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小地的英雄们

1941年6月,勃列日涅夫刚刚将母亲接到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该市便被德军占领。他打发家人疏散,自己则参了军。乌克兰多数党务工作人员都由南方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安排。勃列日涅夫作为州委书记,立即获得一枚菱形章别到胸前,亦即被授予旅政委的职衔。红军的政治人员还保留着专门的官衔。

1941年底,在莫斯科分管干部问题的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安德烈耶夫,给赫鲁晓夫送来一份将要由上级任命的乌克兰工作人员名单,准备将这些人调出军队,转而从事未被德军占领的一些州的党务工作。名单中列出了许多人,他们将逐步在莫斯科担任高级职务——从军委总政治部部长叶皮舍夫到内务部长萧洛科夫,还有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两名书记,都是勃列日涅夫的同事,可是并没有勃列日涅夫的名字。他整个战争期间都在军队任职。在职务升迁方面他可能稍微落后于那些在后方为官的人,但是前线战士的美誉在他攀登权力巅峰的过程中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从1941年6月28日至1942年9月16日,勃列日涅夫担任南方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方面军的司令员为雅切列维琴科,骑兵第一军出身。可是大本营发现,雅切列维琴科无力指挥一个方面军,便将他降职。

1941年12月18日,远富才能的马利诺夫斯基将军被任命为南方方面军司令员。他巧妙地指挥了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战争初期,任何一场胜仗都备受重视,都颁发勋章进行表彰。勃列日涅夫也名列获奖名单。“由于在南方方面军巴尔文科沃-洛佐瓦亚战役过程中完美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他被授予红旗勋章。

获奖证书中称:

“身为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担任此职期间,善于进行组织工作,投入了全部精力……勃列日涅夫同志常常深入战斗部队,动员广大红军战士、政工人员和指挥员歼灭法西斯匪徒。勃列日涅夫同志是富有战斗精神的无畏的政治工作人员。”

哈尔科夫近郊失利之后,南方方面军节节后退,未能守住新切尔卡斯克。未经大本营允许,便放弃罗斯托夫。斯大林大发雷霆。结果南方方面军与北高加索方面军合并,由布琼尼指挥,马利诺夫斯基则担任其副手。然而撤退仍在继续。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签署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当时仅仅将其向全体军人宣读,却未予以公布。直至1988年,此项命令始终是一个秘密,尽管经历过战争的人很少有谁没有提起过它。第227号命令禁止部队未经指挥员准许便擅自后退。战斗部队或个别红军战士落入走投无路的困境之时,应当自杀而不是退却。

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讲人、团政治委员西尼亚夫斯基,在1942年8月曾对执行第227号命令的情况做过检查。他向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报告称,政治部工作人员叶梅利亚诺夫、勃列日涅夫、雷巴宁、巴西洛夫“未能保证方面军政治部工作人员在情绪和行动方面(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相应好转……其他一些工作人员在相应程度上也沾染了漫不经心、盲目乐观、不拘礼节、互相包庇、聚众作乐等毛病”。

沃尔科戈诺夫将军在总政治部档案中发现了一份团政委维尔霍鲁博夫关于勃列日涅夫工作的汇报。这位团政委似乎相当确切地了解勃列日涅夫的工作作风:

“勃列日涅夫同志总是逃避辅助性的工作。他的军事知识十分贫乏。解决许多问题时他都像个工农业领导人,而不像政工人员。对人不能一视同仁,总想培植一些他所偏爱的人。”

1942年9月1日,大本营将北高加索方面军改组为黑海部队集群,它所面临的任务是掩护图阿普谢和新罗西斯克。布琼尼元帅被召回莫斯科。部队集群由雅列维琴科中将统率。勃列日涅夫重又成为他的下属。10月8日勃列日涅夫被任命为该部队集群的政治部副主任。这是一个比原有职位重要性要低的职位。

科洛宁少将是黑海部队集群军事委员会委员。不久他被调往第18集团军,也将勃列日涅夫一块儿带走。1943年4月1日,勃列日涅夫被批准为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新职位又一次低于原职。因此战争的头两年中勃列日涅夫在官场走的是下坡路。

