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关于对外报道,我们有太多的记忆。先说几则外国人替我们所作的“对外报道”:斯诺一篇《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让世人对当时处于封锁状态下的延安解放区有了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意大利记者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电影《中国》,在国外叫好,却遭到了我国当时的国家宣传机器的强烈抗议。我们也抱怨过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我们渴望通过对外宣传,向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树立起一个好的国家形象。急切之情,有时恨不得让对方按我们的思路行事。而我们自己的对外报道,传播渠道既窄,传播效果也不见得尽如人意。还记得1993年我访问瑞士时,我朋友的家人还问我“中国的妇女穿不穿裙子”这样的问题,可见我国与外国的隔阂有多么深。这些年来,几乎所有来中国的国外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中国的实际情况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惊讶之情,可以用“震撼”二字描述。由此可见,我们的对外报道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中国的对外报道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反思与总结。“文革”中我国的对外报道一度变成了向外输出革命。“文革”结束后,我国对外报道事业开始反思。1977年新华社对外部征求外国友人对中国对外新闻传播的意见,英中了解协会主席费里克斯·格林(Felix Green)批评中国对外报道八股严重,宣传方式过于夸张,不了解外国受众,总体说来是失败的。邓小平对格林的批评非常重视,批示要求外宣干部仔细学习。1978年新华社召开对外报道工作会议,中央各主要对外新闻单位参加,随后,一系列有关对外宣传报道的会议召开,确立了新时期对外报道工作的正确轨道和指导思想,将对外宣传报道的工作目的从“推动革命”转为“宣传中国”,将工作对象从“世界左派”转为“一切外国受众”。1980年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成立,由中宣部、中联部、外交部、文化部、国务院侨办、港澳办,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广电部、外文局等单位的负责人共同组成,负责领导全国对外报道工作。这一重新定位与部署,加速了我国对外报道事业的良性发展。

“文革”后我国对外报道观念进步很大,对外报道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其中,有四个方面的原因是特别值得一提的:

第一是政治的开明,带来了信息的公开化。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不断地刷新政治的开明度,对外报道也日益显出开放姿态。仅以我国政府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为例即可说明之。2007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法律上赋予了媒体报道权,媒体可依法充分进行新闻报道。2008年5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个条例“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要求各地各级政府全面准确地公开企业、群众需求的各类政务信息,避免“关键信息缺失”的现象。信息的公开透明如果没有政治的开明为保障,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是经济的腾飞,国力的增强,大大提高了对外报道的自信心。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正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在世界崛起。作为一个大国,我们正逐渐表现出大家风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为一点点成绩夸耀,也不要为一点点灾难吓得不敢出声。不仅选题时不惧负面内容,反而能自如驾驭这些题材。2008年前后一系列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特别是“5.12”汶川地震的报道,都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是传播学理论的引入,带动了对外报道观念的更新,促进了对外报道策略的研究。对外报道事业被纳入传播学框架进行剖析研究,最突出的是受众意识和传播效果意识的增强。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等原则,都体现了强烈的受众意识。

第四是信息科学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播生态。随着全球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和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在国际传播中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大,逐步形成了新的传播模式。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一”对“多”的单向信息流通,模糊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界限,形成了“多”对“多”的复杂流通结构,增加了政府控制信息的难度。同时,网络平台逐步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舆论阵地。可以说,是网络系统强制性地使信息封闭状态变为信息公开。

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变化,这些动因,鼓舞了我们对对外报道与国际传播的研究热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我国华南地区最负盛名的涉外型大学,在多个领域有“对外”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同样,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一批学者在对外报道与国际传播研究领域一直在耕耘着。在我们现有的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有在英美等国留学和进修的经历。既对国际新闻传播研究前沿一直保持着密切关注,已翻译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也对国内的对外报道有较多的研究,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我们有意以对外报道与国际传播为特色发展,力争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这套“对外报道与国际传播研究丛书”丛书的出版,正是我们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深知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巨大的空间,也深知对外传播对于我国国家形象的树立意义之重大。因此,我们有一种使命感,要在这一领域继续精耕细作,不断创造出新的成果,这样才无愧于我们所处的开放的时代。

本丛书的出版,得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处学科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要特别感谢我校研究生处处长曾用强教授等领导的大力支持!本序言写作之际,又传来我院新闻传播学科纳入国家211工程项目的好消息,这对进一步强化和打造我院对外报道与国际传播的特色无疑会起到激励与推动作用。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会拿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成果出来。

郭光华

2008年12月10日于广州白云山麓 FqAGXL4Q+P6hNXwtvmCrD4Czo/CwNR0XIppdpY67wapgoOBhsWv8S3xzK/sb70C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