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人类的诞生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又到哪里去?

一个个问号折磨着爱思考的人们,让他们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如果我们拥有坚韧的勇气与毅力,愿意将目光投向无比遥远的过去,也许我们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但其实,我们对过去知之甚少,只是能够做一些推测罢了。

现在,我将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告诉你们,人类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

如果我们用一条直线代表动物可能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那么在它下面那条最短的线,则代表人类(或者和人类多少有些相似的生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时间。

人类来到地球上的时间最晚,但人类却最早学会用头脑征服自然。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关注人类,而不是研究诸如猫、狗、马或别的动物的原因。其实,它们的历史也趣味盎然。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生活的这颗行星,是一个燃烧着的巨大球体。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地球是如此微不足道,不过是小小的一片烟云。数百万年以后,地球的表面渐渐燃烧殆尽,覆盖了一层薄薄的岩石。在这片生机全无的岩石之上,暴雨无休无止地下着,雨水将坚硬的花岗岩慢慢地腐蚀,并将冲刷下来的碎屑带入云雾缭绕的高峰之间的峡谷。

大雨滂沱(房龙)

雨过天霁,太阳破云而出。这颗星球上星罗棋布的小水坑,慢慢变成了东西半球的汪洋大海。

突然有一天,最美妙的奇迹发生了:在一片死寂之中,生命出现了。

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中。

在数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它随波逐流,浪迹四方。斗转星移间,它养成了某些习性,这些习性使它更容易在荒芜的地球上生存下去。一些细胞觉得呆在漆黑一团的湖泊和池塘深处最逍遥自在,于是就在从山顶冲刷到水底的淤泥间生根发芽,变成了植物。另一些细胞呢,它们更爱四处游荡,长出了奇形怪状的像蝎子一样有节的腿,在海底植物和酷似水母的淡绿色的物体间爬行。还有一些身上覆着鳞片的细胞,它们凭借游泳似的动作来来往往,四处寻找食物。慢慢地,它们变成了海洋里繁若夜星的鱼类。

植物离开了大海(房龙)

就在这个时候,植物的数量也增加了,海底的空间有限,没有地方容纳它们了。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离开海底,寻找新的家园。它们找啊找啊,最后在沼泽和山脚下的泥岸上安了新家。这个地方并不理想,潮汐一天要淹没它们两次,让它们品尝到故乡的咸味。除此之外的时间里,它们不得不学习如何适应环境,努力在覆盖地球表面的稀薄空气里生存下来。经过长年累月的磨炼,它们学会了惬意地生活在空气中,就像往日生活在水中一样。同时,它们的身体逐渐增大,长成了灌木和树林。最后,它们还学会开出色彩艳丽、芬芳扑鼻的花朵,吸引忙碌的蜜蜂和鸟儿,将它们的种子播撒到四面八方,直到地球上芳草茵茵、绿树成荫。

嬉戏的恐龙

此时,一些鱼类也开始离开海洋。它们既会用鳃呼吸,也会用肺呼吸。我们称它们为两栖动物,意思是,它们在水里和陆地上都能活得悠游自在。你在路边看见的第一只青蛙就能告诉你,左右逢源的两栖生活是何等的快乐。

一旦离开了水,这些动物会变得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其中的一些动物变成了爬行动物(像蜥蜴一样爬行的动物),它们和昆虫一起,分享林间的寂静。为了更快捷地穿过松软的土壤,它们的四肢发达起来,体形也相应地增大。最终,全世界到处都是这些庞然大物(生物学手册上通常称它们为鱼龙、斑龙和雷龙)。它们身高三十到四十英尺,如果它们跟大象玩耍,就像成年猫逗弄小猫崽子。

后来,这些爬行动物家族中的一些成员开始到树顶上生活,当时的大树一般高达一百多英尺。它们的四肢不必用来走路了。不过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如何快捷地从一棵树枝跳到另一棵树枝呢?于是,它们身体的一部分皮肤变成了类似降落伞的肉膜,伸展在两侧和脚趾之间,薄薄的肉膜上长出了羽毛,尾巴也有了掌舵的功能。它们能够在树林间飞行,并最终进化成真正的鸟类。