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则从事部队中的政治机关、宣传、报刊等方面的工作,主管接收党员事宜和整理人事档案。换言之,勃列日涅夫与军事业务只有间接关系。

勃列日涅夫来到第18集团军时,小地的战斗已经展开。战争历史上英勇无畏的这一页牢牢地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但是,假如所形成的遭遇有所不同,那就不是勃列日涅夫,而是斯大林的战友卡冈诺维奇被视作小地英雄了……

战争初期,斯大林对铁路应付工业疏散的工作感到不满,竟至不肯宽恕自己最忠实的助手。1942年3月25日,国家国防委员会通过一项措词尖锐的决议《关于交通人民委员部》。其中指出,交通人民委员卡冈诺维奇“不能胜任战时条件下的工作”。他被解除人民委员职务。1942年夏,斯大林为卡冈诺维奇任命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职务——刚刚组建的北高加索(后来的外高加索)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

正是卡冈诺维奇组织了在新罗西斯克附近登陆小地的战斗,“作为老干部,我亲自动手挑选登陆的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垂暮之年的卡冈诺维奇曾不无得意地回忆往事。

北高加索方面军的主力应当解放克拉斯诺达尔。2月初,黑海舰队和亚速海-黑海区舰队奉命在德军后方展开诱敌转移的战役。指挥这一战役的是黑海舰队司令员、海军中将奥克加布里斯基。

在采梅斯湾西岸的梅斯哈科地区(新罗西斯克西南方),1943年2月4日夜间,在库尼科夫少校的指挥下,一支登陆部队投入战斗。250名海军陆战队员径直跳入冰冷的海水中奋力登陆,伤亡巨大。但战士们牢牢扼守所占领的登陆场不放,巩固阵地。与此同时,主要的战役却被延迟了,登陆部队继续顽强地固守那个名叫“小地”、具有重要意义的登陆场,往那里调集了两个步兵旅、一个海军陆战旅、一个登陆团、一个歼击反坦克团。那里所有的部队联合成为一个登陆集群,由第18集团军副司令员格列奇金少将指挥。登陆场上的战斗持续了225天。小地坚持到了9月,此时新罗西斯克-塔曼战役打响,苏军解放了新罗西斯克。

《红星报》总编辑奥滕贝格将军来到北高加索方面军,前往第18集团军的指挥所。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有些人一再追问退休将军奥滕贝格,要他描写勃列日涅夫在小地建立功勋。固执的将军总是回答说:“我在那里没有看见过他。”

“在某种意义上,”奥滕贝格写道,“小地对于勃列日涅夫而言是一种可资利用的借口,他将其大谈特谈,写书、颁奖,一再拔高,为的是哪怕在很小的程度上找个口实,以证明他这位‘统帅’的冉冉上升的过程。”

勃列日涅夫曾两次到过小地。一次是陪同一批莫斯科的党务工作者,另一次是去颁布党证和奖品。两次的行程都充满了危险。

德国和意大利的鱼雷艇在沿岸一带活动,截断18集团军部队的供应。它们趁黑夜出海,黎明到来之前返回自己的基地,白天可能会被鱼雷击毁。

曾被苏联授予英雄称号的军事记者博列津科记述过,小围网渔船“里察号”从格连吉克驶往登陆场时触雷。爆炸将勃列日涅夫抛入海中,但他在失去知觉的状况下被救上了船。勃列日涅夫很走运,整个战争期间一次也不曾负伤。

就在此时,卡冈诺维奇被召回莫斯科。1942年11月,斯大林接见外高加索方面军各集团军司令员,与卡冈诺维奇单独谈话,于是后者明白,他已经被宽恕。

领袖邀请卡冈诺维奇与全体政治局委员共进午餐,赞许地指出:

“卡冈诺维奇同志能深入介入军事,很好。”又回头对卡冈诺维奇说:“看来,前线的环境和工作都对你产生了吸引力,可是您要知道,我们不可能也不打算让您长久地待在那里——我们这里需要您。”

数月之后,斯大林重新任命卡冈诺维奇为交通人民委员。

在前线时,勃列日涅夫曾被作为英武的旅政治委员向卡冈诺维奇介绍过。

自此之后勃列日涅夫从不放过让卡冈诺维奇记起自己的机会,不断向他写信:

亲爱的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谨向您致以前线的敬礼!

