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头

人的头部外表有眼、耳、口、鼻等,头部的内部有颅腔,人的大脑、小脑就在颅腔中。人的头部是整个人体的指挥系统,可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头部的主要组织

头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这不仅是因为其高高在上,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功能和作用。

头部有着脑这一最大的神经中枢。有着五官中眼、耳、口、鼻、喉的前四个。喉属于头和颈的连接处。

眼是人最重要的视觉器官,也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其不适或病变的视觉器官。人眼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附属器。

耳是人的听觉器官。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

口腔是消化道以及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参与消化过程,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具有感觉功能,并能辅助呼吸,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从事各项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官。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净化吸入的空气并调节其温度和湿度。它是最重要的嗅觉器官,还可辅助发音。鼻包括外鼻、鼻腔和鼻窦三个部分。

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

皮肤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合较快。

皮下组织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

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

骨膜:紧贴颅骨外,可自颅骨表面剥离。

头部由24块骨骼组成,其中头盖骨8块,面部骨16块,除下颌骨能活动外,其他的骨架是固定的,形成一个坚固的颅腔。眼眶以上为额骨,额骨以上为头盖骨,两侧向后与颞骨相连。颧骨上连额骨,下接颌骨,横接耳孔。上颌形成牙床,鼻骨形成鼻梁,眼眶围于颧骨、鼻骨与额骨之中。下颌骨像个马蹄形,上端与颞骨部分连接,通过咬肌的作用,可以上下活动。头颅骨本身是不能活动的。

头骨处于相对固定不变的状态,但依附在头骨上的肌肉却富于变化,会呈现各种形状的起伏,牵动着人的头部运动和脸部表情的产生。面部肌肉分为运动肌和表情肌两大类,运动肌主理下颌骨的活动,如咬肌、唇三角肌、下颌骨肌、颞肌等;表情肌主理面部的表情,如额肌、皱眉肌、眼轮匝肌、上唇方肌、口轮匝肌、下唇方肌等。头部肌肉与颈部肌肉紧密相连。

除下额骨和舌骨外,头部其他21块头骨都借缝或软骨结合或骨结合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称为颅。通常将组成脑颅腔的骨骼称为颅骨。

远离头痛的10个小秘方

头痛作为一种临床症状是十分常见的,每个人在一生中可能都有过头痛的经历。在临床工作中,以头痛作为就诊原因者是极为多见的,在神经科门诊中就更为常见了。

以下是医学专家为我们提供的10个远离头痛的小秘方:

(1)多喝水

在经期,很多女性都会有头疼的状况发生,这可能是经期综合征的一种表现,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从经期快要来临时开始,一直到经期之间,要比平常喝更多的水,这样有助于避免发生经期的头痛。

(2)准时用餐

省略或延迟用餐皆可能引起头痛。错过一餐,会引起肌肉紧绷,而当饥饿引起血糖降低时,脑部的血管会收缩。当你再度进食时,会使这些血管扩张而引发头痛。如果改成少食多餐,则会对缓解头痛很有好处。

(3)注意补镁

镁具有调节血流和放松肌肉的神奇效果。如果身体缺少一点点镁,都可能引发头疼。怎么知道自己缺不缺镁?除了头痛外,如果你的腿会在睡觉时经常痉挛抽筋,并且很难入睡,手和脚经常有针刺感,那就要考虑是否缺少镁了。多吃谷类食物和坚果,可以有效地补充镁。但要注意,如果镁补多了还有可能出现腹泻的副作用。

(4)避免代糖

在很多食物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代糖类的食品添加剂,如阿期巴甜等,研究发现,这些代糖可能会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使肌肉紧张的神经毒物。许多对阿期巴甜过敏的人,只要进食一点此类食物,就可能头痛欲裂。

(5)照常运动

如果头痛的情形不太严重,运动将有益于改善你的状况。假使你有轻微的紧绷性头痛,运动则可以帮助你完全消除。但若头痛剧烈,切勿运动,以免情况更糟,尤其是偏头痛患者。

(6)头痛时不妨试试梳头

梳头对神经性头痛的人十分有效。清晨起床后,闭目而坐,以前额正中至头顶部为中心线,用梳子先在头的左半边,从前额发际向后梳至后颈部50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梳理头的右半边50次。梳头时用力要适中,以不觉头皮疼为宜。晚上睡觉之前,再以同样的方法梳头一次。

