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谷粮与脾胃的关系

脾胃是养生之本

脾胃在养生中的重要性

在中医里,脾胃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位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将食物运化并生成气血的重任,周身的精、气、血、津液都必须依靠脾胃来供给。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滋养元气之源”,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四时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等说法,足见脾胃的关键作用。

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强、脾气虚弱或出了问题,很可能会随之影响到心、肝、肺、肾等其他脏器的功能,五脏不调或虚衰,继而引发很多疾病。“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因此,脾胃健康也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中医的脾胃概念

中医所说的脾胃概念与西医有着很大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中医里的“胃”与现代医学中的胃基本一致,它有接受食物和“腐熟”(消化)食物的功能。而“脾”则包括了所有与消化、吸收有关的器官,如脾、胃、胰、肠等,以及与代谢有关的器官如肝、胆、肌肉等。因此,中医里的“脾胃”不仅仅是指两个脏器,而是从功能角度出发,综合涵盖了消化系统和部分循环系统。

脾与胃的关系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与四肢等。脾的功能有:

主运化水谷,也就是消化,还能吸收和输布水谷精微。

主升,也就是把食物中的营养输送到心肺,并防止内脏下垂。

主统血,也就是为血液运行提供约束力和控制力,防止出血,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胃与脾互为表里关系。胃的功能和特性有: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也就是有容纳和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

胃主通降,指胃气宜保持畅通、下降的运动趋势,以保证食物的彻底消化和糟粕的排泄。

脾与胃的关系,应阴阳协调,燥湿相济,一纳一运,升清降浊,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的任务。“纳食在胃,运化在脾,脾升则健,胃降则和。”一方失调,必引起另一方异常。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就会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也会影响脾的升清与运化,可出现腹胀、泄等症。

养生须先养脾胃。胃生病大多和人饮食不节制有关,脾生病则与人过度劳累、虚衰有关。虽然脾胃生病的起因不一样,但必须要一起养才可见效。

五谷杂粮最养脾胃

五谷大部分都是植物的种子,是最精华、最有生机的部分,生命力是最旺盛的,因此自古以来被当作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食。有了土壤才能有植物,也才能有种子;种子也只有撒在地里才能生长。脾为土,再播下生命力极其旺盛的种子,人才能生生不息。

五谷杂粮的属性

性平

大多数的五谷杂粮都是平性的,即没有太过偏寒、偏热的食性,人体即使每天食用都是非常安全平和的,不会对人体寒热造成太大影响,也不会给脾胃增加负担,并能保护胃黏膜不受刺激。也不会给脾胃增加负担,并能保护胃黏膜不受刺激。

味甘

甘,一方面是指味道甜,另一方面,只要没有咸、酸、苦、辣等其他味道的食物都属于甘味。五谷杂粮中大部分都属于甘味。甘味入脾,最易运化,对补益脾胃最为有利。

色黄

大部分谷粮是黄色的。黄色是土地的颜色,象征着根基,也同样是人生命的根基。黄色入脾,所以,多吃黄色的谷粮对养护脾胃非常有利。对于其他颜色的谷粮,其基本的健脾性质并无改变。

一年四季养脾胃

人们常说,“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那么,脾胃什么时候养呢?答案是:一年四季都要养脾胃。这也反应出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中心地位。当然,谷粮本身就具有养脾胃的作用,再根据不同季节,搭配不同的养生食材,才能更好地加强各个季节的养生效果。

喝粥养脾胃

喝粥对养胃最为有利,其中,又以粥皮效果最好。煮粥时,待粥熟后稍稍冷却沉淀,可以看到粥的最上层浮有一层细腻的黏稠物,这就是粥皮,也叫粥油,具有保护胃黏膜、补益脾胃的功效,最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

新粮胜陈粮

《黄帝内经》中有“食岁谷”之说,意思是说要吃时令食物。粮食大多数是植物的种子,有延续生命、生发的能力,新粮的生命力比陈粮更旺盛,养生效果更好。从营养价值看,当年的新粮营养损耗也是最小的。

不同的健脾功效

补脾益气的谷粮有:大米、糯米、锅巴(焦锅)、大豆、熟藕、栗子、山药、土豆等。

健脾利湿的谷粮有:薏米、红豆、绿豆、黑豆等。

健脾消食的谷粮有:荞麦、燕麦、大麦等。 JCMtYFDPjtCUAXPmdWOGzGdjtLb6tSsiRwgQDYYoHb/fR/E2CgwUgZxvTUOIgO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