昨天以米京同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宣讲队来到我们方面军。这于我们大有帮助。我陪同米京同志于昨日深夜抵达“小地”。这就是您在二月间部署数个旅从敌人手中夺得的那片土地。人们长时间谈论着那场战事,当然也温馨地回忆起您和您参与登陆准备工作的情形。

如今关于“小地”传唱着大量歌曲,创作了不少小说,写下了许多诗歌。现在同志们给您写信,我也将自己的情意融入他们的话语之中,而且私自利用了米京同志来此的这一机会。

我写这一番话时正在“小地”。我现在担任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我对这一工作感到心满意足,乐在其中。我没有忘记您的种种指示和与您共同工作中所得到的锻炼。身体很好……

米京同志已经详细了解我们的情况,我们请他向您报告他所看到的一切并将我们对他所说的话转达给您。

此致敬礼

尊敬您的

列·勃列日涅夫

1943年9月10日,新罗西斯克战役打响,此役是由重新组建的北高加索方面军和黑海舰队协同进行的。方面军由彼得罗夫中将指挥,登陆战则由黑海舰队司令员弗拉季米尔斯基海军中将实施。

一开始,军舰和空军猛烈炮击、轰炸了采梅斯湾海岸上的德军工事。随后登陆兵登陆。9月16日新罗西斯克解放。胜利之后勃列日涅夫获得卫国战争一级勋章。1944年5月1日,他与方面军的其他许多指挥员和政工人员一样,再获“保卫高加索”奖章的表彰。

1943年11月20日,第18集团军脱离北高加索方面军建制,转入大本营预备队,调往梅利托波尔近郊。12月,该集团军又编入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建制,调往基辅屯兵场。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委员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能归他领导应当感到高兴,因为正是赫鲁晓夫在收罗和支持乌克兰干部。

从高加索调来的第18集团军给养匮乏,既缺乏食物,也缺乏过冬的服装。

“部队中的伙食很糟糕”,勃列日涅夫向上级报告。“没有肉、油、鱼罐头和其他罐头,面包供应常常中断,冬装不足影响严重,许多战士和军官还穿着夏服和不适宜穿用的鞋子。这使得我们的情况更加严重。”

尽管如此,第18集团军仍被投入12月24日开始的一场进攻战。

下面一项勃列日涅夫在进攻前给他的下属(政工人员)的指示,证实了集团军艰难困苦的处境:

要时常注意爱惜战士的体力和健康。确保不间断地向士兵供应热粥和开水,这一条应成为不容破坏的规矩。

应当实行最严格的监督,保证国家下发给官兵的一切物品都能如数落实到他们手中。在这方面漠不关心、不肯尽职的人,应严厉地追究其责任。

对卫生机构的工作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各军团政治部应分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从战场撤退伤员并给予他们及时的医疗救助。

以勃列日涅夫名义写成的回忆录《小地》,讲述了12月间的战斗情形,当时德军突围,勃列日涅夫带领政治部的军官们发起反冲击,自己还端着机枪躺入战壕:“这场夜战特别令人记忆深刻……德国人以大喊大叫和不间断的获利激励自己,挺直着身子冲向战壕。而我们的机枪却哑了火。一个士兵将死去的机枪手推到一旁,我不失宝贵时机,一头扑向机枪。

当时整个世界对我而言已缩小为狭窄的一长条地面,法西斯匪徒正沿着它飞奔而来。已记不得这一切持续了多久,只有一个念头支配着整个身心:挡住他们!”

除去勃列日涅夫本人,谁也不曾提到过这一功绩,也没有这方面的文献存世,但对总书记的话谁都没有感到怀疑。尽管战斗胜利之后,政治机关曾将所有的功绩记录在案,报告上级。在日托米尔州克罗斯特舍夫区斯塔维谢村已树立起一座纪念碑,碑上题写着:

“1943年12月11日夜间,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列·伊·勃列日涅夫在此以机枪火力击退敌人冲锋。”

