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温病学派对舌诊的贡献

舌诊出现在《内经》时代,兴盛于明清,温病派医家将其发扬光大,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诊断学体系。

明末清初的瘟疫大流行年代,著名医家吴又可根据其病初起、汗之不得、下之不可的特点,创达原饮治疗疫病获得成功,为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形成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使得舌苔诊断在其临床上变得重要起来。

吴又可《瘟疫论·卷上》论“急症急攻”时说:“瘟疫发热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积粉。早服达原饮一剂,午前舌变黄色……前方加大黄下之,烦渴少减……午后复加烦躁发热,通舌变黑生刺……急投大承气汤……次早鼻黑苔刺如失……”说明了舌诊在瘟疫治疗中,既能预示病情转归,又可作为实实在在的依据指导临床用药,而且取效甚为灵验便捷。

察舌被后人奉为温病学诊断的准绳,应归功于清代的温病学家叶天士。叶氏根据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全面系统地观察总结了温热病的舌苔、舌色,并提出了对症治疗的方法,针对温热病邪据部位、津液存亡、病情轻重以及预后转归,特别是温病治疗的理法方药等,均能由舌诊中找到相应的依据,如舌苔薄白,多见于外感风寒,宜辛散;白苔绛紫,为湿遏热伏,当先泄湿透热等。

清代温病学派关于燥与湿的认识,比以往的学派又进了一步,且注重舌苔的变化。薛生白和吴鞠通都强调并完善了三焦辨证的体系,对舌苔的燥与湿、干与润有着系统的描述和阐发。湿病又可分为痰、湿、饮、肿等不同情况,运用淡渗利湿、芳香化浊、辛温行气、苦温燥湿、开窍豁痰、以风胜湿、健脾化痰湿、温阳助气化等不同方法辨证施治。

温病大家王孟英对伏气温病舌苔的论述最为详明。他在《温热经纬》中云:“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故起病之初,往往舌润而无垢,但察其脉,软而或弦,或微数,口未渴而心烦恶热,即宜投以清解营阴之药,迨邪从气分而化,苔始渐布,然后再清气分可也。伏邪重者,初期即舌绛咽干甚有肢冷脉伏之象,亟宜大清阴分伏邪,继必厚腻黄浊之苔渐生。此伏邪与新邪先后不同处。更有邪伏深沉,不能一齐外出者,虽治之得法,而苔退舌淡之后,逾一二日舌复干绛者,苔复黄燥,正如抽丝剥茧,层出不穷,不比外感温邪,由卫及气,自营而血也。”王氏对伏气温病传变过程中舌苔变化的观察细致入微,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丰富的依据。总之,温病的舌苔诊断在临床中至关重要。 pPkCP0N2qcU1c7JNvt4FP2t5gKEPGZOVM9CFwRz0D25bv7J7ANTGmMsaRenrjx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