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主要观点

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翻开早期实验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的著作《心理学纲要》一书,开篇第一句话便是“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谈到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时,这是人们最常引用的一句话。

实际上,人类很早就开始考虑人性本质的问题,古希腊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对心身关系、知识的来源和灵魂的本质等问题都做了探讨。但是,直到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这些问题的探讨都还属于哲学领域(或称为哲学心理学,相对于现代的科学心理学)。到了19世纪中期,研究者们开始将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中的实验技术应用于研究这些来自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心理生理学(psychophysiology)和心理物理学(psychophysics)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推动了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学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从此,心理学不再是哲学的附庸,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心理学人物

冯特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是一位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是结构主义思想的创始人。他将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因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认为是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他是有史以来学术生命最长的心理学家,也是学术著作产量最大的心理学家。

冯特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人类的意识体验,希望通过实验性的自我观察法来了解人的感觉、表象和情感如何结合成为个体经验。

冯特对心理学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开创了科学心理学的新纪元,结束了相沿2000多年的哲学心理学,培养了大量的心理学人才。

科学心理学诞生后一百多年,心理学领域出现了多种观点,其中有些观点虽然盛极一时,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及,比如结构主义心理学;也有些观点始创于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几经发展,直至今日仍长盛不衰,拥有众多的追随者,比如精神分析心理学。一般认为,现代心理学有五种主要的观点,分别是:生物学的观点、精神分析论的观点、行为主义的观点、人本主义的观点和认知研究的观点。

二、现代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生物学的观点

生物学的观点(biological perspective)是以生物学知识为基础解释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生物学观点历史悠久,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crates,约前460—前377)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他曾说:“是由于脑,我们思维、理解,看见、听见,知道丑和美、善与恶”。

生物学观点的一般假设为:心理现象能够最终依据生物化学过程加以理解,即使最复杂的现象,也能够通过被分析或简化为更小、更具体的单位来理解。生物学观点对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机械论和还原主义的。

在学习和记忆领域,持生物学观点的心理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研究发现,海马在形成新的外显记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杏仁核在情绪记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动机的研究方面,研究者发现,用微电极刺激动物下丘脑的不同部位会引起动物厌食或贪食的反应,表明这两个部位分别是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可以越来越精确地对行为和心理过程背后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目前,生物学的观点拥有众多追随者,成为心理学领域中最具科学性的观点之一。

心理学 视野 为什么心理学有多种观点?心理学是科学吗?

现代心理学在名称上虽已定名为科学心理学或科学,但其始终存在理论分歧的特殊现象,在整个科学领域内是罕见的。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其所著《科学革命之结构》一书中指出,科学的发展乃是由于周期性科学思想的演变,而科学思想的动力,除科学方法之进步外,主要是由于人类世界观的改变。科学思想发展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形成一种众所共识的世界观,进而对科学上研究的主题、目的、方法等亦采取相似的取向。库恩称此种科学思想的共识为范式。范式形成后对同领域的科学家具有规范作用;大家均遵从范式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并建构理论。根据库恩的说法,范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时代的演进与人类世界观的改变而产生更易……库恩称此种范式随时代演变而更替的科学为常规科学。如以库恩的标准来检视心理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显然是不合乎常规科学的。因此,库恩认为现代心理学尚不能称为科学,只能称为“前科学”或“前范式科学”。至于心理学的未来能否成为合乎范式的科学,端视其以后发展与研究取向而定。

(资料来源:张春兴,《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2002)

(二)精神分析论的观点

精神分析论的观点(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也称为心理动力学观点(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此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某种无法意识到的内在力量和冲突所驱动的。行为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紧张度。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驱力就会降低,个体继而停止反应。

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维也纳的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于1896年创立。与其他早期的心理学家不同,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在毕生的医疗实践中,对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总结和多年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他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就像一座冰山,只有暴露在海面上很小一部分是可以看见的。相对意识而言,精神世界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属于无意识(unconscious)的,行为不断地受到无意识的思维、冲动和欲望的影响,这一观点影响了艺术、文学和历史等多个领域。

让弗洛伊德饱受争议的可能是他关于性本能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所有本能中持续时间最长,力量最强,对人类精神活动影响最大的本能。他认为人的性欲在婴儿期就有,提出了性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弗洛伊德对人性持消极和悲观的态度,认为人是受本能驱使的,对人作为“理性动物”的形象提出了质疑。

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们,如阿德勒、荣格、霍妮和弗洛姆等人,已经不再严守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他们大多更关注社会文化对人格的重要作用,不再过分强调性本能。然而,在各种心理动力理论中,我们仍然可以读出弗洛伊德思想的存在,因为这些理论仍然强调内在动机、冲突和潜意识的作用。另外,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在临床对病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用以解释一般人的心理,难免会有偏颇。精神分析学派的继承者尝试对正常人进行研究,扩大了精神分析理论的适用范围。

精神分析论是心理学百余年历史中唯一经久不衰的学派,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是20世纪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也许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是通过精神分析开始接触心理学,进而对心理学产生兴趣的。

(三)行为主义的观点

行为主义的观点(behavioral perspective)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华生的心理学思想极富革命性,他认为心理学之所以尚未成为一门不容争辩的自然科学,是因为它只关心一些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准确定义的东西——意识。

1908年和1912年,他两次在美国心理学大会上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而不是什么虚幻的意识或精神。华生接受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并将之应用于人类。他利用动物和婴儿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刺激—反应”理论,认为几乎所有人类的行为和情感反应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他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一切人类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对人性持中性和科学的观点,但看法有些机械。