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胜利结束。第18集团军司令员列谢利泽荣获“波格丹·

赫梅利尼茨基”一级勋章。1944年2月21日,中将溘然长逝。

多年之后,勃列日涅夫与他分享自己的荣誉。与勃列日涅夫一起的英雄越多,他在小地的功勋便越高……1971年5月13日,列谢利泽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命令安排在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第比利斯之行前夕发布。

5月14日,在纪念苏维埃格鲁吉亚和共和国共产党成立50周年的大会上,勃列日涅夫发表讲话,赋予前司令员以特殊地位:

“我曾有幸与天才的苏联将领之一——第18集团军司令员列谢利泽中将一同战斗。在我的记忆中,康斯坦丁·列谢利泽乃是格鲁吉亚人民最优秀的民族特性的化身。他热爱生活,英勇无畏,对敌人严厉,对朋友慷慨,是一个正直不阿之人,守信然诺之人,头脑敏锐、感情炽烈之人。”

列谢利泽之后,1944年2月6日至11月7日,第18集团军由已获得中将称号的茹拉夫廖夫指挥。勃列日涅夫对待茹拉夫廖夫,不像对列谢利泽那样怀有亲切的感情。

1944年5月29日,勃列日涅夫再次被授予红旗勋章,因此他获得的勋章上有个“2”字。

苏军抵近喀尔巴阡山脉之际,大本营下令组建乌克兰第四方面军。1944年8月,第18集团军归入该方面军建制。第18集团军参与解放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指挥方面军的是叶廖缅科大将,军事委员会委员为梅赫利斯中将,参谋长则是桑达洛夫。

11月7日再次更换司令员。该集团军由加斯季洛维奇少将接手。

勃列日涅夫向老朋友们诉苦,说他的职务迄未晋升,集团军的许多政治部主任都已获得将军头衔,而他却遭到压制。

早在战前的1940年7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即下令在武装力量中实行新的军衔,由一个政府委员会授予。该委员会对每位指挥员的个人情况进行审核,为高级政工人员保留了专门的职衔。只是在1942年10月依例取消军队中的政治委员制度之时,才授予政工人员以陆、海军的普通军衔。旅、师、军、集团军的政委都获得了将军衔。不过,并非所有的政委都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将军肩章。

南方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勃列日涅夫在1942年12月授衔时仅获上校军衔。直至1944年11月2日,勃列日涅夫才终于被授予少将军衔。

格里戈连科少将在赫鲁晓夫年代反对党的政策,成为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他曾与勃列日涅夫一起在军中供职。

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格里戈连科对勃列日涅夫作出了否定的评价:

服军役时,我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的九个月期间,见到他脸上的表情如下:一种是阿谀奉承、奴颜婢膝的微笑,每当上级领导在场时它便会装扮在脸上,处于耳朵、鼻尖和下巴之间,仿佛粘贴在了这个区域;拉动那么一根细绳儿,它就会立即全盘显现,无需任何过渡;再拉动第二次,它便倏然消逝。另一种是严厉教训人的表情,在教导下级时出现,布满整个面庞,同样无需过渡,只消突然拽一拽那根细绳儿,一张脸就会突然拉长,变得严厉起来,但不知怎么不像真的,而是做作出来的,有如玩偶脸上的怪相。还有一种则是爽直之人的表情,有时也会出现,那是在与士兵和初级军官聊天的过程中。这种情况下,面部依然板结不动,只有偶尔眨眨眼、似笑非笑、狡猾地微微眯缝一只眼睛时,才会生动活泼起来。

面部表情和说话声音的虚假做作,使人们产生此人不够正派的印象。凡是熟悉他的人,无不将他视作一个不那么聪明的老憨。在军中,背地里都叫他廖尼亚、廖涅奇卡、我们的“政治司机”。我认为,战后的生活中人们对他依然抱着类似的态度。

目前很难判断,对勃列日涅夫的这种负面评价是不是前线战斗指挥员对政工人员通常都缺乏好感的结果。也可能,那已是后来对身为苏共领导人的勃列日涅夫所产生的看法。

在军界,勃列日涅夫的自我感觉还不错。根据另一些看法,下属都很喜欢他,他富有幽默感,对自己的军官们颇为关心体贴。 kCB/Cp6JxEEnOWX5RcddznjY05SyXgTlpkDF1mFdwRF6I04E8O5bek54C2ixTO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