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采,捋取也。从木,从爪。
【汉字趣谈】
“采”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一只手,下部是一棵果实累累的树,表示用手采摘树上的果实。“采”的本义就是“采摘”。比如著名的《诗经·周南·关雎》中就有一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意思是:长长短短的荇菜,左右手一起去采摘。还有晋陶渊明《饮酒》诗中有两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思是: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着菊花,抬起头来,就看得见南边的山。其中的“采”都是摘取的意思。
采摘东西是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而是有所取舍,所以“采”字由此产生了搜集、选取的引申义。如《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中国古代称民歌为“风”,人们把搜集民间歌谣叫作“采风”。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讲的就是伯夷、叔齐的故事。商朝灭亡以后,作为殷商的贵族,伯夷、叔齐誓死不吃周朝的粮食,逃到首阳山,以采野菜为食,在饥饿中他们作了《采薇歌》。歌中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大意是说,在首阳山上,我们采食野菜来充饥。那些用暴力来对付使用暴力的人,却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神农氏、虞舜、夏禹时代禅让的制度消失了,我们哪里有舒适安逸的去处呢?唐代诗人王绩的《野望》有“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句子,引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如果要选取的东西并不暴露在外,而是埋藏在地下,要选取它就必须打开地表层的一部分,那么“采”就变成开采。如现代词语中的采矿、采煤、采油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采”还当神色、神情讲,如风采、神采、兴高采烈、神采奕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