(7)小心3C食物

所谓3C食物,指的是奶酪(cheese)、巧克力(chocolate)和柑橘类食物(citrous fruit),它们也许是一些人眼里的美味佳肴,但也可能还是某些人的灾星。因为它们都含有一种名为酪胺酸的物质,它会造成血管痉挛,由此而导致头痛的产生。

(8)按摩穴位

缓解头疼可按摩两个主要的穴位,一个是在手掌,拇指与食指相连的部位,需要用力压至有轻微的痛感为止,另一个是在颈后的脊椎两侧,用两个拇指同时施压会减轻头痛。

(9)戒烟、少喝酒

吸烟是头痛的一大诱因,因此要想远离头痛就必须戒烟。而所有酒精类饮料都可能引发头痛,特别是红酒含有更多诱发头痛的化学物质。啤酒也是让许多人头痛的因素之一。

(10)勤做肩颈运动

颈部疼痛可能会造成偏头痛,甚至是从未有过偏头痛问题的人。研究发现,颈部和肩部肌肉的某些部位承受压力时,会加剧偏头痛。上班族计算机用得多,要注意屏幕和座椅的高度、坐姿等,至少每工作50分钟,休息10分钟,望向远处、活动肩颈。

据统计,因头痛而来神经科门诊就诊者,占就诊人数的30%~40%。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70%的人曾有过头痛,20%的人曾因头痛而就诊。

头部皮肤保健

头发和头部皮肤,就像植物和土壤,只有丰沃的土壤才能培育出茂盛的草木,同样,健康的头部皮肤才是拥有动人秀发的关键,没有健康的头部皮肤就不会有健康的头发。

(1)头部皮肤的结构

头部皮肤有三层: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作用,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保护头部,并为头发的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

表皮层由三种细胞构成,是防止外界侵害的保护层,并产生黑色素,预防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真皮层上的毛囊平均数目为10~15万,真皮层通过毛囊给头发提供养分,使头发富有弹性。表皮层和真皮层是维持头发生长的最重要的头皮层,也是进行头部皮肤护理的重点。对这一区域的恰当护理能有效防止头皮屑和头痒的产生,使秀发更滋润。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层下,由较粗大的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组成。血液循环的畅通能帮助头发生长得更黑、更粗。

(2)头部皮肤的性质

头部皮肤其实是人体皮肤的一部分,结构上与其他人体皮肤很相似,但要厚得多,因此有着特殊的护理要求。

(3)头部皮肤的按摩

头部皮肤按摩被公认为有助于刺激头皮的血液循环,并促使头发生长。在洗发时,可轻轻按摩整个头部皮肤以除掉脏物及放松头部皮肤。按摩时,不要忘记后部、颈部和耳后;也不要用指甲抓挠,要用手指肚轻轻揉搓。

(4)内与外的双重平衡

经常洗头,使用含有头部皮肤滋润配方的洗发水,给头部皮肤创造一个良好的呼吸空间,可以有效预防头皮屑和头痒的产生,这都是从头部皮肤的外部环境着手进行护理,保持头发的良好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影响头部皮肤的内部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身体孱弱的人不会有强健的体魄、红润的脸色,也很难拥有健康亮泽的秀发。亮泽秀发来自于健康体质,健康体质来自于身体各器官新陈代谢的平衡。

影响新陈代谢平衡的因素有很多,较好地主观努力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睡眠充足、适当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等。

头部保健操

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天坚持做头部保健操,能收到祛病强身的效果。

(1)五指梳头

张开五指如梳,单手或双手并用均可,从前额发际处向后,经头顶梳向头发后际,先慢后快,每次10~20分钟,早晚各一次。它集梳发、按摩头部、推拿穴位于一体,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利于生发、乌发、明目。

