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宁夏引黄灌区属西北春麦区。春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全区小麦种植面积曾达到650万亩左右,目前,山区由于马铃薯、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全区小麦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其中引黄灌区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全区的小麦总产量从新中国成立时的6.88万吨增长到现在的近100万吨,占全区粮食总产的1/3,一直是宁夏的主要种植作物,其中引黄灌区依据黄河自流灌溉、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的独特环境气候条件,以1/3的小麦种植面积生产近2/3的小麦总产,在宁夏小麦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种植分布上,依据灌溉条件,分川区和山区两大类型。川区主要包括银川、永宁、贺兰、灵武、平罗、(陶乐)、惠农、吴忠、青铜峡、中卫、中宁等10县市;山区主要包括彭阳、泾源、隆德、西吉、海原、原州、同心、盐池、红寺堡等9县市区。各县市小麦种植占全区小麦种植面积的分布情况详见图1-1。新中国成立时宁夏是一个纯春麦区,在20世纪50年代末,南部山区西吉县开始引种冬小麦,逐渐北移到隆德、西吉、彭阳、固原、同心、盐池等县市的部分或大部分地区,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左右。1990年以来,冬麦引种及栽培工作逐步在灌区开展,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先后从美国、法国、日本、保加利亚等13个国家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干旱农业研究中心以及国内省区引进冬小麦种质资源2000余份,较早地开展了宁夏灌区冬小麦品种在灌区种植的选育工作;冬小麦品种的引进及栽培技术研究,也为灌区冬小麦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品种和技术上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图1-2宁夏1950年至2005年全区小麦总产的增长趋势
二、品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一)小麦品种的选育
50年来,宁夏的小麦品种选育为宁夏小麦总产和单产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次小麦更新品种为碧玉麦,由1942年引入,1951年大面积推广;第二次更新品种为阿勃,1957年引入,1963年推广;第三次更新品种为斗地1号,1971年育成,1977年大面积推广;第四次更新品种为宁春4号,1982年选育,1984年大面积推广种植至今。从图1-2可看出,历次小麦品种更新与宁夏小麦总产的攀升在时间上是相吻合的。
需要强调的是:继宁春4号1982年推广种植以来,宁夏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仍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进展。目前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春小麦品种有47个。1988年至1997年,全区30多位不同层次的小麦育种工作者为实现小麦品种的第五次更新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曾试图在某一个品种不能实现更新突破的情况下采取多品种的“群体接班”。这期间,先后审定了14个小麦品种(宁春10号~24号)。品种类型包括大穗(宁春13号)、多粒(宁春19号)、抗病(宁春16、15、23号)、早熟(宁春22号、西农1376、铁春1号等)、大粒(宁春18号)、矮秆抗倒(94N4364)等,比主栽品种宁春4号在某些性状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以上品种的育成及国外大量种质资源的引入,大大加强了小麦品种的遗传种质资源的拓宽和利用,同时也促进了宁春4号的提纯复壮,产量潜力有了很大提高。
新世纪的小麦新品种选育,立足于专用型、优质高产多抗的多目标品种选育。宁春39号、宁春47号等小麦新品种已初露头角;同时冬小麦在品种引进及选育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明丰5088、宁冬10号、宁冬11号冬小麦新品种已经育成推广。新的品种、新的种植模式正在积极为宁夏小麦品种的第五次更新换代而努力。
(二)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回顾栽培技术的研究,50年来也硕果累累。宁夏历史上小麦习惯单种,在1970年以后,才在灌区推广玉米种植。麦套玉米种植模式的成功推广,解决了玉米播种时的墒情不足问题,促使灌区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成为灌区小麦的主要种植模式,面积达150多万亩。1990年前后,“麦套玉米吨粮田种植模式”的研究,将2行玉米带型改为3行玉米带型,使得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小麦玉米两作产量接近或超过吨粮。因此,1970年以后宁春小麦产量的持续攀登是在单种向套种转变的过程中争取而来的。麦套玉米吨粮田的成功推广使得宁夏小麦、玉米总产都达到了100万吨,约占全区粮食总产的2/3。
