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详细介绍After Effects中的基础概念。包括界面、基础操作以及After Effects CC部分新添加的功能。同时也对After Effects界面中大部分控制面板进行简单的介绍,让读者对After Effects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013年6月Adobe公司正式发布Adobe Creative Cloud APP,在所有Creative套件后都加上了“CC”后缀,如Photoshop CC、Illustrator CC等。CC的出现并不是仅仅在CS6之后的一次升级,而是Adobe公司软件销售模式上的变革,用户不再购买实体光盘安装软件,而软件本身也不会再像CS5到CS6那样升级,而是通过云计算的方式让用户下载,微量更新,这样的模式有利于用户反馈,更新也更为快捷。以Photoshop为例,用户需每月支付300左右人民币才能使用该软件,而不是一次性支付之后无限量使用。对于经常更新软件的人来说,这样的销售模式还是比较划算,而对于那些常年不去更新软件的用户来说,这样其实并不划算,上市一个月后就有人发起对于该模式的抗议签名,如图1.1.1所示。
图1.1.1
无论何种销售模式,Adobe都带了软件的整体更新,其中After Effects CC相对于以前的版本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其中包括与Cinema 4D的全面整合,这对于主要使用After Effects进行视觉特效制作的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Cinema 4D近几年一直将其主攻方向与老牌三维软件加以区别,避其锋芒,这种做法也实属无奈之举。这次与Adobe的合作,将这种在数字视效制作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这对于其用户群的扩大无疑是个利好消息。After Effects也想通过这种合作弥补自身在三维模块上的不足,如图1.1.2所示。
图1.1.2
除了以上更新,After Effects CC还在GPU和多处理器性能加强、3D摄像机追踪器捕捉效果、增强的像素级动态模糊功能(Pixel Motion Blur)等方面有了不少更新。而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最大的更新无疑是中文版After Effects的出现,有的读者会说我以前用的After Effects就是中文版的,其实那些版本只不过是第三方软件翻译的,是一些名词都没有确定的翻译,中文版的推出使中国的初学者学习这款软件更加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