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中医舌诊的发展

舌诊,又称望舌,是望诊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舌苔、舌质的观察,从而了解病变的所在,据此辨证论治。它是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几千年来,舌诊已成为祖国医学的特色之一,成为每一个中医临证的检查常规。

早在我国殷代的甲骨文中,已有“贞疾舌”的记载,其中就含有诊断病舌的意思。这是最早的舌诊资料。公元前5~前3世纪成书的《内经》中便有了察舌辨证和治疗的记载。有关舌的资料在历史上有60多条,《素问·刺热篇》精准地论述了舌的解剖、生理、病理的基本情况。《难经》中也有一些舌诊记载。到了汉唐时代,张仲景创造了“舌苔”一词,并确立舌诊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伤寒论》230条说:“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221条说:“阳明病……心中懊侬,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130条说:“脏结无阳证……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张仲景六经辨证中有四经涉及舌诊的内容,同时留意到舌色的变化。以后《诸病源候论》《中藏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也提到一些舌诊的内容。经过历代对舌诊的发展,明代王肯堂在临床实践中对舌与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认识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脏腑在舌面上还有各自的分属区域,他在《医镜·论口舌证》中说:“凡病候见于舌……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也主肝胆,舌根主肾。”而我国最早的一本专门谈论舌诊的著作则为《金镜录》。此舌诊专著集众人之所长,论及辨伤寒舌诊12首,并附有舌象图12幅,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重视,而此后舌诊也成了中医诊断学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舌诊专书,可惜此书今已失传。

元至正元年(1341年),医家杜清碧在《金镜录》的基础上,又增补了24幅舌象图,合成36图,并列载方治于图下,撰成《敖氏伤寒金镜录》流传至今,为现存最早的验舌专著。在36幅舌象图当中,有24图专论舌苔、4图专论舌质、8图兼论舌苔与舌质。书中指出,舌色有淡红、红、青三种,苔色有白、黄、灰、黑四种,舌面则又有红刺、裂纹等变化,舌质的变化则有干、滑、涩、刺等,这些内容已基本包括各种主要的病理变化。每幅舌象图之下都配有文字说明,结合脉象分辨寒热虚实、内伤外感,并载有证治方药,还指出病情的轻重缓急和预后情况,不少经验至今仍具有相当的临床意义。历代医家对该书都有着很高的评价,明代薛己就说:“《敖氏伤寒金镜录》一篇,专以舌色视病。既图其状,复著其情,而后别其方药,开卷昭然,一览俱在。虽不期乎仲景之书,而悉合乎仲景之道,可谓深而通,约而要者矣。”

至明清时期,舌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到了16世纪之后,随着温病学派的兴起,由于验舌辨齿在温病辨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受到了普遍重视,于是舌诊在外感热病辨证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出现了众多的舌诊专著。如申斗垣的《伤寒观舌心法》,将舌诊图谱增加到137幅。张诞的《伤寒舌鉴》,又改为120幅。傅松元的《舌苔统志》、梁玉瑜的《舌鉴辨证》等均有增补。主要论述白、黄、黑三种舌苔的诊断法,诊断与治法并提,颇能指导临床。曹炳章著《彩辨舌指南》,附彩图122舌,墨图6舌,能初步以现代医学的解剖、组织、生理学来阐明祖国医学的舌诊原理,并把历代医家论舌之精华汇集一书,为近代研究舌诊最重要的参考书。杨云峰著《临证验舌法》,主要以舌苔的形色来分析病情的虚、实、阴、阳和测定内脏的病变,内容简要,并密切结合临床。

此外,还有许多医籍虽非论舌专书,但也有不少关于舌诊的独特见解和宝贵经验,如林之翰的《四诊抉微》、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吴坤安的《伤寒指掌》、汪宏的《望诊遵经》、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等,尤其是叶天士对于温热病之验舌辨证有较多的经验和体会,成为温病诊断上的重要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后,众多中医学者对舌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关舌诊的专书,如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舌诊》及《舌苔图谱》、陈泽霖和陈梅芳著的《舌诊研究》,特别是《舌诊研究》,博采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有关舌诊的科研成果,使之有机结合,是一部较为理想的参考书。 F79eLQL+q2sSoWnoIpsfppPzHbu9q5fE1Ro9RvPlxnT+zRbPX3KBFjRXNriyYX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