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图书馆的读者是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它能够提供给学生许多课本无法学到的知识,能够扩展和延伸学生课堂的学习,帮助学生扩宽知识视野,弥补学生更多的知识营养。
而多数学生往往在书山中盲目地走着所谓“勤之径”,把“勤”字简单地理解为多读、多看、多借阅,因而在“学海”中来回游弋,找不到目标方向。
学校图书馆要让每一位学生通过阅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优秀的教育方法。图书馆丰富的知识信息,可对学生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高尚的情操和思想品质提供了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场所。对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可进行分层指导。
1. 开阔眼界,了解现实生活
指导学生读历史小丛书,中外名人传记等,激发爱国之情,确立报国之志。
2. 塑造新品质,吸收好思想
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雷锋》、《张海迪》等书籍,让主人公的理想、人生追求、奋斗目标及思想品质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启迪,使学生能较好地调解生活学习情绪,真正品位体验人生的每一步。
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通过利用书刊,让学生多动脑、多观察、多动手,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第二课堂”并不“第二”的思想深入学生心里。
1. 利用橱窗
多介绍文学名著的写作方法,经行指导,在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2. 利用黑板报
学校小广播多发表学生的读书笔记和优秀习作,积极引导学生博取众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真、善、美的文学来呼唤人生,塑造美的心灵,确定主题旋律,以此来提高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
3. 指导中阅读
从“名家短篇”中,巧设问题,从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诱发学生去探索和思考科学之奥秘、艺术之魅力,将属于书刊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认真读书,做好笔记,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扎实基础。
学校可从图书馆丰富有趣的资料中筛选精华,指导学生会读勤读,丰富精神生活,进行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方式,自觉抵制吸烟、酗酒、早恋、打群架、搞小黑帮等不良行为,用科学的知识保护自己健康的成长,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1. 向学生推荐阅读书刊
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提高,自觉进行思想品德情感、意志诸方面的自我修养。
2. 组织心理和法律讲座
学校可组织进行“读书征文”,实践体验生活等活动,使学生在伟人、科学家的成长轨迹中,看到人生观、价值观和面对挫折的勇气,引导学生正视自我,反思自我。通过法律知识讲座,及时开展“学法传法”活动,遵纪守法,培养高尚情操,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表现和锻炼。
3. 开展咨询活动
学校在讲解课内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开设心理咨询活动辅导,与学生有感情沟通,在认真倾听学生心声的同时,努力指导学生学习健康心理读物,使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得到消除或缓解,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健康、快乐、诚信、进取、开放、和谐、创造性的心理品质。
做学生阅读指导的良师益友,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的阅读指导是关键。要求教师多研究组织创造性的阅读指导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博学多识,有较高的阅读鉴赏能力,加强自学能力方面的专题辅导。
2. 要求教师有良好组织能力
能指导开展好各种读书活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自学能力方面的专题辅导。
3. 提升教师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
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巩固课内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及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思想,是一种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理论。
在学校教学体制中,它呼唤新的教育,它呼唤教师的新意识,我们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为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积极尝试创造性阅读指导的方法,使学生乐读、会读、优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