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它要求严格的实验和仔细定义的变量,使得心理学更加接近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在华生强有力的推动之下,行为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到高峰,从20年代到50年代整整三十多年间在美国心理学研究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在美国心理学,乃至世界心理学史上,没有一个学派能像行为主义那样对心理学研究发挥如此持久强大的影响。1957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华生金质奖章,称赞他“发动了心理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他的作品是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延续不断的航程的起点”。

但是,早期的行为主义思想过于偏激,以至于有人将其领导下的行为主义讥讽为“没有心理的心理学”。到了20世纪30年代,许多研究者意识到完全无视有机体内部过程的弊病,而对早期的行为主义理论进行了修正,使之既能坚持行为主义的根本观点,又不与人的心理生活和行为的现实太过于矛盾,这时的行为主义被称为新行为主义(neo-behaviorism)。新行为主义者将华生的“刺激—反应”公式扩充为“刺激—有机体内部变化—反应(S-O-R)”公式,其中,刺激和反应的中介“O”便是有机体的内部活动。新行为主义者重视对行为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并得出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出现,一部分新行为主义者又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信念的基础上,引进和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这便导致了第二代新行为主义——新的新行为主义的诞生。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观点主要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罗推尔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和米歇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这些理论在今天的心理学研究和实践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四)人本主义的观点

人本主义的观点(humanistic perspective)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始创。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并不是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的那样受强大的本能力量所驱使,也不是行为主义者认为的那样受环境因素所操纵。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带有宿命论的味道,认为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自由意志(free will),认为个体具有理性抉择的能力,可以自由选择去过他们认为更有创造性、更有意义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个体天生会努力成长、发展和控制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的发展,即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人本主义心理学号称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前两大势力是行为主义的观点和精神分析论的观点)。与行为主义的观点和精神分析论的观点相比较,其主要主张如下:

1.与精神分析学派主要研究临床病人,行为主义学派主要研究儿童和动物相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正常人,尤其是优秀的人或是自我实现的人。

2.相对于精神分析学派主要研究潜意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人的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3.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行为更多是受本能的驱动,尤其是性本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更多是受环境决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人性是自主的,能够进行自我选择。

4.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寻求将自我潜能全部发挥出来的途径。正如马斯洛所说:“人的本质绝不是有人认为的那样坏。弗洛伊德告诉我们的只是心理的一半,即病态的一面,而我们现在必须补充说明心理的另一半,即健康的一面。”与之相比,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的看法是中性的。

人本主义观点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心理学成为了一门更加全面的学科。人本主义者希望能激发人们对爱、自尊、归属、自我表现和创造力的兴趣和需要。

心理学视野 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是近一二十年来心理学的最新取向,这是一种可运用于心理学一切领域的思维方式。它从种族进化的角度,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和遗传学观点解释人类的心理构造和意识机能,得出了许多有趣的研究成果。

进化心理学家们指出,千百万年来,人的心灵在不断地经受锤炼和调整,以适应周围环境的挑战,人类的心理机制正是经由自然选择的筛选而保存下来的,最适于解决进化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认知工具。正因为如此,人类的行为从进化角度来看便十分易于理解。

例如,男女两性在择偶偏好上的差异便可从进化心理学视角加以解读。由于女性的生育期和男性相比更受年龄范围的限制,较之于男性,女性的基因仅能传给更少的子孙,因此女性在择偶上往往有着比男性更多的要求。同样的原因导致了男性与女性在择偶上有不同的标准,男性更强调未来配偶的生殖潜能(如年轻),女性则更强调男性提供资源和保护的潜能。再如,在认知方面,男性往往显示出比女性更强的空间定向能力,即所谓“方向感”,而女性则对特定物体的所处方位有着更强的记忆。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这与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中男女两性的分工有关:男性较强的方向感有利于狩猎动物,而女性的特殊能力则有利于采集植物。

近年来,进化心理学受到了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已成为心理学研究中的又一热点。

(五)认知研究的观点

“二战”后的西方世界迎来了科技大发展的黄金时代,许多尖端科技由军用转为民用,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计算机技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新兴科学理论也随之蓬勃发展,这些技术和理论与心理学的结合催生了一个崭新的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与以往的心理学理论不同,认知心理学不是由某几个人创立的,而是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1956年,美国心理学界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一系列以信息加工观点为基础的心理学成果,涉及人工智能、人类语言、人类记忆等方面。这些成果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基础。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Ulric Neisser)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该书对前人在认知心理学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建立了一个新学科的内容和范围。一般认为,该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形成的标志。

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人的知觉、记忆、语言、思维以及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将人脑与计算机类比,将人脑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以一种中性的、看待计算机似的眼光看待人的本性。认知研究观点的主要主张如下:

1.心理学要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探讨被行为主义忽视的意识或内部心理问题。

2.将心理过程理解为信息的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过程。

3.认知心理学认为应当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过程。

4.人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而是可以积极地组织和处理接收到的信息。

自20世纪70年代起,认知心理学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除心理学家外,信息科学家、神经生理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及哲学家等也陆续加入认知研究的队伍。在研究方法上,除传统的因子实验方法、口语报告分析法外,近年来,尖端技术的发展又为认知研究提供了眼动研究、功能性脑成像研究、计算机模拟等先进方法。在种种有利条件的推动下,认知心理学已发展成为当代心理学的主流。

至此,我们已经了解了现代心理学的几种主要观点。自1879年科学心理诞生之后的一百多年间,当初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已经渐渐成长起来,通过几代心理学家们不倦的探索,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行为和心理过程的规律,也在积极地将这些认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如今,在教育、传媒、医疗、工业和法律等领域中,我们都可以听到心理学家们的声音。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者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许多新的思潮,如文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以及后现代心理学等也一一涌现,心理学史这部百年长卷,正期待着一代代后来人再续新篇。 8hodNoWpmhNISOdEh1ccUYqx0rh49SwnwUkaztYqYyt06XK12/JoxO8t3oJs89d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