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云南历史沿革

苍山洱海边的悠悠岁月

有着“彩云之南”美名的云南,简称“滇”或“云”。在这片绵亘起伏的红土地上,千百年来,伴随着华夏民族的兴衰,云南各民族也走过漫长的融合、演变的发展历程。历史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为这片壮美的山河所见证。

云南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元谋、滇池、洱海地区有大量的远古文化遗址。早在170万年前,就已经有“元谋直立人”在这里生活,他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乃至亚洲最早的人类。

春秋战国时期,滇族部落崛起。公元前279年,楚国的将军庄蹻受楚王之命率兵来到滇池附近,公元前277年,楚军在返回楚国的途中被秦军截断。庄蹻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只好带着2万多人留在当地,自立为王,与士兵们入乡随俗,改变服饰和饮食习惯,成就了一方基业,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称的“古滇国”。然而就在司马迁将之载入史册之后,古滇国就消失了,它的臣民和历史都销声匿迹,成为一个亘古的谜。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结束了诸国纷争的局面,统一六国,在全国实行郡县制,云南也被列入秦帝国的版图。秦始皇下令修建五尺道,第一次实现西南边陲与中原的沟通。秦亡后,西汉国力日渐强盛。汉武帝不断扩充版图,派出使臣前往“西南夷”,不料却在洱海地区被“昆明族”所阻。使臣被迫留在当地,却也因祸得福,他们深入了解到云南当地生活、风俗与文化。历经险阻回到长安后,将云南的气候、物产等状况向汉武帝禀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派兵征服,据使臣说当地人熟识水战,于是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造战船、操练水兵,这就是大观楼长联中著名的“汉习楼船”典故。

古滇国的发源地晋城古镇,耸立着庄蹻的塑像。

青铜贮贝器

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贮放贝币的青铜器。

元谋古猿人遗址

元谋古猿人遗址发现于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这里素来有“中国人类的发祥地”之称。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军入滇,设立益州郡,今天祥云县一带的“云南县”,就是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的“云南”。汉武帝封尝羌为滇王,为巩固统治,在张骞的建议下,派人开辟商道通往印度、缅甸,修复扩建五尺道。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进入云南,将古滇国的中心由滇池晋城转为曲靖一带。之后滇池附近的爨氏逐渐强大,在长达400年的爨氏统治期间,滇池中心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快速发展。

618年,云南进入“南诏”与“大理”两个最重要的时期。盛唐时,洱海附近的6个部族逐渐强大起来,称为“六诏”。其中皮罗阁带领的蒙舍诏部族最强,他兼并了另外五诏,建立了南诏国。南诏国王被唐朝皇帝封为云南王,次年南诏建都太和城,即今天的大理。南诏国力日益强盛,云南的政治中心随之从曲靖一带转移至洱海地区,再由洱海一带向东扩张返回滇池地区,在滇池畔新建的东城,即现今的省会昆明市。937年,白族段思平灭南诏,自立为王,取国号为“大理”。励精图治的段思平采取“更易制度,损除苛令”的治国方针,大理国一时鼎盛,疆域阔及现在的缅甸北部、老挝与越南少数地区、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宋朝时期,宋太祖“划大渡河为界”,对大理国采取政治上孤立隔绝的政策,只通商贸往来,留下“宋挥玉斧”的故事。

1253年,忽必烈率军南征大理国。次年蒙古军占领大理,进驻昆明,大理国自此灭亡。1276年,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也自此成为一个行政省,称云南行省。历史兴亡,朝代更迭,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发兵攻打云南,派沐英治理云南,采取移民政策,大量汉族人流入云南,与少数民族杂居。明末清军入关,明朝皇帝永历逃亡至云南。清顺治帝派平西王吴三桂追捕。1662年,吴三桂在昆明绞死永历皇帝,驻守云南,成为一方之王。1673年,在康熙的削藩政策下吴三桂举兵反清,8年后清军攻占昆明,吴三桂自杀。

今日的大理古城

丽江纳西人创造东巴文,被誉为“活的象形文字”。

建水县的东门城楼——朝阳楼,建成于明代,历经600余年风雨至今完好如初,被称为“滇中第一楼”。

清朝末年,云南卷入近百年的战火时代。时间的大河滔滔向前,苍山洱海见证过的南诏与大理国虽不复存在,但云南的生命精神却延续了下来,在各民族的风俗中,在奇彩的传说里,无处不见,绵延不衰。 DzUbHlWO8ldDj9epm3mt53+Xfy78hwPrU9UzTC04p/Tlkp1BGuw0X7r+HNGcnH8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