这时,一件神秘莫测的事情发生了。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所有庞大的爬行动物悉数灭绝。我们至今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也许是因为气候的骤然变化,也许是因为它们的身体过于庞大,以至于它们既不能游泳,也不能奔走和爬行。它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肥美的蕨类植物和树叶近在咫尺,却活活饿死。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统治地球数百万年的爬行动物帝国从此烟消云散。现在,地球成了各种不同生物的天下。它们虽是爬行动物的后代,但与它们的祖先截然不同。因为它们用乳房哺育自己的后代,现代科学称它们为“哺乳动物”。它们褪去了鱼鳞,蜕化了鸟羽,周身覆盖厚厚的毛发。由此,哺乳动物发展出比其他动物更有利于繁衍后代的习性。比如,雌性动物会将幼体的受精卵藏在体内,直至它们孵化。比如,当其他动物还将自己的子女暴露于严寒酷暑之中,任由猛兽袭击之时,哺乳动物却将后代留在身边,直到它们能应付各种天敌,才让它们独立生活。这样,幼小的哺乳动物就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且从母亲那儿学会生存之道。如果你看过母猫是如何教小猫照顾自己,如何洗脸,如何捉老鼠等等,你就能理解这一点了。

恐龙灭绝的原因

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一种说法是,陨石彗星撞击地球,扬起的尘埃把太阳遮住了,植物没有办法继续光合作用而大量枯萎、死亡,以此为生的恐龙和其他动物也渐渐死去。食肉的恐龙也因食物减少而慢慢消失了。

另一种说法是,地球的气候突然变化,气温骤降,进入了漫长的严冬,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耐不住严寒就渐渐灭绝了。

其他的说法还有:小型哺乳动物出现了,它们吃光了恐龙蛋,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地球磁场发生了改变,对磁场敏感的恐龙没有办法继续生活下去……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说法很多,它们都有一定的道理,却又不能完全令人信服。所以,恐龙灭绝之谜至今没有解开,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关于哺乳动物,我没必要浪费口舌了。因为它们就在你身边,你早已熟悉。它们是你日常生活的伴侣,大街上,房屋后,处处都是它们的身影。在动物园的铁栅栏后面,你还能一睹那些罕见的表亲们的尊容。

然后,我们来到了历史发展的分水岭。此时,人类突然脱离了神秘莫测、兴亡更替的生物演化过程,开始运用理智来掌握自己种族的命运。

有一只哺乳动物特别聪明,在觅食和寻找栖身之所的才能方面,远远超越了其他动物。它不仅学会用前肢捕捉猎物,而且通过长期的实践,它还进化出类似手掌的前爪。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之后,它还学会了用两条后腿站立,并保持身体的平衡。(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尽管人类已经有上百万年直立行走的历史,可每一个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得从头学起。)

这种动物一半像猿,一半像猴,可比两者都要高级。它们成为了地球上最成功的猎手,并且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为了确保安全,便于相互照顾,它们总是成群结队地行动。一开始,它只能发出奇怪的咕噜声,以此警告自己的子女们正在迫近的危险。经过亿万年的发展,它学会了用喉音来交谈。

你也许觉得难以置信,这种动物就是我们最初的“类人”的先祖。

类人猿

猿是灵长目人猿总科动物的通称,包括猩猩科和长臂猿科动物,例如大猩猩、黑猩猩、猩猩和长臂猿等等。之所以叫类人猿,是因为其具有与人相似的外形体态和生理功能,在亲缘关系上和人最为接近。类人猿是灵长目中除了人以外最为高等的动物。

人的出现(房龙) /KXUBbDkaIqCxJ76fiREsAwfHiLCrKLxQdtsO41n5UEh4413X5OtC4rP+GwrqR5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