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剪纸的历史

早期的剪纸与祭祀、招魂等民俗有关。据考证,中国剪纸艺术的诞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已发现的剪纸实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动物花卉团花,是一件随葬品。可见,早期的剪纸与祭祀、招魂等民俗有关。唐代杜甫的诗中就有“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诗句,也更加印证了这一事实。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武帝思念不已,卧不安寝,食不甘味,于是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氏的影像为其招魂。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剪纸。东汉时,蔡伦在改进和推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大量造纸,使剪纸这种美术形式找到了更为廉价的材料,因而促进了剪纸的普及和发展,使之逐步成为一种民间艺术。

南北朝·团花剪纸
明清剪纸
明清剪纸

这种利用剪纸搞祭祀的民俗,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有一些乡民举行祭奠的时候,仍然用纸剪成各种物象和人像以及各种花型图案、纸穗等用以装饰祭奠的礼堂或灵堂。

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已有使用金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的风尚。

到了宋代,剪纸艺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在剪纸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明了“皮影戏”。其方法是:用动物的皮革剪刻成侧面的人形作为道具,放在纱帐里,从里面投射灯光,影子就投射到幕布上。其剪刻的细致入微,人物的须眉、衣纹都清晰可见。不同的人物形象全靠剪刻者的技艺和约定俗成的脸谱来表现。皮影戏的唱、念、坐、打等艺术表现,全部由演戏者用手操作,其舞台的演出调度均与真人演出的戏剧相同。至今,皮影戏仍在一些边远的乡间流行。古人刻制的皮影已成为珍贵的文物。

在南宋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到了明清,剪纸已极为盛行,剪纸艺术更加成熟、完美。民间多有心灵手巧、技法娴熟的剪纸能手。剪纸图样有人物鸟兽、花草虫鱼、杯盘器皿,也有舟船车马等。剪纸者力求使他们的作品贴近生活和表现自己的爱好,所以地域与行业的不同剪纸的花样也各有特色。许多剪纸图样经过众多民间女子的不断修改和再创作,逐步成为构图精巧、手法细腻、线条流畅、人物神态自若、鸟兽栩栩如生的精品和传世之作。

近代以来,剪纸作品的用途有多方面,有的将剪纸贴在窗户上作装饰用,也有的将剪纸贴在门楣上或做刺绣花样之用。常见的剪纸品种之一是窗花。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最普及的一种形式,我国农村自古以来就有在春节期间贴窗花的习俗,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表达了辞旧迎新、人寿年丰、驱鬼纳祥的愿望。窗花的题材广泛,历史传说、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皆可成为创作的对象。二是其他装饰性剪纸。剪纸作为室内装饰的素材之一,如挂签、顶棚花、墙围花、炕头花等,贴在门楣、房屋的顶部或土炕四周的墙壁等处,其中较为常见的有挂签。挂签是贴在门楣上的剪纸,也称“挂钱”或“门签”,上部粘牢,下部悬空,随风飘动。常言说,过年三件事:写对联、买年画、贴门签。贴门签已成为一种节日风俗,随风飘拂的门签带来了春回大地的讯息。也有一部分成为纯观赏性剪纸,这种具有单纯审美价值、做工精湛、风格高雅的剪纸,经过装裱悬于室内专供欣赏。

剪纸的实用价值从古到今都有非常广泛的体现,它对其他民间艺术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剪纸在刺绣、雕刻、金银饰品镶嵌、印染等方面都有影响。例如,在汉唐时期出现的金银镶嵌技术工艺,就是将镂刻的金属薄片贴在漆器或铜镜的背面,经填漆打磨后,便出现灿烂的金属花纹。宋代在瓷器的生产中运用剪纸艺术,在施釉的过程中,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山西出土的南宋印染花布是用镂花纸板刮浆后纺染而呈现花纹的。至于民间刺绣中的门帘帐沿、衣服枕套、香囊绣鞋等都离不开剪好的纸样子,它们往往是以剪好的纸样子为底在上面绣花,从而使花形挺拔、饱满。

现代剪纸的运用在民间主要用于结婚、春节等喜庆日子,贴喜字已是中国人婚庆必备之物。同样,利用剪纸搞祭祀的民俗也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不仅仅限于生活的实用性,它已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珍品,甚至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并被人们广为收藏,或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也是中国进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成立了中国剪纸研究会,经常举办全国剪纸艺术展及文化交流活动。近年来,许多剪纸创作者应邀到国外讲学,传播、交流剪纸艺术。同时,剪纸也被社会广泛应用在装潢以及影视剧的舞台背景的装饰方面,报刊、书籍、邮票贺卡设计、商业广告、壁画装饰等各个方面也广泛应用,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QXrNwtYdEYKhnqkz6zjjjmPQMwLo+PX2iy6wti/at4CbBraVKSMlAS3opczcQORG

宁夏民间窗花剪纸
恭贺新春·宁夏·邵德舜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