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双性化教育,让女儿兼有“两性之长”

在很多家庭崇尚女孩一定要有女孩样的时候,一个新的科学发现正在悄悄向人们展示一种更美好的教育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

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以及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在同辈人中,宁宁是唯一的女孩,大家一起玩的时候爷爷奶奶总是偏向宁宁,动不动就说:“女孩身体虚,不能玩你们那些粗糙的游戏。”“宁宁,和奶奶在家里玩。”虽然几个哥哥在一起玩的快乐场面很让宁宁羡慕,但是因为奶奶说那是男孩玩的游戏,宁宁就没有玩过。

至于吃东西的时候,奶奶总是担心宁宁抢不过几个哥哥,担心宁宁受委屈,总是事先把宁宁那份留出来,总之宁宁在家里享受的是特殊的待遇,就因为她是女孩。可是工作中不会因为你是女孩而给予特殊照顾的,工作后,面对精明强干的同事们,宁宁因为不懂得怎么争取主动,致使很多方面都很被动,吃哑巴亏是常有的事。

宁宁在一个有那么多哥哥弟弟的家庭中长大,如果没有奶奶过分的呵护,在和哥哥弟弟的交往过程中,受他们男性性格的影响,吸收一些男性的性格成分,会使宁宁更富有冲劲,进攻性更强,在未来的生活中就不至于那么被动了!

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也就是男孩只注重培养其粗犷、刚强等气质,女孩只注重培养其温柔、细致等特点,只会限制孩子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女孩则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最终在适应社会、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

所以,家长在培养女孩的过程中,要鼓励女孩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男孩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玩耍的时候不要把女孩禁锢在只是和女孩玩耍、交朋友,也要增加男孩和女孩接触的机会,这样可以使女儿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向男孩学习。

细心的父母不难发现,一项优秀品质常常在男性身上可以看到,而一些女性也同样具有这样的优秀品质,这些性格特征令他们的人格熠熠生辉。比如热情活泼、淳朴善良、独立自主、富有正义感、坚忍不拔、勇于承担责任等。如果家长把这些性格成分视为某种性别专有,比如认为女孩不需要独立自主、勇于承担,于是就不注重这方面性格的塑造,那么很有可能造成女孩将来独立性差的缺陷,影响她将来人生的幸福。

面对“双性化教育”的家庭教育新理念,一定要明白——其根本出发点不是要让男孩女性化,也不是让女孩男性化,而是鼓励孩子要向异性有分寸地学习。如果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不是“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教女小贴士

面对自己的小公主,当父母成功地实现了女儿对自己女孩性别认同的教育后,父母不妨在她的性格塑造中添加一些男性的成分,比如“勇敢”、“坚强”、“喜欢探险”等。

最好是当父亲参加一些活动的时候,带上女儿。当女儿置身并参与了男性的游戏和锻炼,受男性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的熏陶,性格中就会增强刚毅的成分、处理问题的逻辑性。

另外,当女儿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女孩特有的柔弱时,父母不妨对其进行男性品格的提示和强化。比如,当女儿遇到事情,喜欢叨叨咕咕、婆婆妈妈时,父母就提示女孩,要像男孩一样果断、不要犹豫不决,这样才能做事干练。 7AFvZPupriCDpX7UcBlvFnjRslOAzwKhTy+88SB1H3PyHQs/ozRYMNUfq2ki8z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