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软实力逆差”与国际传播

纵观改革开放的中国,三十多年来,我们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连续多年以两位数的百分比快速增长,在过去短短五年间,我国更是接连超越法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08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和抗冲击性。

随着经济实力的持续增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关注日益增强,在国际规则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中国声音和作用开始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个近代史上命运多舛、一度沉睡的巨龙,已经觉醒并开始迅速腾飞,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世界政治事务和信息市场上,正在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

然而,相对于我国日益强大的“硬实力”,我们的“软实力”无论在力量增长还是力量结构方面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呈现出“一手硬,一手软”的跛足局面。以国际传播为例,作为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发展总体水平的一大体现,国际传播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些年来,我国的国际传播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传播实力有了相当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国情研究专家曾经对世界主要国家的传媒进行过量化分析和深入探讨,结果发现,在反映传媒实力的四个方面,即传播基础、国内传播、国际传播和传媒经济中,中国的国内传播实力相对较强,相当于美国国内传播实力的88.72%,但是在国际传播方面实力较弱,我们的国际传播实力只相当于美国的14.43%,不足英国的40%,与日本相比,也有相当的距离。

目前,在国际传播的竞技场上,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存在明显的“软实力逆差”。在世界传媒产品的流通尤其是世界各地所使用的新闻节目中,有90%出自美国等西方国家,我国所占份额极少;在国际舆论的讲坛上,有许多议题我们“被缺席”,在一些热点问题的交锋中,我们的声音也“不在场”。我们的国家形象被人刻意抹黑,政策意图被人歪曲解读,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也被贬低和边缘化,且时常感到无处说理,有口莫辩。 更主要的是,我国国际传播对于受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并不理想,很多情况下,我们甚至心中无数。凡此种种莫不提示着我们,在国际传播“软实力”领域,我们还属于弱势群体。

显然,我们在经济上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奇迹,不会毫无差别地原样平移到国际传播领域,我国在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也不会毫不费力地自然延伸进国际传播领域。

由于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与西方在传播中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包括:一是语言体系不同,传播语言体系以严肃和规范为特征;二是价值体系不同,强调集体主义和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与贡献;三是情感体系不同,更关注民族命运和国家强盛等宏观主题;四是观念体系不同,一直以“对外宣传”为目标,意识形态色彩浓烈。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承认和反思这些差异,将“有特色”与“入主流”相结合,是我们进军国际传播主赛场的第一步。

中国时下的快速崛起,为国际传播的发展带来了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要改变我们在国际舆论市场上的被动和弱势局面,扭转“软实力逆差”,我们需要紧紧抓住这一时机,花大气力强化国际传播实力,不仅在硬件投入上有大动作,在软件创新上也要有大手笔,尤其是要在提高媒体吸引和影响国际受众的能力方面狠下工夫。

国际传播是一个具有较强政治意图、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领域,同时也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传—受”规律的领域,受众是其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没有受众,便谈不上效果;没有效果,国际传播便只是一种自娱自乐式的独白。就目前来看,我们对于国际传播效果的把握,对国际受众的了解和分析,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这与我们一直以来缺乏对国际传播规律的研究有关,与我们缺乏对国际受众之于“软实力”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有莫大关系。

从根本上说,重视和加强对于国际受众的研究,不仅是发展国际传播这一宏大战略的整体性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一环。 hZQNmIqDAflfEvDyCf0nTvbw3aXJMYv7tUmhQ+7skDnm/6ZR+46KUncail85Cgw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