(2)揉捏耳廓

人体的经脉与耳朵有密切联系,每个脏器在耳部都有代表区,一旦某个脏器有病了,该脏器的代表区就会有反应点。每天早、晚捏耳廓10~20次,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就能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养生的目的。

(3)叩齿运舌

每天早晚叩齿一次,即上下颌牙齿轻轻叩击,每次叩1~2分钟,可健齿、固齿、强肾。叩齿后即运舌2~3分钟。其方法是用舌舔牙齿,有意识地将舌体前后、上下、左右反复搅动,并咽下津液。这样能提高味觉细胞的敏感性,改善口腔内血液循环,增进食欲,有益人体健康。(4)搓面鼓腮

每天早、晚洗脸后,用手上下反复搓擦面部10~20次,使皮肤发红,然后反复鼓动两腮,坚持锻炼,可使面部皮肤保持张力,防止脂肪在下颏和面部的堆积,有利于面部防皱及美容。

(5)旋转眼球

祖国医学认为,眼睛与人体各经络联系紧密。因此,每天早晚旋转眼球10~20次,可促进血液循环,有明目健身的作用。

(6)摆头点头

整个头部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来回摆动9下;然后再进行上下点头9下,这是预防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7)头皮按摩

头皮按摩是保养头发健脑保健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按摩头皮可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松弛紧张的心情,促进头发的新陈代谢,帮助紧绷的头皮松弛,进而促进头发的成长及健康。一般正常的头皮一周可利用洗头按摩一次即可。

(8)头部穴位按摩

即对头部百会、印堂、太阳穴、风池等23个穴位进行重按轻揉,按摩10余下左右,坚持每3天或一周进行一次,对人体健康是大有好处的。

经常做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头疼、改善大脑供血,很多老人都以梳头的方法来达到保健的效果。

人体要害部位:太阳穴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太阳穴是人体的要害部位。

(1)太阳穴是颅骨骨板最薄弱的部位

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颧骨、蝶骨及颞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而且骨质脆弱的部位。颅骨为一层坚硬的骨板,对脑起着保护作用。颅骨骨板各处薄厚不一,平均厚度为5毫米,最厚处为1厘米。而太阳穴处的骨板厚度仅为1~2毫米,是颅骨最薄弱的部份,受到打击或挤压,很容易形成骨折。骨折后可直接影响脑的功能。

(2)太阳穴深层颅内有众多的出血来源

在颅内的这一部位,血管分布相当丰富,因此构成了众多的颅内出血来源。起于颌内动脉的脑膜中动脉,在硬脑膜外沿颞骨鳞部向上行走,并在太阳穴处的颞骨鳞部分支为脑膜中动脉前、后两支。同时,脑膜中静脉也与脑膜中动脉相伴行。在颅内更深一层的硬脑膜下,还分布有大脑颞叶的皮质动、静脉。

太阳穴遭重力打击,不仅可以因颅骨颞鳞部骨折而损伤脑膜中动脉,而且常常可以在颅骨完整的情况下损伤脑膜中动、静脉,在中颅窝基底部形成硬膜外血肿。脑膜中动脉破裂形成血肿,不仅十分迅速,而且后果极为严重。脑膜中动脉破裂,可使人立即陷入昏迷,昏迷后的间歇清醒期极短,多则不足1小时,少则只有10分钟,常常在损伤2小时后完全昏迷。如果伤后6小时仍不能有效地制止出血,即可以致命。

脑膜中动脉的两个前后分支损伤以及大脑颞叶皮质沟内的动脉损伤,会在脑膜的更深一层形成以颞区为中心的巨大颅内血肿。由于出血部位较深,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3)太阳穴处的颞骨动脉沟和骨管构成了一个明显的薄弱带

由于脑膜中动脉紧贴颅骨下行走,因此在颞骨鳞部形成了非常特殊的解剖特点。太阳穴深层组织中的脑膜中动脉,在颞骨鳞部内面的骨板上形成了一条较深的骨沟——颞骨动脉沟。这条骨沟在本身就很薄的骨板上,构成了一条明显的薄弱带。打击太阳穴,往往首先容易在这条骨沟上造成骨折,而颞骨动脉沟处的骨折,又多容易累及骨沟内的脑膜中动脉损伤,引起颅内血肿。

