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名师出高徒——孟子的弟子们

(一)乐正克

乐正克,复姓乐正,名克,鲁国人,曾为鲁臣,是孟子弟子中唯一的官员。据现代教育家郭沫若考证,《礼记》中系统地总结论述先秦时代教育理论的《学记》为其所作,其中“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等理论至今被教育界奉为圭臬。孟子称赞乐正克为善人、信人。乐正克曾推荐孟子做鲁国官员,但未能如愿,而乐正克却实现了孟子未能从政的愿望。当听到乐正克在鲁国做了官员时,孟子竟“喜不能寐”,以为他“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乐正克在孟子弟子中地位最高,于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被封为利国侯,配享孟子于孟庙,这是孟子有配享之始。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贤乐正子。时至今日,在孟庙亚圣殿东侧神龛内供奉着乐正子塑像,是殿内唯一陪祀孟子的弟子。

(二)公孙丑

公孙丑,复姓公孙,名丑,齐国人,今寿光市人,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寿光伯,从祀孟庙,一直位设东庑之首。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公孙子。公孙丑勇武好学,直爽磊落,“有政事之才”和“不动心”之问。尝慕管仲以期孟子。而孟子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愿跟他相比的人,你以为我是愿意学他的吗?”因此其论不动心于孟子。孟子又对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一书中有《公孙丑篇》,多与孟子谈论政治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揠苗助长”等名言出自此篇。

(三)万章

万章,姓万,名章,齐国人,今淄博博兴人,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博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西庑之首,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万子。万章博学好问,“尝与孟子辩论尧舜禹禅继,伊尹、孔子、百里奚出处,与夫交际之礼,不见诸侯之义”。万章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孟子》一书中有《万章》篇,是《孟子》一书中与孟子问答最多的弟子,与万章问答共有十五处,其中九处世关于古人行为上的疑问,可见万章是一个喜欢尚论古人、热爱研究历史的人物。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史记·孟轲荀卿列传》云:“退而与万章之徒,序作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的孟子唯一的一个学生。孟子晚年,经常同万章等弟子谈论经书,并和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今邹城西南有万村因万章而来,万村、淄博张店、滕州分别有万章墓。相传孟子在峄山设帐授徒,万章就到峄山拜孟子为师,至今邹城当地还流传“万章误失登云鞋”的故事。

(四)公都子

公都子,复姓公都,其名不显,“楚有公子田,食邑于都”,疑为楚人。能言善辩,勤于思考,学养深厚,连孟子都赞“公都子有学业”,“有好辩之问,有性善之问,又与孟季子有义内之辩”,是孟子得意门生之一。他的关于“人性善恶重要与否”的发问,引发了孟子“四端”德行的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平阴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贤公都子。

(五)陈臻

陈臻,姓陈,名臻,齐国人,今蓬莱人。性格内向,颇有心计,北宋政和五年被封为蓬莱伯,从祀于孟庙,一直位设东庑。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陈氏。相传是孟子出游列国时负责保管钱财和生活保障的弟子。《孟子》一书中载有陈臻与孟子关于“辞受、去就、收予之礼”等问题。孟子第三次离开齐国回邹时,齐王开出“在都城里给孟子一所房屋,用一万钟粮食供养他的弟子(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的优惠条件,并由陈臻转告孟子,但仍未能挽留住孟子。在《公孙丑章句下》中,孟子对陈臻提出的“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作出了完美的答复,提出了“君子不可货取”的著名论断,形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德观念。

(六)高子

高子,姓高,一名高齐,齐姜太公(吕尚)之后,食采邑于高,因以为氏。赵歧注云:“高子亦齐人,孟子弟子。”明《邹志》记载“尝学于孟子,乡道而未明,去而学于他术。”宋政和五年从祀孟庙,位设东庑,其封爵为泗水伯,清乾隆二十一年改称先儒高氏。高子曾随孟子在齐,孟子离开齐国在昼停留时,尹士对别人说孟子是为了贪图富贵来齐,得不到重用而离开。高子将尹士得原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齐王如果用我,天下百姓都会安居乐业,我在天天盼望齐王改变态度呀。”尹士听了这话后说:“我真是个没有见识的小人呀”。高子还曾与孟子探讨《诗经·小雅》中的“小弁”那篇诗章是小人所作,而孟子则曰:“小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此处孟子将高子称之为“高叟”论之,似年长于孟子。孟子曾批评高子的心被杂草堵塞了。明《邹志》论高子:孟子尝谓茅塞其心,又论其为诗之顾。

