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顽皮好动的小男孩还是乖巧文静的小女孩,在孩提的意识里对于彼此的区别都很模糊。后来,随着一天天长大,逐渐明白男孩头发短短的,女孩头发长长的;女孩常常穿着花裙子还轧着蕾丝边,就像童话故事里文静高贵的小公主,有的女孩还戴着漂亮的头饰,跑动起来就像花丛中的蝴蝶一样美丽。男孩呢?短裤背心,一副小小男子汉的样子。
男孩喜欢奥特曼,经常摆出射击的姿势冲冲杀杀,女孩最爱芭比娃娃,连睡觉也抱在怀里……慢慢地,男孩女孩渐渐长大,女孩的身体曲线凸显出来,男孩的肌肉变得健硕,男孩越来越坚强、粗犷,相比之下女孩却越发显得胆小、羞涩……这时,男孩女孩明白了自己是完全不同于对方的“另一类”。
如果家长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忽略了性别因素,不深入思考女孩与男孩的不同,而是直到孩子第二性征出现,才意识到自己的宝贝是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教育方法应该遵照女孩的心理特征,应该给予自己的小公主不同于男孩的关爱,那样就显得有点滞后了,或许不可逆转的遗憾已经形成了。
军军的爸爸妈妈工作非常忙,经常出差,没有时间照顾军军。军军从小就住在外婆家,和表兄表弟一起生活。外婆觉得小孩子没必要总买衣服,就经常给军军穿表哥的衣服,为了省事还把军军的头发剃成了光头,活脱脱一个假小子。受表兄弟的感染,军军每天和他们一起跑来跑去,很少有安静的时候。
军军6岁时,被爸爸妈妈接回了家里。爸爸妈妈带军军去买衣服时,发现军军面对琳琅满目的女孩花衣服竟然没有购买的欲望,目光只是投向她穿过的男孩款式,对于女孩的衣服款式根本找不到感觉。据老师反映,在学校里,军军从不像其他女孩那样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要么和男同学一起跑到操场上捉迷藏,要么站到桌子上俯瞰众人,还瞄准射击。
一天放学后,军军一下子扑到了正在门口接她回家的妈妈怀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并且非常委屈地说:“我们班同学笑话我是个假女孩,虽然穿着裙子,可是没有一点女孩味!”
如果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也出现了军军那样的情况,父母就应该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了。男孩和女孩的不同从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通俗一点来解释,孩子的性别由爸爸提供的精子决定,如果精子含有Y染色体,未来的婴儿就是男孩;如果精子含有X染色体,未来的婴儿就是女孩。虽然男孩女孩的不同始于孕育,但是如果有人对男孩用女孩的方式养育,他们长大后的行为就会显得女性化。同样,如果把女孩当成男孩培养,她们的行为就会显得粗犷、不细腻。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性格的不同都是有原因的。因为在他们体内均会产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但是男孩产生的雄性激素多一些,因此男孩具有雄性特征——富有攻击性和冒险性;女孩产生的雌性激素多些,所以女孩具有女孩特征——谨慎细心,稳定从容,不喜欢独立和竞争,而更喜欢平等的付出和获得。这从女孩的日常行为中完全可以看出来,女孩是那么喜欢相互依存,愿意成为某种关系中的一分子,在受到制约的同时认真对它负责。
了解女孩,熟悉女孩的生理特性,才能使自己的宝贝公主快乐生长。但是,在生活中因为父母繁忙或者心里不够重视,在养育女孩的过程中忽略了女孩的生理特性,怎么方便怎么对待女孩成长的案例不在少数。比如,把表兄堂兄玩过的玩具直接拿过来给女孩玩、他们穿过的衣服直接拿过来给女孩穿,看上去,这种做法节约了养育孩子的成本,丰富了女孩的玩耍内容,但是却不经意间忽略了女孩的生理因素。
所以,父母一定要谨记女孩与男孩不同,女孩的生理特点决定了给女儿穿上漂亮的裙子、抱个洋气的芭比娃娃更有利于她文静、优雅气质的养成。
如果童年时期,家长没有按照孩子的天生性别来塑造孩子,致使自己的女儿看上去像个男孩,那么很有可能在女儿成长过程中心理上形成性别错误。
1.一般来说,2~3岁的孩子都已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到了3~6岁则进入了孩子性别认定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交往中喜欢模仿异性伙伴的行为、着装等,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她当男孩的行为,如果有,就尽快纠正。
2.养育女孩,就要按女孩的性别给孩子起名字、打扮,要告诉孩子做女孩有哪些天生的优越性,比如女孩美丽、感情细腻、将来可以做母亲等。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表现并流露出喜欢女孩的倾向。
3.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所在的伙伴群体里是否男孩太多,如果是,可一面加强女儿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边考虑让女儿进入一个女孩较多的群体,为她创造较多的模仿同性伙伴行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