁冠荒墟”,徐州遍地是两汉的遗迹,狮子山楚王陵、龟山汉墓、泗水亭、霸王楼等,无不体现着汉代的遗韵、遗风。京剧《霸王别姬》、琵琶曲《十面埋伏》、话剧《大风歌》等曲艺杰作让古老的徐淮历史文化在今天重新焕发出魅力。

苏州评弹自弹自唱,大体分为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档。

HRWhtDwxoZD9+u1vMp5uUTvdnZDYplFsbpto6V7Q3EkF9mnN4E29HJnJI4GI9ny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