(七)充虞

充虞,姓充,名虞,出自从周官充人以后,以官为氏。曾随孟子游齐,又随孟子归邹。充虞深得孟子信赖,常随孟子左右。《孟子》一书中记载了有关充虞的两件事,即“木美之问”和“不豫色之问”。孟子葬母时使他监理棺椁的制作,葬毕问孟子棺木置办的是否过于华美了(木若以美然)。孟子回答,君子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在父母身上去省钱(君子不以在天下俭其亲)。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同行,路上看到老师不高兴,以孟子以前所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来慰藉孟子。引发孟子“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千古豪言。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昌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充氏。

(八)徐辟

徐辟,姓徐,名辟,邹国人。今邹城东南徐桃园村旧有徐辟祠,为其后人所建。《广韵》注谓:“徐氏,颛顼之后,伯益之子,受封于徐。至徐偃王,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尝引夷之见孟子”。墨家信徒夷之通过徐辟求见孟子,孟子拒之,并通过徐辟,以厚葬父母事例训导夷之。一次徐辟请教老师,孔子为什么赞美水。孟子以“有源泉水充沛、无源雨水容易干涸”的例子阐述了“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仙源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徐氏。

(九)彭更

彭更,姓彭,名更,《广韵》注谓:“彭氏,大彭之后。”敏而好学,好标新立异,但常失之于偏颇。在跟随孟子周游列国的途中,看到庞大的出行队伍,向孟子发出疑问:咱们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随从好几百人,到处得到诸侯的款待,这样做合适吗(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孟子答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继而阐明了“通功易事,羡补不足”的社会分工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封爵为雷泽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彭氏。

(十)咸丘蒙

咸丘蒙,复姓咸丘,名蒙。齐国人,祖上鲁国人。咸丘本是地名(原在鲁国)。鲁大夫食邑咸丘,因以为氏。“齐之隐士。尝问舜之臣父臣尧于孟子”(明《邹志》)。咸丘蒙好读《诗》,曾向孟子请教尧舜孝道之故事。他引用《诗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请教如何看待舜和父亲之间的君臣、父子关系。孟子认为,解释诗的人不能拘泥于文字而妨害诗的本意,不能因诗句而妨害写诗的根本目的。只有认真去反复体会,才能真正理解诗的意义(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从而形成孟子读书不能“断章取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治学观点。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须城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咸丘氏。

(十一)桃应

桃应,姓桃,名应,邹国人,今邹城市人。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西庑,其封爵为胶水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改称先儒桃氏。“有皋陶(gao,一声;yao,二声)为士,瞽瞍杀人之问”(《孟子·尽心上》)。桃应好学尧舜,又习法制,他以舜为例,向孟子请教孝与法的关系。他问道:假设舜为天子,皋陶为法官,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皋陶怎么办?舜又会怎么办?(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答曰:舜应该象扔掉一双破草鞋一样把“天子”那顶官帽子扔掉,然后背起父亲逃走,沿着海边住下来,陪伴父亲颐养天年(“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反映出孟子“父子亲情比‘王天下’重要,道德比事业重要”的价值取向。

(十二)浩生不害

浩生不害,姓浩生,名不害,齐国人。约年少孟子四十岁左右。宋政和五年(1115年)从祀,位设东庑,封爵为东阿伯。清乾隆二十一年年(1756年)改称先儒浩生氏。“兼治儒墨之道者,尝学于孟子,而不能纯彻性命之理。”浩生不害对孟子器重弟子乐正克不解,问道:“乐正子,何人也?”孟子回答:“善人也,信人也”。浩生不害又问:“何谓善?何谓信?”孟子回答:“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bEx9RJkZ6yWqgeQkCMCukGChRMIAOrwPso2+wJGiecSHF8bC2ocWrDM4NfiLED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