在小麦增产技术的研究上,总结了传统的秋施肥、深施肥、深耕地、适时冬灌、顶凌播种等技术,在宁夏农垦建立了快速土壤培肥技术。王世敬、戈敢等在总结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高产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国营连湖农场(灌淤土;肥沃型)和平吉堡农场(淡灰钙土;瘠薄型)为试点,进行多项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示范。连湖农场1989-1993年连续五年全场6500余亩小麦平均亩产超500公斤,百余亩连片麦田亩产超600公斤;平吉堡农场小麦单产水平连年大幅度上升,由1989年的413公斤上升到1993年全场5843.2亩平均亩产496.2公斤。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大面积亩产超过500公斤的高产规律,形成了可代表我国西北灌溉春麦区特色的高产栽培理论体系。宁夏农垦系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将农田基本建设、土壤耕作与栽培技术紧密结合,通过疏通排水,平整农田,深耕耙耱,改进播种机具及土壤培肥、施肥、灌溉等一系列措施,能够通过人为手段创造高产土壤环境条件,达到培育壮苗、保花增粒的目的,从而使全系统小麦十年来单产增加近200公斤,并连续六年万亩单产超过500公斤,且在低洼与贫瘠、漏水漏肥的淡灰钙土上取得了丰产配套技术。宁夏农学院开展了小麦品质栽培技术的研究,明确了施氮量、品种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培肥地力及合理肥水运筹加以协调。氮肥和灌水对提高产量具有共同作用,但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不同。对同一优质品种,氮肥能增加籽粒蛋白质和干面筋含量,却降低了面粉加工品质;水分会降低蛋白质和干面筋含量,却提高了面粉加工品质。当水肥密切配合时,能使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而对小麦品质没有明显影响。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技术关键是以优质品种为前提,在较高地力基础上肥水合理运用。在生理上,对春化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对春小麦幼穗分化进程与水肥调控规律等进行了观察研究,对不同种植方式(春小麦覆膜穴播、条播揭膜、露地栽培)、栽培品种类群划分、播种密度与播种深度、水肥运筹、化控防倒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了春小麦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体系,试验和示范亩产突破了600公斤。
在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种植技术及种植模式的研究上,宁夏农技推广总站结合冬小麦膜侧栽培技术的引进及冬小麦品种明丰5088的引种,进行了覆膜播种机械的改进、旱追肥、灌水时期、品种的引进筛选及后作种植模式等方面的大量研究,为冬小麦的成功推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小麦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展望
(一)目前灌区小麦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1.病虫草害等方面的综合防治问题突出
小麦白粉病已上升为宁夏小麦的主要病害,该病随小麦二水三水的灌溉、田间温湿度适宜而发病快,由于病孢子着生于小麦基部叶片的背面,不易发现而造成后期防治困难,减产幅度大。小麦全蚀病也由于缺水而使稻旱不能及时轮作,连作面积增加而减产。
2.物价上涨而导致的投入成本增加,产出效益降低
小麦属喜肥水作物,在肥料投入不足或灌水不及时时,易形成小穗,降低收获穗粒数而减产。
3.气候环境的影响
据刘玉兰等对宁夏引黄灌区10个观测站1961~2004年春小麦生长发育期(3月上旬至7月上旬)的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生长期的气候明显变暖。检验结果表明,春小麦生长发育期日平均气温的突变发生在1989年,突变后的气温比突变前升高了0.7益。在春小麦生长发育各阶段,气温都有所升高,但没有超出春小麦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引黄灌区春小麦的温度敏感系数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及5月上旬至6月上旬为正值,这两个时段的气候变暖有利于春小麦生产;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及4月中下旬温度敏感系数为负值,这两个时段的气候变暖不利于春小麦生产。总体而言,气候变暖对春小麦单产的贡献为-2.6%。武万里等对1961~2004年干热风状况统计分析表明,宁夏灌区小麦干热风次数呈增加趋势,干热风发生区域呈扩大趋势;一次干热风天气过程中,气温逐年上升,干热风发生程度加重。通过对干热风次数时间序列滑动检验,在显著性条件下,干热风日数序列出现了突变;由于气候偏暖,小麦发育期有所提早,造成干热风影响的时段也相应提前。造成干热风次数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
(二)小麦生产的展望
在目前的生产形式下,小麦的生产应遵从于宁夏的粮食作物总体布局,即两稳定两扩大的原则,在灌区适当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220万亩),适当扩大冬小麦及其麦后复种的面积(50万亩);稳定麦套玉米的面积(120万亩)、稳定水稻的种植面积(100万亩)。在栽培技术上,应推广土壤的快速培肥技术,通过配方施肥、深施磷肥或磷肥隔年深施、分层施氮和合理运筹氮肥等综合措施,因地制宜地培肥地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的小麦新品种;通过肥水合理运筹防倒,建立小麦高产群体结构;及时综合地防治病虫草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