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想当然地认为“解决问题是大人的事”,其实,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是孩子长大的标志,孩子需要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孩子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与人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所以,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晚上,一个8岁男孩的爸爸遇到了这样一件棘手的事情:
儿子:爸爸,明天我要跟小新决斗。
爸爸:为什么?
儿子:因为他弄坏了我的回力车。
爸爸: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解决吗?
儿子:我让他赔我,他说他没有钱。我说告诉他的爸爸妈妈他说那是胆小鬼才会做的事情。
爸爸沉思了片刻。
爸爸: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习自己解决和朋友之间的矛盾了。你好好想一想,一定能找出比决斗更好的解决方法的。
第二天,儿子出门了。爸爸忐忑不安地悄悄跟在后面。两个孩子来到了预定的决斗地点,但是他们并没有打起来。儿子似乎在努力地跟小新说些什么,半个小时后,他们各自回家了。跟在后面的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后来,爸爸装做什么也不知道地问孩子。
爸爸:你和小新的问题解决了吗?
儿子:解决了。
爸爸:哦?怎么解决的。
儿子:我想了一晚上,觉得决斗确实不是一个好办法。如果我赢了,他受了伤,他的爸爸妈妈一定不会放过我。如果我输了,我的回力车被他弄坏了就已经糟透了,我还要再受皮肉之苦。最后,我决定原谅他这一次,但是希望他下次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他也向我道歉了,而且说以后会爱惜别人的东西。所以我们就不需要决斗了。
爸爸:你能自己解决和朋友的问题了,爸爸真为你感到高兴。
后来有一次,儿子不小心弄坏了小新的油画棒,小新也原谅了他。
上例中,爸爸知道儿子的问题后,没有帮儿子出任何主意,而是把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儿子。同时,爸爸并不确定儿子会怎么做,所以他偷偷地跟在儿子身后,做好了防范危险的准备。爸爸的做法是明智的,经过这件事,儿子不但学会如何解决和朋友的争端,还学会了对人的宽容。如果这个爸爸直接制止孩子决斗,也可以避免潜在的危险,但却让孩子失去了一次独自解决问题的机会。由此可见,父母不应小看孩子的能力,在可控制范围内,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中,往往是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孩子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逐渐养成遇到问题就找父母的习惯。当孩子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父母一般会给予孩子忠告或是干脆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在幼儿园打架、咬了人,总是父母替他向别人道歉;孩子忘了做作业,父母总是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替孩子开脱责任;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吵架,家长参与进去解决……长期如此,孩子就会以为发生什么事情都可以找父母,自己不用怕,不用操心,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但是,给予孩子忠告,相当于把警告强加给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会助长孩子依赖父母的习惯;都不是理想的教育方法。最好的办法是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引导,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首先,给予孩子足够的信赖,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婴儿将太热的奶嘴用舌头顶出来就是一种自我解决的努力和能力。问题有大小,能力有高低,孩子解决问题有顺利也有不顺利,但只要是在努力,父母就该支持鼓励。很多父母不放心让孩子自己去面对问题,总认为孩子还小,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在无意中扼杀了孩子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知道,孩子就是在做事情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的,虽然他们会遇到一些困难,也会出现一些错误,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得到了锻炼。因此,在生活中父母要学会放手,凡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多创造些机会,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给孩子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去尝试,让孩子自己证明自己能行。孩子自己去解决时,总是没有求助父母来得快,因此,父母要留给孩子走弯路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孩子在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时,遭到父母的嘲笑,以后可能遇事就去找父母。所以,父母不但不能给孩子负面评价,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
最后,正确对待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有自己的心理特征,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能力并不一定合乎成人的观念。但是,不管孩子用什么方式去解决问题,父母都应抱以欣赏的角度来看待。给孩子一个欣赏的眼神,或是一个鼓励的动作,都可以让孩子有无穷的力量,让孩子更加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父母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的身边,孩子是未来的主人,总有一天他们必须独自去面对社会,独自去面对一切问题。所以,父母应该抓紧时间培养孩子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