脑膜中动脉前支则完全穿过骨板,在颞骨内面形成了一条长2厘米左右的骨管。由于骨管的存在,使脑膜中动脉前支的一段被完全固定。当太阳穴遭外力打击时,脑膜中动脉前支极易在骨管处撕裂。同时,颞骨骨折也很容易在骨管处形成,当骨折线横跨骨管时,对血管造成的损伤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颅内血肿,往往更为严重。

因此,在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致命的危险区,即以颅骨颞鳞部为中心的颅骨骨折多发区和以大脑颞叶为中心的颅内血肿多发区。

(4)为什么打击太阳穴容易破坏人的平衡机能

太阳穴深层脑组织是大脑颞叶。颞叶是大脑皮层的位听中枢。位听中枢支配着人的位听神经,可以通过中耳感受听觉、感受外界音响的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内耳“前庭装置”感受体位在空间的变化,并由此来调节全身肌肉的紧张度,维持身体平衡。因此,大脑皮层的这一区域除感受听觉外,还控制着人的平衡感觉。

此外,太阳穴皮下又是“三叉神经”和“睫状神经节”的汇集之处。三叉神经传导头面部感觉,是对痛觉最为敏感的脑神经。睫状神经节是调节视力活动的重要神经节。

太阳穴一旦受到重力打击,首先会震动大脑颞叶的位听中枢,使位听神经受到强烈刺激,造成暂时性的平衡感觉丧失,全身肌肉紧张调节紊乱。同时,也会刺激太阳穴皮下的神经,使人头晕、目眩、两眼发黑,平衡不能维持。因而,以一般重力打击太阳穴虽不至于造成颅脑损伤,但很容易将人击倒。

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少林拳中记载,太阳穴一经点中,“轻则昏厥,重则殒命”。现代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致死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头部外伤急救法

头部外伤是生活中常见的外伤之一,由于头皮血管丰富,往往小伤也出血较多,且由于头发遮盖,不容易发现出血点,所以自我止血较为困难。有时头部受伤之后会出现昏迷症状,更是大意不得。

常见的头部外伤有三种情况:头皮擦伤、裂伤和包块。头皮擦伤:仅为头皮表层部分的损伤,损伤处有少量出血或血水渗出。处理时先将伤处及其周围的头发剪去,用肥皂水、再用生理盐水(可以自行配制,以1000毫升水中加入食盐9克烧开便成)洗净,抹干,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一般不用包扎,如果损伤处泥沙、污物较多,速到医院处理为妥。

头皮裂伤:由于头皮血管丰富,有时出血来势很猛,不易找到出血点。这时应注意在血迹最多的地方分开头发,认真察看,用手指压迫出血点一侧皮肤或压住伤口周围的皮肤,均可止血,也可用干净布压迫伤口止血,并及时包扎好送医院。

头皮包块:外伤处表皮无损伤,仅是局部出现血肿或硬块。此时,应尽早局部涂上食油或局部重压包扎,防止肿块扩大。切忌用跌打药酒对局部进行外搽和按揉推拿。若已形成发红的、触之软而且有水波感的包块即血肿达24小时以后,可用热敷以促进收缩,大血肿不易收缩者,禁止自行用针随便穿刺放血,应由医师进行处理。

如头部外伤后出现昏迷,有的在受伤后即有意识丧失,神志不清,分两种情况:一是昏迷时间很短,在几分钟到30分钟内清醒的多是脑震荡;有的无昏迷但对受伤前的事件记忆丧失,医学上称为逆行性遗忘。对这类伤员要尽快送医院治疗。

送医院前让病人平卧,去掉枕头,头转向一侧,防止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而致窒息。更不要捏人中或摇动头部以求弄醒病人,这样反会加重脑损伤和出血的程度。

一般说来,凡头部外伤后,即使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也应该到医院诊治,进一步检查并尽可能安静休息24小时,认真观察病情变化,以防万一。 FEFrqG6mwLaTzkFOLozTCfKpldmt53URV2hPwq24BXPeYjmvUdQb3NJxd08r8mX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